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朝的命运》:教条式大清官-海瑞

《王朝的命运》:教条式大清官-海瑞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超级大巨贪严嵩是明朝中后期官场极端腐败的集中缩影,那么被誉为清官楷模的海瑞,则可以说是那个时期清流阶层的典型代表。幼年的洗脑,使得儒家传统礼教深深地烙印在海瑞身上,成为他终身恪守的信条。海瑞却不吃这一套。但是又不愿公开认错,就把海瑞打入牢狱。看牢房的预料到海瑞很快就会出狱并受到重用,于是好吃好喝款待。嘉靖的儿子隆庆即位之后,马上下诏释放海瑞,并官复原职。

《王朝的命运》:教条式大清官-海瑞

贪官,也必然会有清官。如果说超级大巨贪严嵩明朝中后期官场极端腐败的集中缩影,那么被誉为清官楷模的海瑞,则可以说是那个时期清流阶层的典型代表。

海瑞是琼山(今海南海口)人,其先祖具有穆斯林血统。海瑞四岁丧父,他的母亲谢氏很有文化,挑起了养家育儿的重责。谢氏对儿子进行了虎妈式的苛刻教育,向海瑞口授《孝经》、《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幼年的洗脑,使得儒家传统礼教深深地烙印在海瑞身上,成为他终身恪守的信条。

海瑞在老家琼山一直呆了三十七年,这期间明王朝风起云涌,严嵩大权独揽、祸国殃民,跟那些正直之士斗得天昏地暗。海瑞处在远离风暴中心的天涯海角,正为自己的前程而努力拼搏。曾有有个林姓的广东督学到海南岛去视察,看到海瑞的文章,大加赞赏。海瑞很受鼓舞,欣然参加乡试,写了一篇《治黎策》,阐述了自己对治理海南岛的看法。凭着篇富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海瑞乡试中举。

公元1550年,海瑞离开家乡,踌躇满志地北上京城参加会试。海瑞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治黎策》加以扩充,重新改写为《平黎疏》,献给了当权者。但那是大权奸严嵩专政,对海瑞的主张根本就不感兴趣。海瑞只得遗憾地落榜了。三年之后,这时海瑞已经跨入不惑之年,再次进京赶考,结果还是名落孙山。正当海瑞绝望之时,吏部给了他一个事做,到福建的南平县去做一个儒学教谕(公办教师)。海瑞从此当了一个教书匠,一教就是四年。

在南平教书期间,有一回延平府督学官下来视察,学校里的领导和老师都恭恭敬敬地跪下来,听取训话。只有一个海瑞挺拔而立,由此博得了一个“山字笔架”的雅号。

公元1558年,海瑞被提拔为浙江淳安知县。虽然当上了县太爷,但是海瑞生活过得出奇的清贫,穿着布袍、嚼着粗粮,所有的蔬菜、果实都是一个老奴垦荒栽种的,根本就没有大鱼大肉。只有在为老娘祝寿时,海瑞才花了血本买回两斤猪肉,一时成了当时最热门的八卦新闻。海瑞的顶头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知道之后,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人生苦短,何必如此作践自己呢?海瑞以自身为表率,为加强廉政建设,颁发了两个法规,《兴革条例》和《禁馈送告示》。规定新官到任或离任,不许送迎。禁止互赠礼物,违者鞭笞四十等等。

对这样的下属,胡宗宪是既钦佩又害怕。有一回,他的儿子到淳安去游玩,招摇过市、横冲直撞,把招待他的驿吏倒吊起来。事情闹到海瑞那儿,海瑞也不管是不是胡宗宪的儿子,马上开具了一张数千钱的罚款单,还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胡总督过去带兵是最厌恶的就是铺张浪费,现在这家伙浑身名牌,奢侈豪华,一定不是胡总督的儿子。罚款单和纸条送到胡宗宪手中,胡宗宪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辩。

在淳安知县任上,海瑞干过最惊天动地的事是顶撞严嵩的党羽——都御史鄢懋卿。鄢懋卿靠贿赂严嵩父子巡查江南盐政,他仗着自己的后台强硬,到处敲诈勒索,收受贿赂。他喜欢大讲排场,出巡时都要带上大小老婆、坐着十二个美貌少女抬的五彩轿。马桶要用锦缎当坐垫,夜壶要用白银镶饰。更令人讨厌的是,鄢懋卿非常虚伪,出行前总要下一道文书,什么民膏民脂都取自百姓,请体谅百姓疾苦,地方接待务必以俭朴为主。地方官听出了鄢懋卿的弦外之音,每次出巡都要竭尽阿谀奉承的本事,一顿酒席的招待费最少三、四百两银子。

