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史家咏史诗之书法与史笔: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宋史家咏史诗之书法与史笔: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史家咏史诗之书法与史笔(台湾)成功大学张高评一、北宋咏史诗与书法史笔“唐宋诗异同”之比较研究,16年来,一直是笔者探讨宋诗特色之重点课题。今再以北宋史学家所作咏史怀古诗为例,探论史家咏史与《春秋》书法、史家笔法之交融关系,以见咏史诗之体质至宋代已经改造。同理,笔者将以“会通化成”之视角,解读北宋史家所作咏史诗之《春秋》书法,诠释咏史诗中所体现之史家笔法,尚乞博雅方家指正之。

北宋史家咏史诗之书法与史笔: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宋史家咏史诗书法与史笔

台湾)成功大学 张高评

一、北宋咏史诗与书法史笔

“唐宋诗异同”之比较研究,16年来,一直是笔者探讨宋诗特色之重点课题。曾经出版《宋诗之传承与开拓》、《宋诗之新变与代雄》、《会通化成与宋代诗学》三书(1);又先后执行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研讨主题针对咏王昭君诗、咏花诗、咏雪诗、边塞诗、咏史诗等门类,进行唐诗宋诗异同之较论,从宋诗异同于唐诗处,理析出宋诗学唐变唐,自成一家之文学事实,从而为宋诗作文学史之定位。简要言之,宋诗名家大家,既多学唐,又知变唐。宋代诗人学唐,与明代前后七子之学唐不同:宋人以学古为手段、为过程、为方法,以之参考借镜、以之撷长补短,学习师法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个跳板,只当作触发。所以跟前后七子以比附师法为最终目的,落得一个“唐样”的讥诮不同。宋人学唐,是以新变唐诗为手段,传承唐诗之优长为权衡,故大家名家多能跳脱唐诗所树立之典范与本色,开拓“自成一家”之风格,宋诗遂蔚为古典诗歌之另一高峰,替代唐诗而称雄于诗国。由此观之,钱钟书先生《谈艺录》“诗分唐宋”之说(2),诚颠扑不破之论。

宋人作诗,以学唐为手段,以变唐为旗向,以“自成一家”为目的,这种诗学自觉,由于印本文化之繁荣发达,诗话笔记之流通便捷,宋代名家大家之作品中多有所反馈与体现。笔者研究昭君咏、咏花诗、咏雪诗、边塞诗,于此多所发明。今再以北宋史学家所作咏史怀古诗为例,探论史家咏史与《春秋》书法、史家笔法之交融关系,以见咏史诗之体质至宋代已经改造。宋代咏史诗有此“出位之思”,相较于唐人之咏史,既能传承,又擅开拓,新变自得既多,宋诗之“自成一家”乃不疑而具。

孔子之《春秋》,既有鲁史书法,又有圣人书法,二者会通化成,遂为中国传统史学之大原(3)。历代《春秋》学家,尽心致力所探讨之“《春秋》书法”(简称为“书法”),即指此等。当然,《春秋》三传解经,各有发明,《左传》注重“以史传经”,《公羊》、《穀梁》注重“以义解经”,乃至于历朝《春秋》学著述,于“书法”之精微,亦多有所阐扬。《孟子·滕文公》称孔子作《春秋》云,“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由此可见,孔子所修《春秋》,体现为《春秋》书法,其中之“史法”与“书法”,自有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之关系。自是之后,史传之流裔,无论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或叙事诗、咏史诗、讽喻诗,除史家笔法外,《春秋》书法之化用,自有可能。本文拟以《春秋》书法及史家笔法,解读北宋史家所作之咏史诗,即是基于上述之理路。

古代传统史家修史撰史,隐然多具史法义例;而《史记》以下之纪传体编年体史书,又多远绍孔子《春秋》之书法。就接受学之观点言之,宋代史家必然娴熟史家笔法,亦必然接受《春秋》书法之教示。《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九,御制《日讲春秋解义·提要》称,“说《春秋》者,莫伙于两宋”(4);《宋史·艺文志》着录《春秋》学专著240种以上;清朱彝尊《经义考》所录宋代《春秋》学论著,亦在400种以上;即以《四库全书》着录而言,宋人《春秋》类,无论部数或卷帙,皆占历代《春秋》类三分之一。(5)由此观之,《春秋》学于两宋之为显学,士人耳濡目染浸淫之深,可以想见。

