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书,不仅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价值,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它也同样具有非常突出的文学成就和特色。
《老子》一书较之其他先秦诸子之作,文体风格迥异,表现出了它独有的特色。《老子》句式长短变化,错落有致,押韵自由而文句多变,造成了音节的抑扬顿挫,既有形式参差之美,又有明快雄健的节奏美,兼具散文和诗歌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后人用“哲学诗”“哲理的诗篇”“散文诗”“诗文骚赋的混合体”来概括《老子》一书的艺术特点及文体特征,其具体表现为:
1.韵散结合,诗化散文
老子散文韵散结合,句式长短相间,但由于其句式上有规律的变化和音韵上的讲究,使其错落有致,音节抑扬顿挫,使文章富于诗歌的节奏韵味,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享受。
首先表现在老子散文所形成的音调和谐、富有节奏感的哲理诗体。如开卷首章就是一首悦耳动听的优美杂言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
可以看出,其句型呈现出规律性的长短变化,且平仄相间,句式由一言、二言、三言、五言构成,前两句由一二三言递增而成,同字押韵,一气呵成,而且正反对比,偶句工巧。三、四句以一句八言承上启下,过渡到第四段连贯的四言排比,可谓转换自然;对道、名概念的解释,到对名的无、有的辩证论述在句式的转换之中层层展开,鲜明畅达。全章音节由短而长,明快而流畅,特别是对尾字平仄的讲究,使语言节奏明快,音韵铿锵,读来朗朗上口,产生了一种平中见奇的效果,诚可谓是一首优美的哲理诗。
再如对于“道”的描述,尤其可见老子遣词用语的匠心: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这可以说是以诗歌的旋律对“道”所作的精彩描写。老子以其特有的含蓄幽深的笔调,极力描述“道”的朦胧形态。文章中隔句用韵,巧用助词,于“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的不断变化之中,呈现出变化跌宕的模糊美,给读者一种朦胧隐约、若即若离、难以捕捉的诗歌意境。而恍与象,惚与物,冥与精、真与信的押韵,排列整齐,音调和谐,节奏感很强,又使本段呈现出诗歌的音韵美。
在个别的章节之中,《老子》还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民歌体进行说理,透出浓浓的《诗经》韵味。如第二十八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戊,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宁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这段话老子以比、兴手法引出主题,讲述了甘处柔弱卑下,返璞归真,任其自然的无为思想,与之相对应的是老子也营造了一种令人向往的淡泊自守、清静自安的境界。文体上也最能体现《老子》的韵散结合,诗化散文的特点。整段话采用对偶、排比句式,以三言、四言交替反复叙述,行文活泼,错落有致,显得变化自然却又章法严谨,不拘一格却又平整对称。另外,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等章节,都具有参差错落的句式、变化有致的章法、对偶工整的俪辞、气势奔放的排句、简洁精练的语言、铿锵和谐的音韵的特点,体现了杂言诗的韵味,对后世的散文诗及诗歌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老子》散文音韵悠长,不拘一格,变换灵活。有的整章用韵,有的散韵结合,有的一章一韵,有的一章数韵,还有句首、句中用韵,或首尾、双声、叠字用韵,或数韵互协,或虚字为韵。这些韵句大都以三言、四言、五言为主,错落有致,流畅自如,可歌可诵,韵味深长。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三十九章)前五句全用五言,最后一句九言,全是以整齐的排比句一气呵成。语气起伏顿挫,而且句句用韵,节奏明朗,韵律优美,加强了排比的气势和分析的力度。又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八十一章)。这六句采用了首尾用韵方式,深刻地阐述了信言和美言、善者和辩者、智者和博者一系列矛盾对立的辩证关系,文章回环往复,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时,《老子》还精于语言锤炼,运用当时各类文句形式和修辞手法,以及自由通脱、灵活多变的诗韵,使语言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大大提高。可以说,《老子》千百年传而不衰,是同其散文诗这种文体形式分不开的。
2.反映现实,感情强烈
《老子》一书以清静自守、尚柔自然为哲学根基,以“无为”“不争”为处世原则,但是,在表面的“无为”之中却寓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执著关怀和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因此,老子愤世以求真,故说理而成文;疾俗以明道,故抒情而为诗。可以说《老子》一书既是其描写社会、再现社会的求真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他愤世嫉俗的强烈情感所激动而发出的呐喊,是他不平之气的物化,又是其艺术特色的鲜明体现,因而《老子》的诗化散文有着很强的抒情性。
老子疾伪而求真,《老子》一书就充分地反映出他对真实的执著追求。春秋末年,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十分严重,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而激烈,这一社会状况在《老子》中有着真实的反映,如老子对“无道之国”的描写: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
简短的几句话,勾画出一幅鲜明的阶级对立的图画。一方面,统治阶级朝政败坏,过着奢侈的生活,居住在整洁华美的宫室,穿着华丽的服饰,佩带锋利的宝剑,吃饱喝足,财货堆积如山;而另一方面,老百姓农田荒芜,仓库空虚,过着饥饿贫贱,动荡不安的生活。老子在这里用激烈的言词,痛斥那些饱食终日、衣冠楚楚、耀武扬威、掠夺人民财富的达官贵人为“盗竽”(强盗头子),宣泄出满腔的愤世激情,激愤地控诉统治阶级强征暴敛的奢靡生活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声地呼喊:“非道也哉!”突现出老子对现实社会不合理的谴责和对残暴和伪善的统治阶级的憎恶。
老子在提出尖锐批评的同时,也对造成老百姓生活困苦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冷静地分析: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七十五章)
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人民遭受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收受赋税过多;人民难于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强作妄为;人民不把死亡当成一回事,是因为统治者生活太过奢华。老子在这里大胆激烈、尖锐深刻地分析了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残酷剥削、穷奢极欲,对统治者给以无情地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除了贵族骄奢淫逸外,他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认识到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战争: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战争过后,田园荒废,人烟稀少,取而代之的是遍地的荆棘,饿殍遍野。这种由战争带来的毁灭性的破坏必然导致荒年的来临,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www.xing528.com)
