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旗
人们皆知天一阁主人范公钦逝葬邮南茅山,而藏在引西隔山的溪隐庄却鲜为人知。
今年,宁波是"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20周年、天一阁藏书楼建阁440周年、天一阁创始人范钦诞辰500周年”的三喜之年。经过数十年研究,得以解开天一阁主人范钦的溪隐庄是其另一别业之谜。
《天一阁集》的“溪隐庄”诗不是范钦笔下的构想和观光中的随笔,而是他隐居生活中所产生的感受。《天一阁集》只有一二首诗写天一阁,而咏溪隐庄的却十余首。袁慧老师著的《范钦评传》载:“范正辂葬引西水井底溪隐庄,土名隔山。”而范正辂为“范大冲的曾孙”。引州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水井底隔山的溪隐庄,应是范钦的另一别业。
范钦于公元1560年9月20日,因擒大盗冯天爵之功,升兵部右侍郎。时年55岁,正是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在擢升后3个月招致了某些御史的弹劾。这个打击实在是太沉重了,他就想找一处幽静的佳地来解脱胸中的郁闷,这就是他隐居的目的。
四明山村是笔者的出生地,上世纪70年代在山沟里发现这一废墟时不以为然;上世纪80年代末到引州区搞文物工作接触《桃源乡志》而读到了溪隐庄,并联系起这处废墟;2004年,翻开《范钦评传》中的“溪隐庄”,我的视线遂将废墟——溪隐庄——范钦穿成了一线。为理清这条穿成的线,我于2005年6月走进了天一阁,向古籍研究部饶国庆老师查阅了四明范钦安卿著的《天一阁集》卷之6,惊奇地发现“林村”、“林中”、“西山道中三首”、“溪隐庄”、“入庄三首”、“闲居”、“由溪隐赴宝岩寺”等诗题,无论是诗题或内容都与水井底地域及附近景点相联系。林村属横街镇距溪隐庄约5公里,宝岩寺属引江镇梅园距林村约4公里,而到溪隐庄可绕山路直赴宝岩寺就更近了。隔山属西山的南侧支脉,所以水井底一带都是西山道中。
溪隐庄遗址位于西岙与庄岙之间的水井底隔山之南麓,遗址旁现为重建的三开间土地堂。1958年起,由于建造西岙水库,水井底、汪家、西岙、抱岙、庙夹岙等村落渐渐迁往茅草漕。所以水井底附近的“禅师庵、溪隐庄、隔山”等古老的名称早被人渐忘。但是“水井底、马颈、土地堂”等常用名村人皆知。马颈向西隆起的山脉至玉尺冈东端,原名应是“马颈山”,因形似得名。由其马形之山的“颈部”被明初大将“汤信国掘断“[1],“岭"成平路,所以俗称“马颈”沿用至今。可以推测,溪隐庄与水井底南北分隔的马颈山,因“马颈”名的出现而地名范围缩小,将分隔之山俗称“隔山”是顺理成章的事。马颈山确实像一匹向东奔驰的巨马,从这个意义上说,溪隐庄位于马之南腹,而水井底古村则位于马之北臀。马颈、溪隐庄、水井底形成三角地形,三角之中有梯田约百亩。溪隐庄东侧有条古道与马颈山(隔山)相交成“十”字,史料中获悉称“禅师岭”,从岭名可知应是土地堂的前身“禅师庵”而得名。禅师岭西北向通水井底、东北向通马颈,水井底有石弹古道沿西岙溪忽左忽右过马颈、出西岙至十三洞桥。马颈一带的周围生长着葱郁的修竹。水、田、山为耕读世家埋下了生存的种子。溪隐庄地处隔山南麓山谷缓坡,从遗址瓦砾中找到的清中早期青花瓷碎碗残片和覆盆状柱础石构件及覆莲柱头分析,该遗址至少在清中期以后慢慢衰落。柱础石下方上圆,直径39厘米。庄基遗址后坡有古墓遗址,经考证为范正辂及其夫人的墓葬。“范正辂卒于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十月,丁太安人卒于五十二年癸巳(1713)正月,庶孔老孺人卒于雍正五年丁未(1727)正月。葬鄞西水井底溪隐庄,土名隔山。”[2]范正辂父范光燮、范光燮父范汝楠,范汝楠为范大冲与包太孺人所出[3],故范正辂为范大冲的曾孙,其晚年还往来于范氏西园,照看书屋和家母。“范氏西园门前,池上有洲,叠假山,古柏阴森,颇有幽趣。园内前建佛堂,后列书屋。饶竹木,蔬笋。康熙间,范德化(正辂)为母奉释所建。”[4]这些假山幽趣却是范汝楠长子、范正辂伯父的范光文所建,”光文并为天一阁前构筑池亭。此园匠心独运,半亩方寸,九狮一象,曲径通幽,亭榭俱备。”[5]所以溪隐庄应是范钦的另一别业,范大冲无疑是溪隐庄的继承人。70多岁的水井底人谢竹明先生回忆:“从小无人承传‘溪隐庄’之名,这里一直是水井底人的竹山及土地堂,只知有范家人大墓,但不知是哪族范家?小时候看到墓葬很气派,以为‘破墙脚’是坟庄或原土地堂的规模基址,因一直有土地堂,遂俗称地名为‘土地堂'。”据此分析,溪隐庄成为废墟应在清晚期之前,否则约有1300人的四明山(水井底)人,不会都不知“溪隐庄”的老庄名而只知土地堂及个别山民知道该山称“隔山”。