除《春秋》学于两宋号称“显学”外,陈寅恪宣称“中国史学莫盛于宋”(6),无论史书之质量,史学之开拓,或史家之蜂出,皆有空前之成就。再就史学意识而言,司马光提出“兼容”,王安石提出“化变”,郑樵提出“会通”,二程张载朱熹提出“理一分殊”,苏轼秦观杨万里、严羽提出“集大成”;笔者综合归纳上列诸说,遂提出“会通化成”一语,作为宋型文化之特征之一,且以宋诗及宋代诗学之研究为例,证成“会通化成”之说(7)。同理,笔者将以“会通化成”之视角,解读北宋史家所作咏史诗之《春秋》书法,诠释咏史诗中所体现之史家笔法,尚乞博雅方家指正之。

北宋诗人曾参与纂修实录、国史、会要、通史、前代史等史书,或私人撰修当代史、通史,或前代史诸史籍者,在20家以上,如杨亿、王禹偁、夏竦、梅尧臣、宋祁、宋庠、石介、欧阳修邵雍、曾巩、司马光、王安石、刘攽、王珪、苏颂、蔡确、苏辙、刘敞、黄庭坚、张耒、韩维、秦观诸家(8)。然两宋知名史家如王溥、王钦若、薛居正、李昉、刘恕、乐史、钱若水、晏殊、范祖禹、宋敏求、李焘、李心传、徐梦莘、王偁、郑樵、袁枢、朱熹诸人,于咏史诗之写作,或数量极少,或竟付阙如,对于本选题研究,造成举例无从,实亦无可奈何。试检寻北大版《全宋诗》,选择北宋20家咏史怀古诗,作为讨论之文献材料,数量颇多,大约在300首以上。今择精取要,论述如下。

二、北宋史家咏史诗与《春秋》书法

“《春秋》书法”所指涉的意涵,不只是《公羊》学、《穀梁》学派所谓“微言大义”而已。笔者赞同钱钟书先生意见:“《春秋》书法,即后世之修辞学。”所谓《春秋》书法,顾名思义,当有形式技巧层面之指涉。(9)

试考察《春秋左氏传》成公十四年“君子曰”,揭示《春秋》五例:“《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孰能修之?”惩恶劝善,示《春秋》之功用;前四者示《春秋》之笔法。“微婉显晦”者,尚简、用晦、崇虚、贵曲,即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谓“《春秋》推见至隐”之书法;至于“尽而不污”,则是据事直书,直笔不恕之书法。要言之,就笔法论,《春秋》五例所提书法,可归纳为直笔和曲笔二者。

《春秋》学之于两宋,既蔚为显学,宋代诗话笔记不乏“以《春秋》书法论诗”之例(10),则史家咏史怀古,形诸吟哦,或亦有以《春秋》书法入诗者。翻检《全宋诗》,通览北宋史家咏史,除《春秋》五例之运用外,方其进退古人,权衡成败之际,亦多推本究原,是亦《春秋》慎始之义。今试以下列四端,考察北宋史家咏史“以《春秋》书法入诗”之大凡:1.推见至隐;2.直笔不恕;3.褒美贬刺;4.探本究始。论证如后:

(一)推见至隐

《春秋》五例中之前三例,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意指《春秋》书法讲究修辞:措辞简要,却又旨趣显豁;明载史实,却又意蕴深远;委婉曲折,却又顺理成章;这些书法多用在“有所褒讳抑损”之忌讳人事上,与温柔敦厚之诗教同功。此即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赞所谓“定哀之际,则微”之《春秋》书法,亦即“推见至隐”之书法,其语言特色为用晦、尚简、崇虚、贵曲。

