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词集名称考辨(1)
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的晁补之,是北宋词坛上颇有影响的作家。当时山谷即曾推许晁词“于今第一”(2),后世治词者亦每每称誉,谓“其词神姿高秀,与(苏)轼实可肩随”(3),有的甚至把晁氏与晏同叔、苏东坡、周美成、秦少游并论,认为“北宋惟五子可称大家”(4)。这些评论中肯与否且不论,晁词的成就和影响由此可窥见一斑。但历代以来,对晁补之词的整理和研究较之北宋其他名家,则很不够,就连其词集的名称,在古代众多的典籍中,也很不一致,混乱不堪,乃至舛误时出,以讹传讹。仅据笔者在搞晁补之词校注(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接触到的材料,晁补之词集的名称于典籍中至少有八种:一、《冠柳》;二、《逃禅词》;三、《琴趣外篇》;四、《晁氏琴趣》;五、《晁氏琴趣外篇》;六、《无咎琴趣》;七、《晁无咎词》;八、《鸡肋集词》,等等。这些名称,出自何处?见于何书?怎样产生?如何流传?孰是孰非?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古籍整理中,都是应当搞清并进行一番考索和甄别的。在晁补之词校注付梓问世之时,笔者撰此小文,奉献读者,且就教于方家。
一、称晁词为《冠柳》实属讹误
称晁补之词集为《冠柳》者,仅见于宋代张炎(字叔夏,号玉田)的《词源》。其《杂论》篇云:“晁无咎词名‘冠柳’,琢语平贴,此柳之所以易冠也。”《冠柳集》实有其书。南宋嘉定间长沙刘氏书坊梓行的巨型词集丛刊《百家词》里就有它。此书虽早已失传,但宋代的不少著述都曾提到过,如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黄升的《花庵词选》等等。只是关于此书作者的记载却与张炎之说不合:
《冠柳集》一卷。王观通叟撰。号王逐客,世传《霜瓦鸳鸯》,其作也。词格不高,以“冠柳”自名,则可见矣。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王通叟名观,有《冠柳集》。序者称其“高于柳词,故曰‘冠柳’。”至于《踏青》一词,又不独冠柳词之上也。
——《花庵词选》卷五
显然,《书录》、《词选》的记载与《词源》抵牾。那么,如何判定孰是孰非?这里就有必要讨论其材料出处的可靠性。
首先,从成书的时间看,《书录》与《词选》均早于《词源》。《词源》面世约在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年),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已有详考,此不赘言;而《书录》在南宋中期就已经梓行(原本失传,现在的通行本为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词选》则锓木于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其书自序与胡得方序二文暑记甚明。既然《词源》晚出,则其可靠性、可信性显然逊于《书录》与《词选》。
其次,从书的性质看,《书录》与《词选》所记亦较为可信。《书录》是一部专门的目录学著作,作者对每一部书的著录都十分审慎,全书著录历代典籍五万余卷,就连其内容得失也多有考论,故出现误记著者的可能性极小。此书收录的《百家词》全目,其中就有晁补之与王观的集子:
……
晁补之《晁无咎词》一卷
……
王观(通叟)《冠柳集》一卷
……
晁、王之间,尚隔九名作家,混淆、误录的可能性可以说是没有的,且晁集以字命名,绝无混淆之理。这里的《冠柳集》又同上面提到的单独著录相互印证,可见《书录》记载足可征信。与《书录》记载基本一致的《词选》,体例是以作家时代先后,因人而系词,且附有作者的简历与评语,编选者也不会将词人的本集搞错,何况它又同《书录》相佐证。与《书录》、《词选》不同,《词源》只是一部词论专著,虽然作者自称“生平好为词章,用功四十年”(《词源·序》),但其对前人作品的本集,未必均能言之精确无误,出现舛误的可能是不能排除的。
第三,我们还可以证明《冠柳集》是王观的集子,以反证非晁补之词集。除了上面提到的材料之外,朱弁的《曲洧旧闻》和王灼的《碧鸡漫志》均有对王观其人其词的评介,前者谓“王观恃才放诞”,后者云“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里还记载了王观应制撰词而获罪,被罢职遂有“逐客”之号的趣事。黄升亦称王观“风流楚楚,词林中之佳公子也。”由这些资料,我们不难想见王观其人品、作品以及用“冠柳”命集的一致性。《冠柳集》早已失传,其原貌现已无复得见。今人赵万里的辑本,虽然仅有十数首,但亦足可窥见大略。不过,我们无须再去从中挖掘分析内证,仅从上面提到的材料,足可使我们作出结论:《冠柳集》是王观的词集,而不是晁补之的词集,张炎称“晁无咎词名《冠柳》”,实属讹传。
