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审美接受与启示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审美接受与启示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西方文化中国审美接受状况分析与启示根据前述传播学、接受美学和比较文化理论,我们不难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选择性接受状况找出其审美接受原因。通过对西方文化中国审美接受状况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得到类似于对中国文化审美传播分析中同样的结论和启示,如:沟通文化差异,满足心理需求;内容深入人心,注重情感需求;形式优美自然,切合时代需求;注意文字晓畅,符合大众需求;联系社会生活,应和实用需求等等。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审美接受与启示

(二)西方文化中国审美接受状况分析与启示

根据前述传播学、接受美学和比较文化理论,我们不难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选择性接受状况找出其审美接受原因。

1.哲学接受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接受不仅有着官方原因,也由于其论述科学性、客观实用性和部分契合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内容,符合中国人对哲学观念的审美接受习惯和心理,如从荀子范缜至王船山的唯物主义思想,如儒家中庸”理论和公孙龙白马非马”故事中隐含的部分辩证法思想等等。而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文化史角度来观察,实际上也存在着一个文化重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当马克思主义从西方文化场向东方文化场转移时,它也必须要经过一个改造的过程,即中国化的过程,以与东方文化相融合。这要求它既要超越中国旧文化的局限,又要植根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既要满足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需要,又要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来看,也确实如此: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初,就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国情”相结合;此后经历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首的一代代中共领导集体的阐释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日益获得了与“中国特色”紧密结合的发展和光大。而弗洛伊德马斯洛理论被部分接受则是因为他们贴近现实生活的实用性,为他们赢得中国人认可提供了“需要型接口”。反观尼采的极端反理性主义论调,对于儒家思想影响深入血脉的中国人来说,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柏拉图的“学习是为了复苏先天知识的记忆”之类唯心主义的观点也只能让笃信“人非生而知之者”、提倡“学而不厌”的中国人产生本能的厌弃。同时,西方哲学由于重视概念准确、演绎精密,大都用语艰涩、表述深奥,其超强理性色彩也令习惯感性哲理的中国人望而却步。如果再加上语言转化的障碍,一般读者就更会觉得其“面目可憎”、难以卒读。

2.宗教接受分析

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有限,除了历史的原因(进入时间晚、发展环境受限),也与其教义与中国人接受心理有悖相关。由于中国文化的实用导向,导致甚至在宗教上,中国人也有着明确、现世的功利性(这也是中国人的宗教观备受质疑的重要原因),如大众烧香、许愿皆是出于有所求,而非如西方人那样是出于一种单纯的信仰而“皈依”。因此,中国人喜欢、接受的宗教要具备实用性,能够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加以拯救;也因此要具备“兼容性”,以便让所有神都来帮自己。如佛教就切合了这一需要,虽然中国历史上屡有“佛道之争”,但任一时期都是两者并存。中国南岳大庙创造性地将佛道及民俗之神共奉,就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这一宗教观和接受心理,而这一点恰恰是基督教所不能满足的。

3.文学接受分析

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影响首先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历史上文以载道的传统,符合中国文学关注现实人生的习惯;其次是因为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急需“唤起人们疗治的注意”。现代派诗歌受到国人欢迎也同样与当时中国的文化需要有关,如艾略特荒原》厚重的“死亡与新生”主题就恰合当时中国国情的需要。赵萝蕤就深刻理解了艾略特所表达的战后欧洲人特有的“荒原求水的焦渴”,并说:“我翻译《荒原》曾有一种类似的盼望: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平常的大时代里,这其中的喜怒哀乐,失望与盼望,悲观与信仰,能有谁将活的语言来一泻数百年来我们这民族的灵魂里至痛至深的创作与不变不屈的信心。”[9]这就从文化和情感的角度找到了作品在两个民族之间的沟通管道。同时,由于现代派诗歌广泛采用象征、寓言、时空错位、意识流写作技巧和多层次、多线条、多视角的表现手法,也符合当时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的文化需要。

4.习俗接受分析

民俗是民族心理的外部表现,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成为代代相传的民众习惯,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为人们所接受,是一种被全民认同遵循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与思维方式,其中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区性,更具有模式与结构上的稳定性,是全民共同心理、共同文化的已深入文化心理深层的表现。特定的风俗、民俗对于特定地区,特定民族人群,其文化心理深入性已到了集体无意识的超历史、超个性的程度,具有软控制的性质,是一种全民性的文化定式。由于习俗的改变和接受非常困难,所以中国古代高明的政治家如周公等才提倡“从俗而治”。具体到西方民俗文化在中国的审美接受来看,如:圣诞节只是形式接受,远未到挑战春节的程度,因为“中国年”里蕴含的民族文化内容太多、太深,无法撼动;情人节算是被真正接受的,因为中国人内心充满浪漫精神,形式上向往浪漫却囿于“礼教”的约束压制,难以得到舒展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输入,情人节的习俗输入对中国人来说,正是如鱼得水,所以被全盘接受;至于狂欢节,则其节日精神与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民族个性显然不符,自然不被接受;而对于西方的个体独立意识,中国人在有所取舍的情况下予以接受,也充分体现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融汇。

5.观念接受分析

由于其接受状况太过繁杂,且接受与摒弃的原则、原因也与上述因素基本相同或相通,如教育观渐变与前述对现代个体独立意识的部分接受有关,商品观与落后封建等级观被抛弃有关等等,故在此不再赘述。(www.xing528.com)

通过对西方文化中国审美接受状况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得到类似于对中国文化审美传播分析中同样的结论和启示,如:沟通文化差异,满足心理需求;内容深入人心,注重情感需求;形式优美自然,切合时代需求;注意文字晓畅,符合大众需求;联系社会生活,应和实用需求等等。这说明,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其传播过程中都存在并受制于具有共性的传播规律与审美规律,这种规律对文化沟通传播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将在下文中逐步地去走近和试图揭示这样一些成功的文化传播内蕴的审美接受共性规律。

【注释】

[1] 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75页。

[2]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66页。

[3] 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4] 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174页。

[5] 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09页。

[6]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7]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19页。

[8]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57页。

[9] 赵萝蕤:《我的读书生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