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尚书》的基本情况
《尚书》原名《书》,自西汉开始改称《尚书》。因被列入儒家经典,亦称《书经》。《尚书》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组成,书中记载事件最早的是《尧典》,最迟的是秦穆公的《秦誓》。孔颖达《尚书正义》中对“尚书”的名称进行了解释:“尚者上也,言此为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也说:“以其上古之书,故曰《尚书》”。所以,多数学者认同“尚”即上古,“书”是指书写于竹帛上的历史,“尚书”即“上古的史书”,因西汉距离春秋时期为时久远,故以此命名。《史记·太史公自序》云:“《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由此可知,《尚书》的内容多和政事相关,记录了君王和大臣们的言论和政令。其所记之事,上起尧舜,下止秦穆公,是关于尧、舜和夏、商、周至秦穆公的历史文献汇编,也是研究中国远古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神权思想及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今存《尚书》共计五十八篇。《尚书》的篇目命名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是所论述的中心内容的概括,有的取自人名,有的源自物名,有的取自重大的历史事件。
《虞书》五篇,篇目为:《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虞书》的“虞”,相传是上古国名,舜是当时国君,其描写的时代大约是我国原始社会的末期。《尧典》记叙的是唐尧的历史传说,其余记载的是舜和他的大臣禹、皋陶等人的对话。
《夏书》是夏代的历史资料。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开国君王为启。现存《夏书》有《禹贡》等共四篇。
《商书》大约成书于周,是商代的典籍资料,其内容为统治者的誓词、讲话以及贵族大臣的谈话记录。有《汤誓》等共计十七篇。
《周书》记事上起周初的文王、武王,下至春秋后期的灵王、景王。有一部分内容可能是商代的官方文件,其他大部分是周人所写。共有《秦誓》等三十二篇。
作为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体例历来说法不一,有“六体说”,有“十体说”。其中,六体说(典、谟、训、诰、誓、命)得到了大部分研究者的首肯,其首创者是汉代孔安国,其划分的标准为《尚书》的主要内容的分类。他的观点得到唐人刘知几的肯定,因此,历代的学者多以孔安国所定六体为宗。“六体”的作用及代表性篇目如下:(www.xing528.com)
典:根据其甲骨文字形,上部为“册”,下部为“大”,本义指重要的文献、典籍。后世引申为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尚书》中的“典”属于重要的政治文件,如《尧典》为虞史,追记唐尧之事。
谟:意思是计谋、谋略,同“谋”。这类文种记载的多是臣子向君主进献的计谋,如《大禹谟》《皋陶谟》便是记大禹、皋陶陈于帝舜之嘉言。
训:本意指教导、训诫、教诲,如《伊训》等。《尚书》中的“训”按照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忧国忧民之士为了借古讽今,追述祖训,如《五子之歌》便是缘于太康失国,他的五个弟弟追述大禹的公德,来训诫他;一类是贤明的大臣以恳切的语气向君主进谏,如典型的《无逸》便是周公告诫成王之词。
诰:本指帝王对臣子的命令,引申为告诫、勉励,或指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尚书》中此类文种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告知百官民众之文。这一类文章类似我们现在的公文中的公告、通告文种,如《盘庚》即是君主盘庚为迁都殷而告国民之作。其二,祷告之辞。古人多祭祀活动,其间必有向神灵祖先祈祷或通告的文章。如《武成》为武王将伐殷之时对山川的祭祀。其三,大臣进谏之词。这一类文章类似我们现在公文中的报告、请示,这一类篇目较多,是《尚书》的主体部分,如《召诰》《康诰》等。其四,同僚之间彼此相告之词,如《君奭》便是召公告老还乡之时通告周公的言辞。
誓:意思是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誓师、誓愿等。在《尚书》中,这类文体多为出师时君主告诫将士之辞,类似后世的誓师,如《夏书》的《甘誓》《商书》的《汤誓》等。
命: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即命令。《尚书》中的“命”,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者赏赐诸侯时所使用的册命之词。如《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陈》《君牙》《周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