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景光线处理的基本方法:选择、平衡、修饰和再造

外景光线处理的基本方法:选择、平衡、修饰和再造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景光线处理的基本方法首先是选择,其次是平衡、修饰和再造。在同一地区,随着被摄体在空间的运动,光量没有任何变化。对象上的明暗比例关系是由光源、拍摄位置和被摄体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决定的。

外景光线处理的基本方法:选择、平衡、修饰和再造

外景用于拍摄的光源主要是日间的日光及夜间的灯光。外景的自然光源是变化多端的,它为摄影提供无限丰富的光线效果;同时它的变化又是有规律的,这样,既为我们有效地运用和创造各种艺术效果提供了可能,又给连续拍摄、光效统一和衔接造成了局限。外景日间光源为太阳光、天空光;夜间光源为月光、星光、火光和灯光。外景光线处理的基本方法首先是选择,其次是平衡、修饰和再造。

1.日光照明,光源单一。它照度高,照明范围大,光量均匀。在同一地区,随着被摄体在空间的运动,光量没有任何变化。

2.太阳每天由东向西,变化有规律性,但变化和拍摄位置构成不同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明暗比例。

3.阳光是直射的,它照明的景物,明暗界线分明,产生清晰投影。

4.太阳在不同高度上,可有不同的色温变化。一天、一年内的不同季节有光的强弱、高低角度的变化。此外,尚有大气、云量的多种变化,它可造成阳光照度的不稳定性。

5.阴天,光源是天空。云层含水分、微粒成分不同,厚度不同,会影响光的强弱和色温。云层越厚,亮度越低;天空越阴沉,色温越高。

6.外景光源,在影视拍摄中,往往既是光源,又是拍摄对象。

太阳是照明我们地球的最大发光体,它距离地球大约1.5亿公里。从地球上看,它就是点状光源,射达地球的光线几乎是平行的。太阳变化是有规律的,从日出到日落全过程的各个时间段分别称为: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我们可以用图示方法,把一天具体划分为几个不同拍摄时段,并说明各自的特点(见彩图2-4)。

第一时段,太阳东升,与地面成0°~15°角时,这时由于太阳穿过大气层途程最长,因而光谱成分中,长波光居多,并由色温低向色温高转变,阴影部分则由青变化成蓝。此时阳光下的照度从100Lux向15000Lux过渡,阴影部分则从100Lux向1000Lux上升。若太阳西落(从15°到0°角时),则一切都相反。此时朝向太阳的垂直面照度高于水平面。在此时段,不管是光谱成分还是照度,均变化极快,能用于拍摄的稳定时间很短。这一时段的光照特点是:(1)太阳穿过大气途程长,照度低;(2)也因此,光谱成分中,长波光透射到地面多,色温低;(3)太阳从离地面不高的角度照过来,向阳垂直面照度高,水平面及未被阳光照到的背光面照度低;(4)构成明暗关系的极大反差;(5)这段时间内,照度和色温均变化极快;(6)延续的时间短,夏、秋季稍长,约30分钟,冬、春季较短,约20分钟。这段时间适于拍摄早、晚、晨、昏及夜景效果,故此时段称为“效果光线时段”。

第二时段,当太阳高升,与地面成15°~70°角时,水平面与垂直面的照度从相异到相等。其光照特点是:(1)混合光的色温及照度相对稳定;(2)其色温为5000K左右,等于白光;(3)向阳垂直面与水平面反差不大;(4)这段时间延续时程最长。这段时间为一般场景的最佳拍摄时段,用于拍摄重要情节表演场面,故此时段称为“情节场面拍摄时段”。

第三时段,太阳当顶,即从70°到90°再到70°角时,水平面与垂直面的反差、阳光与阴影部位的反差逐渐增大。其光照特点是:(1)一切被摄体皆处于顶光照明状态;(2)虽然光谱成分无变化,但顶光照明效果,投影会使垂直对象形态扭曲,尤其拍摄中、近景,会使演员面孔变形,违反视感知经验,因此,不适宜拍摄通常的中、近景表演镜头;(3)拍摄特殊效果,创造特殊气氛,它不失为一种选择;(4)拍摄风景,特别是树林,效果极好;(5)拍摄大的群众场面亦可。

