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研究》探析《战国策》语言艺术

《先秦散文研究》探析《战国策》语言艺术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在《战国策》之前的文字中是极少见到的。至于文字的精心细致、针线绵密、丝丝入扣,这在《战国策》中随处可见,如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就有上佳之表现。

《先秦散文研究》探析《战国策》语言艺术

二、《国策语言艺术成就

战国策》在语言艺术上也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就其总体特征而言,它的语言通俗流畅、形象生动、注意渲染、长于铺陈、有声有色、气势恢宏。由于不同的表现对象和表现内容,其语言更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1.叙事状物技巧的发展

由于《战国策》有大量的叙事写人的内容,其描述性的语言在《战国策》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这些语言就表现出精细深刻、生动传神的特点。

比如在《苏秦始将连横》中,作者状写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的狼狈之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状有归色。”就非常生动传神,历来令人叫绝。作者写及苏秦游说成功之后,家人的表现:“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父母间的亲情,不是夫妻之情,家人之情。而是父母的势利之态,妻子对成功之后的苏秦的恐惧,嫂嫂对苏秦的恐惧与恭敬,尤其是嫂嫂跪在地上,四次向苏秦揖拜承认错误,恭恭敬敬,真是惟妙惟肖,真可谓精彩的传神之笔。

再如《燕策》中《荆客刺秦王》“易水送别”的一段文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欲入秦刺秦王,但是出发之前他要等待的朋友还迟迟没有到来。太子丹却疑心荆轲是不是感到后悔,因此不断地催促荆轲出发。失去信任、遭到怀疑是荆轲这类侠士最感羞辱的事情,他怒斥了太子丹之后毅然决定登程出发。这段文字就是对荆轲这一反抗强暴、慷慨赴义的行动的描写和赞美。作者通过这段出色的描述和多方面的渲染,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不仅把送别的场面写得悲壮动人,也非常生动地塑造了荆轲这位大义凛然、义无反顾、不怕牺牲、反抗强暴的刺客形象,使其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个个性鲜明、永不磨灭的典型形象。

谈到《战国策》叙事状物的技巧,《楚第四·庄辛谏楚襄王》中不乏精彩之笔,其中那些寓言式叙述更堪称道: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

“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噣鰋鲤,仰啮菱衡,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休其img20庐,治其缯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彼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作者铺排了一组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的比喻。对于自然界从小小的虫子到空中的飞鸟,从它们的形体特征、生活习性、活动特点,乃至心理状态都作了生动而细致的描述。这在《战国策》之前的文字中是极少见到的。这段文字句式整饬,铺排有致,又多用对偶句,使叙述性的文字呈现出空前的美感。这些文字想象丰富,神思飘逸,读来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醇美的情致韵味,耐人品味,引人遐思。这些都是《战国策》叙述性文字表现出的新的特色,也都标志着《战国策》在文字运用上新的突破和发展,对中国后来文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战国策》叙事状物技巧的发展还表现为行文的细致绵密,从文章的外在结构到内在的逻辑关系都体现了这一点。就以《庄辛谏楚襄王》来说,襄王登位之前,秦、齐两大强国已夺去了楚国大量土地,甚至襄王的父亲楚怀王也被秦国所骗,最终身死异国。但襄王做了楚国国君之后,不知励精图治,却荒于政事,贪图享受;宠信小人,排斥忠良,以致民心离散,矛盾激化。身为楚国贵族的庄辛,见此形势,就直言进谏。但楚襄王非但不接受,反而骂他老糊涂,并顺水推舟地让他到赵国去了。其后,秦国接连攻拔楚国的重要城池,最终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襄王被迫逃亡。这时局势的发展证明了庄辛的预见是正确的,因此庄辛又被襄王请了回来。这时的楚襄王面对如此局面到底该如何收拾,已是束手无策了:“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就引用俗语“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先给以鼓励,借以树立他的信心。

