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泽平
一、“清初三先生”的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
清代是中国散文艺术经验的总结时期。其时人们对散文审美特征的看法越来越系统化,再不简单地模拟某派某家,而是在吸纳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审美标准和创作方法,并将其系统化、规范化。总的趋向是集儒家散文艺术经验之大成,建立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文体和新文风。
清代散文艺术理论的建设,显然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一是程朱理学在政治思想领域占有指导地位,国家以阐发经义的八股文取士。清代统治者把程朱理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提出“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康熙《四书讲义序》)。理学本是哲理化的儒学。理学势旺,儒家散文艺术传统自然得以承续。
二是清代康、雍、乾百余年间,国力较为强盛,社会较为安定,人心较为平静。对上层统治者而言,文治之功颇为显著;对知识分子而言,安于现状的心态已经形成。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一种雍容、雅正、平和且颇为讲究艺术美的文风正合时宜。
三是明代散文艺术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的经验教训。明代散文艺术理论流派较多,众派主张各异,都围绕取用古代散文艺术经验建立新文体、新文风作论。相对而言,清人受唐宋派艺术理论影响最深,但在建构艺术理论时,不像明人那样褊狭,好走极端,因而吸收了众多流派包括拟古派的一些见解。
四是八股文的写作经验。明代就盛行以古文为时文,清代亦复如此。作时文(八股文),系代圣贤说话,最宜仿效古文家庄重、雍正、平和的行文风格。反过来说,时文的艺术技巧并非一无可取,而清代古文家多是八股文出身,用八股眼光论文,将时文审美特征移植到散文中,是很自然的事。刘大櫆即谓“谈古文者,多蔑视时文,不知此亦可为古文中之一体”(《论时文》)。事实上,清廷对时文提出的审美标准“清真雅正”,正是清代众多古文家所追求的一种审美境界。
五是众多古文选本及评点意见的出现。古人编古文选本,多是借此表现一种散文艺术主张和揭示文章法度。清代是古代散文评点的辉煌时期,帝王、文士都热衷于编选本、作评点,以宣示他们的艺术观点。如康熙有御选《古文渊鉴》,乾隆有《唐宋文醇》,文士金圣叹有《才子必读古文》,方苞有《古文约选》,吴楚材等有《古文观止》,张伯行有《重订唐宋八大家文钞》,刘大櫆有《唐宋八家文百篇》,沈德潜有《唐宋八家文读本》,曾国藩有《经史百家杂钞》,黎庶昌、王先谦有《续古文辞类纂》等。这些选本的选篇标准和评点意见,多以南宋理学家文论主张为宗,同时吸收了明清以来时文写作的艺术经验。它们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对清代散文艺术理论的形成和传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桐城派出现以前,清代散文艺术理论较为零乱,大体可以分为学者之论和文士之论。前者可以以“清初三先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后者可以以廖燕及“清初三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都经历过天崩地裂般的社会变化,他们都是反对空谈性理、具有反传统精神、在多种领域自创新说的思想家。他们论文,强调发扬儒家散文经世致用的艺术精神,重视文章立意,认为文章当写人心之所明,说理要务去陈言,理至而情亦至。既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剿袭,也反对公安派、竟陵派的所谓“轻率儇薄”。对唐宋派鼓吹唐宋古文,也认为其不得要领,不过“仅得其转折波澜而已,所谓精神不可磨灭者,未有得缘”(黄宗羲《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
集中展示黄宗羲文章理论的,是他的《论文管见》,其中有云:
文以理为主,然而情不至,则亦理之郛廓耳。庐陵之志交友,无不呜咽;子厚之言身世,莫不凄怆;郝陵川之处真州,戴剡源之入故都,其言皆能恻恻动人。古今自有一种文章不可磨灭,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者。而世不乏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皆以大文目之,顾其中无可以移人之情者,所谓刳然无物者也。
黄宗羲认为文章的核心是说理,同时又认为“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明文案序上》),欧阳修、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之所以千古不可磨灭,就在于其情之诚挚动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黄宗羲把情感当成了文章的核心要素,或者说主张情、理并重,他看重的只是情感对说理的辅佐作用,真正的“大文”,则是有“至理”在其中。同样,黄宗羲之所以看重文章技巧,也在于这文章技巧能把湮没的“至理”挖掘出来。如云:
昌黎陈言之务去。所谓陈言者,每一题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绕笔端,剥去一层,方有至理可言,犹如玉在璞中,凿开顽璞,方始见玉,不可认璞为玉也。不知者求之字句之间,则必如《曹成王碑》乃谓之去陈言,岂文从字顺者为昌黎之所不能去乎?
