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贺的诗歌之独特艺术风格 | 隋唐五代文学史

李贺的诗歌之独特艺术风格 | 隋唐五代文学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贺七岁即有诗名,得到韩愈赏识。韩愈作河南令时,劝李贺参加河南府乡贡进士考试,中举。这对年轻而有才华的李贺是个很大的打击。李贺还有些其他内容的诗,比如《宫娃歌》写宫女渴望自由的愿望:“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李贺的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不同的是李贺才气横溢,其诗没有以文为诗的毛病,也不像孟郊、贾岛之诗枯槁、憔悴。在诗歌体裁方面,李贺受到韩、孟,特别是孟郊的影响较深。李贺的乐府写的并不全是

李贺的诗歌之独特艺术风格 | 隋唐五代文学史

李贺(790—816),字昌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居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其远祖李亮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八个叔父,在隋为海州刺史,李渊登基,追封郑王。郑王后裔并无多大作为,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只是在边地做过一个小官。李贺七岁即有诗名,得到韩愈赏识。韩愈作河南令时,劝李贺参加河南府乡贡进士考试,中举。这时一些嫉妒李贺声名的人便利用社会上讲究避讳的习俗来攻击韩愈和李贺,说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李贺不当举进士,否则便是大不孝。韩愈虽作《讳辨》为其辩护,李贺终未能到礼部应考。这对年轻而有才华的李贺是个很大的打击。当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为了求得一官半职,李贺往来于京、洛间。二十二岁时作奉礼郎,二十五岁托疾辞归,两年后死去。

李贺诗歌的中心主题是表现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情绪,有的直接写,有的间接写,即使一些反映社会矛盾和其他题材的诗,也笼罩着这层阴影。他有些诗揭露了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和种种倒行逆施,他在《苦昼短》中说:“神君何在?太一安有?”“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借嬴政(秦始皇)、刘彻(汉武帝)追求长生终归死去,说明现时君主吞丹求仙的荒诞。《吕将军歌》,抨击宦官擅权,借为吕将军鸣不平,宣泄诗人愤激之情。《猛虎行》写藩镇割据,子孙相传,世代为恶,而官府却不能处置。诗用“长戈莫舂,强弩莫抨”,“举头为城,掉尾为旌”形容藩镇的威猛和不可制伏,十分形象。他还有些诗揭露官军的残暴,《黄家洞》就是写“官家自杀容州槎(人民)”的。有些诗,如《牡丹种曲》、《贵主征行乐》、《贾公闾贵婿曲》、《夜饮朝眠曲》则揭露、抨击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

李贺也写劳动者的痛苦,虽然不多,但写得场面突出,使人过目难忘。《老夫采玉歌》用典型的环境描写来突出老采玉工劳动的艰险和内心的痛楚,极为动人。诗云: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感讽五首》其一,旨在揭露官府苛捐杂税的繁多,诗风与杜甫《石壕吏》相近。诗云: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李贺是个有理想、有才能的青年,他短暂的一生就是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度过的,因而表现对理想的追求和追求不到的苦闷就成了他叙写不尽的题材。他的《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饥、或悲、或惜,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在马矣”(王琦《李长吉歌诗汇集》)。下列几首均用比喻手法,以马写人,表现诗人欲有所作为的理想和处境恶劣、有才不能施展的沉痛心情。如其一云: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四云: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云: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十八云: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有时他想弃文就武,到边地建立功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www.xing528.com)

——《南园》其六

这和杨炯说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李白说的“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样,都是因不满现实处境而发的牢骚。诗人对唐宪宗是抱有希望的,甚至把他比作明月: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长歌续短歌》

君王的光亮照不到他的身上,留给他的只是无穷的悲哀。他悲切地唱道: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开愁歌》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致酒行》

显然《致酒行》末二句貌似达观,实际上隐含着很深的愤慨。

李贺还有些其他内容的诗,比如《宫娃歌》写宫女渴望自由的愿望:“愿君光明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官街鼓》写日月不居,求仙之事不可信:“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此外如《塞下曲》写边地生活,《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而《恼公》一类则反映了他的狎游生活。

李贺的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大的方面看,李贺是属于韩、孟诗派的。他受韩、孟影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为诗务求新异,不断探索新的表现艺术。比如他取材探寻前事,构思异想天开,且用语不屑作经人道过语,以奇诡、警迈为美,都与韩愈构思追求险怪、强调“语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有相似处。不同的是李贺才气横溢,其诗没有以文为诗的毛病,也不像孟郊贾岛之诗枯槁、憔悴。他写得巧,但巧得自然;他想得怪,但怪得有理,且文辞润泽、瑰丽。应该说他是继韩、孟之后的异军突起。其成功在于广泛吸取了前代诗人的艺术经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屈原、李白,同时,他还受到汉、魏乐府和南朝民歌的影响,吸取了当时俗文学的有益成分。楚辞所表现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诗人屈原要为国效忠却不得一用的无限悲愤,很容易引起李贺的共鸣;李白不为现实所容,而又坚持自己的理想,也是李贺所赞赏的,因而他的诗很自然地归向浪漫一路。他说自己“咽咽学楚吟”(《伤心行》),“斫取青光写楚辞”(《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之二),就反映出他艺术上追求之所在。正因受到屈原、李白的影响,故其诗常常表现出奇崛愤激、凄凉幽深的境界。

在诗歌体裁方面,李贺受到韩、孟,特别是孟郊的影响较深。他不满意当时轻滑、圆熟的近体诗风,因而写得最多的是乐府、七古。他的乐府设色秾丽,意新语美,词旨多寓篇中,不同于元、白的新乐府。他的乐府不是自创新题,即事名篇,多是沿用旧题,如《雁门太守行》、《大堤曲》等;或者是仿古题而作新题,如仿《秦王卷衣》作《秦王饮酒》,《李凭箜篌引》即在《箜篌引》前加“李凭”二字。李贺的乐府写的并不全是现实题材,用语也不像新乐府那样通俗。

