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城市化与流动人口增加,新发与再发虫媒传染病增多,杀鼠剂抗药性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家栖鼠的控制形成的挑战,防治工作不再只强调控制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基于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最佳组合的可持续控制规划与策略。
1.标准和法规
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鼠类控制标准体系,可使鼠类防治工作得到有利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国外标准和法规:世界卫生组织(WHO)1983年颁布第688号技术报告《媒介生物综合控制》,WHO1988年颁布第767号技术报告《城镇病媒生物控制》,2004年WHO制定《媒介生物综合治理全球策略框架》;美国华盛顿特区议会2000年通过《鼠类综合控制法案与策略》。国内(目前为止):《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防鼠》(GB14881-1994);《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鼠类》(GB/T 23798-2009)、《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城镇》(GB/T 27775-2011)、《杀鼠剂安全使用准则 抗凝血类》(GB/T 27777-2011)、《杀鼠剂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 毒饵》(GB/T 27778-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GB/T 27770-2011)、《鼠疫控制及其考核原则与方法》(GB/T 15992-1995);《农药登记用家鼠、防治家栖鼠类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NY/T 1152-2006);《灭蚊、蝇、鼠、蟑标准》、《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
2.综合监测
将鼠类监测和相关的疾病(鼠疫、HFRS和钩体病)监测结合起来,整合鼠类和鼠传疾病监测,将鼠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监测与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合起来,以发挥监测的最大效能,真正为病媒生物和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暴发流行趋势提供必要的预警信息,为相关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霍新北等则从4个层次探索综合监测工作机制:a.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综合监测机制;b.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d.特殊大型企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媒介生物性疾病监测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监测整合的综合监测机制能够实现疫情信息、媒介标本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共享,对媒介性疾病发生流行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3.风险评估(www.xing528.com)
建立风险评估的定量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将有利于媒介性传染病预测预报,是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不发生大规模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的重要保障。吴海磊将气温、降雨量、湿度、日照、气压等多种气象资料与鼠密度监测相结合,在相关、回归的基础上建立响应面模型,研究鼠类群体动态随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均最低气温、降雨量的二次方、月平均最低气温与日照的交互作用是影响鼠密度的气象因素。马红梅以鼠、蚤监测资料,结合鼠传疾病的发病率情况,采用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评估主要鼠传疾病发生风险。吴昊澄建立GM(1,1)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组合模型对HFRS的发病率进行预测。郭海强建立的季节趋势模型可用于拟合HFRS的长期趋势,又具有季节性特点的数据,并可利用模型进行短期预测。
4.抗药性
鼠类化学防治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3R”问题,即药物残留、抗药性和鼠类的再猖獗。抗凝血灭鼠剂是当前防治家栖鼠的主要手段,长期使用鼠类会产生抗药性。抗药性检测方法主要有摄食法(LEP)、血凝反应法(BCR)和基因检测。抗药性检测的第一步是建立种群的敏感性本底资料,规定抗性检测标准。WHO推荐以98%(或99%)敏感靶标鼠种致死食毒期(LFP98/LFP99)为抗性评价标准参数。我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建立了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对褐家鼠以0.005%、小家鼠和黄胸鼠是以0.05%杀鼠灵毒饵饲毒,分别饲毒20、30和25天;试验期结束后3种鼠存活个体摄药剂量分别达到12、143和338mg/kg者为抗性鼠;单个核查样点有效样本达到20只,抗性个体发生率不低于15%者为抗性种群。凝血酶原时间(PT)是测定血凝反应方法之一,以INR=5.0作为阈值来区分抗药性与敏感性个体。基因检测的方法正在研究和完善中,可能成为抗性检测的突破点。我国目前需要确定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
应重视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强化社区参与,在媒介的可持续控制中,本地社区的参与是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如何推行比现行方法更人道的灭鼠原则和方法,从长远来看最终会提高实施者的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