言之不文,不能行远。今人所习,大概世俗之调,无异吏胥之案牍,旗亭之日历,即有议论叙事,敝车羸马,终非卤簿中物。学文者须熟读三史八家,将平日一副家当尽行籍没,重新积聚,竹头木屑,常谈委事,无不有来历,而后方可下笔。顾伧父以世俗常见者为清真,反视此为脂粉,亦可笑也。
——《论文管见》
正因为时刻关注文章的“至理”,黄宗羲文章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政论文,如《原君》、《原臣》等,立论新颖大胆,见识极高,言人之所不敢言,具有直面现实的批评精神,具有狂飙卷地的力量。
黄宗羲的叙事、写人之文,也颇具特色,这是因为他主张以文写史。他明确指出:
叙事须有风韵,不可担板。今人见此,遂以为小说家伎俩,不观《晋书》、《南》、《北史》列传,每写一二无关系之事,使其人之精神生动,此颊上三毫也。史迁《伯夷》、《孟子》、《屈贾》等传,俱以风韵胜,其填《尚书》、《国策》者,稍觉担板矣。
——《论文管见》
所以黄宗羲的叙事之文,风格质朴,简约有法,叙事生动。如其《柳敬亭传》描述柳敬亭说书技巧精进的一段文字:
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末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英笔奇气,相辅相生。三次感喟,便将柳氏说书之神态气度,置于眉睫之前。顾炎武强调文章当经世致用,曾明确表示要作有用之文:
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而今之注虫鱼、命草木者,皆不足以语此也。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三》
在他看来,那些于国于民无所帮助的文字毫无价值可言,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危害: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日知录》卷十九“文须有益于天下”条
因此,顾炎武的写作态度极为严肃。其学术论文,广征博引,以逻辑严密、考证翔实著称。其政论文则总是针对具体问题阐发自家主张,论证充分,可行性强。而所作传记,多为志士仁人,或是抗清豪杰,或是士人翘楚,或是节义之士,且叙事求其真,寓感愤于文字中。所以王弘在《山志》卷三称赞他“下笔为文,自入唐宋人家之室”。而归庄在《与叶嵋初》中也曾感叹:“宁人腹笥之富,文笔之妙,非弟一人之私言,即灌老诸公,皆击节称赏,四方之士见其诗古文者,往往咨磋爱慕。”如其《复庵记》,借叙述复庵的创建经过,抒发惋惜、惆怅、伤感之情,并寄寓复明之志。文中写明朝遗老范养民,处处牵连出自己,语语双关,甚至对复庵自然环境的描绘,也蕴含着他与范养民共有的忠贞情怀:
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顾炎武有救世之心,注重文章的“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之善”,显然是为了矫正明代以来“欲以文名”的流弊。不过,由此他似乎对文人的作用与古文的艺术性过于贬低。他曾以自己写作兴趣的转移来说明早年写诗、写古文是“立言之非”(《钞书自序》),同时还对唐宋古文大家的写作态度有所指责:“《宋史》言刘忠肃每戒子弟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仆自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叙》诸篇,而一切铭状概为谢绝,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今犹未敢许也。”(《与人书十八》)这似乎就抹杀了学术著作与艺术散文之间的差异。
王夫之的文章大多散佚,所留存者多为学术论文,如《读通鉴论》、《宋论》之类。这类文章,内容充实,论证翔实,笔锋尤为犀利,显示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如《桑维翰论》中的两段:
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之罪人,卢杞是也;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祸及万世,则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唯桑维翰当之。
刘知远决策以劝石敬瑭之反,倚河山之险,恃士马之强,而知李从珂之浅,无难摧砬,其计定矣。而维翰急请屈节以事契丹。敬瑭智劣胆虚,遽以其策,称臣割地,授予夺之权于夷狄,知远争之而不胜。于是而生民之肝脑,五帝三王之衣冠礼乐,驱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直乘之;女直弱,而蒙古乘之;贻祸无穷,人胥为夷。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
他的游记《小云山记》,也是清初游记散文中的上佳之作。文中写登临小云山眺望湘西美景,大笔勾勒,气势磅礴,细小处亦委曲详尽,春云、夏雨、秋月、冬雪之变化无穷引人入胜:
南尽晋宁之洋山;西南尽祁之岳侯题名;东尽耒之武侯之祠,东北尽炎帝之陵,陵酃也;北迤东尽攸之燕子巢。
