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情节影视作品摄影创作方法

非情节影视作品摄影创作方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情节性影视作品应首推新闻纪录片。真实性不是客观事实的简单纪录,更不是任何一个偶然事件的镜面反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涉及影视本性的问题,而且有很多误解。兼收并蓄比“一边倒”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会更有益一些。另一类是表现正在进行中的事件。前者靠对已有素材中具体镜头和细节的选择;后者靠拍摄中对典型行为动作和细节的捕捉。这个突发事件,对摄影师来说可能是始料不及

非情节影视作品摄影创作方法

非情节性影视作品应首推新闻纪录片。实际上,新闻纪录片也并非一种。所谓新闻片,是指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快速的报道。它按新闻要素构成,每篇都有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且主题单一。对于当时来说,它是一种信息传播,当时一过之后,它又成了有价值的历史形象文献。属新闻片的有:时政新闻、时事报道、新闻杂志、新闻专题等。新闻片有很强的新闻性和时效性,一般是以当日为主。现在的新闻报道均以电视为主,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最为典型,它包括新闻的各个栏目。

纪录片是指以真人真事为唯一的表现对象,内容不能虚构,需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原始形态中抓取形象,提炼主题,表现典型。与新闻片不同,它不受新闻性、时效性的限制。它既可以表现当前的现实,也可以重现过去的历史;既可以反映重大事件,也可以展现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既可以拍珍禽异兽,也可以拍地理风光。拍摄必须直面生活,但又不能自然主义;内容不能虚构,但又不能有形必录。

纪录片赖以生存和发展,能够独树一帜而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就是“真实性”,它使纪录片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真实性不是客观事实的简单纪录,更不是任何一个偶然事件的镜面反射。它是人对现实的一种能动地反映、概括、选择的结果,它是创作者在信仰、良心、历史使命、民族尊严驱使下创作的精神产品。因此,纪录片的制作者必须真诚、真实、真情地反映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和事。那种随意性的纪实,是浅层的纪录;只有全身心地融入生活,去表现事件中的人物命运和情感世界,才能算深层的纪录。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涉及影视本性的问题,而且有很多误解。我们不去参与争论只是表明一种看法。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同志发言的观点我很同意。他说,我不太赞成用电影的照相本性、纪实本性来说明纪录片的真实性。理由之一是,这本来是两个范畴的事,以此相印证,在理论上容易造成误解,万一不小心把二者混淆在一起,容易使纪录片在创作实践上滑向对生活现象的简单复制,导致自然主义倾向。他认定的理由之二是,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理论对立面是蒙太奇学派,而蒙太奇学派的许多理论主张对纪录片还是相当有用的,不管创作者的初衷如何,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在我看来,《周恩来外交风云》颇得益于从蒙太奇学派那里汲取来的营养,这是使影片具有现在这样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源泉。兼收并蓄比“一边倒”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会更有益一些。纪录片作为一门艺术,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已经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是经过艺术家的头脑反映的产物的真实。艺术真实有客观性,但绝非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的摹写。摄影师的眼睛、编导的剪刀,都是有选择性的;镜头的组接、叙述方式以至于解说词、音乐,都表明着艺术家的理性判断和情感态度。因此,我以为,决定一部纪录片的真实与否,最终要看创作者对于生活(历史也是一种生活,是往昔的生活)是否有真知灼见,是否有远见卓识。若有,便能高瞻远瞩,洞若观火,将一个真实的世界以及此一世界的人和事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人信服,使人受益。这是我从《周恩来外交风云》中得到的一点启示,也可以说是由此而生发的一点感想。列宁说得好:“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因为“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段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是一种儿戏甚至连儿戏都不是”。

