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数诗人在处理与商人相关问题时能不管身份而据实情
1.部分史料记载体现士人对于商人之某种认同。
前文在商人分类部分中,列举了商人不少劣迹。其实,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更何况数量庞大的整个唐代商人队伍!有的史料中记载了商人的优秀品质: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波之为利,不亦剪剪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119]
扶风窦,年十三,诸姑累朝国戚,其伯检校工部尚书交,闲厩使、宫苑使,于嘉会坊有庙院。亲与张敬立任安州长史,得替归城。安州土出丝履,敬立赍十数辆散甥侄,竞取之。唯独不取。俄而所余之一辆,又稍大,诸甥侄之剩者。再拜而受之。敬立问其故,不对,殊不知殖货有端木之远志。遂于市鬻之,得钱半千,密贮之。潜于锻炉作二枝小锸,利其刃。……又尝有胡人米亮,因饥寒,见辄与钱帛,凡七年,不之间。异日,见亮,哀其饥寒,又与钱五千文。亮因感激而谓人曰:“亮终有所报大郎。”方闲居,无何亮且至,谓曰:“崇贤里有小宅出卖,直二百千文,大郎速买之。”又西市柜坊,钱盈余,即依直出钱市之。书契日,亮与曰:“亮攻于览玉,尝见宅内有异石,人罕知之,是捣衣砧,真于阗玉,大郎且立致富矣。”未之信。亮曰:“延寿坊召玉工观之。”玉工大惊曰:“此奇货也!攻之当得腰带二十副,每副百钱,三千贯文。”遂令琢成,果得数百于价。又得合子执带头尾诸色杂类,鬻之,又计获钱数十万贯。其宅井元契,遂与米亮,使居之以酬焉。[120]
柳宗元笔下的宋清与温庭筠笔下的窦乂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乐于助人;都非常的诚恳;关注的着力点都是长远利益而非眼前利益。这些优秀品质给他们带来了滚滚红利。更有的商人,积累财富就乐善好施,聚财以后就散财:“洞庭贾客吕乡筠,常以货殖贩江西杂货,逐什一之利。利外有羡,即施贫亲戚,次及贫人,更无余贮。善吹笛,每遇好山水,无不维舟探讨,吹笛而去。”从记载来看,洞庭贾客吕乡筠,实乃品格高尚、性情洒脱之人。对于商人优秀品质的记载,实际上说明整个士人阶层观念的裂变。将人还原为人,而不仅仅是等级制度的附属物。(www.xing528.com)
2.有的诗人处理商人事物时态度务实。
中唐诗歌中,有的作品对于商人大加贬斥;而有的作品对商人表示深切同情,还有的诗歌将士农工商统称“四民”,而不针对商人置褒贬:“百役并驱衣食内,四民长走路歧中。”[121]从总体上考量,呈现出复杂的情态。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士人表现出灵活和务实。比如有的人就不因“市籍”而弃贤才,以崔郾为例:
崔郾侍郎既拜命,于东都试举人,三署公卿皆祖于长乐传舍;冠盖之盛,罕有加也。时吴武陵任太学博士,策蹇而至。郾闻其来,微讶之,乃离席与言。武陵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天子选才俊,武陵敢不薄施尘露!向者,偶见太学生十数辈,扬眉抵掌,读一卷文书,就而观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若其人,真王佐才也,侍郎官重,必恐未暇披览。”于是搢笏郎宣一遍。郾大奇之。武陵曰:“请侍郎与状头。”郾曰:“已有人。”曰:“不得已,即第五人。”郾未遑对。武陵曰:“不尔,即请比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既即席,白诸公曰:“适吴太学以第五人见惠。”或曰:“为谁?”曰:“杜牧。”众中有以牧不拘细行间之者。郾曰:“已许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122]
“牧虽屠沽,不能易也”,这一句话很值得玩味。“巧作器用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屠沽”者,当时的商人贱类也。杜牧乃杜佑之孙,自非“屠沽”可比,而崔郾乃是表达:对于如此有才华的杜牧,即使是“屠沽”也将取之。白居易对于商人中出现的符合当时标准的人才,要求不拘一格录用。告诉反对者要“惟贤是求,何贱之有,况士之秀者,而人其舍诸?惟彼郡贡,或称市籍,非我族类,则嫌杂以萧兰,举尔所知,安得弃其翘楚?诚其恶于稗败,谅难舍其茂异。拣金于沙砾,岂为类贱而不收,度木于涧松,宁以地卑而见弃?”[123]体现了一视同仁,唯才是举的精神。即使是商人之间的财产分配不均,但是,白居易并没有简单地平均判付,而是体现了对商人和商业的充分理解。[124]
白居易在农民和商人对比型的诗歌中,充分表现了他的传统轻商观念,但在这些诗歌中,又体现了对于商人深切的同情。这其实并不矛盾。首先,白居易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批判的不只是商人,他批判的对象很多。对白居易来说,揭露不良商人是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其次,他批判的是大商人,不是中小商人,对于《卖炭翁》这样偶尔做生意的人,他给予了很大的同情。第三,他对于现实批判的意见不都是中肯的。反对盐法、两税法,说明他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明显落后于时代。他的理想是井田制,是平均分配的制度,设想是非常美好的,实际上不但不现实,如果真的实行,是社会的大倒退。白居易对待商人的这种态度,正是当时不少封建士大夫对于商人态度的一个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