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卢纶、钱起等大历十才子的诗
“大历十才子”,指的是处于盛唐和中唐之间的一个诗人群体,他们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和李端。这十个人都未曾做过高官,大部分时间靠依附官僚、军府为生。他们的作品有许多产生在酒宴上,长于描写家人、父子、友朋离别。比如李端从升平公主驸马郭暧游,常在宴席上做诗。一次郭暧大宴宾客,端赋诗最工。钱起不服,曰:“素为之,请赋起姓。”李端立献一章,且工于前。这种经历训练了他们的作诗技巧。“十才子”擅长律诗,尤工五律。他们和盛唐诗人不同,追求诗歌的绮靡,讲究声律、对仗和文辞的华美,诗的情调也不高昂。闻一多说“十才子”的诗有两大特点:“一是写的逼真,如画工之用工笔,描写细致;二是写的伤感,使人读了真要下同情之泪,像读后来李后主的词一样。用字的细腻雅致,杜甫比起他们来都嫌太浑厚了”(郑临川《闻一多先生说唐诗》)。这是总的倾向,事实上,“十才子”各自都有一些风格独特的作品。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他曾在浑瑊幕府中担任过元帅判官。其诗雄壮豪迈,有《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如其二云: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二”写将军射术高强,突出的是他的动作敏捷、箭法准确和膂力过人。“其三”写一场追击战,但未写战斗高潮,只是勾勒将士出征前的一个典型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人们可以想到广阔无垠的古战场,想到战场上的士兵,想到在那铺满积雪的甲盔下的一双双刚毅的眼睛,和他们即将凯旋的身影。卢纶还有一篇《腊日观咸宁郡王部曲娑勒擒虎歌》,歌颂一位少数民族青年活捉老虎的英勇事迹,诗选材典型,叙事生动,气格紧健,气概不凡。
卢纶也有“写的逼真”而情调感伤的诗,它们可以作为“十才子”诗的代表:
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
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逢病军人》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晚次鄂州》
钱起(720?—783?),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曾任蓝田尉、司封郎中、考功郎中,早年和王维、裴迪有过唱和,后与刘长卿、郎士元同享盛名。高仲武称钱起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认为“右丞(王维)没后,员外(钱起)为雄。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迥然独立,莫之与群”,并举“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考功诗》)、“牛羊上山小,烟火隔云深”(《题玉山村叟屋壁》)、“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赠阙下裴舍人》)诸句,称其诗“特出意表,标雅古今”(《中兴间气集》)。
钱起的赠别怀人之作,最能显出十才子的共同风格。如《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倘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又如《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但钱起却以一首试帖诗名世,诗为《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末二句用听曲者的独特感受写音乐魅力,语约韵远,空灵得很,前人评价甚高。由于诗人用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念称颂湘灵鼓瑟之工,故诗中境界惝恍苍茫,气象萧瑟。钱起《归雁》诗谓“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诗中上问下答,寄慨自在言外。从描写音乐的角度看,这也是用衬托方法极言音乐之悲的好诗。和省试诗不同,此诗出语珠圆玉润,词气悠扬,显得清新、俊逸。
下列“十才子”的诗篇都是颇能反映大历诗风的作品。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韩翃《宿石邑山中》
终岁山川路,生涯总几何?
艰难为客惯,贫贱受恩多。
暮角寒山色,秋风远水波。
无人见惆怅,垂鞚入烟萝。(www.xing528.com)
——耿《邠州留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湾。
——司空曙《江村即事》
暮雨潇潇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度声?
——李端《听夜雨寄卢纶》
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
素发临高镜,清晨入远乡。
三山分夏口,五两映涔阳。
更逐巴东客,南行泪几行。
——李端《送客往湘江》
二、李益的诗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中进士第,六年登制科举,授郑县主簿。以后到燕、赵一带漫游,又曾到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十八年。元和中召为都官郎中、中书舍人,出为河南少尹,复入为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历太子右庶子。元和末迁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诗多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曾“录其从军诗赠左补阙卢景亮,自序云: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或因军中酒酣,或时塞上兵寝,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气,武毅果厉”(计有功《唐诗纪事》)。其边塞诗多风云之气,所用诗体以七绝为多。
李益的七绝,从内容到风格都曾受到王昌龄的影响。他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七绝,有的表现了将士为国安边的壮志,如《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这和王昌龄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十分相似;与严武诗“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军城早秋》),气魄相近。他也有些诗写士卒的思乡之愁,如: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中看。
——《从军北征》
李益的宫怨诗,也和王昌龄的作品一样显得含蓄蕴藉。如《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李益还善于用七绝来写音乐的强大感染力,如下面两首诗: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听晓角》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
李益七绝格近盛唐,上追李白、王昌龄,而远在“十子”之上。在中唐,惟刘禹锡七绝可以与之同论。
除七绝外,李益还有一首著名的小诗,诗风明显受南朝民歌的影响。诗名《江南词》,云:
嫁得瞿唐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另有《喜见外弟又言别》,形容亲人久别乍见情景,十分真切。诗云:
十年乱离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次联所写,与前引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同为唐人行旅、聚散诗中的名句,不但直述其事,宛然在目,而且情溢事外,令人感动。两相比较,李益所写,尤其情深、语怆,而全诗一气旋折,出语更为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