纪录片的种类有:政论、历史、传记、人文、地理、舞台纪录片等。纪录片在创作中常遇到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现发生过的事件。主创人员创作之前即有明确的思想和主题,并依此制订出方案及拍摄计划,然后在大量资料中寻找能表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素材,根据需要再拍摄一些现实的素材来贯穿、衔接、过渡、剖析、深化已有素材。这实际是一种专题,是一种编辑出来的影片。纪录片所使用的素材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都是实有的真人真事,只是应用各种剪辑技巧使这些素材产生新的生命。如《周恩来外交风云》《丰碑》《百年洪水长江》等就是。另一类是表现正在进行中的事件。主创人员事先没办法对事件进行了解,更没办法写出拍摄提纲和方案,因为事件正在进行中,既不知道事件如何发展,也难以预知结局,只是跟着事件走,即时摄下过程的重要情节、人物行为动作,捕捉有意义的细节。直到事件完全结束或告一段落,根据生活需要,按照事件流程,以必要的叙述方式将素材进行选择、提炼、组接编辑而成。有人认为这种与生活同步的纪录片,是完全意义上的纪录片。前者靠对已有素材中具体镜头和细节的选择;后者靠拍摄中对典型行为动作和细节的捕捉。

任何片种都是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而人的主要表现方面就是性格。用什么来表现人、表现人的什么性格,当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是细节,纪录片中更是如此。看过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两个细节:一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到尼克松下榻处拜会他。当周总理和他握完手后,又和其他人握手时,尼克松走到自己的座位前,他两手撑住沙发扶手刚准备坐下去,突然停住了,看见总理还未就座,他屈身在那里等候相当长时间;另一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所谓“跨越大西洋的握手”。据说,尼克松曾六次叮嘱其随行人员在他下舷梯时,别紧跟着他,他在舷梯上远远地就向在停机坪迎候他的周恩来伸出手去。

一次出差去外地,一个偶然机会在地方台看到一部专题片,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作品表现的是一位家住偏僻山区的手脚残疾的妇女,她身残志坚。改革开放后,她靠养羊发家,不忘乡亲,带领乡亲致富、共奔小康。专题片全面描写她放羊、做家务、送饭,甚至唱一首好山歌,可以说面面俱到。但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细节描写。一天早上,她把羊从羊圈赶出来。她抚爱地抱着一只小羊,一瘸一拐地轰羊向大门走去。忽然一阵犬吠,小羊惨叫声传来。她听后急忙放下小羊,扭头一瘸一拐地向羊圈急奔而去,中途又俯身拾起一根木棍。羊圈中小狗正欺侮一只小羊。她像疯了一样,举起木棍,狂奔过去。小狗见势,畏缩到墙角。她举起木棍要打小狗,手停在半空,嘴里骂个不停。然后,她扔下木棍,抱起小羊,朝狗狠骂几句,转身向羊群走去。这个突发事件,对摄影师来说可能是始料不及的,也可能是司空见惯的。如果不知细节在纪录片中那种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这种和放羊的主要过程无关的东西,则不容易被注意,而会被轻易地放过。但摄影师没有放过这一细节,他不停机,一直跟着主人公连续拍摄下去。随着主人公举起的棍子,摄影机又及时摇摄过去,主人公被甩出画外。画面中明显地看到打来的木棍,并停在半空,画面一角是小狗和小羊。然后,主人公进入画面,抱起小羊,都是中近景。羊的求助,狗的恐惧,主人公的麻利动作,以及三个对象之间的情感关系均历历在目。这里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镜头表现了主体的行为动作,而且,摄影师反应灵敏,不停机地跟随主体连续拍摄,用恰当的景别,把主体的行为动作、情感等很有表现意义的细节表现得鲜明、突出、生动。摄影师并没有停机等主人公回来,而是和主人公一起调头跑着继续拍摄,结果连续不断地拍摄下了主人公上述动作的全过程。这个看似与主线无关的节外生枝恰恰是含义最丰富的。主人公闻声急跑过去,说明她知道狗欺负羊;她拾起木棍,说明她打算拿木棍打狗;手脚残疾又风风火火,说明她内心十分焦急。这一切的逻辑结果,必然是小狗挨顿痛揍。观众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带着看狗挨打的“期待愿望”,等待这个逻辑的必然结果。但结果并非逻辑必然,好就好在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上。虽然结果与期待愿望完全相反,主人公并没有痛打小狗,观众却没有感到失望,而是有了更大的满足,因为从这意料之外中有了更新、更深的感悟。观众看到了主人公的女人天性—母爱,她的心灵美,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审美享受。有人说,细节是对生活真实的迫近;细节是对生活自身丰富性的展示;细节是对生活感人性的宣扬;细节是对生活表现力的开掘;细节是对生活隐蔽的情意信息的视像表露。确实如此,上述这样一些细节的捕捉、发现、挖掘,不仅使事件表现得血肉丰满,而且取得了以一当十、见微知著的艺术效果。