试考察北宋史家所咏人物或史事,风格书法近似者不少,如宋祁、邵雍、司马光、王安石诸家,要皆专擅此一书法。先看前三家之咏史:宋祁《宣室》诗,讽刺汉文帝,多用形象语,讽意多见于言外。邵雍《过潼关》,造语两两翻迭有味,反常合道,诗趣无穷;又作《题淮阴侯庙》其五,假设翻案,反言以显正,命意始出。褒讳抑损之词,最忌直接正面叙写,类似绕路说禅,此所谓“推见至隐”。司马光所作咏史诸作,如《楚宫行》,前十句将歌舞声色等华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末二句结以秦关奇兵、武安军火之阳刚美,对比成讽,诗意自在言外。又如《过洛阳城》其二,谓“只看洛阳城”,即可了然“古今兴废事”。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称:必“通六艺比兴之旨,然后可以讲春王正月之书”,信然。又如《华清宫》,以江山依旧,人事全非作对映,而是非兴亡自在言外。又如《咏史》之三,具陈春风珠翠、清歌妙乐,醉失梦入,再点出“玉树后庭花”,则凄凉可知,所谓“微而显,志而晦”也;其中有简、晦、虚、曲诸笔法在。

再看王安石与黄庭坚之咏史:王安石所作咏史,无论抑扬人物,或进退雄杰,大多不用直笔。其笔触婉而成章处,多“推见到隐”之书法,如咏《孔子》,选取秋毫、蠛蠓、桓魋、武叔、一草诸微不足道形象,以反衬孔子之博大精深,可谓婉而成章。又如《范增二首》其二,以外黄儿堪称军中之“亚父”,讽刺范增之“漫多奇”,弄巧成拙。又如《贾生》,以谋议施行、位高言废二视点,为“君王薄贾生”作翻案,亦婉而成章。又如《汉武》诗,以壮士出塞、中原无人,见武帝讨伐匈奴,穷兵黩武,残民以逞。后两句再以不负约,赏汉臣口脗,见对外用兵,势在必行,如此咏史,不亦“微而显,志而晦”乎?又如《读汉功臣表》,谓“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葅醢赐侯王?”翻案有味,婉而成章矣。黄庭坚所作《和陈君仪读大真外传五首》,多微婉显晦,推见至隐之书法,如第一首,前两句叙写朝廷无事、花柳多情之欢乐场景;后两句陡转为胡雏心动、绮罗坠楼之肃杀景观,属辞比事,可以推见至隐。又如第四首,前两句“高丽条脱”与“逻逊琵琶”之红绿声色相对衬,写往事之美丽;下半藉蛛网屋煤与此生有梦,点缀哀愁,物是人非,悲凉不言可喻。歌咏宫闱史事,诸多忌讳,故黄庭坚亦运化“推见至隐”之书法,所谓“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也。

(二)直笔不恕

微婉显晦之书法,形成“推见至隐”,温柔敦厚,主文谲谏的效果。与此相对者,厥为“尽而不污”之书法,或称为据事直书,或称之为直笔见意,直笔不恕(11)。《左传》表彰董狐“书法不隐”,《史通》推崇直书史事。北宋开国以来,文字狱繁兴,诗人为全身远祸,明哲保身计,叙事咏怀往往不敢直言,张镃《仕学规范》卷36所谓“作诗切不可斥言事,至于美人,亦不可斥言”,可见一斑。北宋史家所作咏史,选用曲笔者多,径用直笔者较少。

