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早先是研究先秦历史的,后经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向奎先生建议,才改修清史。迄今,治学已有50多年。
树有根,水有源,做学问同样要抓根源。阎崇年认为,中国历史的根源在先秦,清朝历史的根源则在关外。因此,他首先必须研究清朝入关以前的历史,只有弄清了这段历史,他的研究视野才能从“关外”移向“关内”。
研究初期,阎崇年感觉“困惑”很多,例如对于清朝的土地制度、皇室世系、八旗制度和满文创制等很多问题都弄不清楚,为此,他花了十几年时间通读相关史料。由此,清朝开国时期的研究,便成了阎崇年的学术重点,前后共花费30多年,占据了他大半的学术生涯。有付出就有回报。阎崇年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出版或发表了350万字。
历史研究是一门需要“坐冷板凳”的学问,要出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在阎崇年看来,一年能写两篇比较有分量的论文就很不错了。在他所写的比较有分量的论文中,没有一篇少于半年时间的,其中的一篇花了长达30年时间。
拿最近的一篇学术论文来说。2008年,应人之邀,阎崇年前去北京昌平区郑各庄考察一个清朝王府的遗址,这个王府的真正主人是康熙皇帝的孙子弘皙。可是,按照清朝的惯例,王府一般是建在内城,是在今二环之内,根本不会建在远郊。因此,很多人猜疑这很可能是吴三桂的王府(平西府)。(www.xing528.com)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阎崇年便开始查史料予以考证,可一无所获。直到后来,利用一次去台湾讲学的机会,阎崇年最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查到了有关这座行宫、城池、王府竣工的满文档案及其他记载。但这仅是孤证。回到北京后,他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馆里帮助下,又查到这项工程开工的满文档案。这样,这个工程开工、竣工记载,数据,与郑各庄遗址遗迹,三者吻合。据此,他撰写了一篇论文《清郑各庄行宫、王府、城池与兵营考》。可谁能想到,这篇带有填补历史空白意义的论文,前后耗费了阎崇年一年多的时间。
研究清朝历史,离不开对满洲历史的了解。于是,阎崇年将满洲历史、语言、文化整合为一门新的学科——满学(满洲学的简称)。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挂牌成立。阎崇年又出任首届北京满学会会长,以此为依托,他陆续组织召开了五次国际满学研讨会,主编出版了7本满学论文集和《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自己也出版了《满学论集》。据阎崇年介绍,北京满学会目前共有会员100多人,国际上研究满学的学者也有百人左右。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因而,外界有人怀疑满学能否或者是否有必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此,阎崇年提出了奠定满学建立的六大“基石”,包括满族历史悠久、具有民族文字、建立过全国性政权等,并为国内满学家所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