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历史较短,初唐不少文学家是由隋入唐;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晚唐五代,晚唐许多文学家随着朝代的更替进入了五代。考虑到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故在此对隋唐五代合并讨论。
隋唐五代时期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围绕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分布了最多的作家。其中陕西93人,占比13.32%;河南103人,占比14.76%。两省合计占比28.08%,约为1/3弱。第二,文学重心回归到北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文学家159人,占比为29.17%;南方文学家386人,占比为70.83%。到隋唐五代,这一情形发生了变化:北方文学家413人,占比为59.17%;南方文学家285人,占比为40.83%。文学重心表现为从南方向北方的复归。第三,隋唐五代时期文学家的地理分布重心在今天的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诸省,也就是当时的京兆、华州、河南、郑州、太原、蒲州、绛州、秦州、深州、定州、贝州、赵州、幽州、扬州、徐州、常州、润州、苏州、睦州、杭州、越州、湖州、荆州、襄州、泉州等州府。
造成这样的分布态势的原因有这样几点:第一,都城作为一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吸引力。都城是政治中心,具有任何其他城市和地区不可能拥有的独特优势,对文学家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使得他们从各地聚集到都城及其周围。加之传统社会的文学家都不是单纯的文人,他们往往具有官员和文人的双重身份,甚至主要是前一个身份,文人只是其伴生身份。中国传统社会属于儒家思想主导的社会,统治者不重视甚至抑制科学和商业,而大力提倡读书应举和农业,士农工商的排序即是其体现。读书人也信奉耕读传家,即所谓“诗书传家久,耕读继世长”。经邦济世、兼善天下,成为读书人普遍的人生理想。而实现这一理想的唯一方式就是做官。唐朝统治者也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唐太宗说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就是这个意思。《通典》卷十七《选举五》:“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这就是都城对文人的政治吸引力及效果,是近1/3隋唐文人集中在两都(唐以长安为西都,以洛阳为东都)周围的政治原因。都城还是文化中心,拥有最好、最多的学校,拥有大量的图书。都城有最高学府国子监,唐高宗时期的国子学、太学就集中了3000多名学生。唐太宗更重视教育,令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作为教材颁行天下,仅书、算二学,生员即达到2260人。都城还有收集整理书籍的弘文馆,收藏有最丰富的书籍。这在印刷不发达的古代对读书人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士人都以出身国子监为荣,《唐摭言》卷一“两监”条:“按实录:西监,隋制;东监,龙朔元年所置。开元以前,进士不由两监者,深以为耻。”而国子监由于其特殊地位及与考官的特殊关系,也为士人中举提供了特殊的方便。李肇《国史补》:“天宝中,袁咸用、刘长卿分为朋头,是时常重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于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同书卷二“争解元”条:“同、华解最推利市,与京兆无异,若首送,无不捷者。”柳宗元《送辛生下第序略》:“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登贤能之书,或半天下。取其殊尤以为举首者,仍岁皆上第。过而就黜,时谓怪事,有司或不问能否而成就之。”可谓道出了个中缘由及利弊:“无不捷者”,“不问能否而成就之”。这样巨大的好处,自然对士子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全唐文》卷八四六载牛希济《荐士论》:“郡国所送,群众千万,孟冬之月,集于京师,麻衣如雪,纷然满于九衢。”虽然有弊病,但也造成了一时人才之盛。《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俄而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儒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
