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商隐的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中国文学史篇章

李商隐的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中国文学史篇章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在二十六岁时,商隐却到李党成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为僚,且娶王氏女为妻。李商隐现存诗六百余首,大体可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四类。其实,李商隐的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多为言志抒怀之作。此外所指咏怀诗,仅指三类以外者而言。此诗忧时伤事,内容广博,可称诗史。李商隐关心国家命运,对时政大事自有看法,而且敢于见之于诗。

李商隐的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中国文学史篇章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的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都只作过县令、县尉和州郡僚佐一类的小官。他九岁时,父亲死在浙江幕府中,从此他就跟随一位堂叔学习。他十六岁就做得一手好古文,得到一些名流的赏识。但仍然生活困窘,常靠替人抄书、舂米过日子。十八岁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令狐楚是作“时文(即四六文)”的能手,他欣赏商隐少年才俊,就让商隐与儿子令狐绹一起学作骈文。李商隐二十三岁左右,曾在玉阳山中“学仙”。二十五岁时,依靠令狐绹的荐举中进士第。令狐楚是“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重要成员,他们父子援引商隐有增强本党力量的意思。可在二十六岁时,商隐却到李党成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为僚,且娶王氏女为妻。从此陷进党争旋涡,在党争夹缝中度过一生。当他应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已为考官所取,中书省牛党官员说他“背恩”,竟然将他除名。以后令狐绹十年为相,李商隐数次上书希冀援引,都未被起用。他一生多为幕僚,相继在忠武节度使王茂元幕中、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中、徐州卢弘止幕中、东川柳仲郢幕中任巡官、掌书记、节度判官等职。其间也曾作过秘书省校书郎、登书判拔萃科,任秘书省正字、太学博士、弘农尉、周至尉,摄京兆参军,典章奏,代理过昭平郡守,作过盐铁推官,最后病死郑州。

李商隐早年思想比较活跃,对于孔孟经学颇不以为然。曾说“孔氏于道德仁义外有何物?……孔氏固圣矣,次山安在其必师之邪?”(《元结文集后序》)。其论诗,要点有三。

一是肯定诗的言志、抒情传统,既说“属词之工,言志为最。自鲁、毛兆轨,苏、李扬声,代有遗音,时无绝响,虽古今异制而律吕同归”(《献侍郎巨鹿公启》),又说“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故……安乐哀思,厥源数千。远则鄘、邶、曹、齐以扬领袖,近则李、苏、颜、谢用极菁华……刺时见志,各有取焉”(《献相国京兆公启》)。

二是主张诗人艺术修养,兼求众家之长,不满意“我朝”为诗者“皆陷于偏巧,罕或兼材。枕石潄流,则尚于枯槁寂寥之句;攀鳞附翼,则先于骄奢艳佚之篇。推李、杜则怨刺居多,效沈、宋则绮靡为甚”(《献侍郎巨鹿公启》)。

三是提倡“比兴”,不废“微辞”。他看重比兴,以致自谦亦谓“比兴不工,颛蒙有素”(《献侍郞巨鹿公启》)。而言其作诗,“徘徊胜境,顾慕佳辰。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谢河东公和诗启》)。或谓其诗“楚雨含情皆有托”(《梓州罢吟寄同舍》)。或自解其诗,云:“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有感》)

李商隐现存诗六百余首,大体可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四类。

一、咏怀诗。其实,李商隐的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多为言志抒怀之作。此外所指咏怀诗,仅指三类以外者而言。它们一是写诗人的理想、抱负和身世之感,一是写诗人的忧时伤事之叹。前者如《无题》云: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李商隐“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上崔华州书》)。“十六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此诗学《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手法而稍加变化,写一早慧女子的成长过程。她年龄日加,姿容、才华日加,因而渴望及时出嫁。但父母却无嫁女之意,她只能暗自伤心。在诗中,诗人以少女自况,表现的是渴望用世的愿望。如果说此诗还写得有点隐晦的话,《安定城楼》就直接说出了诗人的理想、情操: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死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此诗是诗人应博学宏词科考试,遭到牛党排斥,返回泾原王茂元幕府后写的。诗写他“欲回天地”的壮志,和对牛党猜忌表示蔑视的态度。诗中颈联深得王安石的赞赏,“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蔡居厚《察宽夫诗话》)。李商隐渴望干一番事业,但壮志无法实现,只能沉于下僚。他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悲哀,其《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即云: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而《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写诗人目睹夕阳,百感茫茫,其中就包含他的迟暮之感、沉沦之痛。《夕阳楼》云: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更是借孤鸿映出自己,一个“自”字传出多少身世之悲!