天宇澄清,平烟幂野,飞禽重影,虹雨明灭,皆迎目授朗于曼衍之中。其北则南岳之西峰,其簇如群萼初舒,寒则苍,春则碧,以周乎曼衍而左函之,小云之观止矣。春之云,有半起而为轮囷,有丛岫如雪而献其孤黛。夏之雨,有亘白,有漩澓,有孤袅,有隙日旁射,耀其晶莹。秋之月,有澄淡而不知微远之所终。冬之雪,有上如暝,下如月万顷,有夕灯烁素,悬于泱莽。
其《自题墓志铭》惜墨如金,一句一顿,言简意赅,字里行间透露出壮志未酬的悲愤:
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其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也。自为铭曰:
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他还告诫儿子说:
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为之,止此不可增损一字,行状原为请志铭而作,既有铭不可赘。若汝兄弟能老而好学,可不以誉我者毁我,数十年后,略记以示后人可耳,勿庸问世也。背此者自昧其心。
二、“清初三家”的散文艺术
清初三大家,即指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因清人宋荦与许汝霖编选《国朝三家文钞》而得名。这一组合十分特殊,三人出生的年代虽然相差不远,但活动的区域大不相同,社交的对象也颇不一样。侯方域是河南商丘人,生于中原官宦之家,结交者多为才华横溢、年轻气盛的风云人物,晚年被迫应试,含恨而逝;魏禧是宁都望族出身,明亡后随父隐居山林,晚年守节不出,讲学终老,交游者多为忠烈隐逸之士;汪琬出生江苏长洲书香世家,为清朝达宦,曾受康熙御赐,往来者多是清初名宦。
即散文而论,三人的创作风格也存在着极大差异。《清史列传》卷七十说:“方域健于文,与宁都魏禧、长洲汪琬并以古文擅名。禧策士之文,琬儒者之文,而方域则才人之文。”宋荦在《国朝三家文钞序》中具体描述说:“奋迅驰骤,如雷电雨雹之至,飒然交下,可怖可愕,霅然而止,千里空碧者,侯氏之文也;文必有为而作,踔厉森峭而指事精切,凿凿乎如药石可以伐病者,魏氏之文也;温粹雅驯,无钩唇棘吻之态,而不尽之意,含吐言表,譬之澄湖不波,风日开丽而帆樯之容与者,汪氏之文也。”
大致而言,侯方域英气逼人,文章踔厉风发,意态淋漓,风神顿挫,浪漫倜傥,笔法灵活,“古文以才笔胜人,一代罕俦。叔子、尧峰、青门均不如也”(朱庭珍《筱园诗话》)。魏禧急于用世,干练明智,文章纵横捭阖,“好穷古今治乱得失,长议论”(魏禧《与诸子世杰论文书》),雄浑沉厚,“凌厉雄杰,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激,摹画淋漓”(《清史稿》本传)。汪琬“性捐介,深叹古今文家好名寡实,鲜自重特立,故务为经世有用之学”(《清史稿》本传),文章圆熟老到,处处透露出“开阖、呼应、操纵、顿挫之法”。总之,即如邵长蘅所言:“侯氏以气胜,魏氏以力胜,汪氏以法胜。”(《侯方域传》)
那么,这一组合何以出现并为人们广泛接受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共同开启了一代文风。《清史稿·文苑一》认为有清一代文风肇始于此:“明末文衰甚矣!清运既兴,文气亦随之一振。谦益归命,以诗文雄于时,足负起衰之责,而魏、侯、申、吴,山林遗逸,隐与推移,亦开风气之先。”张寿铺序李崇元《清代古文述传》时说:“首侯、魏、汪三子,明清代古文之所由始也。”而李崇元则将侯、魏、汪三子喻为清代散文的先驱者,如“独孤、欧阳二子之于唐,柳、穆二子之于宋,所谓导先路者也”,“风气既启,派远而流益长。三百年来,人各以其能鸣,而清文遂炳焉侔于唐宋矣”。后来众多文学史因此将侯、魏、汪等人作为清朝前期散文的代表作家,如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清初文学,实赖明遗臣为藻饰。如侯方域、魏禧之于文,钱谦益、吴伟业之于诗,顾炎武、黄宗羲之博综众学,皆有明三百年文学之后劲,又同时振新朝文学之先声,亦如元好问之于元,杨维祯之于明,其关系于后来风气者极大。”
所谓转移风气,简单来讲,就是对晚明文风的反动,就是大力推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艺术精神,力求继承唐顺之、归有光等人散文主张,确立上溯《左传》、《史记》,中接韩愈、欧阳修的散文传统。因此,即使否定其散文成就,也无法抹杀他们与唐宋散文大家之间的因缘。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三《尧峰文钞》条云:“古文一脉,自明代肤滥于七子,纤佻于三袁,至启、祯而极敝。国初风气还醇,一时学者始复讲唐宋以来之矩镬,而(汪)琬与宁都魏禧、商丘侯方域称为最工,宋荦尝合刻其文以行世。然(魏)禧才杂纵横,未归于纯粹;(侯)方域体兼华藻,稍涉于浮夸,惟琬学术既深,轨辙复正,其言大抵原本六经,与二家迥别。……庐陵、南丰固未易言,要之,接迹唐、归,无愧色也。”台湾中华书局版《中国文学发达史》说:“凡是讲清初的散文,总是列举侯、魏、汪三家。……他们大都学韩、欧一派的古文,称为清初散文界的代表。但现在细看他们的作品,都是内容空洞的虚架子,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文。”侯方域等人的作品是否内容空洞,自有讨论的余地。不过,他们大都学韩、欧一派的古文,当是事实。
(一)侯方域对唐宋古文艺术的推崇