第二,文学重心回归北方,既有唐朝两个都城皆位于北方的强大吸引力的原因,也有唐初大量贵族文士迁移到北方都城的历史原因。隋灭陈后,将江南地区贵族文士大量迁徙到长安,《资治通鉴》卷一七七《隋纪》:“陈叔宝与其王公百司发建康,诣长安,大小在路,五百里累累不绝。帝命权分长安士民宅以俟之,内外修整,遣使迎劳。”晚唐诗人孙元晏的《六朝咏史诗》之《陈·淮水》云:“文物衣冠尽入秦,六朝繁盛忽埃尘。”就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写与感叹。
在唐代文学家的时空分布方面,很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史念海先生的《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陈尚君先生的《唐诗人占籍考》是较早进行这方面工作并卓有建树者;曾大兴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依据谭正璧先生的《中国文学家辞典》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梅新林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以下简称“梅著”)在曾先生著作基础上继续推进,对唐代文士的今籍与唐代的道、州、府、县给出了对比。其他工具书还有钱仲联、傅璇琮等先生的《中国文学大辞典》等。我们根据梅新林先生的统计,并参考其他学者的著作,对唐代文学家的时空分布概貌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基本成因。
第一节 隋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
隋朝(581—618)上继南北朝,下启唐朝,历时不到四十年。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至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隋初的开皇之治。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了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及驰道,建造了京师大兴城和东都洛阳。隋灭后,隋朝的很多政策几乎被唐朝全盘承袭,唐朝在某种程度上是隋朝的延展。
据统计,隋唐五代著名文学家有840人,其中隋代41人,唐代735人(含高丽1人,本书未计入),五代65人。籍贯可考者698人,其中隋代41人,唐代610人(含高丽1人,本书未计入),五代48人。
表1-1 隋代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表
注:地名后数字为文学家人数,后面表格同此。
根据表1-1统计数据,隋代各省拥有著名文学家排序依次为:河北14人,江苏10人,浙江4人,陕西3人,山西3人,河南3人,安徽2人,湖北1人,甘肃1人。
隋代著名文学家籍贯分布,以河北、江苏最多,两者相加占比达到58.54%。河北占比达到34.15%,这是因为河北在隋朝时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边防重地,同时也是隋朝的文化重镇。隋朝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许多出自河北。据对《隋书》“列传”中的历史人物所做的粗略统计,其中共列291人,属于河北籍的历史人物就有64人,几乎占总人数的1/4。河北还是士家大族的重镇,例如范阳卢氏、清河崔氏,隋朝统治者对他们都是礼遇优渥,其子弟入朝为官者众多。而隋朝江苏文士众多的原因则是与六朝时期文化重心南移后的影响及传统有关。
第二节 唐代前期文学家的地理分布
唐朝(618—907),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共历274年(包括武周则是289年),20位皇帝。一般以安史之乱结束的763年为分界点,将唐朝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自618年至763年,历时145年,约为唐朝全部立国时间的一半。
唐初承隋代废郡为州、以州辖县的二级制,但又改郡制为州制(唐代289年中仅天宝、至德时有16年即742—758年行郡制,其余273年皆行州制)。贞观元年(627),在全国分设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至开元二十年(732),置十道采访处置使。次年,又分关内道为京畿、关内二道,分河南道为都畿、河南二道,分山南道为东、西二道,分江南道为东、西、黔中三道,则原十道增为十五道。另外,为防御四裔,于景云二年(711)始于边境置节度使,开元、天宝间增至十节度使。
梅著统计结果是唐代前、后期籍贯可考的著名文学家分别为271、339人(含高丽1人,本书未计入)。前期中,唐李氏王室成员李世民及其第四子李泰、第九子高宗李治在三代之内,应归其原籍秦州成纪(今甘肃秦安);高宗李治之子李贤、李治第七子中宗李显、第八子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等6人皆应归籍于其出生地京兆长安。唐代前期各道所占著名文学家籍贯地理分布排次如下(见表1-2):
表1-2 唐代前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表一
续 表
续 表
