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子》概况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而得名。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关于墨翟的出身家世,《墨子》一书中曾经提到,他出身于木工家庭,被称为“贱人”,又提到他能制车辖,在当时属于出身低下之流。平民的出身决定了墨子的思想主张大多具有平民的色彩,他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之中。孟子称赞他“士志于道”的精神时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庄子也称赞道:“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墨家的政治主张都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墨家主张经验论。在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钜子”,门徒都称为“墨者”,“墨者”必须服从钜子的领导和指挥。墨者的成员众多,重视艰苦实践,不避危险,他们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面对危险,至死也不转身逃命。墨子是第一代“钜子”,追随他的信徒多达一百八十多人,大多来自于社会下层。所以,墨子的思想主张可以被严格地推行。《墨子》确立了“三表法”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在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体裁虽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具论说文的雏形。
《墨子》一书是墨子言行的忠实写照,又称《墨经》或《墨辩》。《墨子》一书,既非一人所作,又非一时所成。学术界一般认为该书是由墨子及其弟子后学在不同时期编纂记述而成,它反映了墨家学派不同时期的思想,是研究墨家学派及其后学的第一手重要史料。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所以,《墨子》在我国逻辑史、哲学史以及科技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它详实地记录了前期墨家“尚力”“非命”与“天志”“明鬼”的思想矛盾,阐明了以“众之耳目之实”为认识来源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及其“兼以易别”的社会观念,反映了后期墨家在认识论、逻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时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这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典籍。
按梁启超的分类,《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www.xing528.com)
第一类包含《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比如《亲士》篇中的“銛者必先挫……错者必先靡”“甘井先竭,招木先伐”“太盛难守”等,皆出于道家之语;“修身”一词,为儒家之言;《所染》中的“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疑是出于名家之说;“法仪”一词,疑是法家之言。后四篇是墨家弟子记墨学的概要,大概是墨学的提纲挈领之作,主要表达了“尚贤”“尚同”“天志”“节用”“非乐”等理论。
第二类包含《尚贤》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爱》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节用》上中篇、《节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乐》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二十四篇。这一类作品是阐释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的,也是书的主体。除了《非攻》上篇、《非儒》下篇之外、各篇皆有“子墨子曰”,是墨子后学所记录下来的墨子训言。这一类文系统地反映出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题。
第三类包含《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大取》《小取》,共六篇。这一类被治墨学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经。此六篇佶屈聱牙,古字词较多,辩理深奥,加上杂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内容非常驳杂,包括了光学、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这一类是《墨子》的精华部分,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珍贵资料。梁启超认为这六篇是墨翟自著。孙诒让反对此说,其理由之一是公孙龙与墨子时代不同,而且公孙龙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坚白石之论。
第四类包含《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五篇。这五篇是墨子弟子记载墨子的言论行事,亦算是对墨子的生平的记录,体裁接近《论语》。这一类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
第五类包含守城各篇,《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共十一篇。这一类可以说是墨家兵法的杂录。墨子提倡非攻,以守御为主,十一篇皆以守备之法为议题。墨家兵法是墨学弟子精研而成。此十一篇古字词颇多,古代兵法阵法用词不少,很少通译。这一类是研究墨家军事学术的重要资料。
《墨子》因为被儒家斥为异端,因而治学者较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传承沿袭中,很多篇目散佚了。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见于《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策》《诸宫旧事》《神仙传》等等。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著录共有71篇,而经历代亡佚仅存15卷53篇,已亡佚18篇。据考证,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节葬》上中篇、《明鬼》中篇、《非乐》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十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备卫》此篇目,其余无可考。因为篇中大部分内容为墨子弟子所记,故多称“子墨子”。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可惜已经散失。现在研究考证较好的注本有清人毕沅的《墨子注》、清人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近人吴毓江《墨子校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