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论:宁汉合流与东北易帜

中国近现代史论:宁汉合流与东北易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已趋一致。蒋介石下野为宁汉合流扫除了一大障碍,但并没能解决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的最终结束和南京政府对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中国近现代史论:宁汉合流与东北易帜

一、宁汉合流和东北易帜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全国一度出现了三个反动政权鼎立和国民党内部存在三个中央两个政府的局面。三个政权鼎立是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政府和奉系军阀张作霖把持的北京政府。国民党内部存在的三个中央和两个政府:一是指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二是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三是以谢持、张继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在上海的国民党中央。此外,还有控制着陕西、河南等地的冯玉祥,占据着山西的阎锡山和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等军阀。为了争夺中央权力,各派军阀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中,斗争最为激烈的是宁、汉两个集团。

“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已趋一致。两派斗争的焦点是谁统一谁的问题。蒋介石以反共“有功”自恃,要以武力解决武汉达到统一,江精卫则以国民党“正统”自居,挟持党权逼蒋就范。冯玉祥、李宗仁等主张宁汉合作攻打张作霖,蒋系的何应钦也站在冯、李一边,同意蒋“暂时歇一歇”。蒋的主张得不到各派军阀的支持,深感孤立,为了摆脱困境,以退为进,蒋介石于8月13日宣告下野,被迫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务。不久,东渡日本

蒋介石下野为宁汉合流扫除了一大障碍,但并没能解决国民党内部的矛盾。9月15日,宁、汉、沪三方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联席会议,成立了特别委员会,改组了国民政府。但仍然由于分赃不均而互相斗争,尤其是蒋介石下野后,一心认为自此可独自控制国民党的汪精卫,因未达目的而愤然离宁回汉,并在武汉另立政治分会与南京对立,宁汉合作又变为宁汉斗争。趁宁汉之间的积怨,粤系、桂系军阀为扩充自己的实力把汪精卫又迎至广州并积极联合其他势力对抗南京,于是宁汉对立又变为宁粤对立。此外,蒋介石、胡汉民等也反对特别委员会。11月10日,蒋介石由日本返回国内。他此次在日本先后与日本首相和美国驻日本代表达成秘密协议,以出卖中国的利益为条件换取了日、美的支持。

蒋介石回国后就积极准备重新获得权力。为推翻特别委员会,他在抵达上海的当天,即电请汪精卫来沪商谈党事。汪精卫接蒋电后即赴沪,昔日的政敌又重新携起手来。不料,汪赴沪后,其亲信突然发动广州事变,驱逐了李济深和桂系势力。12月11日又爆发共产党人领导的广州起义,于是汪很快成为众矢之的。李济深、李宗仁、吴稚晖等将广州起义和汪精卫等联系起来,向汪派发动猛烈攻击,这样,野心勃勃的汪精卫,本想来沪与蒋共掌中央大权的目的不但没有达到,而且被南京政府下令查办,汪感到无法在国内立足,被迫离沪出洋。汪精卫的出走使蒋介石重掌大权少了一个很大的障碍,在各派军阀的支持下,蒋介石于1928年1月正式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www.xing528.com)

1928年2月,在蒋介石的操纵下,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选举蒋介石、谭延闿等5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决定谭延闿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任军事委员会主席。3月7日,蒋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这样,蒋介石通过四中全会把党、政、军大权集中到自己一人身上,从而为其专制独裁的统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还通过了《限期完成北伐案》,为此,蒋介石于会后将国民革命军编成四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蒋介石兼任总司令;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总司令;第三集团军阎锡山为总司令;第四集团军李宗仁为总司令。这样,蒋、冯、阎、桂四派军阀暂时取得妥协,并于4月开始向奉系军阀张作霖发起攻击。6月初张作霖兵败弃守北京,退往关外。6月4日,当张作霖乘坐的专车途经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车站时,即被日本人预埋的炸药炸死。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相继进入北京、天津。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北伐胜利”,改北京为“北平”。

张作霖死后,东北局势一度混乱,日本趁机威逼张学良,企图永久占领东北。美国则支持张学良归顺南京政府。经过美国公使的调解和与南京政府的反复接洽,张学良不顾日本的威胁和阻挡,于12月29日发出通电,表示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党,改旗易帜。这样,日本妄图分裂东北的阴谋破产。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的最终结束和南京政府对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