下列诸家所咏,是所谓“笔不旋绕,言不避忌,肆情奋笔,无所阿容”者,如宋庠、宋祁、梅尧臣、张耒诸家之作,或讨论直笔,或采直笔咏史:宋庠《咏史》,嗟叹袁褚晚节不保,直言奋笔、无所隐饰。宋祁《朱云传》,表彰朱游直谏之英气;又作《读史》诗,以为“直笔空料理,忠臣遂隐忧”;直言不讳,固然可令乱臣贼子惧;然直言不阿,却最易触忌犯讳,甚至兰摧玉折。梅尧臣《昆阳城》,有乐府民歌风味,直率白描,有声有色,形象亦自耸人视听。又作《项羽》一首,隐括史事,直笔不恕,斥其匹夫勇、起陇亩、将诸侯、成霸功;再责其“自矜奋私智,奔亡竟无终”,单刀直入,笔不旋绕,直截了当,亦自淋漓爽快。张耒所作《读中兴颂碑》诗,直言玉环妖血、渔阳马厌,又直陈“万里君王蜀中老”,不知为尊者讳耻。宋人吴子良《林下偶谈》卷二,以为无可为世主规鉴,谓“虽无之可也”,又作《项羽》一诗,一则云“自古柔仁伏暴强”,直率已非诗家语;再则直斥项羽“拔山盖世故应亡”,是亦淋漓痛快之言。无所讳饰,和盘托出,是亦客观存真之一法。

(三)褒美贬刺

《春秋》五例,惩恶劝善为其一;《公羊传》昭公二十年称:“善善也长,恶恶也短”;董仲舒称《春秋》之大义,在“善善恶恶,贤贤贱贱不肖”,其后司马迁《史记》本之;范宁《穀梁传·序》亦强调“一字之褒”,“一字之贬”,可见善恶劝惩于《春秋》书法,史家笔法之重要。盖《春秋》之为书,亦经亦史,其中所载功罪、得失、成败、兴亡、善恶、毁誉,皆可作后世之殷鉴。白居易所谓“惩劝善恶之柄,执于文士褒贬之际焉;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矣”;《春秋》重褒贬,诗人重美刺,其实一也。北宋史家题咏古人古事,贤善则褒美之,所以见贤思齐;奸恶不肖则贬刺之,所以作为鉴戒。

北宋史家咏史,运用“善善恶恶,贤贤贱贱不肖”之褒美贬刺,以题咏古人,品题人物者极多。或褒贬兼至,或有褒无贬,或有贬无褒:王禹偁《读汉文纪》,既推崇汉文帝于西汉十二帝中“最称贤圣”,然又遗憾“帝道或未全”,遂列举贾生谪宦,邓通铸钱,佞幸有传,以征其实,可谓褒贬兼至。梅尧臣《咏严子陵》五古,称扬严光之不顾不屈,不慕富贵,心远忘机,则有褒无贬。又作《淮阴》诗,推崇饭信之沙头妇人。邵雍《题留侯庙》诗,歌颂张良灭项昌刘、绝秦昌汉之功业,更赞扬其“锻炼心源”之不可及。王安石咏《司马迁》,拈出高辞天得,以称赞其文学史学;又拈出“直”字,以肯定其人格德操;又咏《诸葛武侯》、《孔子》、《韩信》、《商鞅》、《张良》,皆为人伦之表率,志业之典范,推崇褒扬,足以令人见贤思齐,与人为善。道德文章,志业德操,多可以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孔子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故史书强调恶恶而贱不肖,多有助于资鉴。北宋史家以其专攻之术业与素养,行有余力写作咏史诗,故亦多贬刺惩戒之意,如王禹偁《吴王墓》谓:“应笑埋金玉,千年贾余货”;司马光《孟尝君歌》云:“一朝失势宾客落,只有冯谖作圣人”,讥讽贬斥之意了然。王安石《读秦汉间事》,写“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咏《汉文帝》废肉刑,“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咏《叔孙通》,凸出“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出服?”咏《东方朔》,点出“何知夷与惠,空复忤时人”;《嘲叔孙通》,讥评诸君“可笑贪君赐,便许当时作圣人”。黄庭坚《读谢安传》,就谢安功业作翻案,以为“持危又幸桓温死,太傅功名亦偶然”,亦持之有故,顺理成章。

由此观之,北宋史家咏史,大多选取史传中某一典型细节,又究心“古人不到处,别生眼目”之史识,以之褒美英贤,或讥贬不肖,多能扪毛知骨,形象生动,以之思齐或鉴戒,可与史传同功。

