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文学与文化:(三)八股戏的变奏曲

明代文学与文化:(三)八股戏的变奏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八股戏风中的变奏曲当时儒士把戏曲视为与八股文一样的东西,来代圣贤立言,宣扬封建礼教,作为伦理纲常的辅助手段,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第二十八出《诛心》,风僧以嬉笑怒骂之态,把奸臣秦桧陷害岳飞父子的阴谋诡计,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出来,予以沉重的心理打击。明初传奇未受八股化风气浸染的较好作品,有苏复之《金印记》、王济《连环记》等。

明代文学与文化:(三)八股戏的变奏曲

(三)八股戏风中的变奏曲

当时儒士把戏曲视为与八股文一样的东西,来代圣贤立言,宣扬封建礼教,作为伦理纲常的辅助手段,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剧本虽然受当时创作风尚、文化背景的影响,也离不开宣扬忠孝节义的内容,却仍然有其积极意义。例如姚茂良《精忠记》,写岳飞父子抗金救国,而被卖国权奸秦桧所害的故事。其间描写岳飞父子三人见事已无可挽救,遂自杀于风波亭;岳飞之妻女闻讣赶到杭州,因岳飞父子尸首在大理寺天牢内,无法收尸,只好悄悄地到大理寺牢门前祭奠亡灵,随后亦自杀;副将施全为岳飞父子报仇,行刺秦桧不遂被捕。作者之意在强化忠、孝、节、义,也无可非议,且悲剧气氛较浓。尤其是第二十八出《诛心》(即《风僧扫秦》),风僧以嬉笑怒骂之态,把奸臣秦桧陷害岳飞父子的阴谋诡计,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出来,予以沉重的心理打击。至于秦桧夫妇“同毙”之后,“冥途”的“阴司报应”,岳飞父子死后由土地神宣读皇帝的旌表诰命,现在看来固然是封建迷信,但是在普遍存在迷信观念的古代,也是从精神上惩恶扬善,明辨功罪的方法之一。本剧[尾声]所云:“人生在世纲常重,子孝臣忠自古同,莫学奸臣恣逞凶。”是画龙点睛之笔,全剧主题所在。形式上不同于《香囊记》的骈俪藻饰,它的曲词朴素遒劲,结构尚较紧凑,情节悲壮感人。诚如吕天成《曲品·能品九》所评:“词简净,演此令人皆裂。”[9]

姚茂良还有《双忠记》传奇,写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困守睢阳孤城,城破不降,骂贼而死的故事。时人称之为双忠,因此该剧名《双忠记》。或谓此剧因明建文帝时,“山东布政使铁铉,力抗成祖,王世贞尝以配张巡,名曰‘双忠’”,作者由此而写剧。或认为借张、许以影托正德年间江西巡抚孙燧、副使许逵,抗宁王不屈之事,恐怕穿凿过甚。历史剧固然有“古为今用”的传统,但并非借历史搞影射或“影托”某人某事,而是利用历史弘扬某种精神,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正如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所云,此剧“词意剀切,可以揭忠义肝肠”,但“以阴魂聚首,结局殊觉黯然”。[10]吕天成《曲品·能品》亦云:“惟睹《双忠》,笔能写义烈之刚肠,词亦达事情之悲愤。求人于古,足重于今。”

明初传奇未受八股化风气浸染的较好作品,有苏复之《金印记》、王济《连环记》等。苏复之生平不详,朱权《太和正音谱》“国朝一十六人”中,有所谓“苏复之词,如云林文豹”,并注云“指挥”。青正木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均据此列为明初人,但是按本书行文习惯,此处“之”为助词“的”,意即“苏复的词……”。吕天成《曲品·旧传奇》著录《金印记》,列为明初人大约无误。剧中所演苏秦不被商鞅所用,资尽衣敝归乡,遭父母兄嫂辱骂,妻不下机,嫂不为炊,于是发愤刺股读书,后来终于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家中亲人得悉真相后,顿悔前非。既揭露了封建时代的世态人情的虚伪性,又为失意士子树立了发愤进取的榜样,故在传统地方戏中是个很流行的剧目。吕天成《曲品·妙品五》称道:“写世态炎凉曲尽,真足令人感喟发愤。近俚处,具见其古态。”

王济,字伯雨,号雨舟,浙江嘉兴乌镇人,生卒年不详,据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卷八所载,曾官横州通判,家富好客,图史鼎彝充栋,但是个人生活俭朴如寒士。大约成化(1465—1487)前后在世,所作《连环记》传奇,演王允使家中歌妓貂蝉以巧计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的关系,假手吕布诛灭董卓。元人无名氏有《锦云堂美女连环记》杂剧,王济此剧受杂剧影响是显然的,徐复祚《曲论》已指出:“王雨舟改北(曲)《王允连环记》为南(曲),佳。”但据剧情,似主要依据《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关内容改编,只是传奇中曹操使关羽擒吕布,貂蝉有意婿羽,关羽怒杀貂蝉,为演义所无,而元曲有《斩貂蝉》。吕天成《曲品·旧传奇》将《连环》列为《妙品》,并称道:“词多佳句,事亦可喜。”今昆剧尚演《议剑》、《拜月》、《问探》、《小宴》、《梳妆》、《掷戟》等出,京剧有《凤仪亭》。

【注释】

[1]据朱权《太和正音谱》记载,明初杂剧作家(除他自己以外)有16人,列为“群英”(包括他本人)所作杂剧30本,无名氏作3本,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固然写得很精彩,但是,该书当时是否已经有刊刻本行世,或者传抄流布情况,尚无材料可证。

[3]详见《吴梅戏曲论文集·瞿安读曲记·明杂剧》,第41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www.xing528.com)

[4]王骥德《曲律·论调名》指出:沈括所谓“犯声”之”“犯”,是以声言,“非如今以此调犯他调之谓也”。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5]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八十一《邱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6]王世贞的《艺苑卮言》,是杂论诗文词赋戏曲之作,有人摘出论曲部分,单刻行世,另题作《曲藻》。

[7]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4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8]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3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9]吕天成:《曲品》卷下《旧传奇》,《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0]吕天成:《曲品》卷下《旧传奇》,《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4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