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美学思想简述
美学研究要求主体的卷入、参与,要求主体必须亲自去投入、去参与、去运作、去体验感悟,通过审美活动去与对象建构,生成现实的审美关系,而这无疑是契合中国人古老的东方式治学思维习惯的。
中国古代文化对审美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研究,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有“美”字。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形成与奠基的时期,“易”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世界以及自然、世界形成之道的基本认识与理解,这种理解也奠定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儒、道两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美学思想,则建构和形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格局。孔子从仁出发,联系伦理道德的善来解释美。他认为外在形式的美虽然可以给人以感官愉悦,但必须与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艺术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感化和陶冶人的伦理情感,促进个人和社会人伦的和谐发展;孟子认为从善到美呈现为逐步递升的状态,对美基于善又超越于善作了明确的表述;荀子提出“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命题,揭示了人的伦理活动行为同审美的密切关系。道家主张以虚静、素朴、恬淡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进入一种“以天合天”的自由逍遥的审美境界,要求以人的虚怀来应和世界的虚无,是对审美活动、审美现象尤其是审美心理特征的深刻揭示。墨家和法家都以狭隘功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基本上对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持否定打压态度,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史上没有也不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淮南子》在美学上把先秦儒、道两家对内在审美人格的追求,转换成为对广大外部世界的审美追求,显示了汉代美学的新转向。董仲舒认为天地的美表现在天地无私地长育万物,认为不同的思想情感与自然万物之间、人的精神生命同自然节奏之间必然相呼应、相协调,这种呼应、协调乃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据。东汉时代的《毛诗序》中“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提法,可以说是儒家诗教的经典命题,对后世艺术美学思想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到魏晋,中国古典美学得到了质的推进,进入了美与艺术自觉的时代。曹丕的《典论·论文》首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家个性、气质、天赋与文艺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钟嵘的《诗品序》以“摇荡性情”说诗,强调诗对个体心理感受的表达;陆机的《文赋》首次高标“诗缘情”,确立了情感在文艺中的本体地位,同“诗言志”一样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开山纲领的意义;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系统论证了音乐的审美特征,认为音乐美的本质在于“自然之合”;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对绘画中的形神关系作了明确的美学解释;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儒、佛、玄三栖相会的思想资源和宏大的精神面貌,构成中国古代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文论、美学体系:它提出的“神思”,对审美心胸、审美想象、审美情感作了深刻的描述;它提出的“风骨”、“隐秀”,揭示了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的审美特征;它提出的“物色”,不仅充分肯定了自然美的独立价值,而且深刻展示和阐述了艺术创造中的心与物的审美关系。
唐代美学的最高成就在于道家美学与禅宗美学,集中体现为意境理论的创立。司空图的《诗品》,以审美意象为核心,创构了一种完整的意境美学理论。
宋代美学的特点之一是追求平淡境界,包括对文的平易、诗的淡雅、书的淡泊、画的平远的崇尚。欧阳修以平淡为尚,主张诗文“古淡而有真味”;苏轼以平淡为“文”的最高境界,认为“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熟渐老,乃造平淡”。
明代美学上形成了具有近代个性解放色彩的浪漫思想观念,把个性情感置于文艺和审美活动的个体层面,主张在审美与艺术中直率地、大胆地表现个人的真情实感,这一思想以不同形式一直延伸到清代。
清代美学转向以实学为根基,但主情说依然占有重要地位。黄宗羲提出“诗以道性情”;王夫之提出“情之所至,诗无不至”,并对“情”与“景”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都与主情说相一致,与明中叶以来重自我、重个性、重情感的美学思潮相呼应。
此外,明清时期,民族传统中潜在的世俗文化风情喷薄而出,为中国审美思想增添了平凡生活关注的意趣、现实人生叙写的瑰奇以及情感理想追求的浪漫,而戏剧、小说等文艺种类的发达,也促进了对现实世俗生存认同的审美活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追求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钱穆曾经指出,按中国传统观念,人与宇宙万物拥有共同的根源,都源于天的最高存在,都不违背天心与天意,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既原始又终极的和谐境界。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就在于它始终坚持从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圆融关系着眼,探求审美现象的根源、实质和含义。
由于中国古典美学以天人合一为内在精神和思想线索,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关系中思考审美现象,因此,较之以天人相分、主客对立为主导思路的西方传统美学,就更有自己鲜明的理论特色:一方面,更贴近社会伦理和日常人生,更富于伦理化和人生论的意味;另一方面,更接受深邃的宇宙人生的始源境域,显得更加玄远和超越。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传统美学更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中国现代美学较之古典美学的一个巨大变化,是横向移植和译介了西方美学,又运用西方美学观念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纵向的反思,形成了一种中西互释的基本格局。(www.xing528.com)
诚然,中国人早就有自己的独特审美观念和艺术史,但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确实是从西方引进的,这是当时社会环境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特殊需要造成的。所以,美学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却仍然是一门外来的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包括蔡元培与王国维等人。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都曾先后亲赴西欧“取经”,日本在西方美学进入中国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日本思想家中江兆民较早选用汉语词汇“美学”去翻译法文esthétique,这个汉译词语随后被引进中国,由于王国维等在20世纪初期的采纳和推广,得以在中国推广开来。故此,以王国维等在20世纪初期在汉语学界使用和推广“美学”为标志,美学学科在中国诞生。《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创构的以“境界”为核心范畴的美学理论体系,或许可以说,《人间词话》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个理论模式,一个开山纲领。其后,朱光潜在《谈美》、《文艺心理学》、《诗论》等著作中,运用西方美学思想中的直觉说、心理距离说、移情说、内模仿说,对审美心理和艺术创造心理作了细腻而独到的分析;钱钟书的《谈艺录》等著作,也为中国现代美学增添了厚实的内容。
20世纪40年代,中国美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现象,那就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及鲁迅、瞿秋白、周扬、冯雪峰等人多年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进一步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文献。同时,蔡仪的《新美学》也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中国体系化的有益尝试。此后,苏联美学逐渐地在中国占据主流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美学再度向中国靠拢,重新成为主要的外来美学影响力量。
当代,中国美学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观点,或者说四个派别:
一是主观论美学,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把美定位于主观意识。
二是客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坚持美在客观。
三是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朱光潜为代表,认为只有当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意识的作用,美才会产生。
四是实践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认为美就是这样一种在人类实践即人化的自然过程中所获得的客观的社会属性。
业界一般认为,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具有中国当代特色和原创精神的美学理论。
【注释】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2]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6页。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0页。
[4] 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