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县旅游发展定位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县旅游发展定位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各个市区县旅游产业发展定位来看,各个区县均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多数区县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者战略支柱性产业。武隆、酉阳等区县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域旅游发展已经和乌江流域绝大多数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板块之一。

区县旅游发展定位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各个市区县旅游产业发展定位来看,各个区县均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多数区县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者战略支柱性产业。武隆、酉阳等区县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域旅游发展已经和乌江流域绝大多数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板块之一。

1. 涪陵旅游业发展定位

涪陵旅游业将以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长江上游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奋斗目标;以武陵山大裂谷创5A和涪陵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为抓手,全力实施三大旅游引擎工程,加快重点旅游产品项目和旅游配套服务项目建设,确保涪陵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涪陵没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空白、国家级度假区的空白,重庆市没有区级建制的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的空白。加大对武陵山大裂谷5A提升、816地下核工程提档升级、涪陵1898榨菜文化小镇等七大旅游支撑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

2. 武隆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武隆旅游业围绕县委、县政府“1234”战略部署,以 “五大经济区”为空间载体,通过突出一大主题(旅游“二次创业”主题),确立一个形象(美艳喀斯特风情•武隆地心之旅),实施一种战略(“1234”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世遗圣地,武隆仙境”发展目标,强调“旅游富民”的经济发展构想,主打“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和“山地品质生活”两大品牌,实施“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产业支持体系构筑”和“规划实施机制保障”三大战略抓手,凸显“武隆区旅游接待中心”“喀斯特山地品质生活核心发展翼”“芙蓉江洞观光游憩重点发展翼”“乌江山水休闲观光后发展翼”四大板块),培育十三座特色旅游小城镇,最终将武隆建成一个“特色鲜明、文化突出、产品新颖、布局合理、服务到位、效益优良、产业繁荣、环境友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3. 彭水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彭水以全面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和中国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旅游开发始终坚持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三位一体,着力实施“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形象”战略,突出“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彰显“山、水、情、史、节”五大主题,构造以乌江画廊为主线,乌江画廊·阿依河旅游区、乌江画廊·水上休闲运动旅游区、摩围山旅游区、郁山古镇旅游区的“一线四区”旅游发展大格局,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建成国际化水上运动赛场;挖掘“盐丹文化”,打造郁山传奇古镇;建设蚩尤·九黎城游客集散中心;提炼“娇阿依”精髓,打造印象彭水品牌。

4. 酉阳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酉阳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念,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全面贯彻旅游业作为酉阳自治县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的战略思想,围绕主题发展有地方旅游资源特色、参与性强,且具有多样性的旅游产品。酉阳以推进酉阳自治县“旅游兴县”战略为目标,挖掘提炼酉阳县浓郁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整理摆手舞、酉阳民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桃花源、龚滩古镇、龙潭古镇等旅游景点有机整合起来;通过3~5年的时间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建成现代化、生态型、创新型、国际著名的土家文化生态体验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旅游大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公园和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县。建成一个拥有“养身之地•休闲之都”旅游主题形象的酉阳;一个拥有“土家摆手舞之乡、中国著名民歌之乡、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中国著名原生态旅游胜地”诸多盛誉的酉阳;一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又充满着现代蓬勃生机的酉阳;一个拥有壮丽河山、灿烂文化、众多名胜古迹、多彩民俗风情的酉阳。

5. 德江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德江作为黔东北旅游中心枢纽,打造区域性重要旅游集散地,重点发展红色旅游文化和乌江峡谷特色旅游文化旅游。依托交通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乌江水域等优势,以突出“隋唐古邑、傩都德江”为特色,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品牌优势,形成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黔东北旅游中心和国际傩文化旅游目的地。

6. 思南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思南的旅游发展立足山地旅游,助推旅游产业升级,打造“贵州优秀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形成了江在城中、城在山中、山水城相映的壮美画卷。

7. 石阡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石阡努力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把石阡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著名的温泉旅游度假休闲中心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把石阡县城建设成旅游型历史文化名城和黔东重要的特色旅游城市。到2020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2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以上,力争突破700万人次;入境游客达到10万人次以上;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以把石阡建成全省旅游大县。

