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新三板创新层正式实施,但是并没有改变新三板交易低迷的状态。一年多前,我在专栏中曾经说新三板可能是自中国资本市场设立以来最重要的变革(请参阅《新三板是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济世良药》),现在看来新三板还谈不上有那么重大的影响。原因在于,我在文章里所说的五方面的变革,只有分层这项最容易做的制度“千呼万唤始出来”,而即使是对于进入创新层的公司,实质性的利好政策仍然是“犹抱琵琶半摭面”,只是笼统地说将优先安排在融资、交易等方面进行政策试点。另外四项我期待的变革分别是降低投资者门槛、竞价交易、更多的做市主体和转板制度,这四项里,更多的做市主体也是很容易做的制度变革,目前只有券商可以做市,但做市给券商带来的收入在其总收入中的占比很低,因此来自既得利益(券商)的阻力会比较小。至于剩余的三项制度变革,则每一项都很关键,如果推出,不仅是对新三板市场,而是对中国资本市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变革。
对于新三板500万的投资者门槛,我一向认为不合理,投资于私募基金的门槛也只要100万,新三板为什么要设置这么高的门槛呢?要知道上新三板的公司可是要定期公布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远远超过普通私募股权投资。投资者门槛降下来比如说100万或者50万,那么,新三板的合格投资者数量将大幅增加,这将极大地解决目前交易极度低迷的问题。
至于现在的做市制度,坊间多有诟病,目前券商低价拿筹码然后立即出货赚差价成为一个常见现象,同时因为每个公司的做市商数量有限,容易形成合谋,导致操纵市场出现。更多的做市主体能部分解决上述问题,但让更多投资者参与,引入更加高效的连续竞价交易难道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么?(www.xing528.com)
然而,对于新三板降低投资者门槛和引入连续竞价交易的反对声音也很多,其中最有力的理由就是担心新三板散户化,认为A股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有上亿的股民。这其实是一种缺乏常识的说法,美国股市好像没有设置什么投资者门槛,但似乎也没有我们A股所说的散户化问题。根本原因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我们的大A股实施的审核制,导致上市本身成为一种特权,一个什么资产都没有的亏损上市公司,交易价格都在几十亿元。我们的监管者在保护投资者上真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上市要审、每日涨跌要设限、跌了要救市、还要搞什么熔断机制等等,结果如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A股。如今在采取注册制的新三板,以保护投资者的名义,我们设置500万的投资门槛,真的是保护投资者吗?我怎么觉得是在保护我们的大A股呢?
对于新三板分层,悲观如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者,认为这等于把新三板推进了停尸房。我对新三板分层倒没有盛总那么悲观,只是分层确实不能解决新三板目前的流动性问题。我认识一位私募大佬,几年前投了8000万给一些准备挂牌的新三板的公司,现在虽然大都已经上了新三板,但是根本没有交易,所以也就无法退出,他对新三板的失望之情自然是溢于言表。我理解创新层需要消化一段时间,但是如果后续长时间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出来,那新三板真的可能如盛希泰说的,有被推进停尸房之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