(四)探本究始

《春秋》桓公二年书“宋督弑其君”,君子主“先书”,此之谓“诛心之论”;叙述征伐,主兵先书,所以标明“首恶”;为防微杜渐,更注意“慎始”,如始用六佾(隐五)、始惧楚(桓二)、始通吴(成十五)、始叛晋(定十一)之类是。后世《春秋》学,受《春秋》书法影响,亦极关注推因、究始,司马迁《史记》所谓“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即同此理。北宋史学家行有余力作诗,所作咏史亦不乏推本究原,慎始察因之作,如:邵雍《题淮阴侯庙》其三,以为韩信求作假王,无异“祸阶从此始”。曾巩《读五代史》,强调“由来根本强,暴吏岂易攻”。王安石《秦始皇》,提出秦朝“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又作《开元行》,以为安史之乱,虽然“子孙险不失故物”,不过,“社稷陵夷从此始”;咏《范雎》,提醒世人:“世间祸故不可忽,篑中死尸能报仇”;咏《宰嚭》,推究吴之亡于越,藉西施代言云:“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开脱了西施,直斥谋臣误国方是祸根乱源,亦自有理。黄庭坚《韩信》,亦提出韩信致祸之阶,在蹑足封王之瞬间,所谓:“蹑足封王能早寤,岂恨淮阴食千户?”

上列咏史诗所谓“祸阶”、“根本”、“辨坚冰”、“陵夷始”、“祸故”、“祸基”、“早寤”,要皆推本究始之论,《易》云:“知几甚神乎”,又谓“履霜坚冰至”,慎始也;杜渐防微,顿出于渐也。此皆《春秋》书法之所关注者,而咏史诗中往往及之。

三、北宋史家咏史诗与史家笔法

诗与史,本同出一源,其后虽流衍派分,然诗笔与史笔多有相通之处(12)。何况咏史诗之为物,为诗与史交融化成之结晶,诗史之相互融通,其中有绝佳之见证。尤其陈寅恪曾宣称:“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因此,北宋史家咏史诗中,必多史笔之体现。笔者就二十位史家,300首诗中,研读勾勒,整比条例,发现史笔体现于北宋咏史诗者,大抵有四大端:其一,以叙为议;其二,论赞作收;其三,通变古今;其四,探究天人。论证如下:

(一)以叙为议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论《史记》笔法,有“寓论断于叙事之中”一则。其后白寿彝先生引申发挥(13),证成顾氏之说,“寓论断于叙事”遂凸显《史记》笔法之重要特点。若再上究《左传》之叙事,其例实多,早已有此传统。盖事外无理,理在事中,事与理本相融相涵。史家叙事传人之际,为避免节外生枝,突兀发论,往往剪裁史料,排比事迹,将论断寓于叙事之中。由于叙论相兼,最能一举两得,故史家褒讥人物,裁断是非,论定功过时,往往用之。董仲舒《春秋繁露》引孔子之言曰:“徒托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着明也!”修史撰文,若能“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即无此病。

北宋史家题咏古今人物,品评美刺之际,苟援用“以叙为议”之法,则不必别生议论,或凭空作断,此即《史记》《左传》“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史笔之化用。如:王禹偁《读汉文纪》,枚举贾生谪宦、邓通铸钱、蛮道膝前,佞幸列传、以表现“帝道或未全”,形象语言、意在象外,故不必徒托空言。宋庠《汉将三首》其一,自第三句以下八句,图绘汉家绝域开边之苦况,终篇再以“直置鸿毛命,聊图麟阁勋”点醒,是非功过尽在不言中。又作《宣室》诗,列叙宣室崔嵬,殿帷深掩,贾生虚前席,董偃献寿觞,则汉文求贤之虚实不言可喻。梅尧臣《和介甫明妃曲》,于发挥“男儿反复尚不保,女子轻微何可望”议论之后,藉景作收,“青冢犹存塞路远,长安不见旧陵荒”,茹咽吞吐,意在象外。邵雍《观隋朝吟》,叙写“蚁蝼人民当土地”,隋朝之荒淫无道,经形象语言之层面叙写,已呼之欲出,而讽刺之意见于言外。