第四时段,太阳在0°角以下,为曙暮光时期。这段时间的光照特点是:(1)太阳未升上地面或已落于地面以下,但余光仍照明天空,天空和地面反差极大;(2)地面景物只有天空微光照明,照度低,在以天空为背景拍摄时,对象均为剪影、半剪影;(3)这一时段延续时间短;(4)如果天空有云,将呈现各种彩霞。这段时间,可拍摄特殊效果场面和特殊气氛镜头,亦可抢拍,使天空有密度,拍摄出夜景效果。

表2-4 太阳在无云天气离地面不同高度时的色温概数

续表

近几年来,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感光度胶片和大孔径镜头的出现,人们大大地延长了一天的拍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黎明和黄昏时刻拍摄效果气氛镜头。

外景拍摄,天空既是光源,又是拍摄对象,更是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空光是日光散射的结果。天空中浮游许多微粒,它能吸收、扩散、反射波长很短的光线。天空含微粒少,就晴朗、湛蓝;否则,云层越厚,就越阴沉。天空光作为光源,多为太阳被云层遮住之时,投到地面的全为散射光

天空颜色,对被摄体阴影部分有重要影响。天空蓝青,对象阴影部分就会染上青色成分。有色物体的阴影部分已不是它的原有色别,而是染上青色的混合色。因而,青色表面增加饱和度,红色表面降低纯度。物体为白、灰色,也必染上青色。于是它不仅加大明暗反差,而且增大色彩反差。天空有薄云时呈白色,厚则暗、黑。它既降低明暗反差,又降低色彩反差。

拍摄海、河、湖泊时,特别要注意天空颜色。因为水是天色的自然反应。当然水的颜色还受深度和纯度的影响。然而,若把天、水拍成一色,就难分彼此,摄影从造型上就算失败了。如果艺术上另有他图,自当别论。

外景光照从来不是单一的,总是日光、天空光和周围反射光的综合。构成反射光的就是天空和周围物体的反光。外景混合光在照明、造型上有主、副之分。主,即主光,晴天为太阳,阴天为天空;副光,晴天为天空和周围物体的反射光,阴天是周围物体的反射光。主和次匹配构成反差。在构思和拍摄时,必须予以考虑。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对光线、光照如何恰当选择,对其如何进行必要的修饰,乃至彻底改造,以使其按照摄影师的意图创造出赏心悦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日景阳光,阴天的天空光,一般情况下,受光的亮部都作为主光。无论是选景、采光还是摆角度,首先碰到的都是对象的光照方向和明暗比例问题。外景日光照明效果只能是选择,对其不理想部分进行必要的修饰和平衡。平衡有两方面:光线明暗平衡和色彩平衡。

对象上的明暗比例关系是由光源、拍摄位置和被摄体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决定的。这也就是俗称的光线方向或照明方位(见图2-21)。

1.三者成一线,太阳从摄影机后方照射过来,是顺光,即平光效果。阳光从正面投射过来,照明一切被摄对象,投影也在对象后面,被其遮挡。被摄体之间几乎没有光的明暗配比。光线线条是亮平调,纹理柔和。各被摄对象之间只靠自身的色阶差异来区别,阶调层次也只依赖对象的色阶匹配、对比来建构。

2.以被摄体为锐角,机位和太阳成45°角时,为正侧光,如拍人物即为肖像光。此景中明暗比例为7∶3,明多,暗少,调子偏亮。有少许暗部出现,对象的色阶层次较平调略微丰富。

3.三者成90°角时,为侧光,明、暗各半,明暗比例为5∶5。对象色阶更趋丰富,立体感、质感更强。若空间层次多,会有更强的透视效果。就光线所构成的调子来说,属中间调。

