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诗歌的起源与演变:一探鉴赏之道

古代诗歌的起源与演变:一探鉴赏之道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古代诗歌的起源及演变一、诗歌的起源(一)诗歌的雏形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四言诗对后世特别是两汉诗歌的影响较大。

古代诗歌的起源与演变:一探鉴赏之道

第一节 古代诗歌的起源及演变

一、诗歌的起源

(一)诗歌的雏形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在人类尚未创造出文字时,就产生了民间歌谣,这些古老的歌谣就是最原始的诗歌形式。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门外文谈》)“杭育杭育”的号子就是诗的韵律,是诗的开始。

由歌谣发展到具有一定形式的诗歌,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现存的材料显示,早期诗歌形式极为简单,例如:

保留在《吴越春秋》中的猎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保存在《礼记》中的祝词《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保存在《易经》中的牧歌《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这些作品是先民们口头的创作,虽然简单,却具备了美的雏形,具备了诗歌的形式。

随着社会与语言的发展,诗歌的句式与结构也日趋复杂。到中国最早用汉字记载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从“关关雎鸠”的歌声开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才终于唱响了真正的音律,尽美的汉文字从此倾泻出了抑扬顿挫的文学,原始生民的吆喝阔别了枯燥的音符,发酵出了诗的醇酿。

(二)《诗经》与《楚辞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305篇(《小雅》中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因此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从汉朝汉武帝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各地流行的民间歌谣,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国风”是《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其中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雅”、“颂”中的诗歌,对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

在体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联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后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丰富的内容、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这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作品,它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的先河。

《楚辞》的出现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大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诗经》和《楚辞》,史上习惯以“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将类于《楚辞》的诗歌称为“骚体”)代表《楚辞》,常是“风”、“骚”并称,或合称“风骚”。

二、诗歌形式的演变

《诗经》和《楚辞》之后,两汉在诗歌形式上无大的改变,从东汉后期开始,逐步有了变化。

(一)字数的演变

1.四言诗和杂言诗的发展

四言诗是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诗歌形式。《诗经》基本上通体都是四言诗。四言诗对后世特别是两汉诗歌的影响较大。到南北朝时仍有四言诗流行,但以后通体四言诗就很少了。

杂言诗是诗中杂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或更多言的诗。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杂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初形式。《诗经》中即有很多杂言诗。汉代乐府兴起后,这种诗歌体制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唐代仍然流行,李白最擅长,写了很多杂言诗,如《蜀道难》、《将进酒》等。宋词元曲的兴起,高度地表现了杂言诗错落有致的特长,使杂言诗发展到了一个接近完美的状态。

2.五言诗的兴起

在西汉时,民间开始出现五言歌谣,并被朝廷采集收入乐府,逐渐引起文人们的注意,并在诗歌创作中逐步效仿,所以在东汉初开始出现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到东汉末年,五言诗大量产生。可以说,文人五言诗是到东汉才开始形成的。与四言相比,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代以后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3.七言诗的出现

七言诗的产生和发展比五言诗更为曲折漫长。西汉时民间开始出现七言歌谣,文人作品中就记有儿童谣谚。儿童启蒙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史游《急就篇》就为七言韵语,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更趋于完整的七言诗。魏时曹丕的两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它采用了每句押韵的方式。由于七言诗入乐时间晚,所以为一般文人所轻视,至使文人创作七言诗较晚;但七言歌谣在十六国时一直在民间流传。南北朝时鲍照大胆学习民间歌谣,创作了《行路难》十八首,其中就有通体的七言诗,有每句押韵的,也有隔句押韵的。隔句押韵式的七言诗自产生到定型,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把隔句押韵的民间俗曲引入诗坛,鲍照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七言诗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www.xing528.com)

由于七言诗的字数比五言更多,可表达的内容更丰富,叙事抒情更完整,音节更加抑扬顿挫、富于变化,隔句押韵更富音乐感,所以为后世诗人所喜好。

唐代是七言诗的巅峰时期,七言诗是唐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到现代,七言诗仍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体诗与近体诗

1.古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作一种自由体。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数有多有少)等。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言诗,《琵琶行》为七言诗,《伐檀》为杂言。

乐府诗也是一种古体诗。“乐府”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最早的乐府主要是民歌,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汉代以后的文人,如曹操父子、李白、杜甫模仿乐府写的诗也不乏佳作,白居易的“新乐府”更反映了乐府体的发展,写时事,创新题。歌、行、曲、引、吟、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于后代。

