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研究:《老子》的起源和内容

先秦散文研究:《老子》的起源和内容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老子的思想大都保存在《老子》这本书里。《道经》与《德经》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因此又有人称其为《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却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故又称《德道经》。出土帛书《老子》,不分章,文字与今本《老子》大致相同。

先秦散文研究:《老子》的起源和内容

一、《老子》概况

《老子》一书,相传为老子所著。但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由于先秦时期流存下来的材料甚少,而历来又颇多异说。因此早在西汉初年,就真伪杂出,难知其详。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www.xing528.com)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在这些片段的记载里,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从《史记》里记载的孔子向他问礼的事情来看:老子应该是春秋时代的人,年龄比孔子稍长,连博闻强识的孔子仍要问礼于老子,那么老子在当时应该是一位博学多通、名闻当世的宗师。老子在周生活的时间比较久,后来看到东周王室衰微,便离开东周去秦国,西行途中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求他著书,于是老子著书上下篇,写出《道德经》五千余言而后离去,世人莫知其所终。但据后世学者考证,老子当是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的人物。《老子》一书也并非老子自著,而是经道家后学之手荟萃老子的语录加工而成的。其成书时间也晚于《论语》,应该是在战国前期。

老子的思想大都保存在《老子》这本书里。《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从首章“道可道”起,至第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自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起至终章。《道经》主要阐述的思想内容为“道”及其规律;《德经》主要阐述的是人类社会运行及处理的法则与规律,包括政治理想与处世原则两方面。《道经》与《德经》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因此又有人称其为《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却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故又称《德道经》。出土帛书《老子》,不分章,文字与今本《老子》大致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