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的重要性及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的重要性及指标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确定企业的合理利息保障倍数,必须在同一企业的不同年度,不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同行业平均指标之间进行比较。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的重要性及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计算公式如下: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的利润÷利润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有关分析如下: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如果比率太低,说明企业很难保证用经营所得来按时按量支付债务利息。一般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

确定企业的合理利息保障倍数,必须在同一企业的不同年度,不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同行业平均指标之间进行比较。这样才能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稳定性。

利息保障倍数的大小反映出企业偿还利息的能力,也反映出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如果企业能够按时、足额支付债务利息,它便无须动用流动资产来偿还债务本金,同时筹资成本会降低,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借入资金。

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关于该指标的计算,须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www.xing528.com)

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

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未收到现金红利的权益收益,可考虑予以扣除。

当存在股权少于100%但需要合并的子公司时,少数股权收益不应扣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