4.三者成120°角时,为侧逆光,明少、暗多,明暗比例为3∶7。对象轮廓清晰,形态感强。对象某些部位出现耀斑,画面层次趋于丰富,但调子偏暗。

5.三者成180°角时,三者又成一线,太阳从对象后面照射过来,为逆光。光照效果也相反,不是亮多,已是暗多,属暗平调。对象全罩上亮轮廓,形态感极强。

图2-21

前述主要是指垂直形体对象,而水平的对象,如田野沙漠海洋、雪原等,不论晴天日光还是阴天天空光照明,光线都是从上方照射下来,机位在人等高位置去拍,光照等于顺光,色阶层次趋于平淡、呆板。如采用侧光或侧逆光,某些成镜面反射的细部会产生耀斑,不仅会增加画面阶调层次,而且突出某些对象的质感。如有波浪的水面,有一定起伏的雪野、沙漠,光源高度低些,就会有更丰富的阶调、层次出现。

上述只是一般规律,具体需要什么样的光照,什么样的明暗对比,事先就要有以剧情要求为根据的摄影构思、设想和必须达到这个要求的精心选择。光照方向确定了之后,第二项重要任务就是处理主要被摄对象的光比及对局部的修饰,特别是中、近景的人物。因为,人始终是影视表现的主体。辅助光的运用视具体需要光的强度而定。如果周围反光不够,暗部很暗,就用大功率灯光来补助。但必须是:(1)散射光源;(2)与主光光源色温平衡。做辅助光用的光源既可以是灯光也可以是反光板。若反光板亮度难以控制,还可用白布或米玻罗做辅助光(副光)用。

辅助光光源的位置,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辅助光光源放在副光与主光成15°角一侧,与主光成15°角,这样造成明暗过渡十分柔和;若暗面较大,还会在对象上留有一定余暗,构成丰富层次(见图2-22)。

图2-22

2.辅助光光源放在与主光光源成45°角的位置上,明暗过渡柔和,能较好地表现对象的立体形态(见图2-23)。

图2-23

3.辅助光光源放在与主光成60°角以上的位置上,它所造成的光线线条,是柔化阴影而不增加影调层次(见图2-24)。

图2-24

4.阳光在人物的左侧做主光,两块反光板分别做副光和逆光(见图2-25)。

图2-25

5.阳光做人物的逆光,另用一反光板做人物的主副光,脸部暗面利用天空的散射光(见图2-26)。

图2-26

6.同前,用一块反光板做人物主副光,另加一块反光板做人物的副光,这样可以对人脸的光比进行控制(见图2-27)。

图2-27

7.外景人物运动时,可以用几块反光板在人物行动的路线上互相衔接,分别照明。由于反光板反射出的光线基本是平行光束,不受距离的远近所限,为了节省反光板的数量,一般都是在人物行动的正前方使用反光板(而中景以远的可以不辅助)。图2-28中,三块反光板1、2、3,反光板1在人物横向运动的正前方;当人物转向镜头时,由反光板2相接,反光板2可以跟随人物移动;当人物行动到镜头前,反光板3相接,作为人物的主光,此时人物副光由一盏灯担任。

图2-28

使用反光板时的注意事项:

(1)反光板的表面必须平整、清洁,反射光必须均匀。

(2)反光板的使用原则与灯光相同,在一般情况下不可放在地面上打反光。反光板的使用高度一般以超过人的视线高度为宜。

(3)在拍摄中反光板必须稳定放牢,注意防止风吹抖动。在反光板跟随人物移动拍摄过程中,注意反射部分的光线不要露出移动的痕迹。

阴天大致有两种情况:薄云遮日或浓云密布,即半阴天和阴天。阴天天空以散射光为主,均匀照明一切被摄体,没有显著阴影和投影,但水平面比垂直面照度高,属平调光线,因此对象之间的色阶差别十分重要;阴的程度不同,光线处理也不同。

1.薄云遮日

太阳被薄云遮住,失去了强烈直射光性质,但朝阳面仍能有微弱阳光照明,于是形成微弱的明暗面和淡淡投影。这种光照的特点是:(1)以散光照明为主,光线柔和;(2)色温较高;(3)反差小,一切景物全靠自身的色阶差异而相互区别;(4)光线照明无明显方向性;(5)天空亮于地面,效果十分柔和。一般情况下,可不用任何辅助光。但如果画面调子太平,可用灯光来修饰局部或从侧逆方位打出耀斑(稍亮),或反射光(微亮),以增加画面层次。

