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其人与其书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城人),生卒年不详,但根据其曾游历于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等国的经历,以及元代程复心的《孟子年谱》记载来看,孟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
孟子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幼年丧父,相传孟子曾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但在诸侯争霸的时代,孟子的家族早已家道中落、家境贫寒,但孟子却在其母亲的教育之下成为一个矢志好学之人,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仍被传为美谈,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千古佳话。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也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可见,母亲的良好教育是他成长的重要条件。
《史记·孟荀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荀子·非十二子》篇也把子思、孟轲列为一派,后世称“思孟学派”。他继承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并将其发展为“仁政”学说。他一生的大部分经历都在周游列国,游说天下,希望能得到诸侯的重用,从而能用他的“仁政”学说结束当时纷扰动乱的社会局面,实现天下统一安定的局面。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孟子曾游说邹、任、齐、鲁、宋、梁(魏)等国,在当时极度功利的政治氛围下,诸侯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希望通过迅速而有效的手段实现霸业。因而,梁惠王、齐宣王这些大国诸侯都认为他的主张不合时宜,其“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所以根本没有人重视他的思想。孟子虽然周游列国,却从未做过官,一生从事思想传播与教育事业。这种与政治权力中心不即不离的状态,也成为后世某些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www.xing528.com)
孟子和孔子一样,晚年时回到故乡,从事讲学与著述,与学生们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一方面继续整理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孟子》。孟子是继承和发展儒家学说的新代表,也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被尊号“亚圣”,在中国思想史、政治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孟子被称为“亚圣”及“孔孟并称”也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儒家虽然早已被称为“显学”,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始终都没有受到诸侯们的青睐。从西汉开始,统一的封建制的政权建立,需要一套能够维护它的稳定、和谐和长治久安的思想理论,儒家以“礼”为核心的等级伦理制度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至汉武帝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给了儒家最高的学术思想地位,也给了儒家很高的政治地位。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理论愈来愈受重视,儒家的著作也被列为经典,甚至被立为学官,并有人专司传授。在这种形势之下,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在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立传,至东汉时代,就有人称他为“亚圣”。
孟子及其著作到唐代以后,地位更是日见其高。中唐时期的韩愈在其《原道》一文中提出了“道统说”,“道”,指的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孔孟之道”。韩愈认为,千百年来,传承儒家此道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原道》卷十一)。韩愈认为能真正继承“道统”的人物,只有孟子一人,只有“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宜行”(《韩昌黎全集》卷十一《读荀》)。韩愈还认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给予孟子其人其书以很高的地位,就此开始了对孟子的升格运动。
最早将《孟子》视作经书的是在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楷书包括《孟子》在内的“十一经”于石刻之上。到了宋代,宋太宗又加以翻刻,《孟子》始由子书而跃升为经典。孟子其人其书自此日益为世人重视。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南宋时期的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使得《孟子》终成“四书”之一。至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均将程朱理学钦定为官学,朱熹所作的《四书章句集注》更是被官方钦定为教科书,为科举考试必备的教材,天下士子自然要将《孟子》及朱熹为之所作集注读得烂熟。元代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正式诏封为“亚圣”,其在儒家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至此,孟子其人其书也完成了成“圣”成“经”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