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丛丛
【题记与作者】
《正说清朝十二帝》是2004年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的文字稿,由中华书局出版时改为今名。本文为作者为《正说清朝十二帝》所作序言。聂丛丛女士,当时是《百家讲坛》栏目的制片人,《清十二帝疑案》在《百家讲坛》播出后,她调去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创办《法律讲堂》栏目,现在央视科教频道担任重大项目的制片人。
与阎崇年老师相识是因为《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清十二帝疑案》,当时我和阎老师都没有想到,就是因为这个节目,《百家讲坛》声名鹊起,阎老师成为彪炳《百家讲坛》史册的“里程碑”,我与阎老师也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忘年之交。
首次见到阎老师是在他的家中,我揣着栏目出具的邀请函,心中颇为忐忑。当时的《百家讲坛》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栏目,当时的我也是一个没任何资历的“小女生”,真的不知道像阎老师这样在业界颇具威望的史学家是否看得上我和我的栏目。好在我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和“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凭着这份冲劲儿和勇气,我说明了来意,阎老师笑了,对!就是那种现在大家都很熟悉的海报上的“标准笑”!我知道我成功了!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在说故事。当时我在《百家讲坛》已经做了三年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不上千也过百,能把学问当故事讲的,阎老师是我碰到的第一人。
“乾隆属兔,关于他妈是谁可有很多传闻……”谈起“清十二帝”,阎老师就像说起“隔壁老王”。这种平民视角我久觅不得,阎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本来此行的目的是请阎老师做节目的策划,兼讲一集他最拿手的“努尔哈赤”,但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当即决定正式邀请阎老师做《百家讲坛》栏目大型历史系列节目《清十二帝疑案》的策划人兼完整系列的主讲人,这对于当时《百家讲坛》一位专家一讲、一讲一个主题的节目形态来说是“开先河”的,对主讲人的要求也是前所未有的。当我激动地递上聘书的时候,当阎老师脸上带着“标准笑”从我手里接过聘书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很明确地意识到,我们传递的是一种怎样的压力!我的压力来自于节目创新的风险,而阎老师的压力则来自于节目创作本身。好在我们都顶住了压力!好在结果还不错!
《百家讲坛》因为《清十二帝疑案》而家喻户晓,阎老师也成功开创了《百家讲坛》一个主讲人一个系列、一个系列自成体系的节目样板,也因此,我在任何场合都会毫不讳言地说—阎崇年老师永远是《百家讲坛》“发展史上”绕不开的“里程碑”!没有阎老师的《清十二帝疑案》就不会有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栏目!(www.xing528.com)
我至今记得《清十二帝疑案》播出后阎老师给我打的那个电话。
那是个冬日的傍晚,冷,阎老师来电时我正在路边等出租车,手忙脚乱地倒腾了半天才从包里摸出了电话,刚按下接收键就听到阎老师兴奋的声音:《百家讲坛》现在的影响力可真大呀!我在外出差,出租车司机居然认出了我,说他八十多的爷爷和四岁的儿子都看咱们的《清十二帝疑案》,下车时怎么说也不收我车钱!哈哈哈哈……我边和阎老师在电话两端这么兴奋地哈哈大笑着,边坐上了出租车,也许是我们的谈话内容让司机师傅听到了,我挂断电话后,司机说:我们家也看《清十二帝疑案》,那个阎专家有学问,讲得好!听到这话,记得当时的我长长地出了口气,把脸看向窗外,透过扑满雾气的车窗看着寒风中料峭的灯火,心里暖暖的。
再次见到阎老师是在《百家讲坛》栏目的机房,他抱着一个大大的资料包正襟危坐,专注于编辑机监视器中自己的表现,不时与编导轻声交流着什么。我在机房门口站了很久,终于还是没有过去打扰他。编导告诉我,每期节目阎老师都要亲自过目,将自己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编导编辑中不够确切的地方、甚至错别字都一一挑出修改。编导说:真没见过这么认真的主讲人。
在《百家讲坛》当制片人的这些年,密切接触过的学者不下几百位,他们普遍都是行为严谨、做事认真,这也许是学者的性格特征吧。但是,阎老师的认真还是让我很是吃惊!我看到过他为准备一期节目做的文案,几十页打印纸,洋洋数万言,不做任何改动就是一篇极好的既有学术价值又非常好读的历史人物传记,但电视由于其表现上的局限性,只能从中撷取若干个兴趣点,不得不大量做减法,弱化其中的系统性、史料性、完整性和学术性。我大呼可惜,要知道这些减下去的精华都是阎老师在铺了一地的各种资料中,按我们节目的要求筛选,用自己的学术观点提炼出来的,这是非常艰辛枯燥的工作!阎老师告诉我,为了节约时间,他每天的中午饭就是一碗面条,从做《清十二帝疑案》开始就没变过!幸好!中华书局将这些完整的文稿集结出书了,终于让阎老师吃面条省下的时间没有浪费,也让我免去了暴殄天物的愧疚之心,感谢中华书局!
祝阎老师永葆学术青春。
聂丛丛
2004年8月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办公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