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官逼民反替天行道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与剥削,激起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多次反抗和斗争,爆发过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曾有许多伟大的作家,站在时代进步的立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从人道主义观点出发,对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甚至还提出过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普天下没有饥寒人的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美好理想。但是,却没有一个作家,敢于歌颂农民起义,赞扬人民的反抗斗争。尽管他们同情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并大声疾呼为之鸣不平,可是一旦人民起来反抗统治者的时候,他们就会“蓦地翻下脸来”,辱骂造反的人民是“盗匪作乱”。司马迁能为揭竿而起的陈涉、吴广作传,肯定他们对推翻暴秦所起的积极作用,已是难能可贵的了。《水浒传》的作者,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兀自要和大宋皇帝作个对头”的“草寇”,作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来歌颂,以他们的胜利为欢乐,以他们的挫折为忧患,为他们的毁灭而悲愤,并且把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行为,当作一面正义的旗帜——“替天行道”——来招展,对起义事业寄予极大的同情;而把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的封建统治者,上自最高统治集团,下至州府的贪官污吏、地主恶霸,都视为祸国殃民之贼,痛加鞭挞杀伐,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残酷以及由此引起的深重的社会矛盾。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
《水浒传》作为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其更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还在于它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历史地、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农民起义发生、发展以至最后失败的全过程,从而揭示了历史的某些本质方面和时代的面貌——“官逼民反”的规律,并从斗争艺术上提供了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它的悲剧性结局,客观上总结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大悲剧。由于作者世界观和时代的局限性,以及题材和主要人物本身存在的问题,《水浒传》在思想内容上也有严重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
1.对最高封建统治者——皇帝,在具体描写中揭露较深刻,批判他的昏庸和荒淫无耻,却又维护了他的封建正统地位,宣扬了封建主义的忠君思想。作者受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跳不出“奸臣当道,英明的皇帝受了蒙蔽”的陈旧观念。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固然带有片面性,它是反了皇帝,但确实反得很不彻底,重点是反权奸、反贪官污吏,最终还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www.xing528.com)
2.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对宋江走投降封建朝廷的道路,抱同情的态度,而对方腊等农民起义,又作了歪曲的描写,并把方腊的反抗到底被擒“正法”,与宋江的投降后为朝廷“建功立业”受封赠褒奖,形成对照,褒宋贬方。
3.在处理人物关系上,过分渲染了封建色彩的江湖义气,英雄好汉们明知宋江走接受招安之路错误,但以义气为重,跟着宋江走。在妇女观方面受封建传统观念影响较深。
《水浒传》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积极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都是通过具体的艺术描写,主要是通过作品的长篇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它的思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