海瑞却不吃这一套。鄢懋卿来到了淳安之后,海瑞马上给他点颜色瞧瞧,下令摆出素菜淡饭招待。鄢懋卿吃惯了山珍海味、美酒佳酿,一瞧桌上只有一碗大米饭,几根咸萝卜头,连肉丝也看不到,更别说美酒了,气得肚子鼓鼓的,像只蛤蟆。不但如此,海瑞还公开抗议说,淳安地方小,容不下鄢懋卿的豪华马车。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但是鄢懋卿听说过海瑞的威名,也不敢发作,只得绕道而走,暗中却指使巡盐御史袁淳整整海瑞。海瑞给袁淳写封信,准备进京到皇帝面前评评理。袁淳心虚,不准海瑞进京。

这时候海瑞已被提携为嘉兴通判,受到鄢懋卿事件的牵连,又被贬为江西兴国州判官。海瑞在兴国县虽不足两年,但也做过流芳百世的大好事。他清丈田亩,减轻百姓负担。还严惩了为非作歹的原兵部尚书张鳌的侄儿张豹、张魁,政声素著,深受百姓的爱戴。

随着严嵩父子腐败集团的覆灭,鄢懋卿、袁淳之类卑鄙小人一扫而光,朝中官场风气逐渐得到扭转,海瑞的日子也好过了。公元1564年,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但是在京城里,海瑞也切身体会到朝廷的腐败和嘉靖的昏庸,忧国忧民之心促使海瑞决定冒死进谏。他吩咐家人准备好棺材,然后向嘉靖上了一道石破天惊的奏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痛批嘉靖的种种的失误,并疾呼“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嘉靖看了之后勃然大怒,下令赶快抓住海瑞,不要让他跑了!一个有正义感的大太监黄锦劝说,海瑞为人憨直,上奏疏之时就已经买好棺材,跟老婆诀别了。海瑞是不会跑走的。嘉靖又看了奏疏之后,这才发现了海瑞的刚正不阿。但是又不愿公开认错,就把海瑞打入牢狱。

等嘉靖彻底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之后已经来不及,公元1566年,嘉靖死在乾清宫。看牢房的预料到海瑞很快就会出狱并受到重用,于是好吃好喝款待。海瑞却以为自己将被送上断头台,就狼吞虎咽,不想做个饿死鬼。当他得知嘉靖已死的消息,立即把吃下去都吐出来,哭的死去活来。海瑞的忠君爱国之心可见一斑。(www.xing528.com)

嘉靖的儿子隆庆即位之后,马上下诏释放海瑞,并官复原职。不久,又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第二年,海瑞连任四职,从尚宝司司丞到大理寺右寺丞,再到大理寺左寺丞,最后担任南京通政司右通政。

公元1569年,海瑞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提督军务,巡抚应天十府。海瑞还没有莅任之前,就在江南刮起了一股强劲的廉政旋风。那些贪官污吏一听说有“海青天”威名的海瑞要来了,赶紧自动提交辞呈,卷起铺盖,躲得远远的。有钱有势的豪强本来把大门刷得红彤彤的,听到海瑞即将从天而降的消息,吓得连夜让人将大门涂改得黑不溜秋,就连那些在南京监督织造的太监也不敢再坐轿子了。

海瑞到了南京之后,立即大刀阔斧,开展反贪反腐运动。为了革除官场腐败,海瑞制定出《督抚条约》三十六款、《续条约册式》九款、《示府县严惩刁讼》等反腐法规。同时压抑豪强地主,扶助贫穷百姓。地主侵夺的民田,也被勒令归还给老百姓。任职期间,海瑞做过影响最大的事就是督促对他有恩的徐阶家族推田。