8. 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遵义实施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建设工程,倾力打造旅游精品。打造全国一流的山地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建成国家5A级景区2个以上、国家4A级景区15个以上。全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大幅提升省外境外游客比例,游客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5%以上。加强旅游市场和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建成一批旅游交通和游客集散中心、数据中心星级酒店、旅游公厕等服务设施,新增接待床位5万张以上,高标准建设具有国际品牌竞争力的精品酒庄、精品茶庄和精品驿站100个以上,建立覆盖国内外主要客源的旅游营销和配套服务体系。倾力推进融合示范,建成一批工旅、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示范小镇和示范企业,培育和引进集团化、品牌化旅游企业,大力开发避暑养生、休闲养老、温泉度假、汽车露营科普探险、研学影视等多种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9. 息烽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息烽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推进贵阳市世界旅游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贡献力量。坚持以山地为特色,以温泉旅游为引领,以红色旅游为重点,全面推进“红”“绿”“蓝”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加快构筑“一城二环三区四景”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一心、两廊、八团”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体育等融合发展,提升全域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将旅游业发展成为促进息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动力产业,促进息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产业。将息烽打造为以温泉疗养为依托的大健康养生度假产业集聚区和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贵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先行区。

10. 施秉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施秉旅游定位:世界遗产旅游地,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胜地。抓住施秉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机遇,打造大精品、构建大旅游。树立生态文明引领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走资源永续利用、环境越发优美、后劲持续发力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子,打造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涵盖一城(山水园林旅游服务城)、四景区(云台山景区,杉木河景区,上、下舞阳河景区)、六个旅游服务区(白坡至烂泥湾旅游服务区、云台山景区高粱山旅游服务区、杉木河景区黄建屯旅游服务区、黑冲景区旅游服务区、上舞阳景区小塘河至梨树坡旅游服务区、菜花湾休闲度假区)、一个文化产业园(云台山文化产业园)、两个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城关至甘溪望城精品水果示范园区、牛大场中药材现代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区)、两个特色小城镇(牛大场镇、加强与镇远古白垛乡),三十六个村庄的美丽乡村。

11. 镇远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镇远以建设文化旅游大县为目标,以镇远古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舞阳河景区和高过河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抓手,以实施古城景区提升等重大项目为支撑,整合各方资源,倾力将镇远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www.xing528.com)

12. 瓮安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瓮安加快发展旅游支柱产业,深入实施“文旅产业化”,推动文旅大融合实现新跨越。着力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文旅产业化”,大力发展以山地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户外运动、健康养生、休闲农业、科普探险、演艺娱乐等新兴旅游业态,实现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努力建成旅游黔中文化旅游度假基地、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和全省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83.3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

13. 开阳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开阳旅游业定位“中国避暑之都皇冠上璀璨的明珠”“爽爽贵阳•醉美开阳,栖息人类心灵的地方”。将南江大峡谷打造为国家4A级景区,将十里画廊打造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14. 黄平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黄平以“神秘且兰·古韵旧州·养生黄平”为主题,全力构建以山水观光为基础,以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旅游为导向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以“大旅游、大产业、大整合、泛资源”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全面盘活资源,逐步把黄平县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县和“凝练古国风情、缩影贵州美景”的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15. 贵阳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贵阳以“爽爽贵阳、避暑休闲度假胜地”为旅游城市形象,努力将贵阳建设成为主题形象鲜明、旅游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优良的世界旅游名城,全国山地旅游目的地,西南地区和全省旅游集散中心。高质量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旅游功能,加强当地乡土文化传承与保护,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开发乡村度假旅游、景观农业旅游、农业体验旅游,实施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示范工程,高标准打造建设息烽美丽乡村示范带、修文桃源八寨乡村旅游示范区、乌当羊昌“周末花园”乡村旅游区等乡村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蓬莱仙界”“泉城五韵”“十里画廊”等乡村旅游区旅游产品建设,引导和培育发展乡村精品民宿,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6. 清镇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清镇按照“四带一地一心”旅游规划布局,依托国家级亚高原水上训练基地、省体育运动中心、全市地热资源及河湖资源优势,以美丽乡村和绿色小城镇建设为抓手,重点开发康养运动、高端休闲度假、都市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等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将清镇打造成有人文温度、文化厚度的康体运动休闲旅游城市。以“原乡原味·乐山乐水”为主题,以“放眼世界·乐享人生”为品牌形象,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会馆文化、饮食文化、军屯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中医药文化,突显薪火贵州、食邑贵州、记忆贵州、美味贵州特色,打造“镇西古驿”农文旅综合体、都市滨湖大健康养生区和水西文化体验区。重点将“镇西古驿”打造成国家级特色小镇旅游示范点、省级全域旅游发展创新区、全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点,把戈家寨水库打造成“荆州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