二、云晁词曰《逃禅》谬误流传
在历代著述中,言及晁补之词集为《逃禅词》者至少有五种,即:宋代的《柳塘词话》、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岁寒居词话》、《御选历代诗余》、《词苑萃编》等。
《柳塘词话》成书年代较早,但因书已失传,我们不能据以考察。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称,即转引此书。不过,《提要》在转引时,已经发现了问题:
晁无咎词六卷,宋晁补之撰。……《柳塘词话》则称其词集亦名《鸡肋》,又称补之常自铭其墓,名《逃禅词》。考杨补之亦字无咎,其词集名《逃禅》,不应名字相同,集名亦复蹈袭,或误合二人为一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
其后,胡薇之在《岁寒居词话》中也提出了疑问:
晁无咎补之《逃禅词》。……宋杨补之亦字无咎,其词亦曰《逃禅》,令人怪诧。胡氏言晁无咎词集为《逃禅词》大约也是转引,故其后又有“或题晁词作《琴趣外篇》以别之,然欧公、山谷、叶梦得、晁端礼皆有《琴趣》,名尤为混淆”之论。如此,则其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性质略同。
《御选历代诗余》、《词苑萃编》都是转抄的材料,连文字也完全一样:(www.xing528.com)
晁补之自称济北词人,有《鸡肋词》、《逃禅词》。近代词家,自秦七、黄九外,无咎未必多逊。
——陈质斋
王奕清奉敕编定的《御选历代诗余》,错误百出,陈锐在《碧斋词话》中说“其中颠倒错误,不可枚举。如晁补之神宗时进士,元祐初为太学正,则谓元祐初应进士;程泌、陈亮皆绍熙时进士,则误为绍兴;魏了翁庆元五年进士,则误为元年;……”连这样的史实都搞错了,其他的转手材料就更值得考虑了。这里的“陈质斋”,就是宋代著名的大目录学家陈振孙,其号直斋,编纂者误为“质斋”。一般说来,目录学家对书目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和非凡的记忆力,是不会把著者和集名搞错的,因此,陈直斋的著录应当是可信的。遗憾的是,《御选历代诗余》的编纂者改变了陈氏著录的原貌,转引的材料根本不是原文,这只要翻一下《直斋书录解题》就会一目了然:
晁无咎词一卷。晁补之撰。晁尝云:“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他人不能及也。”然二公之间,亦自有不同者。若晁无咎,佳者固未多逊也。
——卷二十一
其出入之大,无须详辨。王氏是否另有所据?或者“陈质斋”并非振孙?笔者认为,这两种可能性都是不存在的。由此可断言《御选历代诗余》的称引,不足征信。而冯金伯在编辑《词苑萃编》时不予审辨,竟加录入,更是以讹传讹了。
总之,称晁补之词集为《逃禅词》者,并无确定可信的材料,因此,我们也无须再去证明晁补之的词集不是《逃禅词》,或者证明《逃禅词》是杨无咎的词集来否定其说,因为这在大量的目录学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记载,何况晁词、杨词均流传至今,随处可得。称晁补之词为《逃禅词》,大约《柳塘词话》是始作俑者,后人又有不加究察者,遂成疑窦。其情形与张炎误称晁词为《冠柳》,如出一辙。
三、《琴趣外篇》及其衍变系列
称晁补之词为《冠柳》、《逃禅》,皆为误记、讹传,而言晁词为《琴趣外篇》者,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南宋中叶刊行的晁补之词集即名《琴趣外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云:“《琴趣外篇》,宋人中如欧阳修、黄庭坚、晁端礼、叶梦得四家词皆有此名,并补之此集而五,殊为混淆。”此亦可佐证。明代杨士锜等《文渊阁书目》,其《诗词·月字号第二橱书目》亦著录“《琴趣外篇》一部,一册阙。”毛子晋刊行《六十名家词》又作跋以释。《跋》云:
《琴趣外篇》六卷,宋左朝奉秘书省著作郎充秘阁校理国史编修官济北晁补之无咎长短句也。其所为诗文七十卷,自名《鸡肋集》,惟诗余不入集中,故云“外篇”。其后,学林多有袭称,诸如张思岩《词林纪事》卷六《小传》、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钱曾《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等等。《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零三《晁补之小传》云“其《琴趣外篇》六卷,则俗人赝托者”,则又入谬误矣。