朱熹说:“李贺诗巧,然较怪,不如太白自在。”(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四二引《朱子语类》)贺诗的“巧”、“怪”主要是由构思的奇特所决定的。这表现在取材上,就是冥心孤诣地探寻前事,留意于未尝经人道者。他对前人未曾用过的题材,往往能独具只眼,发掘出浓郁的诗意,比如《金铜仙人辞汉歌》、《铜驼悲》即是。如是前人用过的题材,他就从另一角度发掘诗意。如《公莫舞歌》,其序就说:“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行。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另外,他也爱写人们没有写或不愿写的某些题材,如《苏小小墓》、《神弦曲》、《感讽》其三等写幽灵鬼怪,坟山磷火,阴森恐怖,《罗浮山人与葛篇》写“毒蛇浓吁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即是。

构思奇特,表现在对题材的处理上,他是抓住一点史实或神话传说,就尽力驰骋想像,创造新奇的意境美。比如,《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汉晋春秋》言“帝(魏明帝)徙盘(仙人掌上所托承露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灞垒”。诗人就此引申开来,想到铜人出宫时的心情,想到铜人原来主人的心情,想到老天、衰兰等自然物可能有的感受,创造诗的奇特形象。显然,诗人的想像是以他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梦天》、《天上谣》、《罗浮山人与葛篇》的构思,都与此诗的思路相同。

构思奇特,表现在诗的结构上,就是通篇布满形象,形象之间跳跃性强。诗人的想像太丰富,大概一种感受在心,发而为诗,便演变成一系列形象。他把这些形象按感情变化顺序陈列出来,人们从形象的变换、跳跃就能体会到他内心的感受。《李凭箜篌引》写箜篌曲音的美,诗中形象便使人目不暇接: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蛾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崑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腾挪变化,一个形象接一个形象,通过形象的转换,显现出音乐曲调的变化、意境的推进及音乐的巨大感染力。李贺的诗还工于发端。《李凭箜篌引》开篇即写音乐的力量。《雁门太守行》劈头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渲染出严重、紧迫的气氛。《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发端即唱“端州砚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写出采石工高空作业的壮观景象。这样处理不只是省笔墨,重要的是能突出作者的感受,使读者很快进入他所要表现的意境。

构思的奇特,还表现在想像的奇异上。他想得深,想得奇,想得巧。他想像天河:“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既名天河,他就想像河中定然有水。什么是水,流云是水,云在流,当然会像水流那样发出响声。他写羲和驭日,说是“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羲和本是神话中的日车御者,李贺想像他能敲击太阳,且发出击打玻璃(一种玉石)的响声。较之杜甫“羲和鞭白日”(《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白居易“羲和鞭日走”(《题旧写真图》),生动得多。他写铜人下泪“忆君清泪如铅水”。铜人流泪固已属奇,泪又偏是铅水,铅水是何等样水,只有铜人流得出,实际上只有李贺才想得出来。太抵李贺的想像有个特点,就是抓住史实、神话、传说中的某一点真实性,按另一种生活逻辑推想开去,尽量使事物、情景的发展过程或自身特点变得细致生动,使之生活化。比如月,传说月中有嫦娥,有吴质,有桂树,有玉兔,有蟾蜍,李贺在想像时就赋予它们生命,写到它们,就像描绘人间物像一样。不但如此,还让它们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像“吴质不眠倚桂树”(《李凭箜篌引》)、“老兔寒蟾泣天色”、“鸾珮相逢桂香陌”(《梦天》)等,都是这样想像出来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则先把天想像成有感情的人,再写它见到铜人离宫的凄苦场面也会因悲伤而衰老。李贺想像中所用的夸张、比喻手法多种多样,有的极言其大,“历阳湖波大如山”(《公无出门》);极言其小,“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天》);极言变化之快,“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浩歌》);极言音乐的力量,“十二门前融冷光”(《李凭箜篌引》)。他用的比喻更多更美,如“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荣华乐》)、“江上团团贴寒玉”(《江南弄》)比喻月色,“崑山玉碎凤凰叫”(《李凭箜篌引》)比喻乐音,皆是。

除构思奇特外,李贺还自铸奇语,因而其诗文辞瑰丽。李贺用语求新、求巧,但他不像韩、孟那样爱用怪字、险字,也不像贾岛那样一个字颠来簸去,而是妙语横生,下笔如注。他的语言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我们读“天若有情天亦老”、“绿粉扫天愁露湿”(《梁台古意》)、“芙蓉泣露香兰笑”、“嗷嗷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就会有这种感觉。诗人爱用“老”、“死”、“泣”、“鬼”、“愁”等一类感情色彩极浓的字眼,写老鱼、瘦蛟、湿萤、隙月、衰兰、冷红、酸风、古血、恨骨、啼眼、冷翠、泣露等形象。前人因他爱用“鬼”、“愁”、“老”、“悲”一类字眼,便称他为“鬼才”,其实这是因为诗人心中的郁闷无法排遣,他成天沉浸在幽冷、凄凉的情绪中,发而为诗,自会选用幽僻、沉闷的字眼。这类字眼倒使他的诗显得辞句秾丽,绚烂、凄惋,不像孟郊、贾岛有些诗句那样枯槁、生涩,也不像韩愈有些诗句那样冷僻、质直。由于李贺对只字片语必求新、求奇,求古人之所未道,过于追求辞句的秾丽、尖新,忽略诗意的锤炼,因而亦有“理虽不及,辞或过之”的倾向,有些诗雕琢、装饰过分,诗意纡僻、晦涩,使人读来不知所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