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艾略特诗歌理论与实践: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成果

艾略特诗歌理论与实践: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以上简述,我们可以看出艾略特诗歌理论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难以得到普遍认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具有大众基本不能接受的主要成分。2.艾略特诗歌实践述评分析艾略特诗歌实践必然以《荒原》为主,因为这是他最知名、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作,并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艾略特诗歌理论与实践: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成果

(一)艾略特诗歌理论与实践述评

1.艾略特诗歌理论述评

艾略特(T.S.Eliot,1888—1965)是西方现代派诗歌运动的主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诗歌创作和文艺批评理论方面对欧美现代文学影响之大,似乎至今还没有遇到对手”[1]。这一点就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产生和发展来说,也同样如此。因此,研究艾略特诗学在中国的文化接受,对我们正确认识文化传播与接受的一些规律性要求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天才》一文中提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这一论断构成了艾略特诗学理论的核心。艾略特坚持将诗人个人情感从诗歌中驱除,与此同时,他提出了“艺术情感”这个概念:“诗人所以能引人注意,能令人感兴趣,并不是他个人的情感或为了他生活中特殊事件所激发的情感。他特有的情感尽管可以是单纯的、粗疏的,或是平板的,他诗里的情感却必须是一种极复杂的东西,但并不是像生活中感情离奇古怪的那种人所有的那种情感的复杂性”,而获得“艺术情感”的途径,即“诗人必须把自己整个地交付给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这样,艺术才能说接近科学的地步了”。正是基于对诗歌的这种认识,艾略特才提出了“非情感化”和“非个性化”的观点。为了达到非个性化,艾略特认为诗人应该放弃自我而归于传统,而他“融入传统”的方式则是大量在诗中使用生僻的历史文化典故,甚至根据个人的学识和爱好从不同的文化中抽取相应的元素,并直接混杂使用读者不熟悉的外语。这使得艾略特研究者常常不得不借助他的诗作所附带的注释来解读他的诗。

根据以上简述,我们可以看出艾略特诗歌理论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难以得到普遍认同。

首先,从逻辑上说,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与诗人生活中的个人情感是密切相关甚至完全相同的。无论诗人如何净化、升华个人情感,他都无法在诗中逃避他的个人属性。而且,如果诗中没有诗人的个人情感或个性,那将同时抹去诗人的个人印记。如此,则此诗人和彼诗人的区别存在已没有意义,因为他们的作品已无情感、风格之差,变成了“接近科学”的量产模块式产品。而当诗人像科学家一样地工作,他的作品也就不成其为诗了。(www.xing528.com)

其次,无论古今中外,情感一直被视为诗歌的中心要素,这恰是“融入传统”的最重要一环。即使是现代派诗歌的痴迷者也很难想象一首诗可以不承载诗人情感,因为当读者阅读一首诗时,他期望获得的首先是情感的共鸣。同时,如果诗人要把自己融入一个传统,那么这个传统应该是为大众所共有的,否则,他的诗就不会被接受。如果一首诗的创作不得不依赖大量的注释来完成,那只能说明诗人所遵循的“传统”并不存在于读者的意识当中。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具有大众基本不能接受的主要成分。那么,为什么他能在西方引起轰动并最终被奉为宗主呢,这里面有其历史文化背景:19世纪最后10年到20世纪第一个10年被称为美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晚暮时期”,诗坛为平庸的诗人所把持,毫无创新意识。庞德猛烈抨击了当时诗坛的暮气:“美国的大路诗是可怕的大杂烩。未经铸造……第三流的济慈、华兹华斯的笔墨……第四流的伊丽莎白式的、钝化了的、半融化了的、软绵绵的空洞音调”,并提出《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成为开一代诗风的理论宣言。数十位新诗人在《诗刊》上亮相,出现了自新英格兰黄金时代以来诗坛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草原诗人”、意象主义诗人、实验诗人和抒情诗人的“新声”汇合在一起,“冲破了20年来的沉寂”。但到《荒原》出世之前,诗坛形势又已逐步趋向消沉。作为领军人物的庞德,自然无法接受这种局面。这时,他发现了艾略特和《荒原》。而当艾略特在他的一力推举下终于成名后,西方诗坛关于艾略特的批评就被拥戴者一一批驳掩盖,并最终因攻击方仰高弥止而渐趋平息。

2.艾略特诗歌实践述评

分析艾略特诗歌实践必然以《荒原》(The Waste Land,1922)为主,因为这是他最知名、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作,并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该诗共433行,用英、德、法、西、拉丁、希腊7 种文字历时7年写成,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社会图景进行了象征主义的描绘。《荒原》综合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点,其语言和形式上大胆进行反传统的试验和革新,思想内容上具有深刻的危机意识,艺术形式上与古典文学传统决裂。全诗广泛采用象征、寓言、时空错位、梦幻、意识流等技巧,运用多层次、多线条、多视角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主题,用支离破碎的语言代替了规范流畅的语言,用凌乱的层次结构代替传统诗歌的连贯性,使得该诗十分晦涩朦胧。此外,该诗一半以上的篇幅与典故有关,全诗用典近百处,时间从远古洪荒直到当代,地域从西欧延展到印度,来源既有脍炙人口的莎剧、《神曲》,也有英语读者很少耳闻的佛经、维斯顿《从仪式到传奇》,甚至还有一些源自新闻报道民谣等。时空的跳跃加上繁多的典故,更使《荒原》让人感到凌乱、模糊。这自然给读者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因此,诗歌发表时,又令人“耳目一新”地添加了大段的注释。

事实上,《荒原》刚出版时,在欧洲也招来了一片骂名,甚而导致1923年6月《名利场》杂志不得不发表了一篇编者按来为艾略特解围:“自从《荒原》发表以来,艾略特先生成了美国诗坛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他经常因为反常的形式和众多读者所认为的生涩而受到攻击。”[2]如当时英美新诗歌运动意象派主将艾米·洛威尔认为《荒原》“不过是一堆废话而已!”诗人卡尔威廉·C. 威廉斯认为《荒原》是现代诗歌的灾难,不少早期的评论家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一个“骗局”,甚至还有像“疯人院的肮脏梦呓”之类的谩骂。后来该诗是在西方现代派鼻祖庞德的多方力推之下才逐渐走红的,并最终被推崇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一首诗,现代神秘风格登峰造极的作品”。而这其中还有一段隐情,即:庞德在此诗发表前曾说服艾略特同意,并亲自操刀,将原诗删去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一首诗,写作长达7年,还可以去掉三分之一,是一大奇事;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大段的注释来帮助读者“看懂”,不得不说更是一大奇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