以开元十五年(727)版籍为准,唐代全境15道中,有13道出现著名文学家。13道中居于前6名的是河北道59人、江南东道43人、京畿道39人、河南道33人、都畿道28人、河东道25人。前6名中只有江南东道处于长江流域,其他皆处于黄河流域。按照地域统计,则北方各道得184人,占比67.90%;南方各道得87人,占比32.10%,显示了明显的文学重心北移(具体见表1-3)。至于文学重心北移的原因,则如前述,其中以定都长安,设东都洛阳,以及迁移南方贵族文士于北方,影响尤甚。
表1-3 唐代前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表二
按照州府统计,各州府排序依次为:京兆府28人、河南府24人、定州11人、蒲州10人、越州9人、赵州8人、常州8人、相州8人、徐州8人、绛州8人、湖州7人、华州7人、苏州6人、太原府6人、襄州6人、荆州6人、扬州6人、深州5人、润州5人,其余各州为1—4人。具体见表1-4:
表1-4 唐代前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表三
续 表
续 表
根据表1-4统计结果,有4名以上文士的州府有26个,合计204人,其中北方州府为139人,占比68.14%;南方州府为65人,占比31.86%。与前面按照诸道统计的结果基本相符,进一步印证了文学重心北移的事实。其中尤可瞩目者为京兆府、河南府、定州、蒲州、太原府、秦州,合计占比30.63%。京兆府、河南府、蒲州、太原府构成了唐代文士集聚的“三角区域”,盖因京兆府为西都长安所在地,河南府为东都洛阳所在地,蒲州、太原府为唐王朝起兵之地,秦州为唐室发祥之地、关陇军事集团的根据地。而长安、洛阳、太原府在唐代并称“三都”。长安、洛阳之中心地位自不待言,太原府在唐代的地位也不可小觑,它曾经是唐朝的“北都”。并州太原既为李唐王朝龙兴肇基之地,亦为则天武后之桑梓故里。武后于天授元年(690)升太原为北都;神龙元年(705)虽罢,然至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以王业所兴”,又升并州为太原府,复建北都;天宝元年(742),改称北京;肃宗元年(762),又称北都。北都之名称虽屡有迁变,然其作为“陪都”之地位却始终未变。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称:“天王三京,北都居一……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北都太原府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以河曲为中心,鼎足而立,雄踞于关中、河南,形成初盛唐重要的城市三角区域,也是唐代最重要的文化发达区。(www.xing528.com)
唐代河东的第二个“陪都”是中都河中府。河中本为隋之河东郡,唐代前期为蒲州。蒲州位居京都长安、东都洛阳与北都太原之间,是三都交会联络之枢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言:“此州之地,尧舜所都,表里山河,古称天险……扼秦、晋之喉,抚幽、并之背。”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称河中“有羊肠、底柱之险,浊河、孟门之限,以辕为襟带,与关中为表里,刘敬所谓‘扼天下之吭而抚其背’,即此之谓……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胜,郁关河之气色。”因地理位置之重要,故于开元九年(721)、元和元年(806)两次置为中都。这就是这一三角区域唐初文学家占比达到30.63%的原因所在。
以今属省籍计,各省拥有著名文学家排次如下:河南51人、河北47人、陕西39人、江苏32人、山西29人、浙江25人、湖北13人、山东11人、甘肃7人、四川6人、安徽5人、湖南3人、江西1人、广东1人、广西1人。北方各省文学家达184人,占比为67.9%;南方各省计87人,占比为32.1%,与前面按州府统计基本相似,其原因也如上述。而江苏、浙江两省合计57人,占比达21%,说明南朝文化中心南移还有深厚的、持续的影响。
第三节 唐代后期文学家的地理分布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63年结束,唐代由此进入后期,至907年唐亡,历时144年。安史之乱以后,唐代行政区划较之初盛唐发生了很大变化。景云二年(711),为防御四裔,始于边境设节度使,开元、天宝间增至十节度使。又渐以节度使兼度支、营田、采访等使,仍总一道之军民财赋事权。安史乱后,内地也遍设节度使、防御使,并逐步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乾元元年(759),罢开元以来之十五道采访处置使,改置方镇主帅兼任观察处置使。自此,军政上的一镇,即同时为民政上管辖数州的一道,两者合而为一,从而确立了道(即镇)、州(包括府)、县的三级行政管理体制。以元和十五年(820)为准,当时除京师京兆府外,全境内设四十八镇。由于吐蕃、回纥入侵,与前期相比,唐代地理版图尤其是西北边境向内大幅收缩。
梅著根据谭正璧先生的《中国文学家辞典》,对唐代后期文学家籍贯可考者338人(本书未计入高丽1人)按唐后期行政区划进行统计(见表1-5):
