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恒的理解对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的影响

永恒的理解对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的影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对“永恒”的理解影响由于西方人把人生看作到达永恒的一个必要的简短过程,而把彼岸世界的永恒作为终极的追求。因而,西方诗歌中很少表现出入世的忧患意识,即使对现世感到悲观,也终究会从永恒的天国找到归宿。生命之永恒寓于短暂的人生,所谓人生苦短。人生相对于天地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悠悠天地之间.这样的永恒不能成为人生的寄托。这样的文化精神和诗人情怀差异,理所当然地影响着中国诗人的关注与追求。

永恒的理解对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的影响

(二)对“永恒”的理解影响

由于西方人把人生看作到达永恒的一个必要的简短过程,而把彼岸世界的永恒作为终极的追求。因而他们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对人生境味的直接体验,而是表达从生活过程中获取的对人生的认知与心灵的净化。人生是一个过程,而写诗的人远远地站着,冷静地观察着这一过程。因而,西方诗歌中很少表现出入世的忧患意识,即使对现世感到悲观,也终究会从永恒的天国找到归宿。显然。按照这样的文化精神,单纯表现对人生的关注,尤其是由这样的关注而导致的一种忧患意识,这样的诗歌是不可能算作上品的。纵观西方诗歌,表现及时行乐的人世思想的一些诗歌作品是很少为诗界所重的。而流传下来成为珍品的诗歌中,诗人们往往会捧出各种各样的vision,向人们展示一个又一个非经验的世界,一个又一个过程。可以说对vision的构思与对过程的叙述占据着诗人的整个创作意识,单纯抒情只是诗之小道。

对于永恒的理解,中国人也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心目中的永恒不是彼岸世界那种没有时间束缚的永恒,它恰恰是在时间的无常中。生命之永恒寓于短暂的人生,所谓人生苦短。而人生却又是代代相传无尽头。人生相对于天地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悠悠天地之间.这样的永恒不能成为人生的寄托。(www.xing528.com)

这样的文化精神和诗人情怀差异,理所当然地影响着中国诗人的关注与追求。对于他们来说,世界需要拯救,救世救苍生成为他们的抱负。他们的诗歌,大多是这一主题的直接表现和变化,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其中有对苍生的悲悯,有对经时济世抱负的抒发,有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诗歌成为他们直接介入人生政治斗争的手段。因此,就出现了:中国诗歌重志向的表达,反映经时济世的理想,直觉地体验人生,要求诗歌贴近生活;而西方诗歌则重过程的展示,强调作诗要保持距离,作诗要关照人生,要从人生揭示出真理等等的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