除王禹偁、宋庠、梅尧臣、邵雍四家咏史诗外,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张耒四家咏史,亦多“以叙为议”之作,如:司马光《楚宫行》,叙写木兰、隋珠、横吹、繁弦、九微火灭、罗衣缨绝诸场景,便可想见楚王宫中“清歌密舞夜未央”之情况,纵情声色、宴安鸩毒之批判自在其中,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又作《汉宫词》,点缀苜蓿花、菖蒲叶,叙写更衣、走马、怀玺、斗鸡,则汉道之不振,朝纲之陵夷,意在言外。王安石《张良》诗,但选取“固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两个典型个案,张良之从容划策,汉业于俯仰中之或存或亡,皆不着论断,而诗意可知。黄庭坚《书摩崖碑后》,自“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以下叙写十二句,皆联系具体典型之史事,以叙为议,故理趣有余,而无理障。又如张耒《吊连昌》诗,大抵以物是人非之主题叙写场景,如“火焚马蹴百战场,尽是旧时歌舞处。游魂不归宫树老,茂陵金玉人间宝”。如此铺陈渲染,“兴亡一觉繁华梦”之感慨,遂历历如绘呈现,不待案断,自然可知。(www.xing528.com)

(二)论赞作收

《左传》往往于叙事传人之后,以“君子曰”案断作收,或引孔子或时贤之语论评作煞。其后,《史记》有“太史公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有“论曰”、“评曰”、“赞曰”,《资治通鉴》有“臣光曰”,皆“君子曰”“太史公曰”之流亚。论赞至宋代发展为史论文,《四库全书》立有“史评类”,附庸已蔚为大国矣。

北宋史家咏史,受论赞之影响,往往曲终奏雅、卒章显志,而其用归于褒贬劝惩。其收煞文字虽未落论赞之形迹,然唱叹有情,风格神似,自是论赞之流风遗韵,如王禹偁、梅尧臣、司马光、王安石所作之咏史诗:王禹偁《读史记列传》,以“佞幸圣贤俱饿死,若无史笔等头空”作结。梅尧臣《淮阴侯庙》五古长篇,以“古来称英雄,去就可以照”论断留侯张良。司马光《戏下歌》七古长篇,亦以“区区蜀汉迁谪地,纵使倒戈何足为”论断项羽,此与王安石《乌江亭》立意相近似。王安石《四皓二首》其一,以“与其贵而拘,不若贱而肆”论断四皓之出处。其二,以“出处但有礼,废兴岂所存”作结,论断四皓之出处,与刘汉之兴废无关。又作咏《张良》诗,结以“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反衬张良之从容才长。又作《杨刘》诗,结以“事变故不同,杨刘可为戒”,劝惩资鉴之旨趣甚明。

其他,如刘攽、黄庭坚、张耒所作咏史诗,收煞处亦多近似论赞之形式,如:刘攽《昭君怨戏赠》七古长篇,煞尾云:“尘沙萧条猛虎塞,边民独记和亲侯”,就昭君和亲之恩怨情愁作一案断,亦顺理成章。又作《古信陵行》,谓“富贵胡为夺贫士,能令君存为君死”,以反诘作收,论断有理足信。黄庭坚《韩信》诗结尾则称,“功名邂逅轩天地,万事当观失意时”,案断极富警世启示,亦观人之一术。张耒《听客话澶渊事》,尾声作一翻案,谓“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论断推陈出新,自有可取。又咏《张子房》诗,结句云,“戡乱真须希世哲,乘时儿女漫纵横”,论断带情韵以行,其中或有北宋臣民之期待与愿望在。

咏史诗中以论赞人事作收煞,犹《楚辞》之有“乱曰”,汉大赋之“卒章显志”,音乐之“曲终奏雅”,要皆史书论赞之衍化与流亚。北宋史家于论赞体裁知之甚明,行有余力作诗,遂借镜化用于咏史诗中,自亦顺理成章之事。再说,北宋科举应试策论造成史论文之勃兴;史家咏史,以论赞作煞尾,以示诗趣,或有得自史论文之影响也。