2.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流传最普遍、影响最深远的诗体。它上承风骚,下启词曲。

南北朝时的齐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平、上、去、入四声,并著《四声切韵》。同时的著名诗人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句中的声、韵、调的配合,认为在诗歌创作中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声病必须避免,力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宋书·谢灵运传》)。这样根据汉字声律写诗,是诗歌史上的空前创举。沈约等人发现的诗歌音律,结合晋宋(南北朝时的刘宋)以来诗歌中的对偶形式,就形成了“永明体”的新诗体,这是格律诗的开端。到唐代初期,由沈全期、宋之问完成了对格律诗的最后创造。

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为一首四句,律诗一首八句。绝句又分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律诗也分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和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还有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排律有十句以上至上百句。

近体诗的出现对后世诗歌的影响很大,直到中华民国初年,近体诗一直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形式。

(三)词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故又称“诗余”;是唐代民间新兴的一种歌诗(唱辞)。在唐代,原产于西域的“胡乐”尤其是龟兹乐大量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燕乐以琵琶为主,琵琶有二十八调,音律变化繁多。唐代的近体诗本来是可以合乐歌唱的,但燕乐的流行,使五言、七言诗体很难与之配合,就采取增减诗的字句来与音乐相合,后来演变成长短句的词调,长短句歌词应运而生。所以词的内容、手法和声律在创作上都深受近体诗的影响。由于要合乐歌唱,因此字句、音律(平仄和用韵)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词最初被认为是“里巷之曲”,属“下里巴人”一类,文人很少参与创作。文人作词有人认为最早始于李白的《忆秦娥》,但也有人考证《忆秦娥》不是李白的作品,莫衷一是。不过中唐时的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有词作品是肯定的。晚唐时的温庭筠、韦庄则是词作大家,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诗(词)人的词编为《花间集》。五代时有不少词人,其中以南唐后主李煜最有名。

中唐至五代词的发展,为宋代词的辉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宋代是词发展的巅峰时期,所以有“词是宋一代之文学”之说。不但创作的词多,而且有成就的词人也非常多。从宋代开始,词逐步不再用于合乐歌唱,而成为新体诗歌,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词一般分上、下阕,或称上、下片,称为双调;也有不分阕的词,如《十六字令》《望江南》等,称为单调;还有分为三阕、四阕的词,如《瑞龙吟》《莺啼序》等,称为长调,但创作者极少。词按照篇幅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一般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由于词有严格的音律规定,现代填词者最好手边有词谱和韵谱(词谱一般附有韵谱,如《词谱简编》),按谱填词,方能合律。

(四)散曲

元曲从广义来讲,包括了杂剧和散曲,前者为戏剧,后者是配合乐律演唱的歌词;狭义讲就是散曲。

散曲是在民间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南宋后期,特别是入元后,宋词逐渐僵化衰落,歌女伶工不得不回到民间小调中去找寻资料,由乐师正谱,文人填词。随着蒙古人入主中原,“胡乐番曲”大量输入,与中原音乐融合,曲调大量产生,促进了散曲的产生和定型。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形式短小,自由灵活,通常以一支曲子为一首。如果意犹未尽,可以用同一曲调续写一遍,每一遍可以换韵,所以各自算一首。或续写一两个另外的曲调,称为合调(又叫“带过曲”)。合调要求宫调(同一宫调下有许多曲调)相同,且不能超过三个曲调。

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大令,即由同一宫调的多首曲牌,连缀成一个整套,结尾处有尾声,全套必须押一个韵。

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有鲜明特色:一是用韵灵活,虽然要求一韵到底,但平、上、去三声可以互协(北曲无入声韵),还可以重复韵脚;二是根据内容需要和所用曲牌,可以增加衬字,甚至可以增加句子;三是对遣词用字要求低,可以用大量方言俚语入曲,通俗易懂,也容易写。

但诸多原因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散曲在文学上的发展。一是散曲必须入乐,所以必须懂音乐曲调;二是俚语巷词虽可入乐,但为大多数文人所不屑;三是被贬为“淫词”,登不了大雅之堂,为统治阶层所摒弃。所以元代之后,散曲就衰落了。

【练习】

1.填空

(1)词,又称______、______。是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故又称“______”。每首词一般分两个部分,分别称为______、______。词根据篇幅来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念奴娇”是______,常见的还有______、______。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分别指______和______。唐时______和______两大诗人把这两项传统推向高峰。

2.整理自己学过的古代诗歌,按照不同诗体进行归类,并比较其异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