2.浓云密布

太阳完全被浓云遮蔽,地面景物只被天空光照明,没有投影。其光照特点是:(1)全为散光照明,光照没有方向性;(2)色温高,一切景物都涂上了青色;(3)没有投影;(4)照度低。虽水平面亮于垂直面,一般画面调子趋于平淡、色彩昏暗。选择对象的色阶差异是很重要的。阴天用固定镜头拍树林,十有八九树木无法区分,而变成灰茫茫的一片树墙。

阴天拍摄夜景,浓云密布的阴天色温高,这为拍夜景提供了第一个条件。照度低,垂直面暗,和天空构成大反差,又创造第二个条件。降低曝光量,设置高光点,拍夜景的条件就全具备了。人物,视需要靠用人工光来修饰和平衡。

阴天光线处理多为如下几个方面:

1.照明画面中的主要对象,特别是中、近景人物,使其亮度与既作为光源又作为背景的天空光亮度平衡。一般不加光,以保持阴天效果。若阴得太沉,可给人物稍打些辅助光,以增加其亮度,否则太暗。(www.xing528.com)

2.人物中、近景,视需要可适当打微弱侧逆光、轮廓光,以便加大画面亮度间隔,增加阶调层次,突出主体形态感。

3.局部修饰,强调细节色彩、形态和质感。阴天条件下,只能使用灯光做辅助光源,反光板不起作用。

1.夜景光线的特点

夜色在人们视觉感知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1)夜间,一切景色都是暗的,照度低。

(2)天空是暗的,任何一点微弱光源都将是视野中最亮的,而且它可能是照明其他景物的光源。

(3)夜间一切景物反差大,少有过渡层次。

(4)夜间色温高,一切景物偏蓝,因此,夜不观色。人们在夜间无法辨别色彩。

(5)夜间看不远、看不清、看不细,但看得见。伸手不见五指的墨黑是没有的。因为人眼有适应机能,有夜视觉。

依照以上所总结的视觉经验来创作夜景画面,理论上应该能取得可信的效果。但是,由于感光材料成像与人眼的原理不同,导致在真实的夜景中实拍,反而无法取得可信的效果。一方面,人眼在亮度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夜景的极低照度,能够使人眼察觉物体模糊轮廓,却可能还在胶片或感光元件成像的最低照度以下;另一方面,由于低照度时,人视网膜感色细胞无法全部工作,色彩的感知会受到限制,这虽与感光材料在低照度下色彩表现下降相似,但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除了技术问题需要注意外,还要考虑观众的视觉需求。影视创造夜景效果,通常情况下,应符合人的视觉经验,否则很难被认同。对于银(屏)幕来说,除了造成特殊效果外,不能长时间呈现无影黑幕,理由很简单,因为黑幕不传达任何信息。重要情节部分长时间看不清,也是大忌。不难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夜景适当加光处理,不仅技术上是必要的,而且艺术上也是必需的。构成夜景画面,首先应符合人的视觉感受,人们才能认同。因此,夜景处理必须符合上述条件;同时它又是给人欣赏的,还必须符合人的心理要求:既要看得见,必要时还要看得清,更要有意境

从理论上归纳,夜景拍摄中的光线必然有真实夜景拍摄和模拟夜景拍摄两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受到上述原理和拍摄工序及效率的制约,以及最终在银幕上更好地再现、表现夜景的需要,影视作品的夜景光线大多还是以模拟的方式来营造的。在模拟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光源的假定性。因此,我们首先面对场景的具体照明情况的选择—有光源和无光源。

