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网址是在我国的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共同领导下建立的,由两个部门共同管理,网站主要包括:首页部分、项目的动态、各类课程资源、实际应用案例、教师培训动态、各学科教学问题解答与专题教育等分项。其中“项目的动态”部分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每一季的卫星播出时间、全国各地区的教学点资源实际应用情况与评估等工作展示,首先介绍了教学点小学音乐教学资源框架,包括“课程资源”这一栏目的设计原则及具体组成部分。指出了资源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并通过资源使用实例展开详细说明与分析。
(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方式
教学点接收数字教育资源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三种:
1.网络接收
教学点的教师通过计算机登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网站,打开网站的主页,就可以直接检索并下载自己需要的数字资料,我们称这种获取数字教学资源的方式为网络接收式。对于有网络条件和信息化硬件设备较好的教学点,这种接收方式不仅可以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主页、“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等网站上下载基础教育阶段各个年级、各个学科详尽的教学资料,清晰的课程教学实录、丰富多样的教学课件以及科学的教学设计等资源;还可以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平台上晒出自己的教学记录、查找名师和资料、与广大同仁交流教学经验,利用信息化技术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能够促进教学点的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直接拷贝
要想通过方式获取教学资源需要乡镇的中心小学与教学点进行联动。通常,乡镇中心学校的信息软硬件设备较为齐全,可以为教学点提供技术支持,将数字教学资源传送至各个教学点。教学点的教师通过拷贝获得教学资源,不会产生上网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点的资金投入,是非常经济实惠的一种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同时,这种方式应用比较简单,教师只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就能很好的应用各种数字教学资源。因此,直接拷贝的方式非常适合网络设备不齐全的偏远农村教学点,只需要简单地投入,就能让教师获得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师的视野,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点的教学与时俱进。
3.卫星接收
以卫星通信系统为媒介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卫星接收方式不会向教师收取费用,并且不会因为网络原因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但是,这类接收方式容易受天气影响,尤其是雷雨天气会干扰信息的传输响。此外,设备维修、维护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有较高要求,需要专业人员负责设备运行和维护。由于教学点的师资力量本来就弱,这无疑是一项难题。这一接收方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安装卫星电视以及调频技术,还要对遥感技术有一定了解。这样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加上教学点的教师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大都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因而利用卫星接收的方式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形式(www.xing528.com)
相关机构对教学点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做到及时更新数字教学资源,当前的数字资源已经囊括了各个学科、各个年级,内容全面,能够满足教学点教师的工作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了进一步方便教师教学,使教师备课更有效率,使学生可以主动投入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兴趣,数字教学资源的网站将界面分成三部分:教师上课、拓展资源、学生自学。网络接收、直接拷贝、卫星接收等三种获取教学资源方式的选择,要结合教学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网络设施齐全的教学点,教师可以直接上网进行教学,或直接下载所需的各类教学材料,文件下载完成之后,在网络断开之后也能浏览。当然也可以通过卫星设备接收数字化教学资源,但目前贫困地区的教学点网络设备不足,有些学校虽然有卫星设备,由于年久失修已经老化,无法继续使用。所以,本研究主要针对拷贝资源的模式来规划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点的实际应用,保证教学点的各类课程能够全部开设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教学点不但要开齐所有基础课程、开设素质课程,更要保证课程的落实情况,通过教学实践落实具体的课程要求,保证教学点的素质教育有序开展。提升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并实现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学点充分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依托数字教学资源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开设的课程,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质量。
为保证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水平,国家教育部门在全国范围实施“数字教学资源全面覆盖”工程,该工程通过三种形式保证教学点的资源供给。针对边远地区条件差的教学点,利用拷贝的方式获取数字资源是可行的。用丰富的数字资源弥补师资力量短缺对教学的限制,填补素质教育课程开不齐、开不出的不足;教师也要积极利用数字资源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模式,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注重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数字材料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实践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1.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弥补师资短缺带来的缺憾
“教师少、学生少、课程多”是农村教学点的突出问题。不少教学点由于学生少就削减可课程类型,考虑到教师少的问题,为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还对一些素质课程进行了缩减,有时候直接把体育、音乐和美术课替换成了数学、语文等课程。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点的教师和学生数量有限,但不能因此削减课程、降低教学标准。我们积极探讨如何让条件有限的教学点按照新课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经过长期的总结,结合信息化手段就有了“复式教学班”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解决途径。复式的教学班主要解决学生人数少不够组成单独的班级的问题,“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等有效解决了教师少、课程多,导致开不出、开不齐课程的困难。比如数字教学资源中“学生自学”项目中就有教学实录,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实录进行自学,这解决了缺少专业教师导致素质课无法开设的问题,有了网络教学资源作为参考,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可以相应降低,教师只要能够在操作多媒体设备、使课堂井然有序秩序,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课程的重难点,就能保证课程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学生一起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来说,通过数字资源可以尽快熟悉教学工作,以尽快满足岗位要求,能够灵活掌控课程进度,有效营造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2.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是教学点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数字画的教学资源当中“教师上课”一栏就为教学点的教师提供了方法,有句话叫“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不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只讨论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学点的教师很难把这部分内容也纳入“自己的水桶中”,而“教师上课”模块正是从备课、导入、课程教学、学生讨论、课程小结等方面教会教学点教师怎样把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提高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水平。例如,针对《画杨桃》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杨桃图片,在正式讲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图片,实现课程导入。到了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将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一边朗读一边标记课文有多少自然段,同时标注生词、生字的拼音,最后在文中画出重点的字词。挑选学生逐段朗读,通过这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学与讨论模块,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组织学生深入讨论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逐步养成总结、归纳能力,有利于学生持续学习。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中培养其自信心;接下来的自学讨论模块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开展讨论,让课堂讨论高效化,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本栏目主要帮助教师结合数字教育资源顺利实现课程导入,引导学生有序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能弥补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的不足,保证教学实践有效开展。
3.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实现自我提升
在教学实践当中要做到教学相长。当前,偏远农村地区教学点的教师的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极少。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拓展资源”这一栏目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于年龄较大、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活动设计”模块能够让他们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老教师意识到活动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对于他们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丰富课余生活提供了思路;“教案示例”模块为新入职教师迅速进入职业角色提供了帮助,科学的课程设计、有序的教学组织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在网上接受了专业而系统的岗前培训,使新教师能够掌握备课的要点,尽快达到职业标准。“常见问题”一栏是为教学点的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怎样妥善处理教学活动当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体现在“言传”方面,更体现在“身教”,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进而有效处理问题,才能让培养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网络资源库中的解决方法进行比对,学习别人的优点查,不断找自身的不足,做到学习与教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网络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吸收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点的教师通多数字化资源不断提升自己,完成在岗培训和进修,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进而促进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保障教学点的办学质量,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