庄辛知道面对危国残局,朝政腐败的局面,这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使楚襄王改弦更张的。这回他采取了不同于前一次直言进谏的办法,而是设喻巧譬,着意铺陈,由小及大,由物及人,由远而近,逐层紧逼:由蜻岭而黄雀、由黄雀而黄鹊、由黄鹊而蔡灵侯、由蔡灵侯而楚襄王,环环紧扣,步步紧逼,指出它(他)们都自以为无忧无虑而不知祸之将至。庄辛这番说辞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把耽于逸乐则灾祸倚伏的道理剖析得明明白白。同时,又处处扣动对方之心,循循善诱,引其深思,发人深省。终于使楚襄王听了不能不“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从而改弦更张,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这段文字内在逻辑严密,行文缜密细致,非常富有说服力。

至于文字的精心细致、针线绵密、丝丝入扣,这在《战国策》中随处可见,如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就有上佳之表现。比如,文章一开头就写到冯谖托人要求做孟尝君的门客,他没有自吹自擂,这正表现了冯谖性格上一个鲜明的特征,也表明了他的自信,所以当孟尝君问及客人有“何好”“何能”的问题时,冯谖所求托之人只能回答“无好”又“无能”,于是孟尝君也只能“笑而受之”。由于孟尝君的“笑而受之”,孟尝君手下的人自然只能给冯谖安排“食无鱼”“出无车”三等门客的待遇。面对三等门客的待遇,既自信又自负的冯谖就要表达自己的不满,提出自己的要求,于是就有了三次弹铗作歌的举动。而对冯谖三次弹铗作歌,孟尝君左右之人的反应则是:“左右以告”“左右皆笑之,以告”“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这一系列的举动和反应,环环紧扣,针线绵密,以至于冯谖在孟尝君左右之人的心中留下的只是一个“歌夫长铗归来者”的可笑形象。

《战国策》非常突出的文学成就还在于它在叙事方面已经具有了小说的因素,相对于《左传》和《国语》而言,《战国策》在故事情节上也更加曲折与复杂,细节描写上更加具体入微。记事文字虽然在书中不占主要篇幅,却相当精彩,较其记言文更富有文学性,其艺术技巧可以说代表了先秦记叙散文的最高成就。

比如《战国策·燕策四》最著名的故事《荆轲刺秦王》,就具备了后世小说的特点,情节曲折,一波三折,极尽腾挪跌宕之能事。故事先从燕太子丹质秦亡归写起,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燕太子丹对秦国所特有的羞辱感和仇恨感,因此他想报秦之仇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去写燕太子丹刺秦的事件,而是层层铺垫,巧设悬念,使得整个故事波澜起伏。刺秦复仇的过程从受到迫害而跑到燕国来的秦将樊於期写起。由于太子的老师鞠武担心收留樊於期会得罪秦国,而给秦国攻打燕国提供一个借口,鞠武主张不“批其逆鳞”,要“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因此就建议太子不要收留樊於期。太子丹虽明知燕秦力量悬殊,但又不甘屈服,因此断然否定了老师鞠武的主张,甘冒风险收留逃亡的秦将樊於期。在这种情况下,鞠武便向太子推荐了田光。这样一来,使得情节进一步复杂化。当太子丹去见田光的时候,田光却说自己,“精己消亡”,以年老不能当大事,转而推荐荆轲,并自杀以激荆轲,且使太子释疑。至此,荆轲才浮出水面。围绕如何报仇,迭起波澜,故事性极强。

接着,写太子丹向荆轲求助,请求荆轲采取或生劫或刺杀的策略来对付秦国的贪得无厌,步步紧逼。荆轲许诺后,却并未采取任何行动。只是尽情享受着太子丹所提供的非常优越的物质生活。这里作者又设了一个悬念,荆轲既然答应了,在秦兵压境的紧要关头为什么不采取行动呢?而此时秦国已经“破赵”并“虏赵王,尽收其地”,而且“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燕国已是危在旦夕。在如此急迫的形势下,燕太子丹必须解决这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他在万分紧急的形势下渴望荆轲即刻赴秦,但荆轲却提出了“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的关键性问题,并希望能够献上秦国正悬赏缉拿的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肥沃的地方督亢的地图,以此作为信物到秦国。而太子丹不忍心伤害投奔自己的长者,对此断然拒绝。文章至此,使原本曲折多变的故事又起波澜,仿佛刺秦之事已无希望可言。但紧接着却通过荆轲私会樊於期,提出“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的计策,并请求以樊於期的头颅为信物见秦王为其报仇,樊於期慷慨陈词,毅然自刎的事件使故事峰回路转,为荆轲赴秦进行了铺垫。