称晁词为《琴趣外篇》渊源有自,然而,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毕竟有“殊为混淆”之嫌,《岁寒居词话》亦曾指出这一点。为了区别于其他同名词集,自明代始,即有人有意矫正。赵用贤著录晁补之词,首开冠以“晁氏”之例(5),遂有《晁氏琴趣》之称,清初影宋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又以《晁氏琴趣外篇》名。近人吴昌绶在影印宋代刊行的晁补之词集时,正式以《晁氏琴趣外篇》定名,其后,林大椿校辑、龙榆生整理,均取其名。清代曹寅著录晁补之词为《无咎琴趣》(6),意与赵用贤同。
要而言之,称晁补之词集为《琴趣外篇》渊源有自,而《晁氏琴趣》、《晁氏琴趣外篇》、《无咎琴趣》等,均由《琴趣外篇》衍生,形成一个名称系列,虽小有区别,其实乃一。
四、《鸡肋集词》与《晁无咎词》称谓始末
称晁补之词为《鸡肋集词》,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转引的材料看,最早的当数《柳塘词话》、《提要》卷一百九十八云:“《柳塘词话》则称其词集亦名《鸡肋》。”不过此称在清代之前并未流传开来。清初朱彝尊编选《词综》,在作家小传中,始正式称晁补之“有《鸡肋集词》一卷”(卷六)。是时,毛晋刻本已广为流传,朱氏亦称“近日毛氏晋刻有汲古阁《六十家宋词》,颇有裨于学者”(7),可见选者是见过毛刻本的。毛刻晁词集名《琴趣外篇》,分为六卷,而朱氏不据毛刻以称,当另有所本。选者声称“是编所录,半属抄本”,或许彝尊看到的晁词,也是一个抄本。但是,由于《词综》是一部很有影响的选本,遂使《鸡肋集词》之名广布学林。冯金伯《花草萃编》卷四、王奕清《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零三《词人姓氏》)、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一)、《吴氏石莲庵刻山左人词·序》等等,均袭用此称。
晁补之自编诗文以《鸡肋集》命名,其词不入文集,传抄者借用晁氏诗文集名称其词,自然顺理成章,因为晁补之本人也没有为自己的词集正式命名,何况这样称晁词,还可以避免混淆之嫌,同其他词人的集子区分开来,加强了确指性。
同《鸡肋集词》之称相伴的便是《晁无咎词》之名。以《晁无咎词》称晁补之诗余,最早见于目录学著作,即前面言及的《直斋书录解题》。此书著录晁词凡两次,一处是卷二十一的单独著录,较为详备;另一处见于《百家词》全目,只注集名与卷数。两处均以《晁无咎词》称,卷数亦皆为一卷。由《百家词》全目,我们还知道南宋嘉定间长沙坊刻本晁词,即以《晁无咎词》名集。由于这个名称的确指性和合理性,而为后世的一些重要著述所接受,例如《钦定四库全书》、清乾隆翰林院抄本、《山东通志·艺文志》、《世善堂书目》、张德瀛《词征》、《善本书室藏书志》等等,均取此名。《善本书室藏书志》云“《晁无咎词》六卷,旧钞本……此即汲古阁刻之《琴趣外篇》六卷本,仍题曰《晁无咎词》”(卷四十),其矫正之实与区别之意甚明。值得注意的是,宋代而后,称《晁无咎词》为六卷,“与《直斋书录解题》皆不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约后人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之名题晁词,而分卷则又多据毛晋刻本。
综上所述,称晁补之词集为《冠柳》、《逃禅》者,均属讹误,应予澄清;称《琴趣外篇》、《鸡肋词》、《晁无咎词》等渊源有自;而《晁氏琴趣》、《晁氏琴趣外篇》、《无咎琴趣》等,则又《琴趣外篇》之流变矣。自宋迄今,晁补之词集名称混乱不堪,现在我们理清诸多称谓的来龙去脉,廓清谬误,认识本源,对于开展晁补之词的研究乃至词史研究,都不无裨益。
【注释】
(1)本文发表于《文学前沿》二〇〇二年六期。
(2)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一。
(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4)张德瀛《词征》卷五。
(5)见《赵定宇书目》。
(6)《楝亭书目》卷四。
(7)《词综发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