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研究:探析《荀子》的艺术成就

先秦散文研究:探析《荀子》的艺术成就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子》行文中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有力,这种深入浅出的论说方式使读者更易接受。在荀子的文章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先秦散文研究:探析《荀子》的艺术成就

三、《荀子散文艺术成就

诸子散文发展到《荀子》,已更趋成熟完善,与孔、孟著作相比,已从语录、对话而发展成为成熟的专题论说文,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要而言之,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荀子》已经注意谋篇布局,已具有结构严谨、体制成熟、篇幅宏伟、逻辑严密的特点。如《不苟》一文: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诗》曰:“物其有矣,惟其时矣。”此之谓也。

文章开篇便提出总论点,“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然后,从“行”“说”“名”三方面进行论证。论证结束后,便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并与前文相呼应。《劝学》《王制》《富国》《天论》等篇也都显示出结构严整、论证层层深入、逻辑周密的特点,标志着我国议论散文的成熟和完善,已成为后世论说文体的典范。

第二,荀子散文论理深透,善于运用类比方式反复说明问题,在选语用词上,整齐简练,既长于说理,又不乏于文采。《劝学》即是这样的名篇,也是《荀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很好地体现了荀子的雄辩风格。“劝学”,即劝勉学习的意思,文章中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目的、途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是全面、系统地反映荀子的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章,他在《劝学》中说: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而后广取譬喻,文字浅显而含义深切,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显示了善于说理的特点。在这段话中,荀子提出学习是不可以终止的,并用通俗贴切的巧喻来说明学习能够提高人的水平,即从“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事件中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荀子认为君子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使自己博学多闻,一方面也要常常检讨自身的行为,这样才会明智而不会有所过失。结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照应首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仅为一节。全篇层层论述关于学习的道理,脉络清晰,十分完密。每段都会阐明一个问题。如下面一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此段紧承上文先提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肯定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假物”的重要性。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作结,条理十分清楚。“善假於物”,即善借助于外物。作者认为学习不能够只是“终日而思”,不能整天在那里闭门空想,而是要利用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站在前人已经达到的高度进行再创造,只有借助于学,才能够增加本领,增长见识,做到事半功倍,从而取得成就。再看《劝学》的最后一段: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此段说理十分周密,构思完整,层层深入。语言也于整齐中之富于变化,四句一排,而每排句型又有所不同,这一特点在战国诸子散文中是比较突出的。

总之,《劝学》一文说理精密,令人折服,堪称古代哲理散文之佳作。文章以大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做论据,巧比博喻,令人目不暇接。文章多用排比句,整齐流畅,美于诵读,便于记忆,许多句子已成为千古格言,至今仍流传于我们的口中,指导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第三,引物连类,设喻明理,显示出学者之文的特征。《荀子》行文中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有力,这种深入浅出的论说方式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特点,在《劝学》中表现地尤为突出,开篇即用生动的比喻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劝学》在探讨学习态度的时候,也运用比喻的方式,十分深刻而生动地论述了学习贵在积少成多,循序渐进,更贵在坚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此段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河以成江海”等比喻,生动地指出应当具备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文章想象丰富,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在对具体形象的感受中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在句法上,这些比喻又重叠排列,构成了不少对偶和排比句式,整齐而流畅,辞采缤纷,气势恢宏。

在荀子的文章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强调作者观点,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揖者”“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等,显得文章气势浑厚,说理流畅;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放在一起设喻,形成鲜明对照,让读者从对比中明白道理,如将“朽木”与“金石”对照,“骐骥”与“驽马”对照;有时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时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作进一步论证;有的比喻只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总之,大量的比喻论证增加了论证力量。同时,这些句式使文章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气贯长虹。这种写法显示了《荀子》散文的独特魅力,在中国散文史上也是罕见的。

第四,《荀子》中还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文章,显示出创作的主动性及文学色彩,即《成相》和《赋》。

《成相》全篇基本上用三三七的句式写成,属于韵文。据后人研究,这是当时的一种民间说唱的文学形式,是荀子在学习民间文艺形式的基础上的创新之作。试读《成相》: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

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www.xing528.com)

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曷谓罢?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埶移。

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天下为一海内宾。

……

全篇以“请成相”开头,“成”即奏,“相”即乐器,即今天“打起鼓”“敲起锣”之意,是说唱文学惯用的开场套语。荀子是先秦时代唯一进行这种通俗化的文学创作的人。这种形式对有如后世大鼓、弹词之类的曲艺作品,实具开创之功。

《赋》是一篇更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荀子是以“赋”名篇的第一人,历来被视为赋体的始祖之一。《汉书·艺文志》载,《荀子》赋原有十篇,但今仅存《礼》《知》《云》《蚕》《箴》五篇,其中《礼》《知》为说理之赋,《云》《蚕》《箴》则为咏物之赋。其形式大致是这样,前段设谜,以四言韵语围绕谜底铺陈形容,后段点题,最后以结语揭示谜底。试读《箴》: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此夫始生巨,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

这篇赋以问答体的形式写成,前半设谜,问者以铺陈的手法从不同的方面讲到一种日常用物的特点,比如“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是说用竹子做成的针,它原本长在山冈,现在作为一种家用的工具被放在厅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它没有智慧,也没有技能,却能够缝制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它不从事盗窃,却穿洞而行;“以能合从,又善连衡”,它还能像那些纵横家那样东西南北穿梭奔忙;“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它既能覆盖老百姓,又能装饰帝王,等等。后半破谜,答者也是先由说它的特点开始猜测,比如说它“无羽无翼,反复甚极”,“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最后才说出这东西就是“箴(针)”。荀子的《赋》在体制上成为后来盛极一时的汉赋的渊源之一,在文学语言的铺陈描述等手法上也都给汉赋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课程资源索引

小卡片

(1)性恶论: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著名的“性恶论”。对于人性的探索表现了对人本体的重视,反映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儒家对人性的讨论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对人性的探讨缺乏深入的论述。孟子为了推行仁政学说及王道主张提出了“性善论”,以向当时的君主说明仁政学说、王道主张的简便易行。荀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这一观点在其《性恶篇》中有比较细致的表述:“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他认为如果放任人性中这些恶的东西,天下就会乱套,所以必须用礼、法给以干预。他提出“其善者伪也”,人性中美好的东西都是“人为”的结果,是实行法制和教育的结果,可见,他提出的“性恶论”也是为其重视法制和教育提供的理论依据。

(2)制天命而用之:对于天人关系,荀子批判了从西周以来流行的天命论,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自然观,就是说自然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提出的“明于天人之分”,就是强调要明确“天”与人的职责。人就是要“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突破了儒家的传统,不再敬畏上天,表现出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反映了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新见解。这在战国时期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史上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进步意义。当然,荀子的思想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明于天人之分”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也坚决反对“与天争职”,即人也不能去干预自然,实际上是不主张人类去研究自然,探索自然。

●核心链接

(1)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先秦散文研究》视听教材。

(2)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

(3)杨义主编,曹道衡选注·译评:《先秦散文选评》,岳麓书社

(4)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齐鲁书社。

●思考与练习

1.荀子的进步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论荀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3.分析荀子《劝学》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