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文学史:初唐四杰作品汇总

隋唐五代文学史:初唐四杰作品汇总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通过富有个性的文学创作,给初唐诗坛、文坛带来新的气象。当时“翰苑”、“词林”变化之大,未必尽如杨炯所言,但王勃及其“知音”、“知己”的诗、文风格确实迥异于时人。阎公组织诗会意在为其婿显示文才提供机会,故早已令婿宿构诗序。

隋唐五代文学史:初唐四杰作品汇总

一、王勃的诗、赋、文

魏徵、王绩、王梵志等人虽然不写宫廷诗、宫体诗,但对扫荡齐、梁余风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在初唐对扭转诗风起作用的,是“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生活的时代正是上官仪大讲“六对”、“八对”的时候,他们的诗文也受到齐、梁余风的影响,但他们对齐、梁余风甚为不满,锐意改革。并通过富有个性的文学创作,给初唐诗坛、文坛带来新的气象

王勃(650—676),字子安,王通之孙。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闻其名,召其为沛王府修撰,因戏为《檄英王鸡文》为高宗所怒,斥出府。入蜀三年,求补虢州参军,犯死罪当诛,会赦除名。其父王福畤官雍州司功参军,因受儿子牵连,坐贬交趾令。王勃渡海省亲,溺水惊悸而死。

前已言及,王勃对龙朔以来“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琢……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风气甚为不满,“思革其弊,用光志业”。他的文论见解,实本于其祖父王通所持的儒家文学主张。首先强调的是文学的社会功用,所谓“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而君子所役心劳神,宜于大者远者,非缘情体物,雕虫小技而已”(《平台秘略论·文艺》)。其次才是诗、文风格的刚健、有骨气之美,和境界的阔大、雄壮,情思的感发、奔涌。所谓“文章可以经纬天地”,“思飞情逸,风云坐宅于笔端;兴洽神情,日月自安于调下”(《山亭思友人序》)。王勃的主张,在当时极具号召力,不少人为之呼应。杨炯言其影响之大,说是“长风一振,众萌自偃。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反诸宏博,君之力焉”(《王勃集序》)。当时“翰苑”、“词林”变化之大,未必尽如杨炯所言,但王勃及其“知音”、“知己”的诗、文风格确实迥异于时人。

王勃的诗,写他真切的人生感受,显得“兴象宛然,气骨苍然”(胡应麟语)。不但抒发失意之悲、离别之意、思乡之愁,言由心出,不作虚语、套语,就是咏史、赓和,也是不掩性情,显出其真我本色。名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写二人难舍、难受的离别之情,却以“天涯若比邻”的开阔境界出之,格调趋于豪放。同写离别,其《别薛华》云: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也是“率衷披写”(陆时雍《唐诗镜》),以真情取胜,言人言己,意味深厚。再如《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诗写作者客游剑南的羁旅之愁,把江人格化,又借秋叶纷飞来加以渲染、衬托,将其归思之悲写得颇为感人。又如《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诗写王勃离京入蜀途中,身处山高水深、云雾杳冥之际,四顾茫然的感受,用寻常语发问兴叹,带出无穷忧虑和感慨。也是洗尽流调,不同凡响。咏史诗如《滕王阁》云:

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吊滕王,富丽中见冷落,直写诗人对繁华易尽的感慨。

王勃对五言律、绝的发展贡献很大,除诗歌内容、题材的更新外,还在格律、体制的定型化方面积累了经验。王勃五律,往往有一气浑成之妙(如《铜雀妓》二首),而出语自然、天成(如《春日还郊》)。五绝则优柔不迫,有一唱三叹之音,又善于借景抒情,创造出一种情境美。王勃作诗,的确能做到“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杨炯语),但也“时带六朝锦色”(陆时雍语)。这“锦色”所在,主要是语词的华美富赡(如《临高台》、《秋夜长》、《采莲曲》等),其次才是对六朝传统诗歌题材、风格的承袭。

王勃是初唐骈文革新的代表人物。前言其“思革其弊,用光志业”,也表现在对初唐骈体文风的扭转上。王勃今存赋十二篇,除《寒梧栖凤赋》为律赋(唐人今存写作时间最早的律赋),余皆为骈赋。又有序四十二篇和所有书、碑之作,尽为骈体。其中最著名的,是具有记体性质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序》作于上元二年(675)。当时王勃前往交趾省父,路过洪府,恰逢洪州都督阎公设诗酒之会于滕王阁,得以与会。阎公组织诗会意在为其婿显示文才提供机会,故早已令婿宿构诗序。与会宾客多知其意,当以纸笔遍请各位为序时,都推辞不作,惟王勃当仁不让,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以致阎公叹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唐摭言》)