(三)通变古今

司马迁《报任安书》,自述《史记》写作之旨趣,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通古今之变”,意指通晓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之规律或原委,以便作为立身行事之借镜或参考(14)。《史记》既为纪传体之开山,正史之鼻祖,史传文学之典范,叙事文学之代表,故所提示“通变古今”之史学旨趣,多为后世史家所遵从与体现。北宋史家咏史,于此亦有所发明。如:梅尧臣《淮阴侯庙》诗,以韩信为鉴戒,谓“古来称英雄,去就可以照”。欧阳修《再和明妃曲》,谓“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堪为古今边防制夷说法。邵雍咏《五帝》,以为“声明文物正融融,古今世盛无如此”;《治乱吟》,强调历代“财利为先,笔舌用事”则乱;“孝悌为先,日月长久”则治,以为古今通则。《观七国吟》称,“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此亦古今通象。后世史家治史,或欲考求史律、或期建构历史哲学,作为历史可能重演之参考法则。司马迁《史记》所谓“述往事,知来者”,咏史诗多有之。

又如王安石所作咏史诗,及张耒所作,亦多着重“述往知来”,提示变化之规律,强调得失成败之轨迹,如:王安石《贾生》谓:“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可为宦海浮沉之龟鉴;《世上》诗,称“可怜世上风波恶,最有仁贤不敢行”,此一命题,放诸四海而皆准。张耒《读中兴颂碑》称:“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过韩城》诗称:“今古悠悠共一丘,争强蜗角欲何求?”《牛谷口》诗称:“凄凉今古兴亡事,辽阔英雄割剧心。”皆提示兴亡、成败、是非、毁誉之道。读者苟知会通化变,则能全身远祸,无入而不自得。

(四)探究天人

“究天人之际”是司马迁纂修《史记》的三大目的和旨趣之一;前此之《左传》《尚书》,亦皆注重“天人关系”。于是探究天象、天道和人事之关系,抉发自然、命运与人类之互动,就成了中国传统史学要务之一(15)。北宋史家咏史诗中所言,“天人之际”之阐发,亦多所体现,可作探究宋人“天人观”之参考文献。如邵雍、曾巩、王安石、刘攽四家所咏:

邵雍《题四皓庙》之二,为四皓代言,称“徐云天命自有归,不若追踪巢与许”;《观三国吟》,称三国鼎立“虽曰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曾巩《明妃曲》之一,论王昭君之遭遇,谓“穷通岂不各有命,南北由来非尔为”。王安石《谢公墩》怀古诗云:“万事付鬼篆,耻荣何足论。天机自开阖,人理孰畔援。”又作《范增二首》其一,宣称“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咏史》历数战国秦朝之兴亡,且谓“天道良悠悠,成败难重陈”。又作《潼关》诗,历述秦汉之兴亡,总结称“乃知伯王功,天险参人谋”。由此观之,北宋咏史诗中之“天人”观,或与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相近;或视天道不异于人事,则与《尚书》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相发明,与《史记》所探“天人之际”相近似。

除上述四家外,黄庭坚、张耒所作咏史诗,亦颇言“天人之际”,如:黄庭坚咏《韩信》,称“韩生高才跨一世,刘项存亡翻手耳。终然不忍负沛公,颇似从容得天意”,以天命有归观点看待韩信之不忍背叛。张耒所作咏史,数量居北宋史家之冠,于“天人之际”亦多所提示,如《听客话澶渊事》,称“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李贺宅》怀古诗称:“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读史二首》其一,阅读《左传》、《史记》故事,称:“蛇断楚郊秦未觉,鬼谋曹社梦先知”;《读唐书二首》其二,一则曰:“天道恶满盈,五龙忽腾骞”;再则云:“留祸启临淄,败谋岂非天?”北宋史家咏史,对于天意、天命、天道,似乎已成为集体意识,成为咏史时叙事传人、探讨成败兴亡之形上思维。此种“天人合一”之观点,与《左传》所载公孙侨子产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及《荀子·天论》所提撕,当尽心致力于人事,再听天由命,迥不相侔。

