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中的物品广告。
诗歌不仅仅用以易财,有的诗歌还具有广告的功能,这体现了我们的诗人已经对于诗歌交易功能有所拓展。请看下例: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143]
中晚唐对于艺术品的消费需求很大,“公权志耽书学,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板,问遗岁时巨万”。[144]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2《论名价品第》中有一段具体记载了当时名家的画价:“必也手揣卷轴,口定贵贱。不惜泉货,要藏箧笥,则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华、孙尚子、阎立本、吴道玄,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售一万五千。其杨契丹、田僧亮、郑法轮、乙僧、阎立德,一扇值一万。”[145]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这样的名人题诗,无疑对题诗对象的市场价值提升大有裨益。白居易的诗歌有序言:“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从序言中我们知道,这位画家是相当清高的,有的人想要他的作品,求一年都求不到,但是,他主动地送白居易一幅作品,画有十五根竹子。白居易投桃报李,题赠了本诗。此后,肖悦画竹,“价增数倍”。[146]这不是直接将诗歌用于换取物品,而是双方都知道诗歌具有广告的作用,不是一般的物品可以比拟的。从这个视角上考虑,诗歌实际上是我们现代的广告。
不但有正面的广告,还有反面的广告:“紫绿终朝染,因何不识非。莆田竹木贵,背负十柴归。”[147]诗歌是由一则故事引起的:“莆田县有染家,家富。因醉驱兄,至髙标十木。既归,乡亲为会,有柳逢秀才旅游掇席,主人不乐,柳生怒而题壁。染人遂与束帛赎其诗。”[148]反面广告同样能够得到报偿。
2.唐诗中的店铺广告。
物品以外,唐诗有大量的关于商店的广告诗。唐代的不少题壁诗就是如此: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149]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150]
王绩的酒店题壁型诗歌,具有明显的广告效果。《旧唐书》卷192记载:“绩尝躬耕于东皋,故时人号东皋子。或经过酒肆,动经数日,往往题壁做诗,多为好事者讽咏。”“好事者讽咏”就是广告效果的证明。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享受了比较高的待遇:“来时长道贳”。(www.xing528.com)
题壁诗历史悠久,始于两汉,盛于唐宋。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之一。师宜官,东汉南阳人,曹操非常重视和喜欢的书法家。《晋书》卷36云:“至(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我们从记载得知,师宜官题壁之后,立即把字抹掉了,他是通过题字这样的行为换取酒钱,没有为酒店做广告的目的。
唐代的题壁诗大盛。许多的酒店、寺院等地方,专门将墙壁粉白,或者专门设诗板,供人题诗。唐诗中也多次提到“诗板”这个词。“满堂诗板旧知音”[151];“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152]目的之一当然是风雅,目的之二是广告。应该说:大部分唐代的题壁诗是一种随兴感悟和风雅,没有广告的功能。具有的广告功能的题壁诗,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题在经营场所,商铺、酒楼、妓院等地方;第二,具有明显的推广性质,具有可知的推广效果。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广告方式,首先在于大部分消费者喜欢读诗,此乃前提。有消费者喜欢读诗,才有广告受众,才能够产生广告的效果。其次在于部分消费的客人本身喜欢写诗。唐代对于诗歌的普及和民众对于诗歌的热爱、消费者喜欢读诗、诗歌创作普遍普及,均毋需赘述。当然,诗歌有客观的广告效果,而诗人在创作之时,有的有主观广告意识,有的并没有主观广告意识。
3.唐诗中的人物广告。
唐诗中还有不少针对个人写作的广告诗。
韩愈有首名诗《听颖师弹琴》,仅仅从韩愈的诗歌看不出诗人与琴师之间的经济关系。李贺的《听颖师弹琴歌》末尾就写得颇堪玩味:“请歌直谓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意思是说:请人写诗歌来颂扬你,为你扬名,应该请那些有地位有声望的人来写,请我这样的小官写,不具备轰动效应啊。由此推断,这位颖师当时肯定央请几位诗人做诗增加自己的知名度,韩愈、李贺为这位颖师广而告之一定是有所收获的。唐诗中多处写到诗人在商业场所,听人演奏各种乐器。长安的音乐人,本身也非常多,《新唐书》提到,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又太常音乐户已多,复求访散乐,独持大鼓者已二万员”,[153]仅仅是持大鼓的失散民间的乐工就找到二万人!可见音乐人才之间的激烈竞争程度。音乐人互相的竞争方式之一,无疑就是加大宣传推广自己的力度,这也是颖师请歌的真实原因。
更多的广告诗是为各类妓女而创作的。崔涯的作品,是这类广告诗的突出代表之一:“(崔涯)每题一诗于娼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措。”[154]可见崔涯诗歌广告效果是何等的神奇。
《云溪友议》卷中记载:唐时一妓名李端端,肤黑。书生崔崖写了一诗,嘲其黑。诗曰:“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囱耳似铛,独把象牙梳掠鬓,昆仑顶上月初生。”诗传开后,李端端顿时生意萧条,门前冷落车马稀。她“忧心成病”,就向崔涯跪拜:“伏望哀之”。崔崖被感动,又写一诗:“觅得骅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娶端端,扬州近日无双价,一朵能行白牡丹。”李端端霎时由“黑烟囱”变成了“白牡丹”,于是,“大贾居豪,竟臻其户”。当时有人说:“李家娘子,才出墨池,便登雪岭。何期一日,黑白不均。”[155]可见,古代的妓女生意的好坏,与文人们诗歌广告很有关系。
为妓女创作广告诗的文人甚多,刘禹锡即个中高手。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之二云:“京口贵公子,襄阳诸女儿。折花兼踏月,多唱刘郎词。”[156]那些在风月场上的男男女女都会传唱刘禹锡的诗歌。妓女得到专门为她们写的诗歌,等于得到了很大的宣传推广。白居易更是高手,他有一首题目非常长的诗歌,仅仅看这个题目,就可以分析出很多问题:“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即仆旧诗,其落句云:渌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然不知题者何人也。微之吟叹不足,因缀一章,兼录仆诗本同寄省。其诗乃十五年前初及第时,赠长安妓人阿软绝句。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酬长句。”[157]十五年以前给妓女的题赠诗歌,十五年以后还广为流传。我们发现诗人给妓女做广告,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的时间之久。《容斋随笔》卷七载薛能语曰:“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说明白居易、刘禹锡的《杨柳枝》能够产生巨大的广告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