滕王阁位于南昌章江门、广润门之间,下临赣江。王勃作序时,楼阁刚重修过,但《序》并不像有些骈文,倾全力描绘某一建筑物的雄伟壮丽,或无止境地借机颂扬某人的功业,而是把他登阁与会的真实感受抒发出来。其间也写滕王阁周遭景色,但和抒发身世之感联系紧密。

《序》中写景文词瑰丽。如写阁谓其“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即从动的角度写静态之物,用夸张手法写出楼阁高峻的飞动之势。写登阁所见,画面更丰富、更生动。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从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出,但王勃所言更显得灵动、优美而有气势。

抒怀则情真意切,富有变化。既言其失路之悲,细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又说自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显出志向的高洁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下言“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更是自勉、自慰,隐含一股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序》不但写景文词优美而境界壮阔,抒怀情感真切、曲折多变,而且兴到笔落,英思壮采,佳句络绎,无不用典贴切、对偶工整,语句妙合声律,声调铿锵悦耳,既符合骈文体制要求,又具有散体文气流走自如的特点。难怪当年韩愈“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新修滕王阁记》)。

王勃写作此序,落笔即成佳篇,前人以为神助,其实,与他以往多次用同一体裁写同一题材、抒发类似感受有关。以往的写作带有反复训练的性质,作《序》实是对已有艺术经验的综合应用(《序》的结构方式、句式,抒怀、写景的语调以至语句,在以前所写的同类序中都曾出现过,即为明证)。故其即景遣怀,兴会淋漓,铺锦列绣,无须剪裁。

二、杨炯的诗、赋、文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十岁举神童,十一岁待诏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三十三岁时为詹事司直、崇文馆学士,三十五岁时因族弟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反武后事,杨炯坐贬梓州司法参军。四年后,与宋之问同值习艺馆(内文学馆)。四十二岁后,选为盈川令,不久卒于任所。

杨炯为人刚正,对无才无德的官员不屑一顾。宋之问即谓“惟子坚刚,气凌秋霜。行不苟合,言不苟忘”(《祭杨盈川文》)。又张alt《朝野alt载》言:“唐衢州盈川令杨炯,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于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忤怨。人问其故,杨曰:‘今alt乐假弄麒麟者,刻划头角,修饰皮毛,覆之驴上,巡场而走,及脱皮褐,还是驴马。无德而衣朱紫者,与驴覆麒麟皮者何别矣!’”其文学见解与王勃大致相同。

从今存作品看,其创作成就远不及王,甚至不及“四杰”中的卢、骆。但他却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亦谓“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优于卢而不减王。耻居后,信然;愧在前,谦也”。其中原因,或如许学夷所说:“意炯当时必多长篇大什而零落至此。”(《诗源辩体》)杨炯的五律、五绝写得最好,张逊业即谓其“五言律工致而得明澹之旨,沈、宋肩偕,开元诸人去其纤丽,盖启之也。诸作差次之”(《杨炯集序》)。胡应麟亦谓“盈川近体,虽神俊(天姿杰出)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然长歌遂尔绝响”(《诗薮》)。大抵王、卢、骆三家诗绮靡者尚多,而杨炯绮靡者少,诗风较为明朗、健拔,有清骨明姿之美,不乏雄奇奔放、文质兼备之作。名篇如《从军行》,云: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起句陡健。中间二联分别从大处、小处入手写征战之事,显得气势雄壮、气氛苍凉。末联与首联呼应,出语浅直,不掩其愤。杨炯论诗,重骨气,求刚健,此诗足以当之。与此诗风格相同者,尚有《骢马》(有谓“风霜但自保,穷达任皇天”)、《出塞》(有谓“丈夫皆有志,会是立功勋”)、《紫骝马》(有谓“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战城南》(有谓“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等,皆造境壮阔,立意高远。就是写思妇之愁的五律,如《有所思》、《梅花落》、《折杨柳》等,也以语澹意深取胜,非香艳、绮泽者所能比。

