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咏
一、孙中山和《孙中山》的悲剧
贯穿孙中山一生的民主斗争,始终在许多个悲剧中展开。孙中山一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大小小的起义和鼓吹革命的活动,无不以悲剧告终。翻阅孙中山的传记和早期国民革命的史料发现,孙中山坚韧不拔地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政体而永不停止地战斗,到头来总是见到“失败”或“妥协”。记载孙中山一生的史料中,写有“成功”二字的事件寥寥无几,给人印象较深的事件应该算是1923年11月19日抵御陈炯明叛军反扑广州的战斗。字间突然出现的“胜利”二字,使人多少有些伤感。
虽然如此,但孙中山一生的奋斗,开辟了中国近代国民革命史的新天地,他的事业是宏大壮烈的进步事业,唤起了千百万一直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的觉悟和革命热潮,使清朝政权摇摇欲坠,最后崩溃。
影片《孙中山》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宏观上看孙中山的毕生,立意也就在于展现这段历史的大悲剧中的许许多多个小悲剧,借以体现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孙中山坚韧不拔、刚直不阿的革命精神,突出历史的悲剧性,衬托出孙中山先生的伟大魂魄。
二、壮烈、沉重、庄严的情绪基调
本片的摄影构思将立足于对此悲剧的情绪渲染,运用正、反衬的手法,赋予影片咄咄逼人的宏伟气势,作用于人物心理和观众心理。
壮烈的场面,沉重的情绪,庄严的气氛,此三者应为影片的情绪基调和摄影造型的主导宗旨。以此为大的前提,运用各方面表现手段,达到相应的效果。
本片是以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奋斗为表现内容的,它应该是一部气势宏大、场面壮观的影片。因此在拍摄大场面时,必须突出壮烈的气势,像群山,像怒涛。
除气势宏大外,还要有沉重的情绪,充分体现历史的沉重、压抑之感,并且有隐隐的伤感色彩,沉重中有感伤,压抑中有忧郁,二者既是统一又是对比。宏伟的气势与沉重的压抑感是强烈的对比,也是强烈的反衬,又是整体的统一。处理好这种关系,至关重要。
所谓庄严,是一种超现实、略带升华感的气氛,使人抬头仰望的气氛,是作者在激动、流泪中与人物命运糅合起来,产生不分离的感觉。
我们要以俯视的角度庄重地看待历史,严肃地表现历史。同时,观看和表现结束后,人们的心情慢慢沉重,渐渐变为从低处仰视这台历史剧。影片中时时俯视和仰视的地位交替、互相换位,使我们既不完全冷若冰霜,又不会陷得太深而难以自拔。
作为本片的摄影,必须牢牢抓住壮烈、沉重和庄严的感觉,并且摆好它们在各场情绪中的位置,正确处理正、反衬和对比,把握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分寸。
在这个前提和指导下,如何选择表现手段和造型元素来构成和建造影片的造型风格和情绪氛围,就是比较简单的问题。
《孙中山》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严肃影片,绝不允许随随便便地凭借“灵感”来完成,它的分量之沉重、容量之丰富,要求必须认真设计,即使流于“古板”,只要情绪和感觉准确,就比随意得来的有分量。
三、朴实、沉重、大器的绘画式造型风格
在影片情绪基调之下,摄影的造型风格必须是:
1.排除一切轻浮、表面的造型习惯,而选择朴实无华、深沉内在的形式,与内容紧密相连,使影片的摄影造型达到油画般的视觉效果,带有历史画卷似的强烈沉重感和陈旧感以及深厚的韵味。
2.回避那些装饰性、图案式和小插图式的造型意念,以及单纯追求画面单一性的处理手法,以画面中造型信息的丰富和完整为主导造型意识,注意造型上的色彩丰富与整体的统一,造成丰富的信息含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壮烈、沉重、庄严的情绪效果和历史悲剧的艺术风格。
3.色彩方面为稳定的灰色基调,强调绘画中的色彩成熟性和沉着性,杜绝大红大绿的鲜艳色彩,并且使每一场戏、每个场景、每个情绪段落的色彩处理均带有主观感受之色调,使它们既服从于大的总体基调,又相互存在变化和色彩跳跃对比。在不同的情绪中,找寻相互的色调差异,用色彩的变化,完成情绪的撞击。
具体处理方法见各分场设计。
内容:上集第二章民主的先觉(1894年10月)宋耀如家。
气氛:夜、内、烛光灯效。
情绪:朦胧之中的黑暗与光亮。缓慢的运动蕴藏着生机。星星之火开始闪烁,一代精英在昏暗的烛光中,留下朦胧的形象。
色调:橙、褐色的调子,黄暖色的小面积高亮部。
注意:光比反差较大。中间层次减少,但亮暗转折部要柔和。避免刀切似的阴影交界线,使其虚柔。
运动缓慢。
调度:
(1)人物不动,机位移动或摇动。
(2)人物移动,机位移动或跟摇。