后者如五言古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学杜甫北征》写法而有变化。前十六句写诗人“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所见西郊荒凉残破景象,继而借农民之口说出自开元至开成年间政事弊端,以道萧索、残破原因。而说政事总以用人为主,如言贞观之盛,即谓“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例以贤牧伯,征入司陶钧”;言开元之衰,即谓“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言建中之乱,即谓“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言太和事变,更是直斥文宗重用郑注为非,所谓“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攀缘。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可见诗人对时政之弊的态度。末段写“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的感受:“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诗人虽有为朝廷用人问题向君王叩头切谏的愿望,但是君门昏暗、阻隔,无法接近,其悲其愤,可以想见。故最后再说时事“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言及朝廷重用藩镇、宦官,便有“慎勿道此言,此言不忍闻”的慨叹。此诗忧时伤事,内容广博,可称诗史。言语朴拙,质而不俚,其叙事、抒愤方式,应是对杜甫《石壕吏》结构形式的灵活运用。

李商隐关心国家命运,对时政大事自有看法,而且敢于见之于诗。其《有感》二首自注:“乙卯年(太和九年)有感,丙辰年诗成。”就明言“感”因甘露事变而发。而他在诗中指责李训、郑注“自取屈氂败”,尤其指责李训谎称石榴花开,夜有甘露,不是奏报天降祥瑞,而是在制造将大臣当作盗贼剿杀的机会。批评文宗用人不当,所谓“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同时揭露宦官头目仇士良乱杀无辜,斥其党羽为“凶徒”,对文宗不敢为王涯昭雪亦有微词。这在宦官“迫协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文宗太和九年》)的年代,是要有勇气的。《重有感》也是感时咏怀之作,诗云: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甘露事变次年,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三次上表声讨王涯之罪,有谓“谨修封疆,缮甲兵,为陛下腹心。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旧唐书·仇士良传》)。文宗稍安。诗中颔联用“已”字赞美刘氏上表,用“宜”字感慨应该进军长安而未进军;颈联用“岂有”表达对君王受制于宦官的不满,用“更无”表达对没有强将如同鹰隼搏击凡鸟一样讨伐宦官的遗憾。尾联写宦官屠戮臣工,人鬼同愤,用“早晚(何时)”表达早日肃清宫禁的愿望。

除感时之作外,李商隐以赠人、悼念形式写的咏怀诗,也表现出他对时政的忧念和对宦官专权的愤恨。《赠刘司户alt》、《哭刘alt》、《哭刘司户》、《哭刘司户alt》,即为其例。大和二年(828),刘alt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极言宦官之祸,后入牛僧孺幕,终为宦官所嫉所诬,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卒。《赠刘司户alt》作于刘alt路经湘潭时,云: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诗中虽迭用比喻(如“江风”、“云根”、“重碇”、“白日昏”、“燕鸿”、“凤巢”等)、典故(如“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楚路高歌”、“九重门”等)抒怀,但诗人对宦官迫害刘alt的不满和对刘alt的深切同情,却表露无遗。《哭刘司户alt》云: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更是为刘alt被贬鸣不平,而高度评价他论宦官之祸的意义。尾联忆念往事,字中有泪,末句回应首联首句,更觉黯然神伤。诗人哭刘alt,不能说没有伤时之感。

二、咏物诗和咏史诗。李商隐写有百余首咏物诗和六十多首咏史诗,它们各有兴寄,均为抒怀之作。咏物诗,如咏柳就有十九首,其中《垂柳》(“娉婷小苑中”)写对朝中重臣为新君(武宗)所斥的政治感慨,《柳》(“曾逐东风拂舞筵”)、《巴江柳》、《柳》(“为有桥边拂面香”)、《柳》(“柳有江潭底有情”)、《柳下暗记》、《关门柳》写诗人的身世之感,《柳》(“动春何限叶”)、《柳枝》五首、《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以及《赠柳》、《谑柳》、《柳》(“江南江北雪初消”)、《垂柳》(“垂柳碧鬅茸”)写艳情。他如: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初食笋呈座中》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野菊》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泪》

《初食笋呈座中》实为感遇诗,借咏所食笋慨叹朝廷不惜人才。《蝉》前半以蝉自喻,既写蝉,又写己,且既切蝉,又切己。首联言德言操,兼发牢骚;颔联起句承“声”字,结句承“恨”字,二句中“一树碧无情”意可思而不可言,被称为“追魂取气之句”(顾安《唐律消夏录》)。后半直抒己意,仍归到蝉。全诗写蝉、写己,不落痕迹,较之《流莺》言“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以自道其诗,要自然、贴切得多。《野菊》以野菊自喻,写诗人的身世之感。首联写野菊遗弃草野,内心悲苦;次联写其开花甚晚却节操不俗,末联说“紫微新苑”“不取霜栽”,写足“野菊”之“野”,而言其不得进用。诗句句写野菊,语语说自己,字里行间充满诗人的不遇之悲。《泪》写送别之悲。前六句用赋体作法写古人六种泪水,为的是衬显末联所写灞桥送别之泪。“未抵”二字点题,谓天下之泪都不如送别之泪多,而送别之泪无有多于灞桥送别者。也就是说,灞桥送别是天下最使人感到有切肤之痛的伤心事。诗人何以对灞桥送别尤为伤感?或如冯浩所说:“此必为李卫国(德裕)迭贬时作也。《唐摭言》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之句,与此同情。”(《玉溪生诗集笺注》)总观李商隐的咏物诗,多是借物喻己或托物咏怀,所写之物实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之物。诗以情意为主,但所寓之意无不切合所咏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展现物象特征时,既显其形,又传其神。真能做到亦物亦我,妙合无痕,又“时有佳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李因培《唐诗观澜集》)。

