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分析:《庄子》的三言比喻

先秦散文分析:《庄子》的三言比喻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认为人生是不自由的,即“有待”的,天地之间的一切东西都是受到别的东西的约束和制约的。庄子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两个比喻来说明受到生命长短的限制,他们的认识能力也是有局限的,这也是在讲“有待”。一个“有待”的问题,庄子不厌其烦地用了那么多的寓言和比喻来说明,这就是所谓的“以卮言为曼衍”。

先秦散文分析:《庄子》的三言比喻

一、《庄子》“三言”和比喻

“三言”即卮言、重言、寓言。《庄子·天下》篇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img30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意思是说,面对这个浑浊黑暗的社会,不需要用庄正严肃的话来讨论问题,所以就用那些看起来似乎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卮言、重言、寓言来论说事理。

卮言,“卮”是大酒杯,所谓“以卮言为曼衍”,就是用自然流露出来的语言,用层出不穷的寓言、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就像给酒杯里面倒酒一样满而不止、溢而不停,让它流溢散漫一般的把道理传播开来。举例来说,《逍遥游》的前半部分,即从开头到“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最为典型的卮言。这里,我们只看其中的一小部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逍遥游》是集中表现庄子人生观的重要文章。庄子认为人生是不自由的,即“有待”的,天地之间的一切东西都是受到别的东西的约束和制约的。而他偏偏要去追求“无待”的境界,即“逍遥游”的境界,也就是绝对自由的境界。《逍遥游》的前半部分集中讲了“有待”两个字。庄子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运用大量的寓言和比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复地就此进行说明。他先虚构出天地之间最大的鲲,鲲化而为鹏,可以水击三千里,可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可以从北海飞到南海,但是,它的飞行是有条件的,“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它只能借助六月海动时刮起的大风才可以从北海飞到南海。接下来,他把同样的故事又叙述了一遍,进一步强调它的飞行是有条件的:“去以六月息者也”,“六月息”就是六月海动时刮起的大风。他在这里重复了同样的故事,引用《齐谐》一书的说法以资佐证,这就是“以重言为真”,是典型的“重言”的运用。接着庄子用水和漂浮物之间的关系为喻来说明“有待”;然后再次强调大鹏能高飞九万里,由北海飞到南海,是因为有大风在它的下面,以此为喻说明“有待”;接着庄子用近、中、远三种距离不同的旅游作比喻,指出旅游都有对食物的依赖,也就是“有待”,并由此说明事物无论大、小,都是“有待”的。庄子借此指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即是说智慧小的不理解智慧大的,寿命短的不理解寿命长的。庄子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两个比喻来说明受到生命长短的限制,他们的认识能力也是有局限的,这也是在讲“有待”。再下来,庄子又引出了“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的神龟、“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又由物及人提到了活了七百岁的彭祖,众人都想活到像彭祖那样的寿命,不是显得太可怜了么?言下之意,这些人的见识也是有局限的,是“有待”的。就“有待”的问题,庄子又讲到“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可以“御风而行”,一次就可以飞十五天,更重要的是他还放弃了对世俗之福的追求,那他也就不会被世俗所牵累了。他该是“逍遥游”了吧?还不是!庄子说,他还是“有所待”的,没有风他能飞行吗?一个“有待”的问题,庄子不厌其烦地用了那么多的寓言和比喻来说明,这就是所谓的“以卮言为曼衍”。这一手法在《庄子》中运用很普遍,如《养生主》《秋水》《知北游》《山木》等篇也都运用了这一方法。

所谓“以重言为真”,即讲一个道理或描述了一个形象时,再引经据典或借用他人之语重复以证之,让人信其为真。如前边所引的《逍遥游》中,开头他就描述了大鹏乘风飞行的壮观景象,接着他又引用《齐谐》一书的说法以资佐证,再到文章的后面他还引用《列子·汤问》,把这相同的故事再叙述了一遍。也有人把它读为“重(zhòng)言”,解释为名人之言,亦可通。

所谓“以寓言为广”就是用寓言把道理传播开来。这就是《庄子》“三言”。《庄子·寓言》篇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可见,“三言”之中,寓言是最基本的。《庄子》一书,几乎随处都是寓言和比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也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所谓寓言,当然不是事实,正如《史记》所说:“皆空语无事实。”亦如《天下篇》所云:“皆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但其中却包含了作者的真情真性,反映了作者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也包含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批判。这些寓言和比喻非常出色,情致意境非常优美,意蕴非常深刻,耐人体悟。

即以《逍遥游》为例,一篇之中,出色的寓言就有“鲲鹏变化遨游”“尧让天下于许由”“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五石之瓠”“不龟人之药”等等近十则寓言,借用这些寓言,生动、风趣、深刻地表现了他的思想和情感。再如前文提到的许多寓言也都是这样,《马蹄·伯乐治马》说明了违背自然之道会伤及万物的自然之性;《应帝王·浑沌凿窍》说明了违背自然之道好心会干出事与愿违的蠢事儿;《养生主·庖丁解牛》以明养生之道;《秋水·鸱得腐鼠》表现庄子蔑弃世俗名利的思想以及对权欲之徒的辛辣讽刺;《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则是对儒家之徒虚伪性的无情揭露;《至乐·髑髅论道》则表明了他对人生的超脱。像这样精妙无比、意蕴深刻的寓言在《庄子》中随处可见。如《则阳·蜗角触蛮》: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为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为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www.xing528.com)