除五律外,杨炯的五言排律诗也有特色。李攀龙即谓“杨炯排律诗,已存温厚,为盛唐立极,但未开阔耳”(《唐诗直解》)。其《送刘校书从军》云: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

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

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首二联一起一接,气盛词壮;中二联叙写征战事,境界阔大而描写细致;末二联落在送别上,收句宽缓,看似无奈,实无怅惘意绪。全诗语语凑泊,字字工切,于庄雅雄整之中显出篇法的严谨。

除律诗外,杨炯五绝亦有名篇。其《夜送赵纵》云: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归府,明月满前川。

诗因成语完璧归赵引发想像,展开构思,以璧喻赵纵之才,用完璧归矣写赵纵之归。四句诗仅第三句一语点题,前后俱用虚境。思巧语巧,于疏淡中见神韵。

杨炯今存赋、文皆属骈体。其文多为序、碑、墓志、行状、祭文一类的应用文。杨炯文章,数《王勃集序》最出色。《序》中最精彩的内容,是叙说王勃文学革新观念和对初唐文风之变所作的贡献。作者与王勃志同道合,故言之神来、情来。如写王勃的影响,有云:

后进之士,翕然景慕。久倦樊笼,咸思自释。近则面受而心服,远则言发而响应。教之者逾于激电,传之者速于置邮。得其片言而忽焉高视,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骞。窃形骸者,既昭发于枢机;吸精微者,亦潜附于声律。虽雅才之变例,诚壮思之雄宗也……乾坤日月张其文,山河鬼神走其思。长句以增其滞,容气以广其灵。已逾江南之风,渐成河朔之制。

夸张、形容,面面俱到。寓颂扬之意于叙说中,露自得之情于言词外。真能做到事显意达,而文字浅明、朗畅。

三、卢照邻的诗、赋、文

卢照邻(634—686?),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十余岁即从《文选》学专家曹宪习文字训诂之学,后又从王义方研习经史。年二十即任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尝谓人曰:“此吾之相如。”后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中,以服饵为事,后病转重,足挛,一手又废,便在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预为坟墓,偃卧其中。其沉痼既久,不堪其苦,遂与亲属诀别,自投颍水而死。

卢照邻为王勃知己,二人文学主张相同。从卢氏称赞他人“凡所著述,多以适意为宗;雅爱清灵,不以繁词为贵”(《驸马都尉乔君集序》),亦可见出其为文特点。卢照邻近体诗、古体诗皆有名作,且言志抒怀,多悲怨情绪。五绝如《曲池荷》云: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小诗托兴蕴藉,实以荷之芳洁自比,“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之感”(沈德潜《唐诗别裁》)。五律如《陇头水》云:

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

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

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诗写征人愁怨,寓悲寓恨,结语更有无限感慨之思,却含而不露。五言排律如《羁卧山中》云: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

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

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

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

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

倘遇浮丘鹤,飘飘凌太清。

诗写作者太白山中服饵养病事,首四句即说尽心中凄苦之情。下言其山中处境和超越现实的愿望,更显出作者因受疾病折磨而为世所弃的无奈。

卢照邻五古、七古,言志、抒怀更为充分,且立意高远,气格不俗。五古如《咏史》四首,其一称赞“季生”,“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其二称赞朱阿游“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其三称赞“郭先生”“在侮不绝俗,处乱不为亲。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皆能见出诗人的人格取向。而《赠益府群官》,言“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答言寒乡子,飘飖万余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顾栖梧桐树。……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实以“群凤”比喻群官,托鸟自道其志,有自伤高洁、世莫我知之叹;亦可谓气骨强健、出语豪迈,洗尽委靡之习。

