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文学与文化:《琵琶记》的论争

明代文学与文化:《琵琶记》的论争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关于《琵琶记》的论争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在高明《琵琶记》出现之前,在民间流传已久。自从高明《琵琶记》问世以后,原来在民间演唱的《赵贞女蔡二郎》一类戏曲就逐渐湮没了,《琵琶记》则赢得盛誉。观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是《琵琶记》的主题思想问题。三是关于高明改编民间戏曲的功过和《琵琶记》以大团圆结局的问题。

明代文学与文化:《琵琶记》的论争

(二)关于《琵琶记》的论争

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在高明《琵琶记》出现之前,在民间流传已久。徐渭《南词叙录》中有宋代南戏旧篇《赵贞女蔡二郎》,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金院本有《蔡伯喈》名目。南宋诗人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身后是非虽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

可见盲艺人演唱的是鼓子词《蔡中郎》,并且蔡伯喈是个反面形象。元杂剧铁拐李》、《老生儿》、《村乐堂》、《金钱记》、《刘弘嫁婢》诸剧,也都有关于赵贞女罗裙包土的曲辞。高明《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戏曲或说唱故事改编的。从现有资料中,可知该故事原来是以“伯喈弃亲背妇”、爹娘饿死、赵五娘罗裙包土筑坟台为基本情节的,最后以“马蹋赵五娘,雷轰蔡伯喈”的悲剧结局。高明改编的《琵琶记》,保留了原来的一些基本情节,但是“弃亲背妇”的蔡伯喈成为全忠全孝的完人,结局是“一夫二妇”,“旌表门闾”的大团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体现的思想倾向和客观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

自从高明《琵琶记》问世以后,原来在民间演唱的《赵贞女蔡二郎》一类戏曲就逐渐湮没了,《琵琶记》则赢得盛誉。600多年以来,它既曾博得像朱元璋这样的封建帝王的赞赏,奉为富贵家不可缺的“珍羞百味”,也深深地打动着善良人民的心,一直为群众所喜爱。问题的复杂性也正在于此,因而也引起学术界的争论。观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一是《琵琶记》的主题思想问题。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认为,作品总的思想倾向是反封建的,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反映了当时人民苦难的生活,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控诉,闪耀着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也有人认为,本剧主要意义在于反映“忠”与“孝”的矛盾,以“孝”来反对“忠”,表示与统治者不合作,并且指出剧中的孝,是人民正常的感情,而不是统治者所提倡的愚孝。但也不否认剧中有宣扬封建礼教的消极因素。(www.xing528.com)

持否定态度的学者认为,《琵琶记》总的倾向是宣扬封建道德,教忠教孝,维护封建秩序,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它受到朱元璋的称赞,也正好说明剧本封建性之浓厚。

二是对蔡伯喈艺术形象的评价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蔡伯喈的形象是成功的,是高明的伟大创造,在该剧之前,还不曾有这类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持否定态度者认为,蔡伯喈是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全忠全孝”的典型人物,他说的话全是封建教条,是个封建主义的卫道士;“三不从”是作者为这个人物所作的辩护,以达到教忠教孝的目的。

三是关于高明改编民间戏曲的功过和《琵琶记》以大团圆结局的问题。一般都认为,高明的改编工作,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剧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了,主题思想也更加深刻,是提高了民间戏曲。至于以大团圆结局,分歧意见较多。有人认为大团圆收场是我国古典戏剧的传统结构,不过是全剧的尾巴;有的则认为“一门旌表”、“大团圆”是对皇恩的歌颂,冲淡了戏剧的矛盾,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局限性。有人更尖锐地指出:高明篡改了民间创作,为宣扬封建伦理服务,“大团圆”结局是掩饰矛盾,开脱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是反现实主义的。

文学评论也不能不受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我们既敬佩敢于说真话、持公允求真态度的学者,但也无须苛责带有偏激思想的学者,能自觉纠正其观点,也应肯定。好在那次学术讨论,似乎没有受到政治干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