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诗歌: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史

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诗歌: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聂夷中长于五古,其诗质朴、悲凉,托事讽谕,有古谣谚之风。杜荀鹤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写实性强,大多用事实说话,叙事中常带议论,以表现诗人的愤怒和感叹。杜荀鹤抒发个人人生感慨的诗,多写其寒苦羁穷之态,往往有孟郊、贾岛之风。共有人间事,须怀济物心。此外,杜诗说理,亦有佳句。杜荀鹤的近体诗,七言胜过五言。

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诗歌: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史

一、聂夷中的诗歌

聂夷中(837?—884?),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说河南(今洛阳附近)人。三十四岁中进士第,曾官华阴县尉。中进士第以前,他在长安很长时间内生活困顿,自言“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住京寄同志》),又说“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杂兴》),有很深的人生感触。

聂夷中生当乱世,奋身草泽,备尝辛楚,所见民间疾苦和社会不平现象既多,故其诗写实性强。伤俗闵时,哀稼穑之艰难;明讽暗刺,发不平之慨叹。聂诗今存三十七首,乐府占一小半。诗歌内容可分为两类:

一是写农民的痛苦遭遇,名作有《咏田家》(一名《伤田家》)。诗云: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此诗不单写出农家困苦之事,还用陈述愿望的方式,表达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反映出聂诗“寓讽刺,深含蓄”的特点。同样写农家之苦的,尚有《田家》二首,其一云:

父耕原上田,子alt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此诗讽刺统治者不知农民劳苦,但知夺取农民劳动果实。两种事实,对比鲜明。小诗言简意足,不作议论,胜作议论。他如《古兴》有云:“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唐虞贵民食,只是勤播种。……一岁如苦饥,金玉何所用。”诗说粮食的重要,说农业生产的重要,可见他十分重视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读他的悯农诗,我们可能有新的体会。

二是揭露、抨击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长安道》说“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所以路傍草,少于衣上尘”,即将奔走于名利之途的芸芸士子作为讽刺对象。《公子行》其一说:“汉代多豪族,恩深益骄逸。走马踏杀人,街吏不敢诘。……飞琼奏云和,碧箫吹凤质。唯恨鲁阳死,无人驻白日。”其二云:

花树出墙头,花里谁家楼。

行书不读,身封万户侯。

美人楼上歌,不是古《凉州》。

又《公子家》云: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则以写实手法揭露世家子弟的骄逸、跋扈和无知。其中,“一行书不读、身封万户侯”,既是叙事,也是议论,言语中包含诗人无限愤慨。

聂夷中长于五古,其诗质朴、悲凉,托事讽谕,有古谣谚之风。虽志在刺讥,而以写实为主,寓怒寓斥于叙事中。

二、杜荀鹤的诗歌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传为杜牧微子,其说不一定可靠。他出身寒微,早年读书于九华山,多次应试不第,后以诗取悦朱温,四十六岁时始中进士第。曾被宣州节度使田alt辟为从事。天祐元年(904),朱温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杜荀鹤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说是“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自叙》)。又谓其“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秋日山中》)。其诗论主张与白居易相同处多,但主要是用近体诗形式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个人人生感受。

杜荀鹤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写实性强,大多用事实说话,叙事中常带议论,以表现诗人的愤怒和感叹。如《再经胡城县》云: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乱后逢村叟》云: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山前独倚门。

《山中寡妇》云: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www.xing528.com)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村叟、寡妇处境艰困,与社会动乱有关,与国政繁苛有关,更与大大小小的“胡城县”“县宰”变本加厉盘剥农民有关。诗人寄同情予农民,在诗中为民呼吁,自有其进步性。但在乱篡相继、军阀拥兵自立的唐末五代之际,这种呼吁的作用,显然是有限的。史载杜氏作《时世行》十首上朱温,欲劝朱温省徭役、薄赋敛,即为其所不喜。

杜荀鹤抒发个人人生感慨的诗,多写其寒苦羁穷之态,往往有孟郊贾岛之风。如《与友人对酒吟》云:

恁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

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

新坟侵古道白发恋黄金。

共有人间事,须怀济物心。

《江岸秋思》云: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他如《秋宿临江驿》云:“南去北来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此类言愁叹穷之诗,当为诗人境遇的真实写照,自然发露,用语通俗,较之孟、贾诗风的寒瘦,又是一种风貌。杜荀鹤善于写实,写乱世景象尤为真切,如谓“农夫背上题军号,贾客船头插战旗”(《赠秋浦张明府》),“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即为其例。与此同类,杜诗写景佳句颇多,如“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春宫怨》),“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溪兴》),“雁惊风浦渔灯动,猿叫霜林橡实疏”(《闲居书事》),“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送人游吴越》),“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维扬春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闽中秋思》),皆是。此外,杜诗说理,亦有佳句。像《经废宅》所说“人生当贵盛,修德可延之。不虑有今日,争教无破时”,即为阅世至言,而《送人宰吴县》所说“海涨兵荒后,为官合动情。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可谓箴规之词。

杜荀鹤的近体诗,七言胜过五言。七律、七绝皆有名篇。除《再经胡城县》外,七绝《蚕妇》谓“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田翁》谓“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也是晚唐写实诗歌的代表作。而像《旅舍遇雨》说“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更是韵味十足的咏怀小诗。就语言而论,亦雅亦俗应是杜诗的特色。有些咏怀诗、赠人诗和代言诗(如《春宫怨》等),出语雅多于俗,写民生疾苦和社会矛盾,则俗多于雅。无论雅俗,都易读易晓。尤为难得者,诗人能以俗语道出雅趣。所谓“于一觞一咏,变俗为雅,极事物之情,足丘壑之趣,非易能及者也”(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

晚唐写实诗风流行,除前述皮、陆、罗等诗人外,尚有于alt、刘驾、曹邺、唐彦谦、郑遨等人,在诗中比较具体地写到农民的痛苦。其诗语言朴质,较之前人,艺术上并无大的突破,但作为唐末重要的诗歌现象,却不容忽视。其诗有云: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于alt《苦辛吟》

无言贾客乐,贾客多无墓。

行舟触风浪,尽入鱼腹去。

农夫更苦辛,所以羡尔身。

——刘驾《反贾客乐》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曹邺《官仓鼠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唐彦谦《采桑女》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郑遨《伤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