其咏史诗,或发兴亡之慨,或借古言今,也是各有寓意。就艺术手法而言,实与其诗用历史典故叙事达意有相通处。如云: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www.xing528.com)

——《瑶池》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筹笔驿》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altalt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隋师东》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宫》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史》

从引诗可见,李商隐咏史爱用慨叹言词、议论文字,只是慨叹、议论常与叙说史事连在一起,集中反映的是诗人品味历史的现实感受。多数诗咏史抒怀,怀古伤今,意在言外,令人生想,少数诗则借古言今,倾向性明显。如《咏史》首联即作史论,下写君王俭朴却不得善终,是因为命运不济,得不到志在解民之忧的人才,就处处切合文宗事。表现的是诗人对文宗错用李训、郑注,终被宦官所制、郁悒而死的惋惜和同情。《隋师东》也是咏古以讽时事,借隋炀帝东征高丽事,写大和元年(827)征李同捷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除慨叹、议论以显其意外,李商隐咏史,或就某一史事细节抒怀(如《贾生》、《隋宫》等),或就某一事件抒怀(如《筹笔驿》、《隋师东》等),或糅合多种史事抒怀(如《咏史》等),或就一事而组合多种史事抒怀(如《瑶池》等)。也有就一类史事或一历史时代史事抒怀的,前者如《咏史》,言“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即咏及东吴孙皓出降到陈后主出降事。后者如《南朝》,谓“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即说南朝几代君臣偏安江左,无统一天下之志的不足称道。而咏史寄慨,或托古讽今,常借细小事物或生活细节言之,像《齐宫词》谓“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用九子铃感叹齐的覆亡,即“从小物寄慨,倍觉唱叹有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引纪昀语)。《南朝》“只得徐妃半面妆”,以及《汉宫》“通灵夜醮达清晨,承露盘晞甲帐春。王母不来方朔去,更须重见李夫人”中的“重见李夫人”,便是借用生活细节讥古嘲今(《汉宫》以汉写唐,讥刺唐武宗求仙不成,只能见鬼)。

三、无题诗。李商隐写有不少题为“无题”的诗。另有些诗虽然有题,但题目取自诗篇起首二字,亦属无题一类,如《锦瑟》、《碧城》、《一片》、《玉山》等。两者共有六十来首。除少数诗题意显豁外,多数诗归趣难求。纪昀说无题诸诗“有确有寄托者”、“有戏为艳体者”(《李义山诗辑评》引),大体是对的。但要具体分析,却很困难。比如: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四首其一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四首其二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

三诗写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缠绵悱恻固结不解之情”和“遥情深怨”,何等感人。从字面上看,是绝妙的爱情诗。因为《无题》四首之四明言“老女嫁不售”,而《春雨》表达情意的浓烈、思念的迫切,以及思而不得的寥落、怅惘,与《无题》四首相似,故论者多以五诗为“确有寄托者”,且谓数诗均为诗人迫切希望令狐绹援引自己而作。循此思路,也有将《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二首,说成是写求令狐绹不得的失望情绪的。但并非所有有寄托的无题诗,都能轻易说出其寄托所在。它们多以爱情诗形式出现,或不写爱情,却用语含糊、意象隐约、境界朦胧,对诗中寓意,人们尽可以自成其说,而谁都不敢保证他的说法就是标准答案。

下列《无题》诗,应是爱情诗:

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

腰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

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二首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在有题而仍属无题的诗作中,有一部分是爱情诗,如《为有》、《日射》、《一片》、《昨日》以及《碧城》三首等。也有怀古讽今、事涉时政的,如《潭州》、《井络》等。也有写思乡之愁,如《二月二日》、《滞雨》等。还有写身世之感的,其中以《锦瑟》最著名。诗云: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人说此诗咏瑟,有人说是悼亡,有人说是写令狐楚之妾,还有人说是“喻诗”之作。从诗中形象、感情来看,大抵此诗是写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以锦瑟起兴,写对往事的回忆。中间两联用象征手法,从不同侧面写他一生的遭遇,总的感受是苦多于乐。末联说这种境遇当时已使他感到惘然,可见诗人追忆时心情如何沉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