但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按常情荆轲应立即去秦完成使命了,但荆轲却仍然是迟迟未发,这里不但情节曲折,而且巧设冲突,太子丹心急如焚,荆轲却“待吾客与俱”,直至太子丹“疑其改悔”。荆轲才怒斥太子丹,带着太子丹所推荐的秦武阳慷慨告别,这些都为荆轲刺秦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当秦武阳奉地图匣,见到秦王时,突然脸色大变,惊恐发抖。他的这一表现立刻引起秦国君臣的猜疑,而荆轲应对自如,镇静机敏,成功地消除了秦王对燕国使者的怀疑。

文章自“图穷而匕首见”开始,正面展开了秦王及其群臣与荆轲的尖锐矛盾,将荆轲的英勇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生擒秦王,他“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勇武刚毅,使毫无准备的秦王大惊失色,“还柱而走”。这时,群臣及侍卫都帮不上秦王的忙,使秦王威信扫地,狼狈不堪;而荆轲重义轻生、气吞山河。如果情节就此直线发展,荆轲便会生擒秦王,回报太子,出色地完成使命。但情节至此又一跌宕,使事情朝相反方向发展。秦王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到缓机,拔出佩剑,在一片“王负剑”声中,击伤荆轲,“断其左股”。但此刻荆轲仍然威武不屈,坚持斗争,“引其匕首提秦王”,在受八处剑伤的情况下,荆轲傲视敌方,笑骂他们,尽显英雄本色。荆轲被斩后,秦王“目眩良久”的表现,从反面衬托出荆轲的行动之壮烈。作者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传神之笔刻画自己所敬仰的英雄形象的。

这场殊死搏斗,目不暇接。作者妙笔写来,却那样从容不迫。双方动作,攻防进退,巨细毕现,历历如见。“形状声色,一齐活现,如走马灯相似,真传神大手笔也。”(《策语选评》)而故事至此还未完全结束,作者在此后又续有高渐离击筑刺秦王的故事,作为荆轲报仇的尾声,可谓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篇文章曾被钟惺誉为“古今第一”文字。

这篇文章由许多的故事连缀成篇,并且波澜起伏,奇峰突起,本来已是山穷水尽了,但展开之后却是柳暗花明,今天读起来仍然是非常的精彩。不仅如此,复杂的人物是通过人物的关系体现出来的。就从这个事件的发生来说,这里有三个人物,燕太子丹、荆轲和秦始皇,这三者之间构成了最基本的关系,而文章紧紧围绕这三个人物,又层层展开,渲染铺垫,引出一系列的人物,从而使其情节曲折,变化多端。

2.《战国策》的语言艺术成就还表现在游说之辞、议论之辞上

北宋李格非在《书战国策后》中认为:“《战国策》所载,大抵从横捭阖、谲逛相轻、倾夺之说也。”章学诚也在《文史通义·诗教上》中说:“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观春秋之辞命,列国大夫,聘问诸侯,出使专对,盖欲文其言以达旨而已。至战国而抵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齐焉,不可谓非行人辞命之极也。”夸饰、铺张的语言风格,大大增强了文学的气势和渲染力,尤其是纵横家,他们不同于一般的谋臣策士就事论事,只要把事情分析透彻说清楚就可以了,而纵横家往往是要说服人主接受并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策略,这也使他们在游说中更注重语言地推敲和技巧地运用。在他们的语言中,大量排比句的使用使得文章如同江河直下、一泻千里;对偶对仗的使用、辞藻的堆砌也使文章夺目光彩。

例如,《齐策一·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中苏秦描绘齐国之强:

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img21img22者;临淄之途,车罄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此段文字极尽铺陈夸张、渲染之能事,极力突出齐地之宽广、军队之众多、粮食囤积之充足、战车之精良,尤其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连用三个极富夸张的比喻,渲染了齐国军队战斗力之强大。然后再通过渲染齐国老百姓的“富而实”进一步突现齐国的富裕强大。在渲染齐国老百姓的之“富而实”时,更具夸张的色彩,老百姓全无衣食之忧,尽享游乐之欢。还抓住一个独特的视角再度夸张:“临淄之途”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人挥洒一滴汗水,就像天降大雨一样,而且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是“志高而扬”,以民富来表现国强。这段说辞,还大量使用排比句,声调铿锵,音韵和谐,文辞华美,肆意夸张,巧言雄辩,极具煽动性。借此让齐王看到自己力量的强大,从而达到耸动齐王接受合纵策略、对抗强秦的目的。

