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文学:话本、俗赋与歌谣

隋唐五代文学:话本、俗赋与歌谣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写法为宋代话本诗文相间形式所本。话本说叶净能如何用法术惩治岳神、妖狐,后来为唐玄宗所知,叶净能便带他遨游月宫。赋写贤士韩朋娶妻贞夫,二人发誓各不相负。于是燕子向凤凰告状,凤凰拘留雀儿并用刑处罚。类似俗赋而有一定思想意义的作品,还有《孔子项托相问书》。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沫。夫婿暂时无,曳将仍被耻。

隋唐五代文学:话本、俗赋与歌谣

一、话本和俗赋

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就是讲故事。“说话”在隋代就已出现,在唐代得到长足发展。和其他通俗文学一样,“说话”受到唐代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唐玄宗爱听“说话”,而元稹在《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光阴听话移”句下自注说:“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可见唐代文士们也十分喜爱“说话”这种民间艺术。唐代“说话”内容相当丰富,当时市人小说中就有讲“扁鹊”故事的。可惜当时许多优秀的话本未能流传下来,敦煌石窟出现一些话本,诸如《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净能话》,这些话本以讲说为主,没有韵文(如上述几篇)或极少有韵文,采用的是当时民间短篇小说的形式。

《庐山远公话》,讲惠远入庐山修炼、讲法的故事,宣扬佛法威力无边,可取处在于叙事井然。其中写山神在西坡造寺、潭龙听经等情节,曲折动人。中间有诗有文,叙事、写人、写景多用骈俪句,每于叙事完毕处插入一诗。这种写法为宋代话本诗文相间形式所本。《叶净能话》讲一个“上应天门,下通地理”,能呼神唤鬼的道士叶净能的故事。话本说叶净能如何用法术惩治岳神、妖狐,后来为唐玄宗所知,叶净能便带他遨游月宫。故事充满浪漫色彩,对现实生活中欺压民众的腐恶势力有所斥责。

唐代民间还流行一种俗赋,这种赋不大讲究文辞的骈俪,较之文人作品显得语言通俗,但有些地方押韵。著名作品有《韩朋赋》。赋写贤士韩朋娶妻贞夫,二人发誓各不相负。后来韩朋出游,仕于宋国,六年未归,贞夫作书“意欲寄书与鸟,鸟恒高飞;意欲寄书与风,风在空虚。书若有感,直到朋前”。谁知宋王在殿前拾得贞夫之书,派人将她抓来,竟罚韩朋筑青陵台。贞夫往看,作书系于箭头射给韩朋,朋见信死,贞夫以死殉夫。韩朋、贞夫死后化作青白二石。宋王命令将石分埋于道东道西。结果道东生桂树,道西长梧桐,两树根相连、叶相笼。宋王遣人伐之,二树落水,变成一对鸳鸯举翅高飞。宋王得一羽毛,摩拂其身,至项,头即掉落。故事反映人们对破坏青年男女爱情的邪恶势力的痛恨,歌颂贞夫、韩朋的坚贞爱情。此赋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韩凭夫妇的故事,原作二百来字,赋演为二千多字。赋中所引民歌“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将奈何”,亦出自原作。

《燕子赋》幽默有趣。赋写燕子夫妇辛苦垒窠,结果为雀儿所占,燕子回来讨窠,反被雀儿打得要死。于是燕子向凤凰告状,凤凰拘留雀儿并用刑处罚。久之,雀儿却因自己先世有功,曾被封为上柱国而被凤凰赦免。最后赋中又借多事的鸿alt责怪燕子不该为些许小事,“作得如许不仁”。故事当是讽刺唐代现实生活中法制不行,高门望族、勋贵子弟恃仗权势兼并土地、吞人财物而不受法律制约。赋将各种鸟儿拟人化,用对话形式写出各种鸟的性格,故事性强。总的看,赋前半写得好,后半逊色一些。

类似俗赋而有一定思想意义的作品,还有《孔子项托相问书》。写孔子乘车路过一地,儿童项托在路上拥土作城,入坐其中。夫子语项托:“何不避车?”项托回答:“昔闻圣人有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从昔至今,只闻车避城,岂闻城避车?”于是孔子向小儿提出二十几个问题,可小儿对答如流,无一差错。项托反过来问孔子:“鹅、鸭何以能浮?鸿、鹤何以能鸣?松、柏何以冬夏长青?”孔子答:“鹅、鸭能浮者缘脚足方,鸿、鹤能鸣者缘咽项长,松、柏冬夏常青者缘心中强。”小儿曰:“不然也。蛤蟆能鸣,岂犹咽项长?龟鳖能浮,岂犹脚足方?胡竹冬夏常青,岂犹心中强?”孔子斗不过项托,把他杀了。项托死后,其母将他的血洒在粪堆旁,结果“一日二日竹生根,三日四日竹苍苍。竹竿森森长百尺,节节兵马似神王”。故事创造了一个聪明机智、敢于蔑视大人物的儿童形象,他斗赢了孔子,虽然被杀而不甘心,有一定的思想意义。故事的后半部分富有浪漫色彩。

