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文化审美特性
由于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上众所周知的特殊性,因此,近代以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主要是以输入为主。而对外文化输出,最初主要是由一些西方学人“代劳”。虽然,其间也有少量国人的对外文化解读,但终未成气候。而他们所阐释的中国文化内容也主要集中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唐诗歌。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化对外输出才逐步有所发展。但“文革”时期,这一进程受到了重大影响,彼时对外翻译主要集中于革命宣传,文艺方面则重点是毛泽东诗词翻译,而毛泽东诗词也同样是中国旧体诗形式。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交流方兴未艾。但就对国外的文化输出以及西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言,其重头戏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由于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其文化特性的延续性和生命力堪称世界之最。因此,我们要探讨今天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审美取舍之道,仍然要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分析入手。
1.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指南: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本质上的崇美文化,“中国的经史子集、诗词书画实际上都直接、间接地记述、描摹、演绎、探索和阐发了人伦美、道德美、人格美、气质美和自然美”[5]。
(2)中国文人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并推而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间信念。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极强的“入世”性,具有明显的追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特征和导向。
(3)中国文化由于受到提倡“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两千多年的主导性影响,非常讲究礼仪、规范,注重整体利益、忽视个体价值。为群体规范、利益“舍生取义”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并传颂不绝的美谈,这点与当代西方文化差异极大(古希腊文明中不乏此类例证)。
2.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性:
(1)表现主题特别侧重道德情感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教化的文明体系。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过程中,“文以载道”式的正面宣传一直源源不断,如《二十四史》等的正史记载,如《论语》《道德经》等的诸子学说,如唐诗宋词中俯拾即是的名篇名句,如《说岳全传》《杨家将》《包公案》等的传记文学,以及其他各类官方、民间的道德鼓励内容及形式等等。发展到后来,其中起示范教化作用的各类历史人物、事例在民间甚至不是依靠文字在传输,而更多的是通过人们从小耳濡目染的各种民间文艺形式乃至祖孙夜谈之类方式传承。就是这样一种优良的民族传统和“立体互动”的传播方式孕育了世界独步的、包含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中华文化道德伦理美学宝藏。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特色是注重广义的情感抒发,内容涵盖爱国卫民(边塞诗)、追求真理(《离骚》)、珍惜亲情(《木兰辞》)、维护友谊(《水浒传》)等等各个方面人类情感领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缺少情诗,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6]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因为古汉诗中有太多的例子如《蒹葭》、如《孔雀东南飞》等等可以为证,不能说没点明“爱情”二字的作品就不是歌咏爱情。但本文不拟过多讨论此一细节问题,只从宏观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情主题特色。即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代表——古汉诗而言,从最初的创作宗旨“诗言志”(相信没人能否认“志”与“情”的关系),到其后两千余年绵延不绝的多彩实践,无不充分证明了其中丰富的情感美,比如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对爱情忠贞期盼的“为谁风露立中宵”的怨妇思归式寂寞美和报国无门的文人志士“兴登临、凭栏之叹”的壮志难抒式苍凉美,就构成了中国古诗的两大独特而恒远的情感主题,其意蕴美感十分厚重。
(2)表现方式特别注重含蓄朦胧美(www.xing528.com)
《周易·系辞》说过“言不尽意”,意思是说语言不能尽数地把意思描述彻底。其后的《庄子·天道》也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既然胸中之臆,语言不能完全一对一地表达出来,那么,语言的含蓄以至“言近意远”就成为中国人的必然选择,一个语言单位承接多个情义单位的“复义特征”也就成为中国语言乃至文化的自然特征。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提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神思篇”提出:“文外曲致,言所不追”;唐代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倡导:“义、境存于言外、象外”;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提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提出“别材”、“别趣”之说,强调诗创作要“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绵延不绝的脉络:崇尚言外之意。千百年来的一脉相承,说明了这是一个客观而重要的汉文化美学规律。
由于语言规律的发展,古今汉语复义特征的呈现规律有所不同,比如,古汉语更多的是一词多义、一句多义,而现代汉语更多的是一个组合多重意义。但无论古代、现代,隐言、复义、含蓄特征始终是汉文化的一个美学规律:既然“言不尽意”,就要善于营造“言外之意”。如:中国书法、国画讲究的“留白”、“尺幅千里”,古典诗歌讲究的“言有尽、意无尽”,传统文学甚至民间文化中常见的谐音、双关手法等等,莫不以含蓄的笔法,“能指”与“所指”的较大差距,以及内含的典故、背景等,向接受方倾吐着丰富而又含蓄的美感内涵。
(3)表现形式特别讲究音韵格律美
由于汉语独特的单音单字结构和四声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语言音乐特征,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审美习惯,即:特别讲究语言文字的音韵格律美。从古代的诗词、骈赋到现代汉语二字、四字格的形成,造句修辞中的对偶排比,甚至是日常用语中习惯采用的对称语词形式等等,都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音韵格律美对国人的熏陶和影响。
下面笔者仅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古汉诗为例,来探析此一问题。因为诗歌是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学乃至文化最经典、精粹的载体,古代中国更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古典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占据了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无可比拟的主导地位。从音律角度看,古汉诗就存在以下强烈的审美特征:
①格式美:中国古诗特别讲究格式韵律对称美,从最初的《诗经》到汉乐府、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等,无不是一句句工整对仗的,及至后来发展到了宋词、元曲,虽句句对仗有所打破,却又有了嵌字合韵和音调节奏的要求,其格式更为严谨美观。
②音韵美: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于劳动中,每每可以合乐作歌,如《诗经》中的“坎坎伐檀兮”,即是劳动群众在伐木中所作劳动歌谣,有与“川江号子”异曲同工之效。其“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连,取其宛转”[7],从而产生了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音乐美。据此创作出来的诗词均可入乐,或低吟浅唱,或高歌朗诵。
由于长期的历史延绵,这种对音韵格律美的重视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一个显著而不容忽视的重要特征,并一直延续到当代,甚至包括民俗俚语、标语广告等等,也莫不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