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书的结构
对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众说纷纭,“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说”、“悲剧说”、“仁政说”、“农民愿望说”、“分合说”、“天下归一说”等等,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有事实作依据。但是,像《三国演义》这样结构宏伟、内容丰富的作品,用几句话来概括全书的主题,是很难准确表达的。要理解作品的主题,既要把握小说所反映的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也要联系作者所生活的元末社会的特征和作者的生平思想。这样,才有可能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出作者在作品中所寄托的理想。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和军事乃至外交的斗争。这是一个政局动荡、风云变幻的时代,矛盾斗争错综复杂。乱世人民在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陷于苦难的深渊。各种英雄人物乘时而起,各有各的抱负,政客、军阀、野心家,各种人物施展各自的才能,在历史舞台上得到充分的表演。曾经窃据汉室朝政的董卓,飞扬跋扈,骄横暴虐,不可一世,却很快地被消灭了;四世三公的豪门贵裔袁绍、袁术兄弟,割据一方,地广人众,兵多将广,也先后败亡;吕布、刘表父子、刘璋等称雄一时的割据者,都被吞并。原来势力、地位远不如他们的曹操、刘备、孙氏父子兄弟,在吞并他人的基础上,形成鼎足三分之势,最后又为曹魏集团的司马氏所统一。其间分合治乱、盛衰成败的原因何在?是很值得深思探究的。元末社会的大动乱,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强弱兴亡的变化,以及久经变乱后人心思治等时代特征,与三国时代的历史有某些相似之处。亲自经历了元明之际的社会生活,曾经投身于变革现实的斗争,历史知识和现实斗争经验都非常丰富的罗贯中,在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过程中,既有对三国历史的反思,也体现了他所处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作者在儒家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和正统观念指导下,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较为全面、真实、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纷乱的原因、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剖露了某些封建统治者的丑恶灵魂和豺狼面貌,以及他们给人民带来的灾祸;同时,从对作者所理想的圣君贤相、猛将谋士的讴歌中,表达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近期愿望:希望有圣明的好皇帝、贤能的好宰相,施行仁政,而痛恶暴君苛政,“尊刘抑曹”、“帝蜀寇魏”的倾向较明显,主观上渴望建立以蜀汉为核心的统一政权,能够过和平安定的生活,以及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坚毅顽强、忠贞不渝的斗争精神;赞美智慧、仁义、勇武。最后三国归晋,实现并非作者所理想的那种统一,因而结局蒙上一层无可奈何的悲剧气氛。对农民起义虽持否定态度,但这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仅仅是全书的引子,意在揭露汉末朝政的腐败和导致天下大乱的起因。
作者所写的虽然是三国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但是也很自然地融入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人心的向背,自己的理想与审美追求。本书的上述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波澜壮阔、纵横交错的情节结构,各种类型的系列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小说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线索,展开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情节。
全书结构可分四大部分(按毛宗岗修订本):第一回“桃园结义”至第四回“孟德献刀”,为全书的序幕,矛盾的开端,揭开了末世王朝污浊混乱的政治黑幕和黄巾农民起义的历史画面。作者写道:“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张让、赵忠……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农民起义领袖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召,“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还着重描写了位高权重而无谋的何进引狼入室,董卓以除宦官之名,乘机篡夺朝政,横行霸道,残民以逞的野蛮行径:
(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下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第四回
这种暴行激起了朝野的愤怒,促使矛盾的发展。(www.xing528.com)
第五回“讨伐董卓”至第三十七回“三顾草庐”,是军阀混战,形成三国局面的酝酿阶段。这一时期矛盾斗争最为错综复杂,主要矛盾,是强大的地方军阀与占据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所谓“奸雄”权臣之间的矛盾。董卓的篡权与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只是一个插曲,矛盾的中心人物是曹操。矛盾斗争的集中表现是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
第三十八回“隆中决策”至第一百零四回“诸葛亮之死”,是三国局面由粗具规模到鼎立对峙的时期,是小说的中心部分。矛盾趋向单纯化,而斗争更集中、更尖锐。以刘蜀与曹魏的矛盾为主导,孙吴与刘蜀、孙吴与曹魏的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联系这些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诸葛亮。矛盾的集中表现是“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六出祁山”。
从第一百零五回诸葛亮死后至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氏统一三分,是三国均势失去平衡,而渐趋统一的时期,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获得解决,是全书的尾声。作者以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对历史的认识来评价这一结局,认为是邪恶对正义的胜利,他理想中的“圣君贤相”的事业彻底失败,而用暴虐手段篡夺政权的司马氏集团,却一统天下。总结全书的一首古风,既概括了三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也表现了作者哀伤感叹的情绪:“……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一统乾坤归晋朝。”毛宗岗把最后一句改为“后人凭吊空牢骚”,加浓了悲剧气氛。
透过表层结构,可以看到深层结构的底蕴,即从对三国历史的反思中,启迪人们对现实的联想与思考,从历史中获得有益的借鉴。这就需要联系一系列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形象丰富的内涵。
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在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斗争中,表现出各自非凡的才能。而《三国演义》则艺术地再现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各自的才能与性格,从他们的活动中,反映那个历史时代的面貌,也渗透着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意。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写道:
……以古今人材之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才与才敌,而一才又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尤让一才之胜,则更奇。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6]
这一论断是很精辟的。“奇”与“绝”,都说明具有典型意义,不同于一般,具有奇特的个性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