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通俗易懂,善用排比,生动形象

先秦散文:通俗易懂,善用排比,生动形象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虽然是一个极为简短的寓言,但故事幽默,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排比与对比也是孟子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先秦散文:通俗易懂,善用排比,生动形象

四、语言通俗,长于譬喻,善用排比,形象生动

与《论语》的格言警句式的说理不同,孟子的说理议论,不饰古奥华丽,但求通俗易懂,加之又性情刚直,喜欢直抒胸臆,形成了平易率直的语言风格,但是,孟子的语言平实,却绝不平淡,相反,他的语言又总是精炼简约,警策动人的。有时,寥寥数语便揭示出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使阅读者印象深刻。例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等等,均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正是由于它的通俗易懂而又内涵深刻所致。

孟子还善于使用比喻的手法和寓言的形式,借助形象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显豁易懂,他用人们手指有病懂得求医的事例,说明了心灵有病更需医治的道理:“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同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告子上》)又如用一曝十寒的比喻,说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告子上》)其他的如五十步与百步之喻、缘木求鱼之喻、察秋毫与见舆薪之喻等等,或正反对比,其理自显;或大胆想象,出人意料。他的比喻既简洁明了,又形象生动,不仅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深刻的道理,又能于警策中富于生活情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与同时期的作家比较,孟子也非常喜欢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与《庄子》中借助大量的神话故事与动物寓言不同,《孟子》中的寓言的主角大部分都是人,而不是动物或其他怪力乱神,这也显示出孟子的特立之处。显然,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更加注重文章的讽刺意义。如“拔苗助长”的故事: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简短的几句话,就把一个急于求成、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也揭示了如果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好的动机也不可能得到好的效果的道理。这虽然是一个极为简短的寓言,但故事幽默,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在《离娄下》篇中,孟子还讲述了一个《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以批判现实社会中的伪君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故事写一个终日在外行乞、回家却向妻子吹嘘自己如何在富贵人家吃够酒肉的齐人的故事,看似稀松平常,但却暴露出当时的一些追逐功名利禄之徒,虽背地里龌龊不堪,人前却蝇营狗苟、招摇撞骗的一些伪君子的丑恶嘴脸。故事虽已历经千年,但在今天依然有很多的警醒世人的意义。

排比与对比也是孟子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孟子文章的气势与锋芒,多通过排比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气呵成,犀利明快,如《梁惠王上》篇中的《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www.xing528.com)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为了让齐宣王亲口承认其志在六国,成就霸业,孟子对只是笑而不言的齐宣王采取了迂回曲折的办法,用一连串排比式的疑问句让齐宣王自己对这些问题进行否定,从而引出他的真正的“大欲”,欲擒故纵,这一连串的发问本身已使得孟子在对话中优势尽显,气势凌人,为下文进行了极好的铺垫。

其他的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等等,论述中把许多事物排列在一起,一气贯下,使得文章坚实有力。孟子也喜欢运用对比句,例如,“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这种语句反差极大,对比明显,可以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课程资源索引

小卡片

(1)农家:农家也是“九流十家”之一,他们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即人人都要参加劳动,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之后再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这一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剥削的良好愿望,所以也吸引了一批热情的支持者。但他们的理论和主张也存在着反对社会分工的致命缺陷,所以,受到了孟子的批判。

(2)以气制胜:孟子的精神人格决定了孟子散文的风格,孟子的散文气势磅礴、长于辩论,具有雄辩家的气概亦即“以气制胜”的特点。孟子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说过“说大人,则藐之,无视其巍巍然”,他蔑视权势,淡薄富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傲然儒者的气派使他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他非常善于辩论,时而循循善诱,使对方不便于断然拒绝;时而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气势,使对方无言答辩。

●核心链接

(1)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先秦散文研究》视听教材。

(2)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

(3)杨义主编,曹道衡选注·译评:《先秦散文选评》,岳麓书社

(4)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齐鲁书社。

●思考与练习

1.谈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2.简论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