晚明時期,六朝骈俪文字风行。早年的侯方域受此影响,对六朝美文兴趣浓厚,常摹写六朝美文,借偶俪文字以展示才情,对唐宋古文艺术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楼山堂遗集序》中,他回忆说:“吴子(应箕)尝云:文章自韩、欧、苏后几失其传,吾子文足起而续之。余时方汩没于六朝,不知其善,亦不取视也。今知之,欲与之言,而吴子死久矣。”后来他逐渐认识到“六朝之文最不可恃……若徒恃此,鲜有不败”(《与任王谷论文书》),对早年追随六朝文风的举动不免有后悔之意,所以这种风格的文章,在他的文集中少有留存。“仆少年溺于声伎,未尝刻意读书,以此文章浅薄,不能发明古人之旨。”“然皆嬉游之余,纵笔出之,以博称誉、塞诋让,间有合作,亦不过春花烂漫,柔脆飘扬,转目便萧瑟可怜。”(《与任王谷论文书》)不过,从那些写于明末的文章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探出他早年文章的一些风貌,如《新迁颜鲁公碑记》、《梅宣城诗序》、《曼翁诗序》等大多典故密集,辞藻华丽,声韵谐美,句式整饬,故徐作肃在《曼翁诗序》一文后评论道:“此与《梅序》(即《梅宣城诗序》)皆朝宗(崇祯)十五年旧作。余从其焚弃之余,特为检出,以识文体之变,亦以其气韵生动,不为风华所掩也。”
入清以后,侯方域的文风大变。即如徐作肃《壮悔堂文集序》中所言:“侯子十年前,尝为整丽之作,而近乃大毁其向文,求所为韩、柳、欧、苏、曾、王诸公以几于司马迁者,而肆力焉。”侯方域为什么会舍六朝而取法唐宋古文呢?因为他认为六朝骈体之文,“士虽多而将器”,虽然在“小小行阵”方面能够“逞相照应”,尚有可取,但却难以“摧锋陷敌”,不足与犹如“牙队健儿”的秦汉、唐宋古文相比。骈文通篇以双句(即佰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协调,注重藻饰和用典,相对于长短错落的散行单句古文,形式的束缚比较突出(见邬国平《侯方域与他的散文》)。也就是说,他认为六朝骈文气势弱,拘束多,难以尽情呈示才气,难以充分发挥文章的艺术魅力。
那么,侯方域为什么又舍先秦而取法唐宋呢?在《与任王谷论文书》中,他详细解释道:
大约秦以前之文主骨,汉以后之文主气。秦以前之文,若六经,非可以文论也。其他如老、韩诸子,《左传》、《战国策》、《国语》,皆敛气于骨也。汉以后之文,若《史》,若《汉》,若八家,最擅其胜,皆运骨于气也。气敛于骨,如泰华三峰,直与天接,层岚危蹬,非仙灵变化未易攀陟,寻步计里,必蹶其趾。姑举明文,如李梦阳者,亦所谓蹶其趾者。运骨于气者,如纵舟长江大海间,其中烟屿星岛,往往可自成一都会,即飓风忽至,波涛万状,东洎西注,未知所底。苟能操柁觇星,立意不乱,亦自可免漂溺之失,此韩、欧诸子所以独嵯峨于中流也。
侯方域认为,秦汉以后的经典文章均能运骨于气,即能用优美的艺术形式将思想内容阐释出来,兴会所至,气象万千,如云卷云舒,自有风姿。大则可为典册巨制,小则不失圆巧玲珑。而秦前之文,大多气敛于骨,即以深刻的思想使人高山仰止,外在的艺术形式始终只是为其宏博的内容服务。若无相应的深刻思想,而一味寻求“气敛于骨”,模仿其质朴无文的外在形式,必然是索然寡味,李东阳就是一例。
侯方域的上述议论,乃是有为而发。有明一代,散文家一直在寻找着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七子号称“文必秦汉”,字拟句摹。继而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倡唐宋古文以反拨,但终为后七子声势淹没。公安派以“独抒性灵”力矫七子,终流于俚俗鄙陋。竟陵派救公安末流之弊,又演变成幽怪诡异。“文体之变愈矫愈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侯方域提出要以唐宋大家的古文为学习对象,正如徐邻唐在《壮悔堂文集序》中所说:
明三百年之文,拟马迁,拟班固,进而拟庄、列,拟管、韩、《左》、《国》、《公》、《穀》,拟石鼓文、《穆天子传》,似矣,卒以谓唐、宋无文,则可谓溺于李梦阳、何景明之说而中无确然自信者也……侯子今十年之文则可谓离于梦阳、景明之说而中有确然自信者也……惟侯子之文,奉马迁为高曾,而实宗乎昌黎、柳州、庐陵、眉山诸子,一气磅礴,百折不移。虽举世不渝,未有以易之也。
侯方域提出取法唐宋古文,并非否定秦汉文章,而是把唐宋古文作为问津登岸的竹筏,即所谓“高矣者又欲舍八家,跨《史》、《汉》而趋于先秦,则是不筏而问津,无翼而思飞举”(《与任王谷论文书》)。明代以来,不少文人认识到秦汉之文自然浑成,无“法”可以寻觅,而唐宋古文法度井然,有迹可偱。“汉之前之文,未尝无法,而未尝有法,法寓于无法之中,故其为法也,密而不可窥。唐与近代之文,不能无法,而能毫厘不失乎法,以有法为法,故其为法严而不可犯。”(唐顺之《董中峰侍郎文集序》)侯方域高举唐宋古文的旗帜,正在于其对法的领悟,正在于认识到驰骋才气也必须“轨于法”:
余少游倪文正公之门,得闻制艺绪论。公教余为文,必先驰骋纵横,务尽其才,而后轨于法。然所谓驰骋纵横者,如海水天风,涣然相遭,薄吹扬,渺无涯际;日丽空而忽黯,龙近夜以一吟;耳凄兮目,性寂乎情移。文至此非独无才不尽,且欲舍吾才而无从者,此所以卒与法合,而非仅雕镂组练,极众人之炫耀为也。今夫雕镂以章金玉之观,组练以侈锦绣之华而已。若欲运刀尺于虚无之表,施机杼于□纹之上,未有不力穷而巧尽者也。故苏子曰:“风行水上,天下之至文也。”风之所以广微无间者,气也;水之所以澹宕自足者,质也。风之气萧然而疏,然有能御风者否耶?水之质泊然而柔,然有能划水者否耶?故曰:气莫舒于风,质莫坚于水。然则至文者雕镂之所不受,组练之所不及也。自文正公殁,而天下失其宗,后起之秀乃务求之繁淫怪诞,以示吾之才高而且博,而先民之规矩荡然无复存者矣。夫天下之真才,未有肯畔于法者,凡法之亡,由于其才之伪也。
——《倪涵谷文序》