四、结语

中国古代书籍的流通传播,影响士人知识讯息之接受。相较于唐代之写本文化、五代以来至北宋,雕版印刷已十分发达,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雕印流传极多,形成印本文化之繁荣。有些诗人像欧阳修、黄庭坚,还亲自整理《韩愈诗文集》及《杜甫诗集》,然后交付书贾雕印刊布。若干六朝与唐人诗集文集,多经宋人整理雕印,方能流传至今。因为印本文化的冲击,宋诗之名家大家多具百科全书式之学养,发而为诗,遂不得不“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而江西诗法如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以故为新、翻案、活法等之提出,亦势所必至,水到渠成。因此,研究古籍整理、印本文化对于宋诗各层面之影响,成为笔者近年之专题计划项目。希望通过各子题的探讨,能获得宋诗特色形成之原委。本文稿所讨论之课题,即为其中子目之一。

本文考察北宋史家咏史诗中体现之《春秋》书法,与史家笔法。论文架构建立在两个基点上:其一,为《四库全书总目》所云:“说《春秋》者,莫伙于两宋”;其二,陈寅恪所言:“中国史学莫盛于宋”,两者之繁荣昌盛,又归本于北宋印本文化之发达。盖图书信息流通便捷,士人购书读书容易。商品经济,供需相求,互蒙其利,对士林诗坛自有影响。

就《春秋》书法而言,北宋史家咏史所体现,大抵有四端:其一,推见至隐;其二,直笔不恕;其三,褒美贬刺;其四,探本究始。至于史家笔法于北宋咏史诗之体现,亦有四个层面:一曰以叙为议;二曰论赞作收;三曰通变古今;四曰探究天人。

【注释】

(1)张高评:《宋诗之传承与开拓——以翻案诗、禽言诗、诗中有画为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宋诗之新变与代雄》,台北:洪叶文化公司,1995年5月;《会通化成与宋代诗学》,台南:成功大学出版组,2000年8月。

(2)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8.11,第1-5页。

(3)[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四,《答客问上》:“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年9月,第138页。参考张高评《黄泽论〈春秋〉法——〈春秋师说〉初探》,“研治《春秋》,鲁史书法与圣人书法应相济为用”,《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0年10月,第13-20页。

(4)《四库全书总目》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第592页。

(5)张高评:《会通化成与宋代诗学》,《〈春秋〉书法与宋代诗学——以宋人笔记为例》,第61-62页。

(6)语见《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北京:三联书店,2001.7,第272页。

(7)参考同注③,《会通化成与宋代诗学》。

(8)诸家史著,参考林平《宋代史学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本论文所涉北宋诗人编修史书的情形,大抵据此书所载而言。以下论述,不再一一注明。

(9)参考张高评:《〈管锥编〉论〈左传〉之叙事与记言》,“《春秋》书法即文章之修辞”,“钱钟书与20世纪中国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2002.10.11-12,第9-18页。

(10)张高评:《宋诗特色研究》,《〈春秋〉书法与宋代诗学——以诗话笔记为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年5月,第44-87页。

(11)参考张高评:《左传据事直书与以史传经》,《成大中文学报》第九期,台南成功大学中文系,2001年9月,第175-189页。

(12)诗心、史笔有相通处,见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0年,第164页。

(13)白寿彝:《司马迁寓论断于叙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1年,第四期。

(14)司马迁所谓“通古今之变”大抵有四个核心内容,即时势之变,兴亡之变,成败之变,穷达之变,参考安平秋、张大可、俞樟华主编《史记教程》,第三章,三通古今之变,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3月,第72-75页;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第六章《第一节通》、《第二节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第259-267页。

(15)同前注,二究天人之际,以为《史记》言天人,有感应关系,及非感应关系,形成司马迁历史哲学二元论色彩,第69-72页。参考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第五章《司马迁的天道观》,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8,第136-1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