在这个征战连连,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时代里,老子深刻地指出造成这一切的苦难皆源于统治阶级内心私欲极度的膨胀。因此,面对统治阶级发动的兼并战争,面对着统治阶级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所制定的残酷的刑罚、繁重的苛捐杂税、繁琐的政令,老子给予了鄙薄与诅咒,以天道的公平来抨击人间的丑恶: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
同时他对劳动人民铤而走险的反抗斗争表示了由衷的同情: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第七十四章)
在这激昂的言语之中,老子对统治阶级草菅人命的愤慨之情表达得多么强烈,对于他们对待劳动人民有如草芥的不平之感又表达得多么深沉!骨鲠在喉,一吐为快;感情强烈,不假雕饰。老子在抒情之时,往往因感情强烈而不由自主地将自我融入作品之中,从而鲜明地展现出自我形象。如“我得执而杀之,孰敢”句,就生动地托出了老子那愤懑之极的音容和表情。又如: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这是一段倾心吐胆的自我表白,是一幅作者顾影自怜的自我写照,是一首诗味浓郁的绝妙楚歌。老聃通过将自己与常人的鲜明对比,充分展示了他的至情至性,由此塑造出一位安贫乐道、超尘脱俗、淡泊守志、独善其身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吟诵此歌,令读者随其叹息而感慨不已,因其表白而肃然起敬。
3.想象丰富,形象鲜明
老子在阐明事理时,并非抽象的玄谈,呆板的说教,枯燥的议论,而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鲜明的对比,通过具体明晰的形象使“微妙难识”的道家思想,通俗易懂,可感可知。
如他对于“道”的描述: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显然,老子对于他所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道”的阐释与描绘,显示出了老子伟大丰富的想象力,使整段文章充满了浓厚的文学形象和浪温的神秘主义色彩。读者涵咏诗文,即可以感受到那充溢于宇宙天地之中,无影无踪、无声无形却又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道”的形象,从而产生无穷的联想。
为了更好地表现道,老聃还将心里所思和眼前所见联系起来,通过描述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形象简明的表达他对于道的阐述。如南方多水,而居于其间的老子,则将水变为了他喻理达意的典型形象: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急。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在老子看来,水的品德是慷慨无私的,虽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自甘居于众人所厌恶之地,因而几乎和道一样了。而它的性格是谦恭退让的,虽无刚强之形却又无坚不可摧。在老子看来,水分明是内质与外形相统一的完美形象,他通过对水的高度赞美,阐发了自然无为、处下求上、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道理。此外,他以冶铸所用的“橐”(风箱)形容“道”之“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特征;再如以“川谷之于江海”显示天地万物总归于“道”的原理;以“张弓”说明“道法自然”的法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此外,他还借助于鲜明的形象来表述生活中可感可知的道理:如“合抱之林,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木长合抱之粗,台累九层之高,人行千里之远,都是生活中可感可触的。但老聃则通过对它们的描述,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由小至大发展变化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可谓引例恰当,喻理生动。
老子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象化和形象化的创作手法,对于哲理作品的写作来说,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创始的意义和地位,他的这一手法既丰富了内容,又使形式活泼多姿,风格富有变化“有时如江河飞泻,一气贯通”,有时又像逆流回旋,顿挫抑扬;有时若短兵相接,锋芒毕露,有时又含蕴不露,回味无穷。
小卡片
(1)道: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和核心就是“道”,“道”是老子用来观察宇宙万物时所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决定着宇宙万物的发生、演变和衰亡。它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不依赖任何条件而永恒地存在着,永远处于不断运动的轨迹之中。“道”的提出,标志着人们抽象思维能力的极大提高,也标志着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自从老子赋予“道”以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道”就成了中国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2)《道德经》:《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巨著之一,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道德经》在先秦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语言成就、文学成就和欣赏价值。《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主要阐述的思想内容为“道”及其规律;《德经》主要阐述的是人类社会运行及处理的法则与规律,包括政治理想与处世原则两方面。故称《道德经》。《道经》与《德经》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因此又有人称其为《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故又称《德道经》。
●核心链接
(1)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先秦散文研究》视听教材。
(2)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
(3)杨义主编,曹道衡选注·译评:《先秦散文选评》,岳麓书社。
(4)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齐鲁书社。
●思考与练习
1.简述老子的思想。
2.老子散文的文学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老子散文中对比喻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