这样的游说之辞、议论之辞,在《战国策》中是很多的。再如苏秦游说秦王之辞,一方面表现为丝丝入扣、娓娓而谈、严密细致、富于逻辑的说理;另一方面,也表现为铺张扬厉、夸张渲染、气势充沛、极富鼓动性的特点: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强了文字的气势,非常富于鼓动性,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讲到了秦国物产的丰富和地理形势的险要,一方面通过这些排比的句式说明秦国人民富有,如“田肥美,民殷富”;接着用“战车万乘,奋击百万”,从装备讲到人数,突出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再写到了关中“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自然条件的优越,物产的丰富,有利的地理形势,认为秦国的关中之地是天然的仓库,然后得出结论说秦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他之所以从各个方面讲到了秦国的富有强大及自然形势的优越,就是在鼓励秦王要敢于和东方六国争雄,统一天下。

这段说辞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句式来强调论说对象的形势,辞藻华丽,言辞夸张,气势雄浑,充分显示出苏秦对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解透彻,并且对秦王吞并六国的野心了如指掌。他懂得迎合秦王爱承迎、喜阿谀的心理,所以说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www.xing528.com)

可以看出那些纵横家、策士在游说时,非常注意辞采的动听、传神,用绚丽的词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那些抽象的道德,寓理于形,使之鲜明可感,娓娓动人,使说辞具有诱人的感染力和毋庸置疑的说服力。这些文字都体现了《战国策》说辞专于铺陈、善于渲染,文辞富丽,富于气势的特点。这些佳文,其中不少都为《史记》所采收,说明太史公亦为之折服。这些特点对我国后世议论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诸如贾谊、苏洵、苏轼等人的议论都可以看到与《战国策》说辞一脉相承的特点。

3.大量虚构并运用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

《战国策》为了生动地说理,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形象生动、深刻而又深入浅出,在娓娓笑谈之中达到了游说者的目的,轻松地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甚至驱散一场场大战的烽烟,化干戈为玉帛。如《燕策一》中的“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苏代去赵国,听到赵王决定出兵攻打燕国的时候,苏代就借用这个故事来劝说赵王。如果赵、燕二国兵戎相见,相持不下,那么最后秦国就会成为坐享其利的渔夫。赵王听了以后马上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想法。本来非常复杂的一个军事上的决断,苏代用一个寓言故事包含的深入浅出的道理打动了赵王,使其放弃了攻打燕国的企图。一言以蔽之,这个寓言的要义即坐收实利。表现类似主题的寓言在《战国策》中不乏其例,如《齐策三·齐欲伐魏》章记谆于髡说齐王不要伐魏,以免兵众劳敝而“强秦大楚承其后”,即讲述了“兔极于前,犬废于后,兔犬俱疲,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的寓言。《秦策二·楚绝齐齐举兵伐楚》章陈抟说秦王,如何在齐楚交战中求得“有救齐之利,而无伐楚之害”,讲了一个“一举而兼两虎”的寓言故事:“王不闻夫管与之说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这些寓言都非常精彩。

