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永和先生为一级编剧,发表或演出剧本《风雨同仁堂》等五十余部,多次获得重大奖项,产生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我与著名学者精研清史、北京史专家阎崇年先生,交非泛泛。崇年先生高余三班,大学长无疑矣。唯崇年学长,接触频繁,问艺日久,竟尚无一文恭颂恭记。前日与崇年先生同观拙作京剧《风雨同仁堂》,并于第二日择一茶室请教先生该剧发生在庚子年中,大栅栏被火烧殃及各商店的情况。
张永和
【题记与作者】
本文是著名剧作家、被访者中学的学长张永和先生的专访茶叙后的文稿,刊载于《北京纪事》2019年第7期。张永和先生为一级编剧,发表或演出剧本《风雨同仁堂》等五十余部,多次获得重大奖项,产生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www.xing528.com)
我与著名学者精研清史、北京史专家阎崇年先生,交非泛泛。先生与我同毕业于北京六中这一名校。崇年先生高余三班,大学长无疑矣。毕业后,时事变化异常,各奔东西,晤面机会较少。但自改革开放之后,崇年先生供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我就职于北京市文化局《新剧本》杂志社,接触的机会便与日俱增。尤其是2000年后,虽然我与先生都退休了,可是退而不休。随着文化艺术界对学术研究更大的开展,我们接触反而更频繁起来,几乎数日一见。最近些年,余编剧本之暇,也记录了一些与在下有关的师长和挚友的人物文章。一些老师辈份之人如周师贻白公、张师中行公、吴师祖光公、黄师宗江公、汪师曾祺公、翁师偶虹公、欧阳中石公等。还有六中的一些授我语文知识的师长;与我接触密切的挚友,如姜纬堂、高宝贤、杨晓雄、谭元寿、梅葆玖、李小春诸兄等。均曾撰文介绍。唯崇年学长,接触频繁,问艺日久,竟尚无一文恭颂恭记。前日与崇年先生同观拙作京剧《风雨同仁堂》,并于第二日择一茶室请教先生该剧发生在庚子年中,大栅栏被火烧殃及各商店的情况。趁此机会,余与学长促膝而坐作一夕谈,华灯初上,共品香茗,恭聆教诲,受益匪浅,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谨记数则,已成小文,记录了崇年学长做人的特点和治学方面的成就,当然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然而终于开了头,得到了学长允许,假以时日,再做学习后的文字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