侯方域以才情著称。论者多赞扬他骋才使气,如朱庭珍《筱园诗话》言侯方域“古文以才笔胜人,一代罕俦。叔子、尧峰、青门均不如也”。徐凤辉在《书雪苑文钞目录后》中说:“虽然,学史迁而得其呜咽顿挫、潇洒神韵,尧峰、青门、望溪诸君间有之矣。若才情横溢,震荡雄奇,直摩史迁之垒者,则商丘所独也。”但他行文并非驰骋纵横,不受框束,而是以才驭法。只不过他对法的理解较为通达,“纬云之文,矫秀高骞,吞吐出没,如夏云多奇,如秋日山阴道上,烟岚万状。余虽欲执一体以定之,不能也”(《陈纬云文序》),所以侯方域的文章能做到兼收并蓄,而自成一家。《清史列传》高度评价侯方域健于为文,“盖其天才英发,吐气自华,善于规抚,绝去蹊径,不戾于古而亦不泥于今。当时论古文,率推方域第一,远近无异词”。所谓“不戾于古而亦不泥于今”,所谓“善于规抚”,指出了他善于学习与吸收的特点。
(二)汪琬对唐宋文统的继承
与侯方域一样,汪琬接受唐宋古文诸家影响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汪琬本是康熙眼中“文学砥行之儒”(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他自己也不愿意以文章为立身之本。因此,一如传统的儒士,将“发而为文”视为立德、立功、立言之“余事”,也一如传统儒士,将六经及诸子百家视为文章之本。(www.xing528.com)
为学亦然,举凡诗书六艺、诸子百家,吾所资以为文者,亦如富家之有田亩也,故必惫精竭神,以耕且获于其中。惟其取之也多,养之也熟,则有渐摩之益,而无剽贼之疵;有心手相应之能,而无首尾舛互之病。浩乎若御风而行,沛乎若决百川四渎而东注,其见于文者如此,则亦庶几乎其可也。
——《治生说》
他所说的文章之道,就是要以诗书六艺、诸子百家为渊薮,就是要如富裕之家力田那样勤勤恳恳。他认为笃守儒家传统,立足于经籍,有了深厚的学术功底,才能在文章写作中得心应手、随心所欲。这使他的文章显得醇厚雅正,王士祯曾在《居易录》中感叹说:“海内知交甚多,至议论有根柢,终推此君。”宋荦《三家文钞》也称汪琬“力学,于书无所不窥,而尤邃于六经。其为文出入庐陵、震川间,务疏通经传阐身心性命之旨,海内以文章大家推之”。
不过,汪琬虽然对疏通经传、阐释身心性命兴趣颇浓,强调文章当有源有本,但谈到文章的具体写作过程时,他所看重的却是唐宋古文的艺术精神。一方面,他承认文章与身心性命之说相比只是“小技”;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现实生活中,正是这种“小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答陈霭公书》中,他还只是阐述文章对修身养性的作用:“文虽小技,然而其源不深者,其流不长,古人所以取喻于江海也。诚欲进求作者之指要,则上之六经三史具在,次之诸子百氏,下讫唐、宋大家诸集亦具在。”在《洮浦集序》中,他已经明确表示要给古文正宗的地位,认为它承续了儒家的传统,不可视为“小技”:“古之作者,其于道也,莫不各有所得,虽所见有浅深,所入有彼此,顾非是则其文章不能以传,虽传亦不能及于久且远。自孔孟而下,若庄、骚,若荀、扬,以讫于唐宋诸大家未有不然者也,而概以小技斥之可乎?”不过,和侯方域等人不同的是,汪琬强调给唐宋古文以足够的重视,强调给唐宋大家以极高的地位,根本原因不是从文学“技法”的角度出发,而是从载道的立场出发,是从文道合一的立场出发。其《王敬哉先生集序》云:
琬闻之:文者贯道之器。故孔子有曰:文不在兹乎?孔子之所谓文,盖《易》、《诗》、《书》、《礼》、《乐》也,是岂后世辞赋章句,区区俪青妃白之为欤?……人之有文,所以经纬天地之道而成者也。使其遂流于晦且乱,则人欲日炽,彝伦日斁,田地之道将何托以传哉!嗣后陵迟益甚,文统、道统于是歧而为二。韩、柳、欧阳、曾以文,周、张、二程以道,未有汇其源流而一之者也。其间厘剔义理之丝微,钻研学问之根本,能以其所作进乎孔子者,惟朱徽国公一人止耳。
在他的眼中,朱熹才是文道合一的典范。可见在本质上,他还是一个“砥行之儒”。不过他自身的文风,主要是受到了唐宋古文大家尤其是欧阳修等人的影响。而“海内以文章大家推之”,正在于“其文出入庐陵、震川间”。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古文的疏通畅达,确实近于欧阳修、归有光,但追根溯源,则是受到了唐代大家柳宗元、李翱等人的影响,“若其文章,溯宋而唐。明理卓绝,似李习之(翱);简洁有气,似柳子厚(宗元)”(计东《生圹态》)。不过,汪琬自己认为他受南宋诸家影响更大。他曾在《与梁曰缉论类稿书》中说:“今之读某文者,不曰祖庐陵,即曰称震川也。其未读某文者,亦附和云云,悠悠耳食之论,某闻之未尝心服而首肯也……某尝自评其文,盖从庐陵入,非从庐出者也。……至谓源流派别出于南渡诸家,苟非知己,不能深悉其本末,洞然如此。”
(三)魏禧对唐宋古文大家艺术的总结
魏禧认为文章发展到唐宋,已经相当完善,从体制与表现艺术上,后人已经很难超越了。“吾则以为养气之功,在于集义;文章之能事,在于积理。今夫文章,六经四书而下,周秦诸子,两汉百家之书,无体无所不备。后之作者,不之此则之彼。而唐宋大家,又取其书之精者,参和杂糅,铸古人以自成,其势必不可以更加。”(《宗子发文集序》)因此,他主张学习文章必须以唐宋古文为门径,“魏、晋以来其文靡弱,至隋、唐而极,而韩愈、李翱诸人崛起八代之后,有以振之,天下翕然敦古。梁、唐以来无文章矣,而欧、苏诸人崛起六代之后,古学于是复振”(《日录·杂说》),所谓“善为文者,以六经为寝庙,《左》、《史》为堂奥,唐宋大家为门户”(《答孔正叔简》)。