(3)人物移动,机位固定。
(4)人物不动,机位固定。
四种方法交替使用。第四种少用。
光调:暗背景,几乎没有层次,呈黑深褐色,人物侧,侧逆光位照明,灯位要低,出现人脸眉下、鼻孔、颌下受光的烛光光效。人脸亮部呈橙黄色,光线柔和。背景在人物暗面相衬部位,较其亮些。
节奏:此段有一个起伏,即倪桂珍、霭龄、庆龄进来时,突出亮区背景的明亮与室内昏暗之对比。利用较长的镜头,拍出缓慢又稳重的沉闷感。
分镜头:
(1)一支蜡烛被点燃,构成孙文在点蜡烛的近景;随孙文走,移至宋耀如中近景,站在油画前。
(2)—张电报放到桌上,推至陆皓东近景,走到神像前去,跟移。
(4)王涛、宋耀如看到孩子,宋出画,王涛走动,成孙文近景。(www.xing528.com)
(5)倪中近景,倒茶转身出门,把孩子们带走;宋走至桌前,背景陆皓东站在神台前。
(6)孙文边走边说话,宋入画,王涛在后景。
(7)陆皓东中近景说话(推)。
(8)机器静止,景别特写。
镜头(1)起幅后与落幅。
镜头(2)陆皓东,摄影机跟移至神像前。
镜头(3)倪桂珍端咖啡进来,宋霭龄、宋庆龄随之跑入。
镜头(5)倪桂珍倒完咖啡走出客厅。
镜头(6)孙文边走边说(跟移宋耀如入画)。
拍摄注意:
(1)人物运动与机器运动的配合的衔接不能有停顿;(2)暗部层次的控制,在底片上多曝光,使暗部层次处于底片曲线直线部分底部,然后增加光号印片,增强透视和黑的程度,使暗部黑下去;(3)气氛较昏暗,勿亮。
时间:1986年2月3日。场景设计:爱俪园哈同别墅。
地点:上海市少年宫(延安西路)。
内容:第二十一章“光荣回申”(上集)。
气氛:夜、内景光效。
情绪:起伏范围2-11,是继辛亥革命情绪上升线更高一级的情绪,是上集第四级高潮台阶。比较辉煌的酒会场面,一来是为后面“建立民国”一场的最高潮作铺垫和准备、前奏,二来是对比本场结尾孙文照镜的低落情绪,酒会场面沸沸扬扬、较明亮。
色调:浅乳白,稍带暗黄光斑修饰。
光调:光质柔和、反差小,人物暗部提高,接近中灰,人脸没有明显的明暗面。背景基本比人脸亮,人物呈中近景时,需有侧逆暖黄色光条修饰人物轮廓,但是要淡淡的。柔和的环境中的蜡烛光点不需要很亮,作为轮廓修饰的想象光源。
节奏:此章分三部分:(1)宴会厅:沸沸扬扬的热闹,稳重的较高节奏。(2)门厅过道:闹区旁的安静场所,较静、较平缓的节奏。(3)孙文的起居室(第二天一早):很静、沉闷,节奏迟缓,情绪低沉。
因此,第一部分中,基本移动的人物和机器都是慢动;第二部分中,人物不动或人物、机器缓动;第三部分中,人物不动,机器也不动或微动。
注意:(1)画面取景时,避免正对正的极平稳线条,留为后用(即总统就职时)。(2)表现宴会厅部分要注意拍摄的随意性,避免死板,要有流畅感。
书房内设计:情绪上是较低沉的;影调上是较暗的;窗外的光线暖暖的,很亮,人物受阳光投射在室内地面然后反射上来的光照明,较低(光位)、较柔和。镜头与人物缓缓地运动。
书房分镜头:
(1)窗外拍摄采取“借景”方法,另外找玻璃和反射出的景致。孙文在室内将窗帘拉开。
(2)全—近,孙文站在窗前,慢慢地走到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端详良久,听到开门声,回头。
(3)门开,马湘与宫崎走进。宫崎进来,吃惊,与孙文对话,调度到窗前。镜头跟孙文,宫崎留在窗前出画(中景)。
(4)宫崎(中景)在窗的背景中说“试一试”。
宴会厅分镜头:
(1)宴会厅(全景),客人不断地从门口走入,降下,成侍者在前景摆设酒具或花篮。
(2)几个外国人走进来,互相寒暄,跟移,小全景。
(3)几个日本朋友走来,横移跟,宫崎在其中,中景,听见声音回过头向机器靠门的方向看来。
(4)孙文等人走进门,闪光灯照亮门口的人,镜头拉开。记者围住孙文等人,提问。孙文向厅中央走去,成全景。
(5)孙文在记者包围下,走向客人们,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一边向各界朋友点头致意,跟移(中近景),发现宫崎等人,转身向他们走去(改变方向),成全景。
(6)胡汉民、宋教仁、汪精卫等人走向沙发座;哈同夫人向外国友人介绍汪精卫的事迹;(中景)跟移。
以上内容是孙文见到宫崎、犬养毅等日本朋友的戏,将在日本拍摄,具体镜头视当时情况而定。
(7)胡汉民和宋教仁从走廊走来(全景—中近景),来回踱步说话,镜头一直跟着他们俩横移;厅内孙文的演讲声打断他们,跳回大厅。
(8)孙文刚刚演讲完毕,大家鼓掌,全景;哈同夫妇示意大家拿起酒杯、祝孙文就职之类云云,升起成俯拍全景;孙文告退移步。
(9)孙文与陈其美等人走出大厅到走廊来(跟移中)说话;大家都笑了起来,走去,拉成大全景。
少年宫走廊平面拍摄镜头(7)、(9)
走廊分镜头:总体上的环境气氛与较辉煌的大厅形成对比,呈较冷的暗调。暗暗的走廊中,只有与大厅连接的几道门帘和桌上的数只烛光是很明亮的暖色。人物在走廊中呈半剪影。人物在光区中是地面反射起的暖黄侧逆光效:有光时背景衬在暗处,无光时衬在亮门帘处。走廊本身有亮、暗、亮三区分布,均在暗部层次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