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民歌对作家的影响——《明代文学与文化》成就

明代民歌对作家的影响——《明代文学与文化》成就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了编纂、修订通俗小说以外,编刊《挂枝儿》、《山歌》等民歌集,是他的一大功绩,《夹山桃顶针千家诗山歌》则是他模拟民歌的创作之一。冯梦龙还对民歌集中的某些作品作了极其精要的思想或艺术评价,也有助于对民歌的鉴赏。

明代民歌对作家的影响——《明代文学与文化》成就

四、明代民歌对作家的影响

明代民歌以崭新的姿态闯上文坛,它那精湛新颖的艺术特色,赢得当时文人作家的青睐,一些作家对它作了很高评价。词曲家卓人月《词统序》:“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4]李开先在《市井艳词序》中称赞《山坡羊》、《锁南枝》等民间歌谣“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刻,俱男女相与之情,虽君臣友朋,亦多有托此者,以其情尤足感人也。故风出谣口,真诗只在民间。”复古派的领袖李梦阳晚年在《诗集自序》中,肯定王叔武“今真诗乃在民间”的观点,并对比自己所作,认识到“予之诗,非真也”,原因就在于“出之情寡而工之词多者也”。李梦阳还对向他学诗文的人说:“若似得传唱《锁南枝》,则诗文无以加矣。”何景明也盛称《锁南枝》为“时调中状元。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5]真,是艺术的生命力。袁宏道在指出模拟雷同的诗文不可能流传时,却肯定了民歌的艺术魅力:“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6]诗歌的真情实感角度予以肯定,当然是对的,但还不够全面。冯梦龙则从理论上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进一步指出民歌在思想内容上反封建的意义:“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7]”正因为这样,所以它特别震撼人心,引起作家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因当时文坛流行模拟的风气,出现一些“假诗文”,有些文人为了探求文学创作的新途径,便认真地对待民间创作,着手搜集、编刊,并效法民歌从事诗歌创作。袁宏道在《与伯修》书中说:“近来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世人以诗为诗,未免为诗苦。弟以《打草竿》、《擘破玉》为诗,故足乐也。”当时有不少作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家就是冯梦龙。

关于冯梦龙的生平,已经在论述“三言”时介绍了。这里着重叙述他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他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除了编纂、修订通俗小说以外,编刊《挂枝儿》、《山歌》等民歌集,是他的一大功绩,《夹山桃顶针千家诗山歌》则是他模拟民歌的创作之一。此外,还选辑散曲集《太霞新奏》,刊刻《墨憨斋新曲十种》。

冯梦龙专心致志的从事民间文学工作,是与他进步的文学观分不开的。在《叙山歌》中,阐明他对民歌的卓越见解:

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唯诗坛不列,荐绅学士不道,而歌之权愈轻,歌者之心亦愈浅。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谱耳。虽然,桑间、濮上,国风刺之,尼父录焉,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于太史者如彼,而近代之留于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林云尔,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于《挂枝儿》等,故录《挂枝词》而次及《山歌》。

这篇叙文,理论性很强,对民歌的议论是非常深邃、精当的。首先,他肯定了民歌的美学价值,认为它是“民间性情之响”,与《诗经·国风》一脉相承,“情真而不可废”。其次,他驳斥了道学家对民歌的轻视态度,并一针见血地戳穿了拟古派诗文的虚假本质:“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最后,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他肯定了民歌的思想意义,通过抒发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本质。冯梦龙还对民歌集中的某些作品作了极其精要的思想或艺术评价,也有助于对民歌的鉴赏。如果联系《古今小说序》等通俗小说理论著作来考虑,更可以看出冯梦龙比较完整、也相当进步的俗文学理论体系

冯梦龙所从事的民歌整理和研究工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他编刊的民歌集,在当时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深远。钮琇在《觚剩》中说:“海内盛传冯生《挂枝儿》曲”,“浮薄子弟,靡然倾动,至有覆家破产者;其父兄群起讦之”。说明他所编辑的民歌集,确实起了“发名教之伪药”的作用,冲击了封建礼教的堤防。

冯梦龙还模拟民歌创作了《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专集,共123首,其《前叙》一首说明每首的体例和思想内容、艺术构思的特色:

三句山歌一句诗,中间四句是新词。偷今换古,都出巧思。郎情女意,叠成锦玑。编成一本风流谱,赛过新兴《银绞丝》。

拟作都是情歌,有少数几首还写得很好,颇有民歌风味,例如:(www.xing528.com)

归来窗上月光斜,个样有信行个情郎,教我那放他!把名香满,高烧绛蜡。山盟同设,恩情转加。姐道:“郎呀,个星香烛辉煌,才是我搭你两人心里火,莫要放个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一对热恋的情侣,把订盟时点燃的香烛,想象为他们俩的“心里火”,奇妙又很形象化;他们不让这种爱心所燃起的火焰,有一丝轻烟散入富贵人家,象征他们爱情既热烈又纯洁,不慕荣华。

冯梦龙自己创作的散曲集《宛转歌》,惜已失传,但在《太霞新奏》中,还保存了他的一些散曲,大都具有民歌朴素自然、生动明朗的特色,若与民歌杂在一起,实在难辨孰真孰假。如:

郎莫开船者!西风又大了些,不如仍旧还奴舍。郎要东西和奴说,郎身若冷奴身热,且受用而今这一夜。明日风和,便去也,奴心安贴。

——《江儿水·偶述》

感情淳朴真挚,语言通俗明畅,毫无雕琢之痕,与拟古派的诗比较起来,它更显得新颖、洒脱。这是作者努力向民歌学习的成果。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冯梦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杰出的民间文学工作者,他所取得的成绩是很显著的。但是,也毋庸讳言,他的工作也存在较明显的缺点。由于思想意识和生活范围的限制,他的文学观仍然有其局限性。在他编选的民歌集或他自己的模拟之作中,绝大部分都是情歌,涉及社会生活的只有少数几篇,更没有搜集反映当时社会矛盾的民歌。封建时代的文人往往这样:在思想意识上对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有所不满,在文学艺术的审美观念方面能突破封建传统的束缚,但在涉及封建制度的根本矛盾、触及他的切身利益时,就采取回避态度。就他所选的大量情歌中,也看不出明确的取舍标准,有任其自然倾向,甚至良莠不分,精华与糟粕并存。他拟作的民歌集《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中,也存在上述缺陷。

除冯梦龙以外,当时一些有成就的散曲家,如冯惟敏、陈铎、王磐、薛论道等,也都曾向民歌汲取养分。在他们的作品中,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受了民歌的深刻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