唐宋大家古文成就甚高,风格多样,“唐、宋八大家文,退之如崇山大海,孕育灵怪。子厚如幽岩怪壑,鸟叫猿啼。永叔如秋山平远,春谷倩丽,园亭林沼,悉可图画;其奏箚朴健刻切,终带本色之妙。明允如尊官酷吏,南面发令,虽无理事,谁敢不承。东坡如长江大河,时或疏为清渠,潴为池沼。子由如晴丝袅空,其雄伟者,如天半风雨,袅娜而下。介甫如断岸千尺,又如高士豁刻,不近人情。子固如陂泽春涨,虽漶漫而深厚有气力”(《日录·杂说》)。但是,即使唐宋八家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然诸家亦各有病,学古人者知得古人病处,极力洗刷,方能步趋;否则,我自有病,又益以古人之病,便成一幅百丑图矣”(《日录·杂说》)。以唐宋大家为学习对象,也要注意选择其长处,否则也只是优孟衣冠,全无生气。“或问:学八大家而不善,其病何如?曰:学子厚易失之小,学永叔易失之平,学东坡易失之衍,学子固易失之滞,学介甫易失之枯,学子由易失之蔓,惟昌黎、老泉少病。然而昌黎易失之生撰,老泉易失之粗豪,病终愈于他家也。”(《日录·杂说》)
总之,魏禧一方面强调作文必须有所本,必须向前人学习,“古人文章无一定格例,各就其造诣所至、意所欲言者发抒而出,故其文纯杂瑕瑜,犂然并见。至于后世,则古人能事已备,有格可肖,有法可学”(《日录·杂说》);另一方面,必须转益多师,不能亦步亦趋,要有自己的真体悟、真感受、真兴会,“古人法度犹工师规矩,不可叛也。而兴会所致,感慨悲愤愉乐之激发,得意疾书,浩然自快其志,此一时也,虽劝以爵禄不肯移,惧以斧钺不肯止,又安有左氏、司马迁、班固、韩、柳、欧阳、苏在其意中哉”(《答计甫草书》)。“株守古文之法”与“师心自用”均不可取。“今天下治古文终矣。好古文者株守古文之法,而中一无所有,其弊为优孟衣冠。天资卓荦者师心自用,其弊为野战无纪之师,动而取败”(《宗子发文集序》),“今天下之文,最患于无真气。有真气者,或无特识高论,又或不合古人之法。合古法者,或拘牵摹拟,不能自变化。是以能者虽多,瑰玮、魁杰、沉深、峻峭之文,所在而有,求其足自成立,庶几古作者立言之义,则不少概见”(《任王谷文集序》)。归根结底,学习唐宋古文大家文章,要能做到“学古人而不袭其迹”。“学古人而不袭其迹,当由何道?曰:平时不论何人何文,只将他好处沉酣,遍历诸家,博采诸篇,刻意体认。及临文时不可著一古人一名文在胸,则触手与古法会,而自无某人某篇之迹。盖模拟者,如人好香,遍身便佩香囊;沉酣而不模拟者,如人日夕住香肆中,衣带间无一毫香物,却通身香气迎人也。”(《日录·杂说》)
正因为反对“野战无纪之师”,魏禧为文特别强调法度,也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规矩格法,如所谓的翻旧为新之法:
善作文者有窥古人作事主意,生出见识,却不去论古人,自己凭空发出议论,可惊可喜,只借古事作证。盖发己论则识愈奇,证古事则议愈确,此翻旧为新之法,苏氏多用之。
——《日录·杂说》
首尾照应之法:
又文字首尾照应之法,有明明缴应起处者,有竟不顾者,有若无意牵动者,有反骂破通篇大意实是照应收拾者。不明变化,则千篇一律,而文亦易入板俗矣。
——《日录·杂说》
宾主之法:
韩文入手多特起,故雄奇有力。欧文入手多配说,故委迤不穷。相配之妙,至于旁正错出,几不可分,非寻常宾主之法可言矣。
——《日录·杂说》
古文接处用提法与转处用驻法:
又古文接处用提法,人所易知;转处用驻法,人所难晓。凡文之转,易流便无力,故每于字句未转时情势先转,少驻而后下,则顿挫沉郁之意生。譬如骏马下阪,虽疾驱如飞,而四蹄着石处步步有力。若驽马下峻阪,只是滑溜将去,四蹄全作主不得。更有当转而不用转语,以开为转,以起为转者。以起为转,转之能事尽矣。
——《日录·杂说》
三、清初三大家的古文艺术
(一)侯方域的“以小说为古文辞”
前人对侯方域的散文成就评价很高,清人邵长衡说:“明季古文辞,自嘉、隆诸子,貌为秦汉,稍不厌众望,后乃争矫之,而矫之者变愈下,明文极敝,以讫于亡。朝宗始倡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日,遂以古文雄视一世。”(《侯方域传》)侯方域的散文主要收录在《壮悔堂文集》中,以序书、奏议、传记、论策为主,诸体兼备,内容富赡。日人安艺赖襄曾经评说:“侯叙传最长,序次之,记又次之,论最下,而时策则不然,或殁后杂收少作故尔。”(《书侯方域集后》)这一评价,大体是准确的。
侯方域的序传历来最受人关注。侯方域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游两都,历边塞,浮江淮,尽吴越”(徐作肃《壮悔堂文集序》),江山之恨,黍禾之悲,人事聚合如风飘烟散,对其触动最深,所谓“流连感慨,于世道人心之际,未尝不三致意焉”(任元祥《侯朝宗遗稿序》)。这些感喟,便寄寓在他的人物传记之中,如《李姬传》、《贾生传》、《马伶传》、《司成公家传》、《任源邃传》等。这些传记,或志殉难的抗清志士,或绘落魄失志的文人,或写刚直不阿的朝臣,往往从小处落笔、细处着色,娓娓谈谈,絮絮叨叨,正如其在《与任王谷论文书》中总结作文之法时所言:
行文之旨,全在裁制,无论细大,皆可驱遣。当其闲漫纤碎处,反宜动色而陈,凿凿娓娓,使读者见其关系,寻绎不倦。至大议论人人能解者,不过数语发挥,便须控驭,归于含蓄。若当快意时,听其纵横,必一泻无复余地矣。譬如渴虹饮水,霜隼博空,瞥然一见,瞬息灭没,神力变态,转更夭矫。
所谓描摹人物形象的“闲漫纤碎处”,大体而言,即指典型细节,如《徐作霖张渭传》中的酒后骂座,《贾生传》中的元宵斗酒,《司成公家传》中温体仁诋毁朝臣的丑态。又如《李姬传》短短六百字,大量篇幅却在记述传主的三段对话:
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