徐阶是粉碎严嵩腐败集团的第一功臣,也是一代名相张居正的恩师。但是徐阶罢相之后,成了老家华亭最大的地主,他通过兼并、霸占、受贿等非法手段攫取的田地高达四十万亩。徐阶家族在北京等地还经营了不少商铺,家仆员工多达上千人。徐阶的两个儿子和侄儿都是乡里的恶霸,祸患一方。但是徐阶对海瑞有救命和提携大恩,怎么处理这个老恩人,一度令海瑞纠结万分。最后海瑞决定铁面无私地催促徐阶主动、早日退田。

徐阶很不情愿地将一部分要退的田地列成表册,拿给海瑞过目,想敷衍了事。海瑞婉转地告诉他,你退田的诚意是有的,但是所退的数目太少,希望再努力点。徐阶见搪塞不过去,只好忍痛退掉一半以上的田地,同时将家奴裁减八九成。海瑞趁热打铁,对徐阶家族不法的亲戚子弟进行问罪惩处,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

海瑞不屈不挠的反贪反腐行动得罪了江南地区大地主、大官僚的群体利益,受到了朝中大臣的三次攻讦。刑科都给事中舒化率先发难,弹劾海瑞迂腐不通人情,做官可不能这样,应该让他退居二线。隆庆没有听从。

但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久,吏科给事中戴凤翔又诬告海瑞“包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法、滥受词讼”。这一回隆庆有点信了,将海瑞降职,做个专门看守粮仓的官——南京粮储都御史。但是海瑞的霉运还没走完,一个月后,御史杨邦宪第三次攻击海瑞,要皇帝夺了他的官职。内阁首辅高拱在杨邦宪的奏疏上签了个“依议裁革”的意见,隆庆彻底丧失对海瑞的信任,只说一个字“是”。海瑞十七年官宦生涯就此暂告一个段落,心灰意冷地离开南京,回到老家海南琼山,成了一个失意的自由人

海瑞一罢官就是十六年。在野期间,朝廷的当权者发生了走马灯似的变化。隆庆死了,万历小皇帝继位。高拱下台了,张居正登场大搞独裁。朝中有人怀念海瑞的清廉刚正,屡屡上疏请求让海瑞复出。张居正不胜其烦,就派一个巡按御史去海南岛考察一下海瑞的情况。那位御史到了琼山,海瑞对自己的复出非常期待,特意杀了一头鸡做下酒菜招待。这可是他一生中难得的一次奢侈。那个御史看到海瑞的住处简陋不堪,比猪圈还要破烂,不由地感叹而去。

张居正最怕这种没有任何权力欲望的人。无欲则刚,一旦斗起来,势必将没完没了。这样的野生家伙,还是让他回归大自然吧。张居正的恐惧和忌恨,让海瑞复出的愿望终成空。十多年后,张居正死了,徐阶也死了。海瑞跨入了七十古稀之年,而万历皇帝也长成了一个帅小子,他一向器重海瑞的名望,就下诏让海瑞出山,做个南京右佥都御史。在赶赴南京的途中,圣旨又下来,海瑞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

虽然已是七十二高龄,但是海瑞仍旧念念不忘他的反腐大计。海瑞再次把当年抬棺谏嘉靖的犟脾气拿出来,仿效古人尸谏,上疏万历,列举明太祖剥皮囊草、贪污八十贯处以绞刑的严苛反腐措施,建议万历皇帝对贪官污吏施加虐刑。奏疏一上,朝野舆论大哗。御史梅鹍祚第一个站出来,弹劾海瑞。万历虽然认为海瑞言论不当,但是忠心可嘉,反而惩罚梅鹍祚,夺去他的俸禄。

有了皇帝的撑腰,海瑞得以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上继续履行他的反腐使命。南京都察院里有个御史演戏取乐,海瑞准备效法朱元璋,将杖责那位御史。结果引发都察院全体人员的强烈反弹,御史房寰、钟宇淳上疏诋毁海瑞。

海瑞这才知道自己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无论走到了哪里都会被抛弃。再加上年老体衰,身心俱疲,于是接连七次上疏,请求还乡修养,都被万历拒绝。公元1587年,海瑞病重,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死时帷帐、箱子等杂物比贫穷人家还要破旧不堪,箱底一枚铜钱也没有,官员们不得不凑点钱给海瑞助葬。丧出长江,南京城内罢市的罢市,罢工的罢工,都跑到江边两岸,为的是最后瞧一眼这个千古罕见的大清官。人们夹江相送,痛哭失声者百里不绝。老百姓的心中会永远记住清官廉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