纪录片留下历史身影,留下时代悲欢,留下活生生的、极为珍贵的立体档案

新闻纪录片摄影必须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当地,并在保持人物、事件原貌的情况下进行摄影创作,摄影师不能摆布和排演被摄对象。他所该做的就是全身心地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发现能表达生活真相的,有意义的,并且是最能感动自己的那些事物,运用自己的造型表现手段及时地将其捕捉下来。虽然,新闻纪录片摄影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是直接的,但并不是被动的。摄影师要运用自己的造型表现手段,如光线、色彩、阶调、运动、拍摄角度、距离等,把那些负载情意信息的主要表现对象变成银(屏)幕视觉形象。优秀的摄影师能把它变成生动、鲜明、感人的艺术形象。

为此,影视摄影师必须具备专业素质,掌握专业基本功,这包括思想水平、观察和判断能力、知识素养、实践能力、应变能力、身体素质等。这是个系统工程,非一蹴而就,必须日积月累。纪录片拍摄要经过下列几个步骤:

新闻纪录片的基本特性决定它只能拍摄正在进行中的事件,因此,它具有直接性、真实性和文献性。每个人的知识范围都是有限的。要想表述一个事件,你必须知道它、熟悉它。若想表述得具体、真切,你还必须对它了解得深透。新闻纪录片摄影师了解情况的唯一方法是实地采访。

采访是新闻摄影创作的先决条件。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拍摄,不了解情况就无法拍摄。采访是对已知或未知的事物进行接触、了解、判断、分析,从而达到深入把握的全过程,在进一步对了解的情况(素材)进行选择、确定取舍之后,提炼开掘主题才有依据。采访也是对要了解的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毛泽东语)

新闻纪录片的采访特点是看和问,在看和问中要搜集:(1)真人、实事;(2)一地一事,就是“这一个”;(3)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发掘事物的特点,通过人物本身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心灵;(4)可成为视觉素材的、有特征性的行为过程和细节。

采访是对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为此必须接触你所要了解的事物。采访不要戴有色眼镜,要有个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采访是认识事物,熟悉拍摄对象,分析事物的意义,酝酿主题,提炼思想,选择素材,观察形象的过程。采访中,摄影师必须掌握事件发生的始末、性质、内容、意义、主客观条件、历史背景,事物的矛盾所在、事物之间的联系,参与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职业、素质、修养、品德、境界、思想情感,等等。有人把摄影师采访运作的程度概括为三个字:深、细、准。为此,摄影师在采访中要多跑、多看,不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还要多问、多思,不可满足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摄影师的采访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事情原委上,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编导分内的事。摄影师不仅应知道所要表现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可能条件下),还要观察清楚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环境。它将为未来银(屏)幕视觉形象的营造提供具体的光线、色彩,特别是一种什么样的具体情境。有了上述耳闻目睹的大量实际素材之后,摄影师就可据此进行创作构思,制订拍摄方案。方案、提纲、计划都是为了将来拍摄时心中有数,不至于临阵手足无措。它没有一定的格式,因人、因事而异,可详、可略。大概应包括:(1)摄影师对表现对象的理解,把握的重点,不可忽视的过程和细节;(2)需要营造的气氛和意境;(3)该运用的表现方法等。拍摄方案对于摄影师来说,一是备忘和提醒,二是便于将来总结。它可以各种方式出现:单纯文字或图文并存。当然,拍摄方案不应是创作上的羁绊和枷锁,它只是提醒。临场的敏锐发现,当机立断的即兴发挥,是新闻纪录片摄影师需要具备的重要专业素质。而这恰恰是摄影师应当有意识去时时、处处锻炼提高的方面。

新闻纪录片摄影和其他片种摄影的区别是面对真人真事的现场拍摄。摄影师既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干预,也不能为了表现需要去进行组织;既不能摆上机器,见啥拍啥,也不该镜面反射式地有闻必录。除了时政新闻由于有固定程式而形成一套固定的报道格式外,大多数情况是变化多端、事先难以预料的。故此,新闻纪录片摄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拍摄方法:“挑”“等”“抢”。要想得心应手地运用这套方法,摄影师必须熟练掌握摄影专业技术和技巧。