溪隐庄在马颈,即禅师庵更为庄[6]。溪隐庄源于臧氏。“明代杜泰宁:考臧氏自宋太丞定民先生于徽宗朝有懿勋,赐第于鄱之迎凤坊,遂为鄞人,自后科第累世……”[7]“臧应福,其先居郡城之迎凤坊,遵先世遗业,以医道济世。值世不宁,谋所以避之,遂卜居于向明街(林村),以遂山林泉石之好”。[8]随后迁往马颈山将禅师庵更为溪隐庄。后因其医术著名,为庆元(今宁波)医学提领官。“迎凤坊,在四明桥东。医士臧中立治徽宗(皇)后,病愈,诏赐宅,尾大书一'允'字,势若凤尾。时称‘凤诏'故名。臧医士中立,字定民,元丰间(1078-1085),自毗陵客鄞。”[9]
臧应福以禅师庵改建溪隐庄繁衍生息,其族人过世后,都葬于马颈一带。“臧从义(官名)公墓,在禅师岭。昔西山汪氏妄僭官,为掘墓志,得一石碣,刊日:‘宋从义郎臧公配孺人董氏墓碣'。"[10]所以禅师庵改建溪隐庄应是南宋初期。由于臧氏子孙繁荣,多数在外做官。一时坟山被人抵押。“臧梦解于公元1305年官至广东肃政廉访使。其孙麟炳曰,考公在家则能损资赎回始祖坟山,复昔日之旧观。而有后居于杭州,延祐七年(1320)卒。葬于富阳县柱石山。其子孙也随其家。”[11]
综上所述,臧氏的溪隐庄约于元朝中期已有衰退的迹象,并开始分支外迁,此后有“官于明太祖御极时的鄞县学教谕臧孚,寿八十三卒”[12]。“臧孚子文清,永乐十九年(1421)官至徽州绩溪教谕”[13]。“臧文清子性,官陕西道监察御史”[14]。“臧性子坛,官河南知汝阳县,寿八十九。子铺,官顺天永清知县致仕”[15]。这些人都葬“臧岙花源山”[16]。据此分析,元朝后的臧氏子孙又历传5代开始外迁,所以当范钦与世无争时向臧氏购得溪隐庄。由于臧氏的外迁,所以臧岙一带没有臧姓,故将臧岙俗称“庄岙”,至今林村只有几户臧姓,而近年编写的《鄞县百家姓》一书中竟无臧氏之姓,一个满门为官的臧氏大家族早已衰退。范氏购得溪隐庄也和臧氏一样,过了数代后衰退,“溪隐庄”之名遂亦隐去。
范钦为何熟悉溪隐庄?臧氏是否愿意卖溪隐庄?理由应该是臧、范二姓历代为近邻所致。臧定民先生于宋徽宗赐第于迎凤坊,而范宗尹随宋高宗南渡定居于范宅,至明十六世祖范钦分居于月湖。于是臧氏的迎凤坊隔在范宅与天一阁之间,所以范氏与臧氏的关系,应该是历代有交往的。而到了明朝的范钦对大多数做官在外的臧氏及其溪隐庄的地理环境,和臧氏对溪隐庄的冷落状况等是了解的。所以当范钦受到南京御史王宗徐等劾奏而待罪之时,想到了与臧氏的这种关系和目前自己的处境,想到了溪隐庄臧氏的繁荣佳地,也想用这块风水宝地,荫及子孙后裔,同时产生了用溪隐庄来消遣自己惶恐不安的日子。而臧氏带着好义的交情,并了解此时此刻的范司马心情,将溪隐庄卖给了范钦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大约到了清中期后,溪隐山庄渐渐地变成了墓庄和废墟。范正辂次子"二十一世范从夔卒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葬鄞西排岙”[17]。“排岙”应是“抱岙”的同音,抱岙位于马颈之外的西岙的南侧小岙,为大岙抱小岙之意。而范从夔子永孚,卒乾隆三十六年(1771),亦葬于溪隐庄。“二十二世的永恒葬黄家岙。[18]”黄家岙可能为西岙之东北的双银村王夹岙(靠近平原之山麓)。“二十三世的懋柱、懋械、懋椒等均葬望春桥。二十四世范灼,卒嘉庆十年(1805),葬鄞西潺头杨(今为集士港镇岳童村岳阳)。”[19]由于葬地向城西的平原靠近,直逼宁波城边,所以远在深山的墓地也渐渐冷落,从溪隐庄变成坟庄,及至无人扫墓后,也就成了废城。
溪隐庄的衰败随着历史的变迁归于水井底谢氏。而谢氏以垦为业,建起土地堂。溪隐庄名随之埋没,俗称小山岙为“土地堂”。
溪隐庄位于岙中之坳的毛竹林内,现为四明山村民的承包山。宅基东挨土地堂,坐北朝南,筑于缓坡,依形而砌,中有土坡,应是原设阶梯。整宅后阔前窄,东西宽30米(平均数)、南北长45米,总面积达1350平方米。高达4米的屋后挡土墙至今完整无损,墙下流淌的小溪常年不涸,中设坐水池。水底中滚动着晶亮的黄沙,还能见到爬行的小螃蟹。水源从东边禅师岭西侧而来,沿屋后墙脚向西折南,钻入西厢房地下水道,至屋前再折东南而落,冲下约1米落差的积蓄小水池。三面以水回环并用暗沟连接前后的水利设施,反映了古人“环保”意识和“节能”策略。屋前下坎采用聚集水池,是既防流失又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这就是几百年前的“中水”土法工程,合理利用的科学方法,而今的城市“中水”再用还只是渐渐兴起。