七古《失群雁》咏物以抒怀,也是以失群之雁自喻,其序即谓“余以为古之郎官,出宰百里;今之墨绶,入应千官,事止雁行,未宜伤叹。至如羸卧空岩者,乃可为失群恸耳”,中言受伤失群之雁“毛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又说“愿君弄影凤皇池,时忆笼中摧折羽”,可谓语语凄悲。其《长安古意》是初唐七古的代表作,其诗有云:(www.xing528.com)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诗为刺世之作,周敬即云:“通篇格局雄远,句法奇古,一结更饶神韵。盖当武后朝,淫乱骄奢,风化败坏极矣。照邻是诗,一篇刺体,曲折尽情,转诵间令人起惩时痛世之想。”(《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此诗刺世抒慨,先扬后抑,即先用铺陈描叙手法充分展现帝都繁华(多为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和王侯将相的“专权、意气”、“骄奢”情状,再用数语说破荣华富贵不长在的真相。末以冷峻语作结,带出无限感慨。由于尽力描写主第侯家的享乐生活,出言酷肖其事,故文词艳丽者多。又诗以刺世为主,也写到作者的人生境遇,“寂寂寥寥扬子居”云云,即自况之词。自言人生失意而充满怨气的,是七古《行路难》。此诗先以“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开端,再细写“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的树林,及发生在其间的热闹景象。继而写到树木的“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引出对人事沧桑的慨叹:“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不见朱唇将白貌,唯闻素棘与黄泉。”在这种背景下写他的人生方式,所谓“金貂有时换美酒,玉麈但摇莫计钱”;“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作达观语以吐怨。七古之作,卢照邻为“四杰”之冠。所谓“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宋育仁《三唐诗品》)。

卢照邻今存赋五篇,其中《穷鱼赋》、《病梨树赋》都是写作者的身世之感,咏物而抒情味浓。前者《序》言:

余曾有横事被拘,为群小所使,将致之深议,友人救护得免。窃感赵壹穷鸟之事,遂作《穷鱼赋》,常思报德,故冠之篇首云。

赋用《庄子》寓言手法,纯以“大鹏”救“鱼”故事以明其意。后者正文写“病梨树”,云:

尔生何为,零丁若斯,无轮桷之可用,无栋梁之可施。进无违于斤斧,退无竟于班倕。无庭槐之生意,有岩桐之死枝。尔其高才数仞,围仅盈尺。修干罕双,枯条每只。叶病多紫,花凋少白。夕鸟怨其巢危,秋蝉悲其翳窄。怯衡飙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

所言病树之病,实为作者“有幽忧之疾”之写照。其悲梨树之病,实写其幽忧难堪之心。

卢照邻曾于狱中学骚体(今存文即有名《狱中学骚体》者),所作骚体文直言其悲,出语沉痛、感人至深。其中,《五悲》是他效仿《九歌》、《九章》、《七发》、《七启》形式自造的文章名。史载“照邻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卢照邻传》)。《五悲》一悲才难,二悲穷通,三悲昔游,四悲今日,五悲人生。其中一悲才难,主要为其兄果之、弟昂之“以方圆异用,遭遇殊时,故才高而位下,成默默而迟迟”鸣不平。《悲人生》实合儒、道之说以论人生。中间三悲则自悲其因病为世所弃和饱受痼疾折磨的身心之痛,如《悲穷通》写其病卧山中的凄惨景象:

有幽岩之卧客,兀中林而坐思。形枯槁以崎alt,足联蜷以缁厘。悄悄兮忽怆,眇眇兮惆怅。迢遥兮独蹇,淹留兮空谷。天片片而云愁,山幽幽而谷哭。露垂泣于幽草,风含悲于拱木。徒观其顶集飞尘,尻埋积雪,骸骨半死,血气中绝。四支萎堕,五官欹缺。皮襞积而千皱,衣联褰而百结。毛落鬓秃,无叔子之明眉;唇亡齿寒,有张仪之羞舌。仰而视睛,翳其若瞢,俯而动身,羸而欲折。神若存而若亡,心不生而不灭。其所居也不爨,其所狎也非人。古树为伴,朝霞作邻。下阴森以多晦,傍恍惚兮无垠。松门草合,石苔路新。

《悲今日》则写到染病之后为“平生连袂”所弃的痛苦:

平生连袂,宿昔衔杯,谈风云于城阙,弄花鸟于池台。皆是西园上客,东观高才,超班匹贾,含邹吐枚。……自谓兰交永合,松契长并,通宵扼腕,终日盱衡。……今皆庆吊都断,存亡永阔,凭驷马而不追,寄双鱼而莫达。向时之清谈尚在,今日之相知已末。

