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鉴赏表达方式(二)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它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表达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刘兰芝的姣美容貌宛在眼前。
描写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作者通过描写,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写景状物、描摹人物的方式与技巧。常见的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
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根据描写的角度和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即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描写。正面描写即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侧面描写则是对对象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使对象更鲜明、突出。
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在古诗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如白居易《琵琶行》对音乐以及音乐效果与魅力的描写,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
二、白描与细描
按描写的文笔来分,描写又可以分为白描和细描。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毕现地绘画出来,笔法细腻,形象丰满。
白描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手法,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诗的第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梅尧臣曾称赞其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句诗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是纯用名词组合,即所谓白描手法。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
细描,又称工笔,有别于白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诗中的细节描写,往往能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助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临行又开封”是人物的行动细节,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体现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工夫。
再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古诗中,白描与细描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动静结合
山川景物有动态有静态。动态是指景物处于运动中的形态、神态和音响;静态是指景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动态和静态包含了景物存在的全部态势和主要特征。写静态,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却容易使文章呆滞;写动态,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却又可能失去稳定。因而,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往往把静态与动态的景物描写构想在同一个意境中,构成一种情趣,使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因此,动静结合指诗中将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一种手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做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做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做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阔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3)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4)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得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5)以静衬动。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如唐代诗人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6)动静互衬。就是既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着重于动静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www.xing528.com)
四、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情感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很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古代诗歌中的“虚”一般有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已逝去之景之境,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的史实;设想未来之景之境,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实”在诗歌中即为实景、实事、实境。
古代诗歌中的“虚”与“实”相结合的作用一般表现为: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中的虚景就为“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为“尽荠麦青青”写词人所见的凄凉情形。一虚一实对比寄寓了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再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行人”想象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像写了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思念妻子。虚实相生,将离别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虚拟。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构成了完美的意境,表达了盼望与妻子团聚的心情。
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一、二句实写景,描写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浓浓的思乡情。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五、点面结合
“面”指的是对背景做粗线条的勾勒,“点”指的是在背景上作精妙的描画。点面结合,指在描写中既有面上的描摹,又有点上的刻画。前者或是背景,或是渲染气氛,后者是主体展示。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烘托作用,刻画了一个勇于同恶劣环境对抗的坚贞不屈的“老渔翁”形象,实质上是一个不惧改革失败的顽强的政治家形象,抒发了孤独寂寞的情怀。
再如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的交代,后用洗练的笔墨摹写了一个恬淡自适的渔父形象。而在静态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菊花
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青帝:司春之神。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