一个刚烈女子的形象呼之欲出。《任源邃传》为抗清志士任源邃立传,浓墨重彩进行渲染的是他被捕后仍立而不跪、大义斥贼、不屈而死的情节:“远邃睁目曰:‘若独非故明臣乎?我恨不杀汝,何跪为?’乃断头而死。”与这位平民出身的志士相对照的是“四大藩镇降三,江南将相握兵者亦或窜或降”。《马伶传》描述马伶与李伶的较量,选择李伶的失声匍匐来烘托马伶的技高一筹,“描写曲尽,在无关系中写出极有关系”(黄宗羲《明文授读》卷五十五)。
这种重情节、细节、场面的写作方法,同小说家的笔法技巧很接近,因此也有人指责侯方域“多唐人小说气”(吴旋德《初月楼古文绪论》),“致近俳优”(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其文之佳者,尚不出小说家伎俩”(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尤其是汪琬,对这种写法颇不以为然:“太史公曰: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夫以小说为古文辞,其得谓之雅驯乎?既非雅驯,则其归也,亦流为俗学而已矣。夜与武曾论朝宗《马伶传》、于一《汤琵琶传》,不胜叹息。”(《跋王于一遗集》)汪琬所叹息的,是侯方域用小说传奇体打破传统的古文写法,这正是侯方域在散文创作上的重要突破。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即云:“或讥其有小说气,此宗八家义法之说也。若如其言,则左、马当受讥弹。……汪琬轻方域,题《壮悔堂集》举‘末年来吴下,欲刻其集,集中有未脱稿者,一夕补辍立就’一事,以讥其文。方域目中何尝有汪琬,而汪琬心中时时有一侯方域。论者或谓以是知汪定不及侯。”
传记之外,侯方域的其他文体也善于写人。其赠序文往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的性情状貌跃然纸上。如《赠丁椽传》中谨慎廉洁的丁椽、《为司徒公赠万将军序》中的儒将万钦、《代司徒公赠周生序》中的有为少年、《赠陈郎序》中的敦厚长者,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送徐吴二子序》开篇即云:
侯子既放,涉江反棹,栖乎高阳之旧庐,日召酒徒饮醇酒,醉则仰天而歌《猛虎行》。戒门者曰:“有冠儒冠、服儒服而以儒术请间者,固拒之。”于是侯子之庭,无儒者迹。
放浪形骸之情状,不难想见。其墓志铭也善于运用“小说”笔法。如《郭老仆墓志铭》写郭老仆嗜酒惫懒:
然老仆不事事。司徒公尝遣视南圃之墅,久之,所司皆荒失。命人迹之,则老仆自携琵琶,与一妇人饮于鹿邑之城门楼。司徒公怒,斥之,不使近。戊辰,赴官京师,老仆固请从,至则日酣饮于城隍市;司徒公朝所命,老仆暮归,醉而尽忘之。司徒公怒而骂,老仆则倚壁而鼾,鼾声与司徒公之骂声更相间也。积二岁余,以为常。
徐凤辉《节雪苑文钞目录》高度肯定侯方域的散文成就,也正是着眼于他的写人艺术:“方域步骤史迁,而才足以远之,故行文矫变不测,如健鹘摩空,如鲸鱼赴壑,读之目炫魂惊,令人叹绝。……若才情横溢,震荡雄奇,直摩史迁之垒,则商丘所独也。”
王树林先生则认为侯文确以序传为长,“但其论九首,六篇皆史论,多借史明志,有血有肉,无枯燥感,而书信中驳斥阉党孽余的驳论文,更是写得有理有据,义正词严”(《侯方域文集校笺》)。侯方域的书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写给师友,一类写给奸佞。前者如《与吴骏公书》、《与方密之书》等,多抒写怀抱,情致婉转;后者如《答田中丞书》、《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笔锋犀利,刚劲有力,后人所称颂的,就是这类文字。
(二)汪琬的谨守古文法度
汪琬作文,讲究法度,注重追求古文的传统审美风格。对于汪琬与侯方域散文风格之间的差异,魏禧曾有过生动的描述:
伏承下问某公文得失,似不以禧为狂惑而可与言,敢言其所及见以相质。禧尝好侯君、姜君及某公文,今又得足下。窃谓足下文多高论,读之爽心动魄,失在出手易而微多。韩子曰:“及其醇也,然后肆焉。”侯肆而不醇,某公醇而未肆,姜醇肆之间,惜其笔性稍驯,人易近而好,意太多不能舍割。然数君子者,皆今天下能文之人,故其失可指而论。某公之不肆,非不能肆,不敢肆也;夫其不敢肆,何也?盖某公奉古人法度,犹贤有司奉朝廷律令,循循缩缩,守之而不敢过。……某公文得力在欧、王之间,而碑志最工。法度谨严,于碑志最得宜,是以冠于诸体。
——《答计甫草书》
计甫草是汪琬的弟子,文中的“某公”即指汪琬。魏禧认为侯方域是“肆而不醇”,汪琬是“醇而不肆”。侯方域才华横溢,但不够雅正沉稳;汪琬学有根柢,雅正醇厚,但缺乏兴会感奋之辞。魏禧还进一步指出,汪琬并非毫无才气,“非不能肆,不敢肆也”,乃是谨守古文法度,不愿越雷池一步。所以他的诸文体中,碑志传记之类的文字最为出色。总之,汪琬和侯方域一样善于写人记事,不过汪琬反对用小说笔法,他追求的是传统古文雅洁庄重的风格,出语简明,极少形容夸饰,叙事往往不动声色。即使出现细节描写,也说得平实从容,这也就是宋荦所说的其文有温粹雅驯之美,而无钩唇棘吻之态。如其《江天一传》、《陈处士墓表》、《侯记原墓志铭》、《金孝章墓志铭》、《周忠介公遗事》等,大都写得辞质而赡,意简而明,醇雅有度。