1.技术方面

(1)了解所使用镜头的性能,因为,它决定镜头画面拍摄的范围,决定在特定拍摄距离上,拍摄对象景别大小,焦点清晰范围大小。

(2)了解感光材料的性能(电影)、摄像机的性能(电视),以便在已知曝光条件下,随着情境变化(或要求某种气氛),不失时机地改变所需的曝光组合。(www.xing528.com)

(3)镜头画面突出主体的基本方法是把主要表现对象放在画面中最醒目的地方,但在非排演的情况下,难免有前后景其他对象的干扰。这里排除的最好方法是焦点。焦点实的对象最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需要在拍摄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技巧要熟练,全凭感觉

(4)新闻纪录片多用轻型摄影机,手持(肩扛)拍摄。运动镜头,特别是推、拉镜头,拍摄时要求焦点必须清晰,以便保证主要表现对象所负载的情意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观众。为此,必须随时对焦。新闻纪录片拍摄一般很少配备摄影助理,因此,摄影师只能自己完成对焦。对焦的窍门是:近距离,镜头焦距拨动的范围大些;远距离,镜头焦距拨动的范围小些。

2.技巧方面

前几章所讲的技巧方法,在新闻纪录片拍摄中都有用武之地,作为一种语言,只需用之得当罢了。

(1)光线运用是所有片种摄影师的基本功,新闻摄影也不例外。不论自然、人工光线拍摄,摄影都应保证观众看得见、看得清,真实,但不失好看。不能把粗糙、技术不过关混同于生活、纪实性处理。虽然非情节性作品的光线处理要求和情节性作品不一样,但光线的造型作用、创造气氛的表现作用是不该被忽视的。何况有些作品,如《水中影》(编导:顾泉雄)就是光和影的艺术妙拍,有很好的审美价值。

(2)构图是对象的空间位置安排、景别、幅式运用,不仅有纪实作用,别忘了还有重要的表现和表意作用。新闻纪录片也不例外。景别安排不当,不是看不清、看不见对象,就是喧宾夺主,这都是艺术处理上的大忌。

(3)运动拍摄是影视独有的造型表现手段,为动而动或根本不动都是走极端。新闻纪录片应以人要看得见、看得清、看得细的心理期待愿望为依据,运用运动造型表现手段。人们要看见感兴趣的事物,为达到目的总是想方设法地改变自己和对象之间的距离、方位、角度,直至全然满足愿望为止。摄影推、拉、摇、移乃至升降的运用都应考虑观众的期待愿望,这样才会用之有效。运动镜头的最低标准要求是“稳”“匀”“准”。所谓“稳”就是推、拉、摇镜头别晃动;“匀”就是移、摇别时紧、时慢,当然有意快甩除外;“准”就是摇时,该拍到哪,就摇到哪,不来回校正。这都是人的生理—心理机制要求的。有人说,拍摄时有点晃动自然、真实,这是“带毛边”,更有生活气息。无疑,这是误解。人无论站、走、跑、跳,看事物都是稳定的,因为人有平衡器官在起作用。如果平衡器官失效,所看的事物就会旋转,久而久之,人就会晕眩,甚至跌倒。这本是病理现象。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无理由地去表现这病理现象,让好好的观众不轻轻松松地审美娱乐,而无缘无故地头晕起来?

(4)节奏是一部完整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有如人的血脉。它既取决于被摄对象自身的运动状态、速度,又取决于拍摄时的运动拍摄,同时也取决于组接时镜头运用的长短。前两者尤为重要,故拍摄时必须心中有数,否则后期难以弥补。

新闻纪录片和情节性影片的拍摄不同,不能排演,甚至不能布置。其主要拍摄方法是:“挑”“等”“抢”。

所谓“挑”就是一种选择,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中,从变化多端的生活现象中,挑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具典型意义的运动过程、生活细节。具体到人,那就要挑出能充分表现“这一个”的行为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声调等,并及时地摄录下来。时间性不强,经过采访基本能掌握事件的进展情况、人物的主要行为动作或可预见主要情况的,就要事先做好一切拍摄准备,光圈、焦点都对好,甚至画面范围、构图等都及早安排就绪,只待开机。一旦条件成熟,就要立竿见影地拍摄下来。许多情况是难以预料的,这就要随机应变,思维敏捷,行动迅速,当机立断。而这是需要有摄影技术基本功来保证的。有时确实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挑”这一创作活动是贯穿采访、拍摄、剪辑全过程的,因此,拍摄时镜头不必“卡”得太紧,应尽可能多拍摄一些素材,以利于剪辑时,一镜多用。摄影师要时刻想到,影视是连续叙述的,因此,每个镜头的拍摄都要考虑它与上下镜头的过渡连接关系,最好给编辑留下剪接点。

