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探源: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成果

中西文化差异探源: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中西文化差异探源1.民族心理原型理论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是文化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2.中西文化差异根源荣格认为:不论个人心理或民族心理的原型,都有“内倾”和“外倾”两类。因而,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内倾性。当然,在充分认识了中西文化审美差异之后,我们也不能忽略审美形态还具有二重性,即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中西文化差异探源: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成果

(四)中西文化差异探源

1.民族心理原型理论

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是文化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而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则是由于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其实,在各种文化差异外部表现形式的后面,总是隐藏着更为深层的东西——一个民族的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等。这是因为,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在不断构筑其内在的心理模式,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模式和心理特征,对其他民族来讲,可能是陌生的、迥异的、相斥的,从而引起理解困难,交际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则导致译文与原文的不等值。这进一步说明:语言的许多形式问题实则是基于其内在的机制而发之于外在的表象。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心理学研究有一个重要的范畴,即:民族心理原型理论。他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个人无意识理论基础上创造了原型(Archetypes)和集体无意识理论(Collective Unconscious)。他认为,在个人无意识的更深一层,存在着集体无意识。它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天生就存在的。

在此之前,弗洛伊德建立了个人无意识理论,认为个人无意识是被压抑的心理内容的仓库。而荣格打破了环境决定论的界限,他指出,人的心理不仅同自己的往昔联结在一起。他相信所有的人不仅都有着个人无意识而且同时也都具有一种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类似于本能,是由遗传而保持下来的心理倾向,是以痕迹的形式存在于大脑结构之中的,有着先天倾向和图式的作用。虽然有时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它的存在却对我们的意识起着制约的作用。

与集体无意识相联系的重要概念是原型,原型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先天倾向,是人类长期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

民族心理原型的差异对语言文化的差异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独特的民族精神确实影响着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同时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大障碍。朱光潜先生在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就成功地运用了民族心理原型理论来解读两处诗体在长短情境上的差异。

2.中西文化差异根源(www.xing528.com)

荣格认为:不论个人心理或民族心理的原型,都有“内倾”和“外倾”两类。外倾者好动,好把心力用到外物上去变化环境,表现在文艺上多偏重客观。内倾者好静,好把心力注在自我上做深思内省,表现在文艺上多偏重主观。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主体的自我中心性,自然地理条件在这种文化涵养的形成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国处在封闭式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压力。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宽松融洽的氛围塑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中国人总体上没有与自然的明显对立意识,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更多地关心一种主体的自审与自我完善,而缺乏一种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强烈的外倾冲动。就求知态度而言,中国哲学家早就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也”。于是,他们主张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要静坐澄心,自然无为。因而,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内倾性。

英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气候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中,这孕育了英美民族注重空间拓展与武力征服的民族精神。西方人早早地就选择了一种“天人相分”的认知态度,在他们的观念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不是有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而是分离与对立的,因此在对待客体的态度上,他们不是将主体与客体混为一谈,而是将两者截然分开,并且真正地把客体作为一个对象,面向客体,研究它们的性质与特点。他们热衷于建立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发展关于对象的知识体系。因而,西方文化具有较强的外倾性。

心理原型的差异衍生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偏重于用右脑思维,重综合、善意会、轻分析,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为主,内倾特征明显;西方人则偏重于用左脑思维,思维重分析、善逻辑、忌模糊,表现出典型的外向、激进、张扬、夸张的外倾性特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汉语从本质上说,就不是西方语言那种执著于知性、理性的精神,而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印欧语系的语言因为有一种外向的进取精神,所以它舍弃了在简洁、精神或者美感方面的追求,宁愿背上繁琐与刻板的重负,尽力追求严密、精确与逻辑性。而艺术观、审美观亦同样明显直接受制于民族心理原型。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诸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泾渭分明“科学、哲学、经济学”等分类的学科思想而西方则似乎天然地走在科学的道路上之类的现象了,因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于生命整体和部分的互摄互融,天人合一,重混茫和会通;而西方文化则注重分别差异、主客分离,追求确实性,注重逻辑演绎。两者分具特色、各擅其长。

当然,在充分认识了中西文化审美差异之后,我们也不能忽略审美形态还具有二重性,即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比如意境之说虽为中国古代所独有,但其中的虚实相生作为艺术手法,则早已为中西艺术所通用,如《伊利亚特》中对海伦的美丽的描写就不是直接进行的。至于优美、崇高、滑稽、喜剧等审美形态则更具有中西通约性特点。掌握审美形态的二重性特点,可以避免以西统中,或以中排西的简单化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