对抗清义士江天一,魏禧也曾为之立传。魏禧所述,颇为翔实,对江天一不因私谒官,对其拒金,对其表彰割肝救姑的妇人,对其抗清就义及死后遭诘难等事情,一一道来,虽使江天一的形象十分丰满鲜活,但由于缺乏剪裁,面面俱到,难免有杂乱之感。而汪琬所作《江天一传》,字数仅为魏文的一半,重点叙述其如何退兵,如何慷慨赴难大节,至于为金声上书辩冤、表彰淮安民妇等事件,则略述而已。汪文文字虽极为简约,但江天一的音容笑貌与铮铮铁言却能毕现于眼前。如云: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汪琬在《与周处士书》一文中说:“仆于词章之学,本无深解,三四年以前,气盛志锐,好取韩、欧阳诸集而揣摩之,日复一日,渐以成帙……而复取韩、欧阳集伏读而深思之,未尝不叹其才识之练达,意气之奔放,与夫议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能望其肩项也。”(《钝翁类稿》卷十八)汪琬揣摩欧阳修文集,文风也深受其影响,其议论文字摒除了明末以来的新奇纤佻、叫嚣粗豪之习,形成了清约质朴的风格,“能贯经与道为一,而著之为文,洋洋乎积万言,而沛然不悖于圣人之道”(计东《钝翁前后类稿序》);其序记文字清俊不俗,也与明遗民粗头乱服之文、台阁新贵清丽华美之文迥然有别。如《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
诸曹失之,一郡得之,此十数州县之庆也。国家得之,交游失之,此又二、三士大夫之憾也。吾友王子贻上,年少而才。既举进士,於甲第当任部主事,而用新令,出为推官扬州,将与吾党别。吾见憾者方在燕市,而庆者已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矣。
王子勉旃:事上宜敬,接下宜诚,蒞事宜慎,用刑宜宽,反是罪也。吾告王子止此矣。
朔风初劲,雨雪载途,摇策而行,努力自爱。
短短一百四十一字,却写得回环往复,曲折婉转,声情摇曳。临别所作赠言,既是作者人生体验,又是对王士祯的期待,还有对友人前途的忧虑。其他如《容安轩记》、《读书斋记》、《计氏思子亭记》、《尧峰山庄记》、《姜氏艺圃记》等记游文字,也是传诵一时。绘景清新,情韵流动。如《姜氏艺圃记》写艺圃景脱尘不俗,客人四至,“高贤胜境交相为重”,最后感慨道:“吴中园居相望,大抵涂饰土木,贮歌舞而夸财力之有余。彼皆鹿鹿妄庸人之所尚耳!行且荡为冷风,化为蔓草矣,何足道哉!何足道哉!”《传是楼记》记述吴乾学建立藏书楼的良苦用心,最后也感叹道: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叙事简约,议论深沉而不浮泛,识见特出,郁勃之气流荡在字里行间。
(三)魏禧的踔厉风发
一般认为,魏禧的散文可以以隐居、出游为标志分为三个阶段。其始提倡读书经世,“禧窃以为明理而适于用者,古今文章所作之本”(《答曾君有书》),“平生论文,主于有用于世”(《俞右吉文集叙》)。所以这一时期,魏禧尤其喜爱《左传》与苏洵等人的文章,致力论策制科,为文求广博致用,崇尚雄健浩瀚之风,好议论而几同于论策。其后与兄弟友人隐居于翠微峰,躬耕自食,切摩读书,谈诗、论文,沐风、听雨、望月,流露出独立倚世、卓然自贞的遗民风范,故亦弃时文而为古文,自削繁博而精杰益出。魏禧曾言“文章视人好尚,与风土所渐被”,并曾以司马迁为例,说明他纵游江南诸省后,“其文奇恣荡轶,得江南、江海、烟云、草木之气多也”。魏禧称颂曾庭闻“近二十年则出入西北塞外,尝独身携美人,骑马在西北,其文又一变”,以至“句格法昌黎,而苍莽、勃萃、矫悍,尤多秦气”(《曾庭闻文集序》)。漫游江淮吴越后,魏禧的文风也为之一变,虽其精悍之气不可逼视,但恣肆中渐多烟波呜咽之声,一唱三叹,不无低回之态。
与侯方域一样,魏禧也善于用细节写人,不过他取材求奇,工于刻画,略加点染,人物即神采飞扬,呼之欲出。其中最为人瞩目的是那些记录山林隐逸、侠客壮士的传记文,如《高士汪风传》、《大铁椎传》等。前者为刚介自守的遗民作传,渲染其高蹈离世;后者为沉沦草野的侠客立传,突出其身怀绝技却不为世用,神情毕现,豪爽照人,其决斗场面尤写得惊心动魄: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此外,魏禧还多为市井奇人、君子烈妇立传,总能抓住传主的特征,写出其风采,如《卖酒者传》、《瓶庵小传》、《独奕先生传》、《谢廷诏传》等莫不如此,既有淋漓尽致的描摹,也有纡徐动荡的抒情,兼有欧、苏之长,即“个个呼之欲出,赫然如立眼前”(徐起云语)。前人所谓“凌厉雄健,饶有豪迈之气”,在这类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魏禧状物写景也能做到摇曳生姿,韵味无穷。其《白渡泛舟记》写至白渡拜访萧孟镕,记文中写清溪、平坡、绿草、黄犊、高树、远山,皆历历如绘:
门临清溪,平坡曼衍,绿草延缘,洲诸迥闲。黄犊乌犍,散牧其间,或猋或饮,或寝或奔。隔岸有高树断林,屋瓦上下,隐隐见大江。远山黛横,平截天末。
魏禧的山水记、亭台记等往往能文随意变,如《翠微峰记》以叙事为媒介,《吾庐记》以记人为手段,大多突破常规写法。其诸多画记如《燎衣图记》、《画猫记》、《尤展成像记》等,常能翻空出奇,以议论取胜。如《看竹图记》作于四十九岁之时,通过叙写戴苍为作者所画的《看竹图》,抒写胸次,“慨然太息,将复闭户不出”,感叹“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所能结交的一些朋友不再是前朝的遗民。
当然,最能体现魏禧豪迈之风、纵横之气的,还是他的议论文字。如其《留侯论》之踔厉风发、意态淋漓,《伊尹论》之剀切犀利、矫如龙蛇,《陈胜论》之驰骤顿挫、波澜老成,《晁错论》之奇恣变化、壮浪纵宕,都为后人所叹服。魏禧强调“积理”、“练识”,故其为文笔力强,造语奇,取境阔,而蓄势远,章法变幻,横跨古今。魏禧也自豪地说:“吾好穷古今治乱得失,长议论,吾文集颇工论策。”(《与诸子世杰论文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