2.夜间拍摄的光照特点

(1)如果自然光源照明,其光源为月、星,这类光源普遍照度极低。

(2)无自然光源的阴天、夜间,照度更低。

(3)色温最高。

(4)天地均处于昏暗之中。

(5)如有人工光源照明,景物呈现反差极大。

夜间拍摄有两种情况:一是景物中有光源,如有路灯霓虹灯的街道,有橱窗灯的商场等。如果特定环境的光线亮度足够,反差适中,构成的调子符合剧情要求,技术条件允许,就应不加任何修饰地实景拍摄。如果实有光源照度不够,应根据需要,给原光源更换强光灯泡。再不够,就应毫不迟疑地用灯光进行补光,否则连看得见的起码要求都达不到,却硬要去拍摄,还美其名曰“纪实”,这实在是陷入误区。由于它违反视感知的基本要求,观众接收不到任何情意信息,就会反感。这时补光必须遵循保持环境既有光源光线结构统一、一致的原则,同时还要能准确地模拟既定光效。二是场景中没有光源,但不能因此就拍得什么也看不见,但也不能拍得太亮,与日景无别,也是大忌。一般都把大多数景物放在中级灰以下2~3级,人物的中、近景也在这个范围内。为了使影像不产生曝光不足的缺憾,画面内多设置高光点或耀斑。

3.夜间拍摄的三种情况

没有任何光源的夜景,既不真实,也不利于表现画面内容。因此,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电影的夜景场景中都是有光源的,我们以月光和人工光的比例来进行区分,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况。

(1)只有月光照明

例如,美国影片《耶稣受难记》的开场夜景戏。故事发生在古代的野外丛林。由于月亮是仅有的光源,因此无论在摄影棚还是实景中拍摄,都要以此为依据。另一方面,在人的视觉经验中,月光照明下的夜晚照度是很低的,大多数景物都在黑暗中看不清,视野范围也有限。因此在模拟月光照明时,也要尊重这一体验。在这一片段中,首先,我们看到全景和中近景画面的影调是统一的,主要光效是逆光,画面反差极大,画面中暗部占绝大多数面积,亮部极小。在曝光控制上,人脸等大部分区域处于曝光点以下的位置。在逆光作用下,皮肤上的水珠、指甲和眼睛等强反光体呈现为画面中的高光部分,画面为典型的暗调效果,色调上为饱和度较高的蓝色调(见彩图组2-5)。

不同的影视剧对月光的色调表现常常有所区别,而人们对月光色调的印象也是主观的。一般来说,月光的色调首先应当是冷色,而具体偏蓝、青和白的程度,可以依据对故事中环境、年代和气氛的判断而定。拍摄时可以根据需要的效果,通过前期的滤色纸、白平衡设定或后期调色来控制蓝色的饱和度。夜景中,如果蓝色光饱和度高,通常使得画面倾向于戏剧性和浪漫主义的气氛;而蓝色光饱和度低的话,则画面气氛具有现实性和写实主义特点。

(2)月光与人工光混合照明

与人工光相比,月光的照度是很低的。这是处理两者关系的依据。我们以美国影片《毁灭之路》中“苏利文杀死鲁尼”这场夜戏为例。这场戏,光源是月光和路灯光(见图2-29)。月光的作用范围比路灯光要大,但是,由于光效为逆光,因此其实际作用面积较小。画面暗部面积较大,反差也较大。路灯的光源成为画面中面积很小的亮部,画面整体的影调为典型暗调。由于雨水对光的漫反射和折射,呈现一定的灰调子,使得明暗层次更加丰富,环境得到较好的表现。

在人物的光线造型方面,近处的路灯光效成为主光,补充了月光照度的不足(见图2-30)。雨水打在肩膀、帽子等处产生的镜面反射效果,加强了轮廓光的亮度。人物形象中暗色调的背景更加突出,地面雨水的反射光充当了人物的副光。综合来看,角色的轮廓清晰,面部光效有一定的方向性,反差控制得当,使人物形象得到适应的表现。

图2-29

图2-30

在色彩控制上,主要的环境、汽车等道具和人物着装是黑灰色的。月光色调是大范围的偏冷效果,而路灯是小范围的偏暖效果。两者相互作用,使得整体气氛以冷为主,局部又得到平衡。这呼应反映了这场暗杀情节戏中,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矛盾。

光线是环境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是影片外在情节和内在矛盾的发展空间。本片的摄影,在用光上以真实性为基础,又抓住了具体的光线性质、曝光控制等技术要素,再结合对环境、道具和天气元素的综合利用,最终将这场戏的人物心理、矛盾冲突通过画面揭示和表达出来。