又如《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中的“画蛇添足”: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毋也!臣窃为公譬可乎?楚有祠者,赐其舍人img23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img24,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一人蛇成,夺其img25,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楚将昭阳率兵攻打魏国,大获全胜。他就想乘胜攻打齐国。在楚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陈轸作为齐国的使者前去游说昭阳罢兵。见了之后,陈轸并没有表明意图,而是先向昭阳表示祝贺。这样便顺势将话题引入昭阳获胜之后官升何职、爵迁何位的问题之上?因此,他紧接着就问道:“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也就是说按照楚国的法令制度,你打败了别国的军队,杀死了别国的将领,你最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官爵呢。昭阳就回答:“这次打了胜仗官位可至上柱国,爵位可以被封为上执珪”。陈轸进一步问道:“比这个官爵再大的更有什么呢?”昭阳说只有令尹,也就是楚国的宰相了。这个时候,陈轸才开始游说昭阳,指出昭阳在楚国的地位已经仅次于宰相,如果继续攻打齐国,即便取得胜利,也不可能再得升迁,甚至还有爵夺身亡的危险。这单刀直入的告诫不能不引起昭阳的深思,为了说服昭阳,陈轸就讲了这个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至此,陈轸才将来意和盘托出,昭阳官爵已至高至显,即如攻齐获胜,也不可能再加官晋爵,攻打国齐国也“犹为蛇足也”,多此一举!如不适可而止,终有一天会爵夺身亡。“昭阳以为然,遂解军而去”。这则寓言讽刺了那种不顾客观实际而做出多余举动的蠢人。因此也就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客观性,不能随意超越,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战国策》中还记述了许多历史故事,或提炼了一些民间流传的故事,或用来塑造人物形象,或借以说理。这些历史故事不仅生动有趣,人物形象也典型鲜明,体现了《战国策》突出的艺术成就。

如《齐策三·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记载: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或以问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之勿言也。”

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游于卫甚重。

齐、卫之交恶,卫君甚欲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人谓卫君曰:“孟尝君不知臣不肖,以臣欺君。且臣闻齐、卫先君,刑马压羊,盟曰:‘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今君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足下倍先君盟约而欺孟尝君也。愿君勿以齐为必。君听臣则可;不听臣,若臣不肖也,臣辄以颈血湔足下衿。”卫君乃止。

这则故事是说孟尝君的一位门客与孟尝君的夫人相爱,有人就让孟尝君杀了这位门客,而孟尝君却说见美貌的女人而喜悦,这是人之常情,并说这事不要再向外说。一年之后,孟尝君召来那位与他的夫人有私情的门客,对他说你在我这儿大官没当上,小官你又看不上,我介绍你到卫国去。孟尝君为他准备了车马盘费送他到了卫国,此人在卫国终于得到了重用。后来齐、卫交恶,卫君就想联合天下之兵以攻打齐国,此人力劝卫君此举不义,如果卫君一定要这样做的话,他就要和卫君拼命,才制止了卫国对齐国的军事行动。故事饶有兴味,生动地表现了孟尝君对人才的关爱和保护,也反映了他对待人才的胸怀,当然也表现了士人们以死酬报知遇之恩的处世原则。

再如《魏策一·公孙衍为魏将》记载:

公孙衍为魏将,与其相田繻不善。季子为衍谓梁王曰:“王独不见夫服牛骖骥乎?不可以行百步。今王以衍为可使将,故用之也;而听相之计,是‘服牛骖骥’也。牛马俱死,而不能成其功,王之国必伤矣。

历史上廉颇、蔺相如将相交欢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当然将相失和或者难以配合也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故事的中心就是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让牛驾辕而让骏马去拉边套,由于难以配合,不但不可以行百步,还可能会把牛、马通通累死,借以说明用人失当,一个国家的将、相无法协调也会给国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个故事既通俗而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治国的大道理。

●课程资源索引

小卡片

(1)奇货可居:大商人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见到了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安国君之子异人,于是,就以商人的心理开始了政治投机。经过吕不韦的精心策划和多年的奔走,终于如愿以偿,使子楚(即异人)做了秦国的君主,吕不韦也做了国相。后来,在司马迁的笔下,那个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就成了价值无限的“奇货”,并说是“奇货可居”,于是也就有了那个著名的“奇货可居”的成语。

(2)图穷匕见: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指的是燕国的刺客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时,预先将匕首放在燕国的一卷地图之中,当地图慢慢打开时,卷在地图里的匕首就露出来了。后来人们用来比喻一件事情或物品,慢慢地撕掉包在外面的伪装后,袒露出其原本的面貌或目的。

●核心链接

(1)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先秦散文研究》视听教材。

(2)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

(3)杨义主编,曹道衡选注·译评:《先秦散文选评》,岳麓书社。

(4)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齐鲁书社。

●思考与练习

1.《战国策》在写人方面有哪些突出的艺术成就?

2.《战国策》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3.《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有哪些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