这与《悲昔游》中说“当时相重若鸿钟,今日相轻比蝉翼。代情兮共此,何余哀之能得”,都写尽人情的浇薄和作者难以自已的悲哀。

其《释疾文》三篇与《五悲》同一情调。前引《新唐书》所说《五悲》写作缘由云云,即出于《释疾文》。文云:“先朝好吏,予方学于孔、墨;今上好法,予晚受乎老、庄。彼圆凿而方枘,吾知龃龉而无当。……屡下蒲帛之书,值余有幽忧之疾。盖有才无时,亦命也;有时无命,亦命也。时也,命也,自前代而痛诸。”文为叹时叹命而作,悲怨之声,不绝于响。既谓“怨复怨兮,坎alt乎今之代;愁莫愁兮,侘傺乎斯之时”,再谓“悲缭绕兮从中来,愁缠绵兮何时断”,又谓“噫哉!甚可痛,甚可哭”。虽思绪出入儒、道,总以悲怨为主。文章写法,除效仿《离骚》外,还受到过江淹赋作的影响。

照邻之文,除辞赋、骚体文、骈体文(主要是文集序和诗序)外,尚有散体文二篇。二文名为《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寄裴舍人诸公遗衣药直书》,都是请求或感谢名流朝士馈赠药资的书信。卢氏另有一书《与在朝诸贤书》,系泛言一种事理,故遍引典故以作骈体。此二书取用散体,显然是由书作的内容和功用所决定的。

四、骆宾王的诗、赋、文

骆宾王(619—687),字务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因作《咏鹅》诗而被称为神童,后为道王李元庆辟为椽曹。四十九岁授奉礼郎,四年后从军西北、西南达五年之久,在西南曾为姚州道大总管李义掌书檄。上元三年(676)出任武功县主簿,旋即调明堂主簿。仪凤四年(679)调任长安主簿,不久擢侍御史。数月后被诬下狱,次年岁暮获释。永隆二年(681)贬临海丞,三年后入京,随即出京滞留扬州。此时,武则天废中宗,立睿宗,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任骆宾王为艺文令。起事三月即败,徐敬业为部将所杀,骆宾王逃亡,不知所之。

在“四杰”中,骆宾王的诗,以七古、五律最有特色。七古名篇有《帝京篇》、《畴昔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它们规模宏大,开阖错综,布置有序。后二首以言情胜,尤其是《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有云:

寄语天上弄机人,寄语河边值查客。

乍可忽忽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相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

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信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又云:

个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

初言别去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许,双枕孤眠谁分许?

坦言情爱,语词轻艳,直从梁、陈宫体中来,只是抒情成分大增而不再停留在对女性体态的描摹上。前二首则为诗人言志抒怀之作。《帝京篇》与卢照邻《长安古意》异曲同工,两者均为长篇巨制,均有讽世之意,均发不遇之慨,惟骆作抒慨不及卢作含蓄,而骆作以七言为主,杂以五言、三言,卢作则纯为七言。《帝京篇》前写京城形胜、建筑巍峨以及王侯贵人生活的奢华,旁及倡妇、游侠活动。再写人事变迁,豪华消失,以警世人。所谓“朱门无复张公子,霸陵谁畏李将军。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莫矜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然后借写诗人彻悟后的人生选择以抒发不遇之慨,云:

已矣哉,归去来!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此段抒慨,虽然明言者仅一二句,但诗人的不平却显然可见。原因是诗人将许多典故组织在诗句中,比较充分地表达了他的牢骚情绪。当然诗的主旨,仍是警豪华之难保,戒骄奢之必衰。其藻丽不减梁、陈之诗而愈增繁缛,虽用学问填塞、点缀其诗,却铺叙有法,抑扬有韵,首尾照应,脉络无爽,可谓布置得宜。《畴昔篇》篇幅更长。诗写作者人生经历,唱叹有声,实融叙事、议论、抒怀于一体,带有以赋为诗的特点。至于语词博丽,开合曲折,文气流走,则与《帝京篇》同。