表1-5 唐代后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唐朝后期的四十八方镇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有三十六方镇出现著名文学家,其他十二方镇为空白。另秦州、陇右、凉州在安史之乱后陷于吐蕃,所属13位著名文学家的籍贯地域,未能反映在以宪宗元和十五年(820)为准的疆域版图上。
在边地区域,安史之乱后陷于吐蕃的边地秦州、陇右、凉州三地的著名文学家达13人之多;在西南方向的岭南节度使、桂管经略使分别出现2名著名文学家;在西北的泾原节度使出现了3名著名文学家。这些表明战争导致政治版图、文化版图发生新的变化。其中有文学家迁徙的原因,也有大一统的政治格局被战争打破,出现了很多分散的局部政治中心,从而吸引了一些文士的原因。另外的原因就是某地的文学传统一旦形成,并不会因为政治格局的改变立即发生改变,例如秦州、陇右地区。
按州府计,唐代后期四十八方镇下辖295州府,有著名文学家出现的州府为76个,占25.08%。76个州府中,拥有著名文学家5人以上的为23个,排序依次为:京兆府39人、苏州17人、河中府(蒲州)17人、河南府14人、润州12人、睦州11人、宣州11人、秦州11人、湖州9人、幽州9人、福州8人、太原府8人、泉州7人、越州7人、蜀州7人、贝州7人、华州7人、赵州7人、虢州6人、郑州6人、婺州5人、袁州5人、襄州5人。其余53个州府为1—4人。可与唐代前期前五位相比:京兆府28人、河南府24人、定州11人、蒲州10人、越州9人。
再以今属省籍计,各省拥有著名文学家排序依次为:陕西51人、浙江44人、河北39人、江苏37人、河南37人、山西30人、福建19人、甘肃17人、四川13人、安徽12人、湖北11人、江西11人、山东7人、湖南6人、广东2人、广西2人。
根据上述统计,北方各省文学家得181人,占比为53.55%;南方各省得157人,占比为46.45%。就南北对比来看,北方仍然居主导地位。但如果与前期占比进行比较,则可以发现北方占比下降了14.21个百分点,而南方上升明显(北方前期各省文学家占比为67.9%,南方各省占比为32.1%)。另,福建从前期的0人增到了19人,江西从前期的1人增加到11人,四川从前期的6人增加到13人,安徽从前期的5人增加到12人。其原因盖因北方战乱及异族入侵,而南方经济发展,社会相对安定,造成大批居民及文士南迁,例如浙江,由前期的25人(排名第六),增加到44人(排名第二)。又如福建观察使跻身于前五名,表明唐代后期文学版图不仅向南方移动,而且是向东南移动。这是因为福建当时由王潮、王审知主政,形成割据局面,政局比较稳定,一些文士从中原战乱之地迁徙来到福建,而且当地民俗重视科举,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又如四川,晚唐时王建主政,社会比较稳定,而且王建重视录用文士,吸引了不少士族、文士投奔蜀土,最著名者如韦庄。
另外,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四省合计得157人,在唐朝后期文学版图中占比达到46.45%,充分说明长安、洛阳、蒲州的“三都”地位;而河北虽然由前期排名第二的47人,下降到排名第三的39人,但作为唐代文化重镇的持续影响力,不容小觑。
合并唐代前后期文士地理分布来看,北方得365人,占比59.93%;南方得244人,占比40.07%。从今省籍分布及排序来看,则陕西、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山西著名文学家最多,占比达到75.70%,再次印证了长安、洛阳、蒲州的“三都”地位,河北文化重镇,浙江、江苏南朝文化重镇的地位,以及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稳定性、持续性。具体见表1-6:
表1-6 唐代著名文学家地域(今省籍)分布排序及占比
续 表
第四节 五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
五代十国的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960)与十国(891—979)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合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才基本实现统一。
由于五代十国易代频繁,唐代以道或镇为单位的行政区域屡有改变,无法作为区域的统一标准,故梅著以道镇下一级——州为行政统计单位,共计五代著名文学家65人,其中籍贯可考者48人。具体见表1-7:
表1-7 五代时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表
续 表
各州有文学家2人及以上者为:建州3人、京兆3人、河南3人、幽州3人、扬州2人、蒲州2人、徐州2人、泉州2人、蜀州2人。
以今属省籍计,各省拥有文学家排序依次为:河南8人、河北6人、江苏6人、福建5人、陕西4人、江西3人、浙江3人、四川3人、安徽2人、山东2人、山西2人、北京1人、湖南1人、甘肃1人、广东1人。合计北方与南方各省均为24人,各占50%。从比例来看,已呈均衡态势,但与此前相比,则北方继续呈现下降态势,南方呈现上升态势。北方虽然在比例上与南方均等,但从著名文学家来看,则文学重心南移已成定局。例如南方的南唐、后蜀,集中了一批当时的著名文学家。南唐以李璟、李煜父子及冯延巳等为代表,后蜀以韦庄、牛峤、孙光宪、李询、欧阳炯等花间词人为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