庄子以此来讽刺诸侯们之间的不义之战。战国之际兼并战争激烈,那些拥有军队,占有地盘的诸侯们自以为天下第一,不可一世,随意发动战争,给天下百姓制造祸患。庄子把这些恶战的诸侯放到了蜗牛的两个角上,一尽其蔑视和讥讽之意,读来让人快意淋漓。在这些优美动人的寓言里,虽然似乎是“荒唐之言”,却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也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秋水》中也包含了许多精美的寓言,除了著名的“望洋兴叹”的寓言之外,另外一个寓言也精妙异常,写了夔、蚿、蛇、风之间的一场深刻而饶有兴味的对话:

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不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蚿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

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何也?”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鰌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秋水》篇是庄子表达其认识论的重要文章,“望洋兴叹”就表现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在没有看到大海之前,河伯妄自尊大,欣然自喜,错误地认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连自己在茫茫天地之间的位置都摆错了,摆错了位置就可能导致言行的失误,就会“见笑于大方之家”。上面这则寓言就是在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夔是一种独脚的动物,它用一只脚跳着走路,因此它对用百只脚走路的蚿异常羡慕;而蚿则羡慕没有脚却比自己爬得快的蛇;而蛇呢,则认为自己是用脊背和腹部用力行走,却不如那个连形体都没有的风,风呼呼地一路从北海吹来,又呼呼地吹到了南海,是那样的轻松和便当;而风说:“我虽然可以呼呼地一路从北海吹到南海,但别人却可以用手指挡着我,用脚踩踏我。我也能吹折大树,掀翻屋顶,威力无比,但在许多小的方面却要遭遇挫折,也只能在大的方面去获得胜利。放弃小胜而能在大的方面获得胜利,也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啊!”同是行走,差别却是那样之大,问答之中,彼此都表现出了对于互相存在差别的困惑,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判断中常常遇到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对待个体之间的差别呢?那就是蚿所说的,只是顺其自然罢了,别管那么多。物无贵贱,各有所用,不必互相攀比,不必互相羡慕,顺其自然发挥它的作用,那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了。多么深奥抽象的道理,就是借助这些生动形象的寓言来表现的。

庄子为了表现他的哲学思想,同样也出色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就比喻的运用而言,仅在《逍遥游》的第一个自然段中,为了说明“有待”的问题,就几乎是一个接一个的比喻:以大鹏高飞为喻,以野马尘埃为喻,以目视天空为喻,以以水载物为喻,以风负大翼为喻,以蜩与学鸠为喻,以不同距离的旅游为喻,以朝菌蟪蛄为喻,以冥灵大椿为喻等等。比喻运用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在《秋水》篇里,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北海若谈到自己身处天地之间而不敢妄自尊大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以“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比喻自己的渺小;以“礨空(蚁穴)之在大泽”比喻四海在天地之间的渺小;以“稊米(小米)之在太仓”比喻中国在四海之内的渺小;以“毫末之在于马体”比喻人在万物之中、九州之内的渺小。

再看《秋水》篇的另一段: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虻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这是公孙龙与魏牟之间的一次对答,公孙龙对魏牟说,自己雄才善辩,天下无敌。可现在听了庄子的言论,却感到惶惑恐惧,不知道为什么?魏牟就回答说:“你的智慧还不足以辨识是非的真谛,你就想去感悟庄子的理论,这就像让蚊子去背负大山,让马蚿渡过黄河一样。你肯定是不会胜任的。况且你的智慧还不能理解那些精妙的道理,只满足于一时口舌的胜利,这不也像浅井里面的蛤蟆吗?……你只知道用琐碎的争辩去寻求,这简直就是用竹管去看天,用锥子去量地一样啊。你没有听说寿陵少年到邯郸学走路的故事吗?他不但没学会赵国人的走法,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结果最后只好爬了回去。你还是快点回去吧,不然连你原先的学业都丢掉了。”在这么一段文字中,作者一共用了六个比喻,数量不可谓不多,而且讽刺之意深刻,情感色彩浓郁,恰切而绝妙。魏牟批评那个自负而狂妄的公孙龙对庄子的攻击时毫不客气地说他智力不够,感悟庄子的理论就像“蚊负大山”“马蚿渡河”一样,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包含了对对方的轻蔑和讽刺。批评公孙龙见识短浅又以著名“埳井之蛙”为喻。批评他态度、方法的失误时用了“用管窥天”“用锥指地”的比喻。最后认为他不但没有能力学会庄子之道,还可能丢掉了原先的学业,赶他回去时用了“邯郸学步”比喻,可谓极尽嘲笑、讽刺、挖苦之能事!

庄子对比喻的运用是有发展和创造性的贡献的。《庄子》中的比喻已经远远不是像朱熹概括《诗经》的比喻时所说的那种比较简单的“以彼物比此物”的状况,而是运用了许多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的比喻,如前面提到的“埳井之蛙”“邯郸学步”“望洋兴叹”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