17. 都匀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都匀以“一轴三线”为发展思路,大力推动景区项目建设,抓好清水江国家级湿地公园、西山红枫公园等项目建设,办好都匀毛尖茶文化节、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剑江旅游欢乐节。积极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加强凤凰坝、茶都格尼斯等温泉项目建设,推动康体养生产业发展。重点打造“都匀南出口—墨冲—包阳”一线和“都匀西出口—螺蛳壳—摆忙”一线两条“大美农村路线,推进墨冲镇“商贸布依城”、毛尖镇“茶旅风情小镇”项目建设,抓好都匀毛尖茶种植、加工和销售,提高茶叶产量和产值,做强做大都匀毛尖茶产业;继续抓好墨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五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继续抓好小围寨、墨冲等乡镇3.33平方千米城市保供蔬菜基地建设;继续抓好万亩刺梨、万亩蓝莓等精品水果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

18. 织金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织金围绕“一核一带三区多点”建设思路,着力打造“一洞一寨一城”旅游目的地建设,着眼大旅游、挖掘大市场、开发大产业,构建“精品带动、多点支撑、产业融合、行业跟进”的现代旅游格局。重点打造织金洞、支嘎阿鲁湖、乌江源百里画廊、织金古城、营上古寨、织金瀑布、织金大峡谷、织金关等八大旅游区,加快织金古城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抓好桂果、茶店、熊家场、龙场、三甲等乡村旅游试点工作,全力推动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样板区、少数民族工艺品生产基地、生态度假风情园、民族风情村打造进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旅游、营地旅游。规范文化旅游管理服务,强化景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力争实现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以上,获得旅游收入68亿元。

19. 毕节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毕节立足于旅游目的地体系的构建,站在国家级创新扶贫示范区的高度,依托以山地和气候为特色的多元康养,以改革创新为统揽,以构建贵州山地旅游新高地为视角,将毕节市建设成为集生态休闲、避暑度假、文化体验、养生康体等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山地康养旅游样板区、国家旅游创新扶贫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20. 六盘水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六盘水市立足于“贵州屋脊·中国凉都”品牌,围绕“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打造六盘水市特色旅游项目,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以建设“中国避暑休闲城市、国家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山地康体养生度假胜地、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为目标,实施“顶层设计、产业联动、内强功能、外拓市场”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造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打造中国首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胜地。

坚持发挥资源优势,把平坝逐步建成以城区为中心的贵州旅游西线游客集散地。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加快白水龙、斯拉河等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温泉酒店等特色旅游产品,培育“凤凰林场—大坡林场—石朱桥水库”低碳旅游线路。沿邢江河、羊昌河流域,打造生态长廊,构建“快旅慢游”体系。实现接待游客增长35%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40%以上。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围绕“吃住行游购娱”6大旅游要素,开通平坝南站至天龙景区、小河湾等旅游公交路线,以“平坝文旅”微信公众号和“i平坝”手机APP等为平台,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支持旅游商品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提升旅游附加值。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运用新媒体开展省外市场营销,强化与省内外旅行社的合作,积极举办乡村民俗、“屯堡文化”等活动。

21. 普定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普定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着力打造和谐旅游、开心旅游、舒适旅游。坚持“景城互动,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切实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统筹同步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周边的自然和文化生态优势,推动产业园区、城镇社区和旅游景区有机融合。加大项目带动力度,突出健身游、体验游和乡村休闲游,全力打造普定乡村“慢旅游”品牌,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旅游精品。打造白岩温泉小镇、阿宝古镇、兴东民族大健康医药产业园等一批关联系数高、带动作用大的旅游小城镇和产业园区规划,全力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差异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和产业,带动普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构建“快旅慢游”体系,加快酒店、餐饮、旅行社、游客集散中心、公共引导标识、旅游公厕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提档升级,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深挖开发“朵贝贡茶”、西路花灯、高台地戏、穿洞遗址、布依族苗族等民族特色文化,构建具有普定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山水文城·浪漫花都”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