(3)无月光而只有人工光照明

随着文明和科技的发展,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其人工光的照明范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亮。另一方面,高山、丛林和建筑,也容易对月光起到遮挡作用。因此,在城市的夜晚中,可以说月光早已“绝迹”。从真实性的角度来看,在人工光照明范围大、照度较高的场景中,蓝色的月光也显得较为戏剧性和虚假。另一方面,月光常常有利于营造一种朦胧、浪漫的气氛,这对于一些题材的故事片来说也极为不恰当。对于一些强调写实光效的影片,如《老无所依》,在其城市的内外景中,是不表现月光的(见图组2-31)。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分析有两点:①与人工光源(尤其是电气光源)相比,月光亮度相对较低,由于人眼具有“明适应”的特点,月光照明效果无法与前者共存。②这部影片主要利用悬念来推进剧情,画面中的暗部、阴影表现为纯黑时,更加能够营造剧情所需要的悬疑和危险的氛围。

图组2-31

太阳未出地平线或已没于地平线,其特点是:朝太阳方向天空很亮,地面昏暗,构成极大反差;背太阳方向,天空亦不会很亮。如以中、近景人物为主,就必须打人工光,但不能高于中级灰。把天空亮度置于中级灰以下2级左右,天空就会变暗,可并不死黑。这就是所谓“抢天空密度拍摄法”。画面内若有高光点,就能得出夜景效果。这个时期,时间持续很短,并且照度、色温瞬息万变,必须随时控制主要拍摄对象与天空的反差比例关系。否则,天空时明时暗,影调无法统一衔接。天空多有彩霞,且色温偏低,印片时必须调蓝才能构成夜景效果。此时,人物照明应用低色温的人工光源。

当太阳升起或降落于地平面15°角以下的时刻,其特点是:太阳光直接照射大地,受光面和背光面反差极大。天空极蓝,阳光偏红,受它们影响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色彩反差也极大。如果有朝霞或太阳隐于云层之后,更是变化万端,意蕴无穷。

此时,天空和太阳是主要拍摄对象,气氛、意蕴多在对其变化多端的及时、准确地捕捉上。天空过亮,当然可采用倍率不同的渐变挡光镜,遮挡天空,并可按气氛需要,用染色效果镜改变天空的颜色。天空压暗,其他对象适当加光修饰。只要画面中不缺高光点(可人工制造),就能拍出各种气氛效果。

白昼拍摄夜景效果有两种情况:阴天和晴天。阴天有两个方面符合夜景条件,即总体光照度低、色温高,缺少反差和高光。如果借用环境中可能有的光源,夸张反侧光效果,再创造耀斑,加大亮度间隔,曝光降2~3级,就会出夜景效果。晴天则一切都是相反的,因此,需根据上述夜景特点,改变日光条件中不需要的因素,创造没有的因素,取得理想的夜景效果。

例如,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英国/美国,1962)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沙漠,其夜景表现空间很广,受拍摄条件所限,利用白天拍摄夜景几乎成为唯一选择。首先,由于剧情需要,本片要表现的是行军迁徙的大场面,加上题材和拍摄环境—沙漠的特点,因此必须使用小光圈拍摄来获得大景深。这对照度要求较高,因此无法利用曙、暮、日出、日落时分来模拟夜景。其次,沙漠的环境决定了夜景外景戏中月亮是唯一的光源。由于沙漠极为空旷,月光照明范围理应很大,因此不可能在全景中利用人工光来模拟月光。

本片的夜景最终表现较为真实,与以下几点分不开。

图2-32

1.在光效上,一律选择逆光

逆光可以形成尽量小的照明面积,并通过曝光调节,使主体和环境的大部分面积成为画面中的暗部(见图2-32)。同时,选择太阳照射角度较低的时候拍摄,更进一步扩大了阴影面积。较多阴影含蓝波光多。拍摄月夜景色,蓝波光越多,就越有利于制造夜景的条件;这种采光,无论环境、人物,都加强了反差,这种光效就容易接近月夜气氛。