骆宾王今存五言近体诗百余首。五绝名篇如《于易水送人》,诗云: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因地生意,用当年荆轲渡易水入秦时的侠士精神勉励行者。借燕太子丹送荆轲事,以一“别”字映出题面,用易水之“水”贯通古今,用“犹寒”二字说荆轲侠气仍在。小诗怀古以送人,出语苍凉,寓意深远,而一气挥洒,神理俱足。又《在军登城楼》云: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第三句说士兵之苦,第四句说统帅之乐,于徐敬业有讽刺意。对比之言,可谓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之先声。其五律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如《从军行》云: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即意气昂扬,猛志壮语,动人心魄。其自叹身世之悲的五律,则显得沉郁、悲凉。如《在狱咏蝉并序》云: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达人君子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贞。吟乔树之微风,韵资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alt,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有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耳。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不少诗写有序文,均为骈体,往往长于诗篇。此诗之序,实为一自道幽絷之苦和“平反”无望之悲的抒情文。前写蝉的“高行”、“灵姿”,“候时而来”、“应节为变”的生存智慧,和“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厚而易其贞”的志节,后写“仆失路艰虞”之心。以蝉自喻,既言己之高洁,又发抒心之幽忧。诗的构思与序相同。因序已将蝉的特性写尽,故诗重在写诗人感慨。首联即将诗人“客思”和“蝉声”打成一片,颔联作流水对,带出无限凄凉。颈联写生存艰难之忧,见出进退维谷之意,是说蝉,也是说人。尾联兴叹,寓愤懑于沉痛语中,看似为蝉而叹,实是诗人咏怀自叹。即物即人,一语双关。

骆宾王为初唐五言排律名家,胡应麟即谓“‘沈、宋’前,排律殊寡,惟骆宾王篇什独盛……皆流丽雄浑,独步一时”。又谓其“沉雄富丽,‘沈、宋’前鞭”(《诗薮》内编)。所作亦多抒情之作。作者常以五排代书以寄友人,如《秋日山行简梁大官》、《幽絷书情通简知己》、《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等,此类诗叙事、抒怀多真切感人,如《幽絷书情通简知己》写狱中感受:

圆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

入阱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覆盆徒望日,蛰户未惊雷。

霜歇兰犹败,风多木屡摧。

地幽蚕室闭,门静雀罗开。

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即多方形容,以言其悲。又因所简知己文学素养很好,故诗中既求对偶精工,又极用事之妙。其五排也有咏物以抒怀者,如《浮查诗并序》即是。此诗序长于诗,写诗人目睹河中“浮查”(漂浮水中的树木)的感受。既为其不能“垂阴万亩,悬映九霄,与建木较其长短,将大樁齐其年寿”而惋惜,又为其“万里漂沦,与波浮沉”不遇“良工”以成“万乘之器”而遗憾。最后归结为:“用与不用,时也。悲夫!”诗的立意构思与序相同,只是用语更为凝练、概括,更显得言外意深。如末四句谓“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是叹惋“浮查”的“不用”,也是感慨诗人自己的沉沦不遇。

在四杰中,骆宾王诗作的突出特点是言志抒怀,情显意露,诗风明朗爽快。古体、排律多尽言详言,长于铺叙;近体或短篇五排常借序以明其意,而所有诗篇用语皆易道易晓。又无论近、古,均好用对偶、善用对偶,除借典造句外,尤喜以数字作对,以致时人称其为“算博士”(杨炯作诗则好以古人姓名作对,时人称其诗为“点鬼簿”)。

骆宾王有赋二篇。其《萤火赋并序》,托夜萤而言己忧,构思与《在狱咏蝉》略同。所存书、启、序、檄,尽为骈体。其文朗畅、流丽,佳作甚多,而以气势雄壮、词采赡富著称的,是《代李敬业讨武氏檄》。高宗去世,武则天废中宗,临朝执政,重用诸武,剪除异己,欲以周代唐。唐开国功臣、英国公李alt长孙敬业起兵扬州,骆宾王应命而作此檄。檄文以讨武兴唐立论,劈头即狠揭武氏为人的阴险、狡猾和心性的残忍,以及篡唐自立的野心。所谓“阴图后庭之嬖”,“狐媚偏能惑主”,“虺晹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可见武氏罪不容诛,国家危在旦夕,讨武兴唐,刻不容缓。如此说讨武原因,自然堂堂正正,极具鼓动性和号召力。同时也为下说起兵“志安社稷”,“以清妖孽”,作了很好的铺垫。檄文后半言我必胜和动员天下官员讨武兴唐,示之以大义,动之以刑赏,也是气盛词壮。如云: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斯制敌,何敌不摧;以斯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居汉地,或叶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或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扬我之威则夸张、形容,写得声光奕奕;动员“公等”则赏罚兼言,显得大义凛然。“请看”二句,说将来天下必归于唐,诸臣立功即在眼前,更是笔势飞舞,劲气凌人。全文除义正词严、条理分明外,言事手法高明也是一大特点。史载“后(武后)读,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瞿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书·骆宾王传》)武后为“一抔”云云所动,即与二句所言之事典型且对比鲜明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