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研究:《周易》卦辞与爻辞分析

先秦散文研究:《周易》卦辞与爻辞分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占卜之时,以蓍草排列成爻,由爻组卦,便有了六十四卦,每一卦均有卦辞,《周易》即是记录卦名、卦辞和爻辞的筮书。《周易》卦辞和爻辞的叙事虽然缺乏完整性,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叙事特点。

先秦散文研究:《周易》卦辞与爻辞分析

三、《周易》爻辞

《周易》成于商周之际,是西周时期人们卜筮所用之书。人们占卜之时,以蓍草排列成爻,由爻组卦,便有了六十四卦,每一卦均有卦辞,《周易》即是记录卦名、卦辞和爻辞的筮书。《周易》的卦辞和爻辞篇幅不长,其功能在于标示人事的吉凶祸福,内容包括殷商与周初零碎的历史记录及巫史们积累的生活经验,因而其记录内容是叙事与吉凶判断交替进行。各个卦象已经连成了一个系统,在叙事记言体例上,已经比甲骨文青铜铭文更为进步。

卦辞和爻辞除了述及王公的史事外,更多的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事件。不过,各卦辞和爻辞已纯化为理性记载,省去了具体的何人、何时、何事,卜筮的记事内容采用了简奥幽晦的表达方式。这种叙事方法传递出的信息含混不清,但是却有利于卜筮者的阐释发挥。如:

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困·六三》)(www.xing528.com)

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解·九二》)

腊肉,遇毒。小吝,无咎。(《噬嗑·六三》)

《周易》卦辞和爻辞的叙事虽然缺乏完整性,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叙事特点。首先,较为形象地描写一些事件、动作、事物,有些语言甚至于流传至今成为成语。如《离·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即“突如其来”的出处。再如《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也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形象地描述。其次,叙事时常常用韵。有学者考察,《周易》隐藏着比《诗经》更早的民间歌谣,这些用韵的歌谣常常用在叙事描写之中,而在判断吉凶时则不用韵。如《乾》卦辞“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坤》卦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由于古代歌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因此这些古代歌谣进入卦辞和爻辞的时候就同样使其具有了叙事性。再次,叙事中带有隐喻性。商周史官记载历史主张秉笔直书,很少具有意象及象征,而在《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中出现了大量的意象,如飞龙在天、群龙无首、虎视眈眈、不速之客、密云不雨、夫妻反目等,这些意象至今仍然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可谓意义深刻丰富。同时,这种隐喻性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后世的诗文创作具有了含蓄蕴藉的文学效果。因而,周易对叙事散文文学性的生成有着一定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