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举文化的演变
每个时代的统治者,都要按自己的需要、确定适当的制度或方式来选拔人才,充实各个层次的官员(干部)。汉以前虽然没有明确的选择人才制度,但是列国君王自有考察、选用人才的方式,士人则利用这种方式达到实现自己政治主张,取得兑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聚徒讲学、著书立说,或游说列国与君王对策以逞才辩,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相当一部分就是这样产生的。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代才确立的。汉代的察举选士,实际上也是一种考试制度,对后世的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举贤良方正,察孝廉,举明经,举博士,都要经过经学考试与对策,皇帝确认是优秀人才,才正式授予官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采纳董仲舒的对策。问策与对策,是由皇帝书面提出问题,对者书面回答,可以畅论己见。例如汉文帝十五年九月,对推举为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文帝亲自以诏书策问(约400字),被推举者作书面回答。其中之一晁错所呈上的,就是那篇著名的政论文《贤良文学对策》,列举以往圣王之所以成功的经验,并指出秦朝由强盛变为败亡的教训,要言不烦,简洁有力,切中肯綮,对当朝皇帝的善政,也非阿谀奉承、歌功颂德的浮夸之辞,文章风格朴实深厚,精当而富有说服力。这次参与对策者有一百多人,晁错名列高第,擢为中大夫。策的问与对的具体作法,《前汉书》卷七十八《肖望之列传》,在叙及“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句下,颜师古注曰:“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五代时王定保撰《唐摭言》对此说得更明白:“两汉之制,有射策、对策二义者何?射者,谓列策于几案,贡人以矢投之,随所中而对之也。对则明以策问授其人而观其臧否也。如公孙弘、董仲舒,皆由此而进者也。”[43]从对策中,可以看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隋炀帝大业三年,始设进士科,采用以策试士的办法,唐以后遂成定制,并与察举脱钩,成为纯粹的考试。唐代的策与汉代的策不同之处,在于根据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发策,与经义没多大关系,士子对策更能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制度是发展变化的,而且唐代科举的科目有好几种,主要的是进士和明经。当时士大夫特别重视进士出身。据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云: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案:唐人赵嘏诗)
考取进士比考取明经难得多,进士出身,仕途优于明经,因而当时考进士的人特别多,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44]。应举者如此之多,而“及第不得过二十五人”。考试权集中于中央,唐太宗曾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45]士林中人,乃“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进士科成了读书人入仕的重要途径。
唐代进士科考试项目,《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进士》记载甚详。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八《进士》条概述云:
唐初制,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46]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永隆三年,以刘思立言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乃诏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此进士试诗、赋之始。开元二十五年诏:“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自今加试大经十帖。”建中二年,中书舍人赵赞权知贡举,又以箴、论、表、赞代诗、赋。太和八年,仍复诗、赋。此唐一代进士试艺之大略也。(www.xing528.com)
所谓杂文,不仅指诗、赋,还包括箴、论、表、铭之类;赵赞奏罢诗、赋后,并非至文宗太和八年(834)才恢复,“贞元四年(788)试《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诗……即复旧制”[47]。
唐代的试策,分为经策、子史策、时务策三种。从前两种对策中可反映出对经史子集广博娴熟的状况,时务策指对社会现实生活中有关国计民生的意见和建议。太和二年二月,文宗考试应举之士,命庞严、冯宿、贾悚为试官。文宗的问策,坦诚地陈述了当时存在的许多弊病和施政的失误,希望群彦能提出治理国家的方略,表示“朕将亲览”。应直言极谏举人刘,对策洋洋洒洒五千余言,措辞激切,高屋建瓴,语语中的,特别指出宦官篡权的危机:“伏惟陛下思祖宗开国之勤,念《春秋》继故之诚。明法度之端,则发正言,履正道;杜篡弑之渐,则居正位,近正人。远刀锯之残,亲骨鲠之直,辅相得以颛其任,庶僚得以守其官。奈何以亵近五六人总天下大政,外专陛下之命,内窃陛下之权,威慑朝廷,势倾海内,群臣莫敢指其状,天子不得制其心,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览复生于今日,此宫闱将变也……今忠贤无腹心之寄,阍寺专废立之权,陷先帝不得正其终[48],致陛下不得正其始,况太子未立,郊祀未修,将相之职不归,名器之宜不定,此社稷将危也。”这一番话,都是针对宦官擅权祸国乱政的时弊而发的。三位试官都很感佩,但因宦官当权,不敢将刘的对策之文投档上呈,于是公认为最佳的对策,与汉代晁错、董仲舒不相上下的刘落选了。其文迅即传开,士林为之感动,鸣其不平,乃至相对而泣,登科者愿以身名授,宦官当道,执政大臣也不敢主持正义。
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宋史·选举志·科目上》:
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神宗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进士,其后遵行未之有改。自仁宗命郡县建学,而熙宁以来,其法寖备,学校之设遍天下,则海内文治彬彬矣……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宋代科举考试,重视对策。真宗景德四年闰五月壬申,“帝谓宰臣曰:‘比设此科(指试贤良方正),欲求才识,若但考文义,则济时之用,安得而知!今策问宜用经义,参之时务。’因命两制各上策问,择而用焉”[49]。熙宁三年三月己亥,神宗“御集英殿策试进士,罢诗、赋、论三题”[50]。
程朱理学在宋代是有争议的,理学在宁宗时曾一度被视为“伪学”,予以禁止。越禁,影响反而越大;[51]解禁后,到了南宋末年,理学在士林中已成为时尚之学,士子在对策中引理学之言蔚然成风,文天祥《御试对策》文章,就有不少理学名言。元代有姚枢、许衡、吴澄、许谦等理学名家,到了元仁宗恢复科举制度之时,程朱理学就定为官方哲学了。蒙古、色目考生试经问,汉人、南人考生试明经、经疑,概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内出题,而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汉人、南人考生加试经义,从“五经”中选一经,《诗经》、《尚书》、《周易》均以程朱学派所注解的观点为准;《春秋》沿用“三传”及胡安国《春秋传》,《礼记》则用古注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