2.构图尽量避开天空

这是白天拍夜景时的一个重要处理手法。即使画面中需要带上天空,也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或者在镜头前进行处理(遮挡、暗角),减弱天空的亮度(见图2-33)。日拍夜成立的条件是:直射阳光在景物上形成的明暗面光比,与月光所形成的光比接近。但晴朗的夜晚天空是死黑的,这与白天天空非常不同,因此必须要避开天空。

图2-33

3.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要低

月光的光色色温极高,画面呈现藏蓝色或青色,因此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要低。使用胶片拍摄,需要用灯光片来拍;如果使用数字摄影机,平衡色温设定在3200K(或灯光档),或更低。当然,也可以使用正常白平衡设置,然后使用光学滤色镜,或者后期进行调色得到。使用数字调色系统,除了可以调整画面色调外,还可以按效果来增加或降低画面反差,最终使画面更像夜景。

4.在有条件、小范围的场景中,尽量在真实的夜景中拍夜景

例如图2-34所示的这个镜头,首先,画面的中心部分亮度比其他部分亮度高,是人工光源所产生的“光心”现象。其次,画面上部有眩光,这是人工光照明的“虚假”之处。但画面照明范围、角度可控,有效拍摄时间延长,则是利用人工光模拟夜景照明的优势。我们还应注意到,在这个场景中,起伏较大的沙丘产生了大面积阴影,从而使画面明暗反差增大,暗部面积更大,这也帮助形成了更加真实的夜景效果。

当然,本片的日拍夜段落也有遗憾的地方,那就是画面中缺乏高光部分。从技术上看,曝光点选择在亮部,也就导致曝光不足。虽然实际生活中的夜景看起来确实像曝光不足,但呈现在银幕上的画面因此也缺乏生气和美感。所以,在环境中也要重视高光部分的选择,如小溪、河水耀斑、沙石以及诸如画面中某些闪光的最高亮斑。在本片的外景地沙漠中,这些元素都很难找到,因此画面往往显得较灰。

图2-34

总之,实践证明,在日光下拍夜景,无论人物光还是环境的光效,都不能太顺,最好是逆光或侧逆光效。在较暗的背景里,如人物有较亮的轮廓光,月夜效果将更浓。因此,环境中除具备大面积阴影外,如能有高光效果点缀在画面深处,则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像河水、溪流或雨后的山石,或在树叶上洒些水造成跳跃的亮斑,都能构成动人的月夜景色。尤其高光是拍夜景诸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我们在拍摄全景时,按照环境的综合光收小两档光圈露光,拍摄人物中、近景以及特写镜头时,按照演员的面部副光收小1~1.5级光圈露光,这样就可以获得一条夜景气氛较理想的底片,既有较大的反差,又有一定的层次,洗印配光时再略加些偏青的色调,即可以达到理想的月夜效果。

把以上的经验总结一下,就得到了白天拍夜景的前提条件和控制方法:(1)需选大面积阴影;(2)避开或挡暗天空;(3)画面中必须有耀斑作为高光点;(3)用逆光和侧逆光,力戒平光;(5)最重要的是再降低曝光量2~3级,甚至4级,即可收获月夜效果。

这是随着计算机特效技术而产生的一种夜景制作方法。特效合成并不是前述五种夜景拍摄方式的替代,而是一种有效补充。例如,人的视觉在夜间可以同时分辨景物和星光,但是,由于感光材料宽容度的限制,摄影机无法同时将景物和星光记录下来,因此,对于故事中要求同时呈现两者的镜头,只能使用特效合成的方式。例如,电影《可可西里》“记者和队员看星星”这一场戏中,通过特效合成的方式同时表现了星空和人物形象,这在实拍中是难以实现的(见图组2-35)。在拍摄这组画面时,先在摄影棚中模拟月光的光比来为人物打光,而人物的背景使用蓝幕或绿幕。后期制作中,将单独拍摄的繁星夜景替换掉实拍中的人物背景,再精细地调整合成画面的不同部分,尤其是人物的光比和色调。在特效合成夜景中,虽然合成元素是假的,但是光效却是真的,因此,仍然需要摄影师根据经验,设计光源、光比和影调反差等光线元素,才能达到合成后真实可信的画面效果。

图组2-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