溪隐庄屋后挡土墙上方距北5公尺处有大墓,当地称“范家人大坟”,山称“隔山”。据调查,墓毁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挖出过金钗。目前,墓葬脉络依旧清晰,依坡六台层筑,前后筑有挡土、护坡墙。除前后间分为四台,平面俯视成椭圆状。墓基阔10米,长(前后挡土墙间)36米。除四周都为毛竹外,另有四棵古树,其中墓穴前东角杂木一棵、墓前拜台西角樟树一棵、墓后挡土墙山坡上有杂木和樟树各一棵。最大的一棵是墓前拜台西角处樟树,根部发达,形如蟹爪,可容二人合抱。大墓西侧另有小规模墓迹。
庄前西南堍山坡上,有二座古墓遗址。上墓三拜台加墓穴共四台组成,墓毁,但乱石堆筑的拜台基本完整。下墓位于上墓左下方、溪隐庄的右上方,毁坏严重。墓中还留存墓碑基座,墓前拜台上有明显的单间牌楼残柱。
溪隐庄四面大山合抱,南偏东方向有一狭窄山口进出庄园。禅师岭为峡谷中的沿溪小道,庄隐坳中。出谷小路都为“丁”字形山岙围环,番中又有小梯田12亩。禅师岭的东南端接马颈岭成“丁”字形卵石古道还依稀可见。以马颈岭南、北而出又各见大岙之峡谷,往南折东出庄岙可见望春山、往北折东出西岙可见白鹤山,都可达宁波。
1960年前后,南北两大岙峡口间筑坝蓄水为庄岙水库、西岙水库,及1970年左右的溪隐庄出口中造微型山塘蓄水。山塘土坝南侧山头,于1994年挖黄土建杭甬高速公路而剥去山土。1996年后,建采石场而大批开采。目前峡谷豁然开朗,但溪隐庄和范氏古墓遗址仍淹没于修篁之中,冬暖夏凉,胜迹不减。土地堂原址翻新重建后,扩成3间。禅师岭、马颈岭古道名称早被渐渐淡忘。
隔山之西南为桃源山,故为古代一乡之重镇——桃源乡。440周年前的范钦《溪隐庄》诗中描述了桃源佳境:
深溪藏迹地,名胜是桃源。
老桧遥盘径,青山直对门。
春来花竞发,雨过水初浑。
邻父能相访,幽期欲共论。(www.xing528.com)
溪隐庄是世界著名藏书楼主人范钦曾经隐居过的地方有关专家对范钦其人、对天一阁建筑的研究或许会带来启迪……
[2]袁慧著《范钦评传》[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12.第146-147页。
[3]袁慧著《范钦评传》[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12.第143-146页。
[4](清)徐兆昺《四明谈助》[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452页。
[5]袁慧著《范钦评传》[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12.第145页。
[6]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古迹志。.
[7]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列传志四:历仕。
[8]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列传志五:隐逸。
[9](清)徐兆昺《四明谈助》[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372页。
[10]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坟墓志。
[11]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列传志三:醉儒。
[12]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列传志三:醇儒。
[13]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列传志三:醇儒。
[14]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列传志三:醇儒。
[15]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列传志三:醇儒。
[16]民国手抄本《桃源乡志》坟墓志。
[17]袁慧著《范钦评传》[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12.第147页。
[18]袁慧著《范钦评传》[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12.第148页。
[19]袁慧著《范钦评传》[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12.第148页。
(作者工作单位:宁波市邦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