二、民间歌谣

唐时民间歌谣很多,刘禹锡说:“人来人去唱歌行”(《竹枝》),《敦煌曲子词》亦云“行人南北尽歌谣”。由于统治者歧视,劳动者文化水平低下,许多口头创作的作品未能保存下来。现在能见到的歌谣材料,主要是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写本以及各种史书、类书、笔记中的零星记载。从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也可窥见唐代民间歌谣的思想艺术特点。

唐代民间歌谣,最明显的特征是爱憎分明。一些谣谚尖锐地揭露、讽刺统治者荒淫、霸道和办事的不公正。陈鸿《长恨歌传》所引歌谣,说“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便是讽刺唐玄宗因宠信杨玉环而对其母家滥加封赏的。《神鸡童谣》云: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沿道挽丧车。

玄宗爱斗鸡,致使斗鸡童神气,家中得到富贵。作品开头即用反语,表现作者的愤愤不平。《武后长寿元年民谣》:

补阙连车载,拾遗用斗量。

欔槌侍御史,碗脱侍中郎。

讽刺武后时滥用官吏,刚强有力的侍御史软弱得如同绵槌,侍中郎更是道地草包。与此诗题旨相近,而讽刺更为辛辣、幽默的是《选人歌》:

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

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

对于直接压在人民头上的贪官污吏,民歌则以尖刻的语言揭露他们愚昧、贪婪的丑恶嘴脸。《王法曹歌》说

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

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沫。

见钱满面喜,无镪从头喝。

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民谣另一方面的内容,是反映赋税、徭役、兵役给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带来的痛苦。唐高宗永淳年间的民谣说:

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

迨及入九月,狗吠空垣墙。

永淳元年(682)七月东都大雨,人多殍殕,这则民谣便是当日灾民悲剧遭遇的实录。生活痛苦,使人无法忍受,人们竟至愿死不愿生:

身卧空堂内,独坐令人怕。

我今避头去,抛却空闲舍。

你道生时乐,吾道死时好。

死即长夜眠,生即缘长道。

生时愁衣食,死鬼无釜灶。(www.xing528.com)

愿作掣拨鬼,入家偷吃饱。

这是无可奈何的呼唤,不愿作人,而愿做鬼,人世之惨可以想见。农民处境惨,有手艺的人遭遇也不好:

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

身是自来奴,妻亦官人婢。

夫婿暂时无,曳将仍被耻。

未作道与钱,作了擘眼你!

这首民谣写工匠被征服役,妻子也被官府叫去做奴婢。先说做工后给钱,后来不但不给,还一再受训斥。下面一首歌谣写府兵的痛苦:

天下恶官职,不过是府兵。

四面有贼动,当日即须行。

有缘重相见,业薄即隔生。

逢贼便打煞,五品无人诤。

生住无常界,攘攘满街行。

只拟人间死,不肯佛边生。

这是小军官的自述,他尚有牢骚如此,更不用说一般的士兵。现实苦难使人愿死不愿生,他们的许多传统观念都被迫改变了,一首歌谣这样写对有无儿女的看法:

男女有亦好,无时也最精。

儿在愁他役,又恐点着征。

一则无租调,二则绝兵名。

闭门无呼喊,耳里挃星星。

封建社会,谁都想儿女双全,这里竟说“无时也最精”,分明是人间生计太艰难了。

下层妇女诉说生活不自由、渴求爱情的诗,也可视为民间歌谣。比如玄宗时宫女缝入军衣的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宣宗时有宫女题诗红叶云: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它们表现的是宫女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愿望。

既然广大人民苦不堪言,时机成熟,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即将发生时,曹州就流传这样一首歌谣:

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从上引歌谣可以看出,这类作品倾向性明显,能比较真切地反映普通劳动者的心理、生活,现实性较强。表情达意,或直言讥刺,或用对比、比喻手法,语言生动、通俗,有的富有幽默感。这些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产生过一些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