“等”,就是摄影师要善于等待,等待最好时机的到来。时政新闻都是有程序的,该拍什么和怎样拍都是有定数的,这里就是等待时机。时机到来之前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定位置、摆机器、打光,甚至练习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检查技术条件,如光圈、距离、三脚架的稳定性、升降移动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机器开关等,做到把握十足。另一些情况,则全靠时机到来时及时捕捉。许多事都是好戏在后头。之前,就是靠等,但不要消极地等,应随时抓拍必要的素材。一旦时机到来,心到、手到、机到,该拍的都要毫无遗漏地拍摄下来。拍纪录片、专题片,就更需耐心等待。

“抢”,就是不失时机地摄录下一切有意义的素材。摄影师要善于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感人的,有典型意义的,倏忽即变、转瞬即逝的景象,能够不失时机地捕捉下来。有很多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更有些事情突发,甚至有些细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此类情况出现,应及时拍摄下来,决不错过。当然,这要取决于摄影师的基本素质,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功力。

有些被摄对象怕摄影机,这时就要把摄影机隐藏起来,抓住时机进行隐蔽拍摄。被摄对象不注意机器,不看机器,摄影师常常能拍下非常生动、自然的镜头画面。因此,学会隐蔽机器,或在被摄对象不注意、不紧张时,抓住时机,进行偷拍也是非常重要的。此招不可不练。

新闻纪录片是新闻和艺术的结合,既不可顾了新闻、忘了艺术,也不可只顾艺术而忘了新闻。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作品,总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科学教育片简称科教片,它包括两大类:科研片和科普片。科研片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把科学原理、规律通过视觉形象表现出来。它把人们难以察觉、看不见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用视觉的、正常或变形的方式呈现出来,以科研为目的,让人们看清、弄懂。而科普片,则是把科学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但教给人们一些科学道理,还教给人们实践操作方法。因此,科教片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科学知识普及,技能、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关于科教片的特性,早在196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科学教育电影会议上,在给文化部党组报告的批示中就已明确指出:“科学教育片是用电影的形式来表现科学技术内容,因此,在内容方面必须要求有严格的科学性,而在表现形式方面则要注意技巧,力求生动优美,能引人入胜。科教片与故事片不同,在艺术性方面不应过分强调,但完全不讲艺术性,把影片拍得不美观,也是不好的。同时,各种用途不同的科教片,对艺术性的要求也可不必强求一律,向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教片,在这方面应更多注意。”

科教片在创作上讲究科学性、艺术性,有些题材也应注重思想性。如果说,新闻纪录片拍摄时多采用摄影造型表现手段的纪实功能、再现功能,那么科教片拍摄时,则多采用纪实功能、揭示功能和再现功能。总体来说,科教片摄影是介于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但更有它自己的独特的地方。前者不必重复。而后者我们在有限的篇幅内,的确难以阐述清楚,故向读者推荐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科教电影简论》一书,特别是书中有关摄影的章节。著名科教片摄影师徐真撰写的“第五章摄影实践”,作者以自己丰富、有效的实践经验,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巧用普通器材,实现拍摄意图;(2)自制简单设备,拍出理想效果;(3)耐心创造条件,争取拍摄机会;(4)熟悉影片内容,发挥摄影创造;(5)不畏艰难困苦,把握科学特性。

著名摄影师季德撰写的“第六章特技与特殊摄影”从三个大的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科教片中特技、特殊摄影的作用,特别是介绍了大量具体的拍摄方法:(1)特技在科教电影创作中的作用:科学概念镜头、气氛镜头、模拟镜头、幻想性的镜头以及其他类型;(2)科教电影中常用的特技方法:简单的特技方法、模型摄影、合成摄影、技巧印片机;(3)特技的广阔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地掌握科教片的摄影特点,借鉴他人经验,十分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